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化工生产的安全管理是怎样的?

首页

化工生产的安全管理是怎样的?

化工生产的安全管理是怎样的?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7-07-14 15:52:26
  •   1.设备检修作业前的安全管理要求
    (1)加强检修工作的组织领导,做到安全组织、安全任务、安全责任、安全措施“四落实”。根据设备检修项目要求,制定设备的检修方案,落实检修人员、安全措施。
    (2)一切检修项目均应在检修前办理《检修任务书》和《设备检修安全作业证》。
       (3)检修项目负责人对检修安全工作负全面责任,对检修工作实行统一指挥调度,确保检修过程的安全。 (4)必须对参加检修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应对检修过程中可能存在和出现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5)检修项目负责人,必须按《检修任务书》和《设备检修安全作业证》要求,亲自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到现场向检修人员交底。
       (6)专业特种设备检修必须由具备相应检修资质的单位进行。 2.设备检修中的安全管理要求 (1)根据《检修任务书》和《设备检修安全作业证》的要求,生产单位要对检修的设备管道进行工艺处理。工艺处理要有严格的步骤,有专人负责,分析数据合格。
       (2)检修的设备、管道与生产区域的设施、管道有连通时,中间必须有效隔离。 (3)检修单位与生产单位共同对工艺处理等情况检查确认后办理交接手续,不经生产负责人同意不得任意拆卸设备管道。 (4)对检修使用的工具、设备应进行详细检查,保证安全可靠。
       (5)检修传动设备或传动设备上的电气设备,必须切断电源(拔掉电源熔断器),并经两次起动复查证明无误后,在电源开关处挂上禁止启动牌或上安全锁卡。使用的移动式电气工器具,应配备漏电保护装置。 (6)检修单位应严格执行行业标准HG23011—23018—1999《化工企业厂区作业安全规程》,根据检修内容办理相关票证,并检查审批内容和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
       (7)检修单位应检查检修中需用防护器具、消防器材的准备情况。 (8)检修现场的坑、井、洼、沟、陡坡等应填平或铺设与地面平齐的盖板,也可设置围栏和警告标志,夜间悬挂警示红灯。检查、清理检修现场的消防通道、行车通道,保证畅通无阻。需夜间检修的作业场所,应设有足够亮度的照明装置。
       (9)应对检修现场的爬梯、栏杆、平台、盖板等进行检查,保证安全可靠。 (10)检修人员必须按施工方案及作业证指定的范围、方法、步骤进行施工,不得任意更改。 (11)检修人员在检修施工中应严格遵守各种安全操作规程及相关规章制度,听从现场指挥人员和安技人员的指导。
       (12)每次检修作业前,要检查作业现场及周围环境有无改变,邻近的生产装置有无异常。 (13)凡距坠落高度基准面2m及其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按行业标准HG23014—1999《厂区高处作业安全规程》执行。 (14)一切检修应严格执行企业检修安全技术规程,检修人员要认真遵守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各项规定。
       (15)在生产车间临时检修时,遇有易燃易爆物料的设备,要使用防爆器械或采取其他防爆措施,严防产生火花。 (16)在检修区域内,对各种机动车辆要进行严格管理。 (17)在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场所检修,要经常与生产岗位联系,当化工生产发生故障、出现突然排放危险物或紧急停车等情况时,应停止作业,迅速撤离现场。
       (18)进入化工生产区域内的各类塔、球、釜、槽、罐、炉膛、烟道、管路、容器以及地下室、阴井、地坑、下水道或其他封闭场所内进行的作业,必须按行业标准HG23012—1999《厂区设备内作业安全规程》执行。 3.设备检修后的安全管理要求 (1)检修完毕后必须做到: ①一切安全设施恢复正常状态。
       ②根据生产工艺要求抽加盲板,检查设备管道内有无异物及封闭情况,按规定进行水压或气密性试验,并做好记录备案。 ③检修任务书归档保存。 ④检修所用的工器具应搬走,脚手架、临时电源、临时照明设备等应及时拆除,保持现场整洁。 (2)检修单位会同设备所属单位及有关部门,对检修的设备进行单机和联动试车,验收后办理交接手续。
       (3)投料开车前,岗位操作人员认真检查确认维修部位和安全部件,保证其安全可靠,仪表管线畅通。 (4)生产岗位交接班时,操作人员必须将检修中变动的设备管道、阀门、电气、仪表等情况相互交接清楚。 (三)生产装置的安全管理 1.生产装置的安排布置 (1)工艺设备及建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有关规定要求。
       (2)化工及石化装置的设备宜露天或半露天布置。受工艺条件和自然条件限制及运转机械、设备(例如压缩机、泵、真空过滤机等),可布置在室内。 (3)设备、建筑物、构筑物宜布置在同一地平面上,当受地形限制时,应将控制室、变配电所、化验室、生活间等布置在较高的地平面上;中间储罐宜布置在较低的平面上,以防止可燃气体泄漏时溢进上述建筑物中引起火灾。
      在可能散发比空气重的可燃气体的装置内,控制室、变电所、化验室的地面应比室外地面高0。6m以上。 (4)控制室或化验室内不得安装可燃气体、液化烃、可燃液体的在线分析一次仪表。 (5)明火加热设备宜集中布置在装置边缘,也可以用非燃烧材料的实体墙与之相隔,其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5m,防火墙高不宜低于3m,以防止可燃气体窜人炉体。
       (6)操作压力超过3。5MPA的压力设备,宜布置在装置的一端或一侧。高压、超高压、有爆炸危险的反应设备,宜布置在防爆构筑物内。. (7)装置内的储存、装卸甲类化学危险品的设施,应布置在装置的边缘。可燃气体、助燃气体钢瓶,应存放在位于装置边缘的敞棚仓库内,并应远离明火以及操作温度等于或高于自燃点的设备。
       2.化工生产的通风措施 化工生产厂房内的通风,其目的是排除或稀释火灾爆炸性气体、粉尘及有毒有害气体,防止火灾爆炸事故及保持良好的生产环境,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通风分为全面通风和局部通风。全面通风是向整个房间输送符合人体卫生和生产工艺要求的空气,更换原有的空气。
      局部通风包括局部吸气和局部送风。局部吸气是在有毒有害及火灾危险气体发生源附近,把有害物质随同空气一起吸走,以防止有害气体向周围空间散布;局部送风即送人新鲜空气,以稀释室内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采暖通风和空调设计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采暖、通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规定。
      散发爆炸危险性粉尘或有可燃纤维的场所,应采取防止粉尘、纤维扩散和飞扬的措施。散发比空气重的甲类气体、有爆炸危险性粉尘或可燃纤维的厂房的地面不宜设地坑或地沟,应有防止气体积聚的措施,如设局部风口,或局部机械排风。散发比空气轻的可燃气的厂房,可采用开设天窗等自然通风;在事故状态下,可用强制机械通风。
      为了防止有毒有害及火灾爆炸气体渗透到某些电气、仪表、精密仪器的场所,应采用正压通风。正压通风设备的取风口,宜位于上风方向,并应高出地面9m以上,或高于爆炸危险区的1。5m以上。以上是我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O***

    2017-07-14 15:52:26

类似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