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父母的信念系统里有认知偏差吗?

首页

父母的信念系统里有认知偏差吗?

父母的信念系统里有认知偏差吗?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06-13 21:09:30
  •   断束缚就必须跳出定式。跳出定式,就是要突破信念系统中所包含的信念、经验、认知、价值、规则。信念是指人们按照主观愿望认为某些事情该不该做、或者能不能做的判断依据,是人们坚持某一项工作、事件或者事业的理由。它往往可以支配人们的行动和解释种种关系。
      经验是人们所经历过的事情的总结。认知是对事物认识和知晓的程度和水平,它与个体观念和所掌握的知识有关系。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通常被理解为是“物有所值”,也可以认为是“事情值得去做”的理由及做与不做的原因。规则是按照某种目的和条件设定的,做事情的方式、方法或行为。
      前面我们说认知——行为——结果,实际上,认知包括在信念系统之中。更准确地讲,人们的行为受信念系统的直接影响,它决定某些事情是该做,还是不该做,决定我们的行为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父母打孩子,他们一定会心疼,心疼还要打,完全是因为在他们的信念系统中有“棍棒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的谬论。
      在这里边什么是信念、经验、认知、价值和规则。信念:坚信不打不成才。经验:老一辈都是这样做的。我小时候也挨过打,现在知道父母打我是为了我好,而且打过以后,孩子确实可以“听话”几天。认知:“打”可以让孩子“听我的”。价值:打完了孩子就听话了,就改正他的错误了。
      规则:犯错误就打。解决问题的方法:打。相反,有的家长认为应该多鼓励孩子。他们认为鼓励是学习、成长过程中的动力和营养,鼓励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当孩子做对事情后,应及时鼓励孩子。他们的信念、经验、认知、价值和规则就是另一番景象:信念:相信鼓励是孩子成长的动力和营养。
      经验:自己在单位得到领导鼓励时更爱工作了。认知:孩子是需要体验成就感的,成就感是产生学习兴趣的源泉。价值:鼓励能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上的自信心规则:及时鼓励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肯定、鼓励、赞美。家长的信念系统框架决定了家长对待孩子问题所采取的方法和态度;而家长对待孩子的方法和态度,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
      目前的家长有许多怀有“不打不成才”这个怪信念,或者说落伍的信念,孩子自然不会快乐。那些挨打的孩子在接受调查时,在“不快乐的理由”上大多会填上“父母动不动就打我”。信念系统是人们处理事物的依据。人们既可以通过它抉择一些事情,也可以通过它取舍一些东西:它具有两面性:如果一个人的信念系统中偏见占的比例少,那么就容易做出比较符合客观规律发展的抉择;如果一个人的信念系统中偏见占的比例比较多,那么这个人在做判断时就容易犯错误;如果一个人信念系统中有错误的认知,那么这个人不但会限制自己的行为和发展,甚至可能会做出想不到的事情。
       要想让我们的选择、行为、做法少出错误,只有不断地学习,吸收新的知识,更新旧的观念。把快乐还给孩子,就需要跳出定式,突破传统的信念系统,建立新的思维体系,运用新的教育方法。要跳出平时的思维定式,需要打破常规。打破常规,需要学习。平时我们常说,“一直都是这样做的啊”,“大家不都这样吗”,这类话实际上限制了我们的成长和进步。
      要摆脱这些限制,父母就要善于学习,改变自己阻碍孩子成长的信念系统。不善于学习的父母,很容易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障碍。为什么一些孩子爱说“我不行”,为什么许多孩子胆小、自卑、缺少自信。因为他们从小接受过多来自父母的否定和限制。孩子和谁在一起玩由父母掌控,孩子是不是上辅导班由父母做决定,孩子什么时候做什么也由父母规定……如此多的不许和必须,自然将孩子放进了一个限制的框里。
      孩子也是人,“人”在框子里,就变成了“囚”字。我们是不是真的想培养一个没有创造力的“囚徒”呢?如果所有的事情都由父母掌控或者是包办代替的话,孩子没有实践的机会,无法培养自己的能力,就必然成为时代的囚徒而非主宰者。时代是不断进步的。时代的进步是孩子信念系统的进步。
      我们塑造的孩子不是复制自己,而是超越自己。禁锢孩子的思想之所以可怕,是因为孩子的信念系统本来应该是更先进的,但却受到父母旧有的信念系统禁锢。大部分在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多是父母信念系统的问题,也可以说是对孩子教育的“认知”有问题。这个认知问题是时代造成的,然而时代重新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就是学习。
      通过学习使我们成为学习型父母。通过学习改变认知,行为就会跟着改变,结果也会改变。当我们进一步把问题具体化,就得出一个结论:孩子不快乐的原因是由父母的信念系统里有认知偏差造成的。认知偏差使父母对孩子使用种种错误做法,限制了孩子的行为,禁锢了孩子的思想,导致孩子既不快乐又没有能力,这是很可怕的。
      我们必须改变这些认知偏差,那么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它们,把它们从我们的头脑和行为中剔除出去。 。

    背***

    2018-06-13 21:09:3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