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灌水什么意思?

首页

灌水什么意思?

灌水什么意思?它是怎么来的?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5-01-25 13:01:18
      答案一:
    灌水的含义就是言之无物,一是无意义的帖子的,通常这种灌水的特征就是字数很少,不超过10个字,而真正想发表看法的人是不会就写这点的,当然也不排除特殊情况。二就是同一篇文章重复在一个版块或几个版块反复发帖。三就是大量的帖子一下子发上来,其中文章也有好有坏。
      这种行为属于刷坛行为。这些都是灌水,而且危害是逐渐递增的。而有些比较特殊的灌水就是重复别人的话题。对于灌水,斑竹们的一致态度是坚决抵制。。那时侯互联网刚出现,而且有了一些论坛(BBS,最早是TELNET上的,还没有这种WEB方式的)。论坛,论坛,顾名思义是“言论的坛子”,呵呵,要把这个“坛子”装满,所以就将发言叫着“灌水”啦。
       答案二: 没有太大实际意义的闲话都是灌水:)贴个帖子来灌水:) 主题:灌水与中国文化 灌水是中国人文化的重要部分。可以说整个中国文明史,就是一部灌水史。传说时代,舜死了以后,他的两个妃子就跑到湘水上去灌水,抒发内心的悲哀。泪洒青竹,印上斑斑的痕迹,从此人们把这种竹子叫做湘妃竹,也叫做斑竹。
      这就是今日各BBS上斑竹这个称号的来历。 儒家文化向来把灌水看作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孔子登论坛上,叹道:“灌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灌水被看成是生命中的永恒。孔门弟子颜回对上网灌水着迷,躲在破旧的网吧里(居陋巷),每天只吃一顿饭(一箪食),往肚子里灌一壶水(一瓢饮),结果少年白发,深度近视。
      这种好好学习天天灌水的精神,使他成为安贫乐道的楷模。 庄子也非常欣赏灌水的乐趣。他说:“子不灌水,焉知灌水之乐?”又说:“相濡以沫,不如相灌于江湖。”庄子的寓言中,充满了对灌水的智慧。其中《秋水》一篇,最是阐发灌水的奥意。灌水小虾河伯在自己的网站上洋洋自得,但跑到一个大坛子里见到灌水高手洋若(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说他灌的水像海洋一样),这才真正了解了灌水的真谛。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统一天下后,嬴政对灌水文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些贡献包括:统一上网带宽(车同轨),统一发贴语言(书同文),统一贴子的字节数标准(度量衡)。从此全国各地的子网汇合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 灌水也被中国人看作勇武的象征。
      人常说绛灌之勇,就是指绛侯和灌婴,这两个是汉初功臣。灌婴从小灌水,练得一身好功夫。史记上说灌婴"战疾力",大破项籍,韩信,和英布,官至丞相,封颍阴侯。从此人们就把猛将称作“勇灌三军”。此后更出了个关羽,水灌七军(好厉害!),于是成为了“武圣”。
      后人记叙关羽和他的同时代人时,面对这个灌水人才辈出的年代,只好说:“滚滚长江都是水,浪花淘尽英雄!”这个时代中灌水文化被发扬光大,水不但要灌得勇猛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还要灌得富有幽默感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灌水高手在出征某个论坛时,通常还要先灌一杯水,横槊赋湿,以增加灌水的艺术效果。
       魏晋时期的人物以清谈著称(也就是在聊天室中斗嘴),偶尔跑到室外郊游,他们就会选一个有茂林修竹的水潭,玩曲水流觞的游戏。也就是往帖子里灌水,然后把帖子放到水池里传给别人,别人收到了帖子就喝掉水,另外再跟一个帖子。有时大家灌得兴起,上游下来的贴子太多,别说跟了,看都来不及。
       唐朝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高峰。官员都须经过灌水考试才能上岗。唐太宗李世民看到各路高手鱼灌而入考场,忍不住哈哈大笑说:“天下英雄,尽入吾论坛中矣!”这时身边的魏征提醒他说:“别灌太多!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啊!”在这个朝代中还出现了唐湿这么一种灌水的形式。
      其中李杜二人成就尤高。李白的著名灌水湿中说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一种多么宏伟的灌水气象啊!他又有一首咏论坛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歌颂了在灌水中结下的友谊。唐朝还是一个开放朝代,李白和外国网友晁衡也经常相互灌水,吟湿作河。
      灌水国际化了。 继唐湿后的宋词则又是另一番灌水风光。后人把宋词按照灌水风格分为两派,其一为豪迈派,代表人物苏轼,写下了“大江东去”的壮丽篇章。其二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只要有人灌水的井边,就有人转贴柳永的词。宋朝理学也很发达,继承了孔子的“一灌之道”。
      章太炎先生著《?汉微言》中云:“仲尼以一灌为道为学。灌之者何?只忠恕耳。”因此宋代的儒者以天理人性为基础,对灌水作了深刻的思辩分析。 明朝的灌水文化开始走向民间。其间有两位畅销小说的作家,一名施耐淹,一名罗灌中,他们对灌水小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施耐淹的小说干脆以《水壶》为名,以发扬灌水文化。其间还有其他一些形式的灌水作品,如戏曲《十五灌》等。 水至清则无鱼。清初文字狱,见灌水贴就砍,使得灌水贴子大大减少。鹿鼎公韦小宝水灌雅克萨城,签订尼布楚条约,方显出灌水英雄真本色来(黄澄澄的。
      :P)。其后乾嘉学派则埋首于故纸堆中,专心整理老贴子。正是由于他们勤勤恳恳的工作,一些精彩的灌水之作被保留了下来,而不至于被淹没。 纵观中国的历史,是5000年灌水的历史。值此跨入21世纪之时,我们更应该把灌水文化发扬光大。诸位,新浪网的名字是何含义呢?就是要让我们掀起灌水的新浪潮!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同谱写灌水的新篇章! 凡事有利皆有弊,灌水也不例外。
      在历史上由于灌水而造成的悲剧也不少。 史前大洪水的传说据研究证明就是灌水过度的恶果。幸亏有一个诺亚方舟 才使得生命得以延续。所以现在Fanso的名字还取为“易得方舟”,就是 说即使再次灌水出事,也能容易的搞到方舟。 中国历史上也有“洪水猛兽”的说法。
      当时的斑竹是?,采取了错误的删帖子 政策,结果造成更大的水患。他的儿子大雨应对得当,你灌我也灌,我是大雨 我怕谁?结果水势得到了控制。 周厉王在他的论坛当斑竹的时候,又犯了这个毛病,不允许网友乱灌, 搞什么“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弄得大家道路以目,只能在OICQ上眨眨眼睛。
       武则天搞得又是另外一套,严禁乱灌水,但是在主页上加了不少邮箱,灌水上瘾的网友可以把帖子发进去。后来还有了“请君入瓮”的佳话,瓮就是大坛子,估计 当时的论坛规模不小。 现代社会的灌水技术愈加发达,各国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均采取了 灌水壁垒的政策,很多商品要征收很高的灌水。
      这使得国与国间的贸易 产生了不便 。

    y***

    2005-01-25 13:01:18

其他答案

    2005-01-25 08:20:03
  • 灌水是指在论坛发表没有阅读价值的文章,灌水多半是为了赚取积分

    C***

    2005-01-25 08:20:03

  • 2005-01-24 07:45:43
  • 1、一篇文章之中只有"好啊""同意""哈哈"等寥寥数字。 
    2、将纯属个人交流的内容发布于在公共讨论区。 
    3、 同一内容文章在同一版或不同版重复发表三次以上。 

    韩***

    2005-01-24 07:45:4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上网帮助 相关知识

  • 电脑网络技术
  • 电脑网络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