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驯化过程中有什么变化?

首页

驯化过程中有什么变化?

原生动物群落在活性污泥培养、驯化过程中有什么变化?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7-12-15 22:37:02
      原生动物群落在活性污泥培养、驯化过程中变化:(1)培养初期。最初出现的必须能直接利用有机物的初级消费者,如异养菌和原生动物中的肉足虫和鞭毛虫;(2)培养中期。这时细菌的繁殖力增强,主要是分散、游离的细菌。鞭毛虫因竞争不过细菌而消亡,肉足虫出现了以细菌为食的种类。
      同时开始出现吃细菌的自由游泳的纤毛虫,如片状漫游虫、板壳虫、草履虫等,间或亦有既能游泳、又能着生的喇叭虫。当分散游离的细菌大量繁殖并开始形成絮状物时,开始出现爬行的纤毛虫,如栀纤虫、游仆虫等,因为絮状物提供了爬行的条件。随着细菌成絮作用的加大,这时细菌中出现了大量自养性细菌,如硝化菌、硫细菌、铁细菌和氢细菌。
      
      自养性的真核生物多细胞鞍甲轮虫、腔轮虫也会在絮状物上爬行;(3)完成期。随着细菌絮状物的增多,为有柄的种类提供了着生条件,纤毛虫占领了优势的位置,如单体的小口钟虫、沟钟虫、八钟虫,群体的累枝虫,有时还能见到线虫。当驯化好的活性污泥进人正常运转处理时,生物种类会变得比较单纯些,以有柄纤毛虫占优势。

    余***

    2017-12-15 22:37:02

  • 工程技术科学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