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黏虫的发生规律是怎样的?

首页

黏虫的发生规律是怎样的?

黏虫的发生规律是怎样的?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8-03-05 13:57:28
      黏虫一般年发生2代,6月中下旬是第1代成虫迁 人盛期,也是产卵盛期,6月下旬至7月初是卵孵化盛期。7月上 旬末至7月中旬,大量幼虫转移集中到玉米上为害。7月中下旬老  熟幼虫开始化蛹羽化,7月底至8月初,为羽化盛期,羽化出来的第2代成虫大部分外迁,部分开始产卵,8月上中旬第3代幼虫出 现,开始为害秋作物。
      成虫一般为夜间迁飞,可持续飞7~8小时,平均一夜可飞 200~300千米。成虫昼伏夜出,傍晚开始活动,半夜交尾产卵。, 黎明时寻找隐蔽场所。成虫对糖醋液趋性强。成虫产卵于叶尖或嫩 叶、心叶皱缝间,常使叶片成纵卷。在麦田黏虫喜把卵产在麦株基 部枯黄叶片叶尖处折缝里,每块卵有20~40粒,成条状或重叠, 多者200~300粒。
      每头雌虫一生可产卵1000~2000粒。'初孵幼虫 有群集性。1~2龄幼虫多在麦株基部叶背或分蘖叶背处为害,食 量较小,仅吃掉一点叶肉,使叶片呈现白色斑点。3龄后食量大 增,并从叶边缘进行为害,可蚕食叶片成缺刻。5~6龄进入暴食 阶段,食光叶片或把穗头咬断,其食量约占整个幼虫食量的90%。
      
       3龄后的幼虫有假死性。黏虫为中温喜湿昆虫,适宜该虫温度为10~25°C,相对湿度为85%。产卵适温19~22°C,适宜相对湿度为90%左右,气温低 于15°C或高于25°C,产卵量明显减少,气温高于35°C即不能产 卵。成虫喜在茂密的田块产卵,生产上长势好的田块、生长茂密的 密植田及多肥、灌溉好的田块,利于该虫大发生。

    P***

    2018-03-05 13:57:2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