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什么是文化

首页

什么是文化

历史上有哪些名人解释了文化的概念内容是什么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10-15 13:12:47
      “文”与“化”
      在甲骨文中,“文”字就像一个人,正面站着,这个人的胸口有一个交错的图案,这个图案很简单,可能是文身,也可能是衣服上的花纹,这是“文”的第一层意思。在身上或者衣服上描绘一些花纹,可增加美感。还有更重要的理由,那就是赋予描绘的图案某种意义。
      这是“文”的深层意思。这就如同一个中国运动员的服装上,必须印上中国国旗图案,而不是日本国旗的图案。或者你是一个男人,在正常情况下,你就应该穿戴得像一个男人,不能像一个女人。《论语》中有这么一句:“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句话的本意不是说这个人很斯文,温文尔雅,而是说一个人的美好的言行举止、外表体态,要和他的内在精神相协调,相呼应,表里如一,这样才称得上君子。
         从这里,我们可以理解,文是外在的美好的东西,但是它的美好是代表这某种内在的东西,并且是和内在的东西一致的。《易传》上说:“黄裳元吉,文在中也。”文不仅是衣服上的美好的彩饰,也是内在精神的一种反映,正因为如此,才能称得上吉祥。在后来的金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文”字的字形,中间的图案变成了一颗心的形状。
      正是这个原因。   文是美好的精神的表现,也就是道德的象征。后来干脆就专门指美德。郑玄注《礼记》:“文,犹美,善也。”古人把“道德”、“文章”并称,文章的编写如同多彩锦绣的织造,不仅要优美,还要有美好的思想境界。   后世的“文”字,之所以是这么写,可以从哲学上解释。
      “文”字的上面是一个“玄”字头,玄是天的颜色,也指天,代表着高深莫测的意思。下面的一撇一捺是“爻”字的一半。爻是构成八卦的基础。八卦是古之圣人观天地之象,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象形取义而创造出的符号。这个符号代表着万事万物虽然可以不断变化,宇宙万物千变万化,但是我们的祖先却以最简单的方式来认知。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最重要的经典,号为“万经之首”的《易经》名为“易”的原因之一。   再来看看“化”字。   甲骨文的“化”字,为一正一反两人正倒相对,其意义是转化、变化。中国人把自然界称为造化,表明自然界的生成和变化。是谁造化了天地万物呢?在中国的古代传说中,盘古开天辟地,他死后,气息化成风和云,声音变成轰轰的雷声,左眼化为太阳,右眼化为月亮,手足与四肢变成大地的四极与五方的名山,血液化成江河,筋脉铺成道路,肌肉形成大地,须发成为星星,牙齿和骨骼化为金属、珍珠、玉石,汗水成为滋润万物生长的甘霖和雨露。
      盘古之后,出现了女娲。她按照自己的形象,“抟黄土造人”,用黄泥造出了人类。但人总是要死的,为了不使人类灭绝,女娲就替人类建立了婚姻关系,命男女们互相找配偶,让他们生儿育女,一代一代地繁衍下去。   但是“化”这一个字,为什么是两个人正倒相对呢?这样的造字,细究起来非常有意思。
      《周易》中有这么一句:“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这句话出现在“贲” 卦中。“贲”,意思和“文”是一样的,都是“美好的装饰”之类。   先要明白“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这一句。
      自然界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现象,可以叫做“天文”,而人类中间的各种言行举止、外表体态要很“阳光”,要有分寸,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应该做,这是“人文”。这样下一句就好理解了。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观察自然界的各种现象,才能知道季节变化,便于在生产生活中做出相应的调整;而细察人类的各种美好的风尚和精神,用以教化天下人民,也就是用人的美德去影响人,感化人,让人的境界得到提升。
         这就是“化”字在“文化中”的本义。   因此我们可以说,“文化”一词,正是反映了从个人道德的提高,发展到整体人类道德提高的过程。在这里,道德的含义与我们现在所理解的有所不同,准确地说,应该是“做人的高境界”的意思。   需要注意的是,我在这里说的文化,实际上和西方的文化一词也有一些不同。
      西方的“文化”一词源于农作物的种植,具有物质功利色彩;而中国的“文化”一词,从以上的分析可知,更倾向于人以及人的精神的发展。这也可说是东西文化差别的一个缩影。   盘古的身体各部分化为万物,女娲创造了人。但是中国古人的思想中,由神灵造天地、化万物的传说影响不是很大。
      中国古人更倾向于相信造化是“气”的自造自化,没有神灵在起作用。而人在造化中所起的作用就是“赞天地之化育”,帮助天地化育,弥补天地化育的不足。 文化是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在历史过程中。人类所有的物质创造内容(包括科学、技术等等)和不断发展着的思想意识(也包括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民俗等等),都表现为人类文化。
      文化是人的文化,人类在劳动中共同创造了文化,因此,文化又体现了人的社会存在。 一般来说,作为文化创造,必须具备以下几个要素:( 1 )文化具有特定的结构,这个结构包括物态文化(又叫硬文化)、方式文化和精神文化(后二者又叫软文化),硬文化是表层结构,仅仅反映某个历史时代社会发展的水平;软文化是内层结构,通过社会各种媒体的传播,可以对现代化社会甚至未来社会产生深刻影响。
      ( 2 )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早期的地理环境和历史的积淀,作用于文化个性形成和成熟的过程中,使文化带上特定的地域特色,从而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内容。各个地域文化在发展和进化的过程中,会互相接触,吸收和同化,由此形成一些共性,这就是文化的超地域性。
      ( 3 )文化具有时代性和超时代性。一个时代的文化与另一时代的文化,会出现明显的差异,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一旦某种文化因素能够超越时代,对后世发生深刻影响,这种因素就是超时代文化。( 4 )文化具有超个人性。文化所要体现的是人的群体本质、群体现象以及类的本质和类的现象,仅表现个别人特征的现象不属于文化现象。
         文化是人参与创造的产物,凡是文化,都与人的参与有关。什么饮食文化、服装文化、花鸟文化、建筑文化;城市文化;还有企业文化、官场文化、家庭文化,网络文化,甚至有厨房文化、厕所文化乃至床上文化,都离不开人。   自然界中有人的活动,才会有文化的诞生。
      反过来,文化也对人的生活产生影响,这是文化与人关系的两个方面。因此,文化可以概括为“人化”和“化人”两个方面。这也是“化”字由两个正倒相对“人”字组成,正可以解释文化与人的参与变化这个事实。   人化是文化的第一步。一块山上的石头,掉落到河流中,经过千万年以后,变得圆滑。
      这不是文化,这仅仅是自然界的作为。有一天,一个原始人捡起这一块石头,把它打造成一个用于捶打的工具,或者把它直接摆在自己的洞穴中,作为装饰品。文化诞生了。人参与改造自然的活动和成果,就是人化。   人之外的自然存在是自在的,没有自觉意识的支配。
      没有人,天地自行运转、江河自行奔流、草木自行荣枯,一切是纯然的自然。它们没有意志,没有目的,没有情感,没有刻意的追求和造作。   但是当人出现在自然世界中后,一切都改变了。茫茫大沙漠,渺无人烟,这里可谓没有文化诞生,但是有一天突然发现一个多年前遗弃的水井,说明这里曾经有人类活动过,那些遗迹就承载着文化。
      因此,文化是首先是人类介入自然的结果。自然界分化出不同于天然世界的人为世界。文化是就人与纯粹的自然状态相对,而使自然状态“人化”的特殊状态。于是,世界上就有了不同于纯自然的、被人为改变了的东西。如同上述的作为工具或装饰品的石头。人开发江河,改良物种,探索宇宙,纯自然的东西有了目的、意义等属人的特性。
      从这个意义上说,原始森林是自然的,人培植、种植、保护甚至欣赏的树林是文化的,促进了农业文化和园林文化的发展;野生动物是自然的,人培育的家畜家禽是文化的,促进了畜牧业文化的发展;自然万物本无名字或善恶价值,人赋予其各种称谓和价值观念,是文化的,促进了语言文字文化的发展;人不能解释的宇宙天地之谜是自然的,人提出了的解释是文化的,促进了自然科学文化、博物学文化的诞生。
         人是惟一不同于自然状态的存在物,是惟一具有独特的情感、智慧、人格等品质的存在物。这种唯有人才有的,才是文化的。   “文化”一词与“天然”或“自然”相对,是人按照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对自然进行改造、解释、“包装”的过程和成果。   这是文化的第一层次。
         一个原始人,捡起一块石头以后,用它砸死另一个人,很可能没有多少犹豫、恐惧或负疚。人也是一种动物,具有野蛮的原始天然性。野蛮的天性一旦失控,在某些行为上就会如同野兽一样,甚至比野兽更为野蛮,比如自相残杀。但是同认识和改造非人类的自然一样,人可以认识自我的价值,并以这些价值理念来改造和控制自己野蛮的天性。
      这就形成了对人类自身的认识和观念,形成比野兽更为复杂和严密的生存发展的行为规则,促使了道德、宗教、政治、法律的产生,并以此来约束、改造和提升人本身。这是“化人”,是文化的最高层次,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目的。   人化是包装自然,化人是改造人类自己。
      汉语“政治”的“政”字,就是“正文”,因此,在古代中国,所谓政治,就是“以‘正文’化民”,以好的文来化民。所谓“化外之民”,正是“化内之民”所认为的尚未得到文治教化的人。孟子说过:“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离娄》)。
      文化后的人不愿把自己混同于动物。如果一个人被称为“禽兽”、“畜生”,甚或“禽兽不如”,是非常严重的侮辱。   所以,凡是能够称得上是文化的事物、行为,必定同人的动物性相区别,它必须有高出于动物性的成分,有助于人超越自己的动物性、兽性,使人得到升华。
      例如人类的性行为通过升华,以爱情的方式实现。如果一种生活、一种行为只是唤起人的原始本能、满足人的动物式需要,除了满足最粗俗的物欲外没有别的价值,那么这种生活和行为就是没有文化。   “人化”是从物质领域认知与改造自然(包括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化人”是从精神领域认知和提升人的境界。
      由此可见,文化是比科学更高层次的概念,科学只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它无法取代文化。   不管是人化还是化人,在其中起作用的最终是人类的品质、智慧和精神,也就是前面所说的“文”,因此,文化可以说是以文来化自然和人自己,最终不断提高人类生存发展的境界。
      文化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使人向善的。 文化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使人向善的。 文化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使人向善的!这是必须牢记的! 。

    2006-10-15 13:12:47

其他答案

    2006-10-11 13:00:30
  •   化是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在历史过程中。人类所有的物质创造内容(包括科学、技术等等)和不断发展着的思想意识(也包括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民俗等等),都表现为人类文化。文化是人的文化,人类在劳动中共同创造了文化,因此,文化又体现了人的社会存在。
       一般来说,作为文化创造,必须具备以下几个要素:( 1 )文化具有特定的结构,这个结构包括物态文化(又叫硬文化)、方式文化和精神文化(后二者又叫软文化),硬文化是表层结构,仅仅反映某个历史时代社会发展的水平;软文化是内层结构,通过社会各种媒体的传播,可以对现代化社会甚至未来社会产生深刻影响。
      ( 2 )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早期的地理环境和历史的积淀,作用于文化个性形成和成熟的过程中,使文化带上特定的地域特色,从而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内容。各个地域文化在发展和进化的过程中,会互相接触,吸收和同化,由此形成一些共性,这就是文化的超地域性。
      ( 3 )文化具有时代性和超时代性。一个时代的文化与另一时代的文化,会出现明显的差异,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一旦某种文化因素能够超越时代,对后世发生深刻影响,这种因素就是超时代文化。( 4 )文化具有超个人性。文化所要体现的是人的群体本质、群体现象以及类的本质和类的现象,仅表现个别人特征的现象不属于文化现象。
       超时代文化即为“传统”,习惯上将仅在过去流传的超时代文化看作是一个静态凝固体,称为“传统文化”;将从古延至今,仍然活跃于现实中的文化,看作是一个动态的流向,称为“文化传统”。传统留给我们的东西,固然有其糟粕,但更有其精华。在保持民族自立自强方面,传统具有民族凝聚作用,这是一种将民族成员、民族历史结合起来,不使分散和中断的能力所发挥的作用。
      无论人们主观上对传统持什么态度,都不能否定这样的事实:传统是民族个性的体现,是民族复兴的基础。 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
      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 ●儒家的人文主义精神。 人文主义指的是在文化命题中,突出人的文化和人的本质。 中欧都曾出现过人文主义思潮,两者的区别在于:欧洲的人文主义产生于近代之初,是神权和王权较量的结果,并最终发展成西方文化的一大特征——强调独立、尊严、平等、自由,以个人权利观作为发展社会关系的基础。
      中国的人文主义早于欧洲两千多年出现,是儒家国家主义的基础,因此,它追求和谐与道德,以群体利益为发展社会的基础。 人文主义的理论主要有“人性论”、“社会论”和“道德观”。人性论谈“善”和“恶”的问题。“善”即人的社会性,是能与他人和谐相处;“恶”是人的自然性,是不能与他人和谐相处。
      典型的有孟子“人性本善”的“性善论”、荀子“人性本恶”的“性恶论”及董仲舒等人的“性三品说”。社会论是专门研究人际矛盾、协调人际关系的理论,其中更是揭示了中国传统解决矛盾的方法。道德是人的社会性的最高表现,中国古人对此有自己一套独特的见解。 ●道家的“自然观”。
       这是中国传统对宇宙——“道”及其本质的认识。其主要包括了道家的思想,是道家对自然界中原有的总规律及其实质的理解和认识。其中的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的内容: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这些规律都是既定的,是不为人的意志所转移的——“自己如此”,“本然如此”(即“自然”、“自然而然”)。
      人可以发现规律、认识规律和适应规律(“顺其自然”),但却改变不了规律。 ●庄子的齐物论。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及其影响 思维是人脑的活动过程,是人类在认识客观事物过程中所进行的理性思考。当某个民族所具有的思维活动经过代代流传而基本稳定下来,具有自己独特的形式后,这种思维活动就可以称作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可以通过群体和社会发生“遗传”,使个人带上其所处的群体解决和处理问题时的特点和倾向。且作为一种潜意识,个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其群体(或民族)思维方式的影响和支使。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在数千年的流布和传播中渐渐形成自己的特点: 直觉和悟性——认识世界的基础。
       直觉是在一瞬间产生的某种直接的、大致的想法,但这种想法较笼统,不精确,以致不知从何说起。直觉是过去知识、经验和思维形式的简单组织。深刻的直觉是一种悟性,可以帮助人们对事物进行概括性的整体认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具有意会体悟的直觉的特征,习惯于对事物作整体性思考,但往往疏于思考的分析性和具体性。
       整体和辩证——治国和管理文化的基本点。 带有中华民族整体和辩证特点的思维方式,又叫“月令图式”思维方式。“月令”一词出自《小戴礼记》,是每年十二个月的时令的总称。“月令”图式特指在互不相关的事物中建立时空结构,以确立普遍联系的思维方式,包含着自发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这种思维方式有三个主要特征:其一,关心事物发展的过程,相信任何事物都是有生命的,而生命的价值就在于发展和变化。这种带有有机论色彩的过程性思维,使中国人侧重考察对象的相互联系及其运动变化的复杂情形,并培养出把握对象动态联系的历史观。其二,注重各事物间的关系特征,试图在事物之间建立彼此关系,以便从已知推知未知,或将无序导向有序。
      其三,具有整体思考的理性思维特征,但在对具体事物进行精确分析的知性思维方面则显得不足。理性思维特征(又叫辩证思维)擅长解释事物所具有的功能,即某事物“有什么用”;知性思维则擅长解释事物的实质,即某事物“是什么”。中国传统思维偏向理性,使中国文化带上注重功能的色彩。
       比类和运筹——商战和兵战谋略。 受古代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人们对自然、社会的认识更多地是借助于观察,这给认识带来种种局限。作为弥补,古代中国人自发地创造出取象比类、合理外推等主要的推理方法,以此扩大对世界的认识。取象比类,即将杂乱无章的事物按照一定的表面特征分类,综合归纳,再将之与作为某种标准的参照物加以对照,以便在事物之间建立有规律的联系的秩序。
      合理外推,指的是将对一类事物的理解整理出来,建立模式,用来理解尚不可知的事物。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在古代世界具有其先进性,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繁荣的前提和心理准备。不可忽视的是,传统思维方式在现代系统思维的前景上,尚有一席之地,因此,对传统思维的发展和研究仍然是一项有意义的活动。
       。

    贺***

    2006-10-11 13:00:3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娱乐休闲 相关知识

  • 吃喝玩乐
  • 娱乐休闲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