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三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首页

三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三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7-06-15 16:39:23
      “三纲”,即所谓“君为臣纲,父为子 纲,夫为妻纲”。“纲”的本义为提网的总绳, 其比喻义为事物中占据支配和控制地位的关 键成分。“三纲”的提法并非出于儒家,而是始 于韩非:“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 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 道也。
      ”孔子对君臣关系的看法芦:“君使 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而孟子则认为:“君 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 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 则臣视君如寇仇。”可见,孔子、孟子所言 的君臣关系是相互的、双向的对等关系,而 韩非所言的君臣关系以及父子关系、夫妻关 系则是单向的、一方对另一方具有控驭权的服从关系。
      韩非将君臣完全对立起来,倡扬 权术和法制的重要性,而儒家则强调亲情和 仁义是维持社会关系的根本。“三纲”的正 式提出者是西汉时期的董仲舒,他在《春秋 繁露》中说:“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 取自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 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
      ”又言:“阴者 阳之合,妻者夫之合,子者父之合,臣者君 之合。”“合”,是配合的意思,也就是被 支配的一方。这也就是后来统驭中国社会思 想两千余年的“王道三纲”。“三纲”虽然 打着儒家的旗号,但与孔孟之学相去甚远, 实则是后来君主专制社会的思想家为迎合政 治需要而制定的伦理规范。
      朱熹曾经说自孟 子之后真孔学即失传,这表明后来在中国社 会占据思想主导地位的儒家学说相较于儒学 创始时期孔孟的思想言论发生了很大变异。

    狂***

    2017-06-15 16:39:2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