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德国就业形式如何呢?

首页

德国就业形式如何呢?

德国就业形式如何呢?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7-07-01 21:18:44
  •   德国人并不认为青年只有考上大学才算“有出息”。年轻人和家长不会简单把“前途”和“大学”画等号。在不少人眼里,上职业学校,毕业后成为技术工人与当白领一样值得骄傲。
      在德国的教育体系里,职业培训学校和大学都享有重要地位。德国教育部门把工匠师傅与大学本科生相提并论,归为一个等级。
      官方数据显示,高中毕业、有条件申请上大学的德国年轻人中,29%放弃上大学而选择上技校。   一些分析师认为,德国经济以实业为本,在欧债危机中逆势而上的“奇迹”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技术精湛、工作踏实的技术工人。或许正因如此,德国社会对技术工人很尊重,上职业学校也绝不是考不上大学才考虑的“无奈选择”。
         “德国对技术工人的尊重很有传统,”德国工商大会亚太部门负责人本亚明·莱波尔德说,“这与挣钱多少无关”,这也是德国就业率颇高的原因。   职业教育中,学生一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课程,另一部分时间在企业实践操作。由此学生可以接触生产第一线,学习前辈的实践技能。
      这种双元制教育与企业联系紧密。学生先与企业联系,申请某一岗位学徒,凭借企业介绍,学生再去职业培训学校学习,同时在企业实践。   这种情况下,学生所接受培训内容与企业需求直接挂钩。一方面,学生的个人兴趣和特长得以发挥;另一方面,技校培养出来的大量人才也能与市场对接,保障就业。
         这种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方式被德国作为成功经验对外推介,其培养出来的专业技术人员也成为“德国制造”引以为豪的资本。   “成为一名蓝领工人对年轻人来说有吸引力,”德国手工业协会发言人延斯·克里斯托弗·乌尔里希斯说,“德国有将近130个蓝领工种,他们给经济带来了活力。
      ”   莱波尔德曾作为德国商会代表在亚洲工作多年。他说,与德国不同的是,不少亚洲国家将上大学看得过重,年轻人考不上大学就“什么都不是”。结果,大学生越来越多,留学德国 就业也越来越难,不少企业却为找不到足够的技术人才发愁。   据他介绍,德国驻华商会和驻华企业正与中国的教育和社会保障部门合作,在中国开展职业培训。
      “招不到足够的优质技术工人令德国在华企业担忧,而且招人越来越难,”莱波尔德说。

    x***

    2017-07-01 21:18:4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