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印度的民谷风情

首页

印度的民谷风情

谁来介绍一下印度的民众风情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9-19 11:23:39
    印度是一个“宗教王国”,既有一神教,也有多神教。印度人崇拜的神实在是太多了,有天神、地神,有神化的人、神化的动物。直至今天,仍然有崇拜石头甚或老鼠的人。这就是印度文化的独有特色:历史悠久且变化万千。在印度人的风俗习惯中,动物的神化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现象

    残***

    2006-09-19 11:23:39

其他答案

    2006-09-19 09:36:31
  •   印度民谷风情——动物神话   隐藏左栏 
     
     
    添加时间:2005-01-13   作者: 未知   来源: 环球风情   录入:zhangzhiyong 阅读次数:1056  
    --------------------------------------------------------------------------------
               印 度 民 俗 风 情
                               ——动物神话
         印度是一个“宗教王国”,既有一神教,也有多神教。
      印度人崇拜的神实在是太多了,有天神、地神,有神化的人、神化的动物。直至今天,仍然有崇拜石头甚或老鼠的人。这就是印度文化的独有特色:历史悠久且变化万千。在印度人的风俗习惯中,动物的神化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现象 神牛的由来及“特权” 牛是一种可爱的动物,我们中国人称赞“老黄牛精神”,说它吃的是草,赐予人类的是奶。
      而且牛还任劳任怨,为人类几乎献出了一切。而在印度,牛不仅是可爱的,而且是可敬的。在印度教教徒眼中,牛即是神。他们爱牛、敬牛、拜牛,所以绝对不食牛肉,不穿牛皮鞋,不用牛皮箱。 印度人对牛的敬仰由采已久,据说是始于雅利安游牧民族入侵时期,已有3500多年的历史。
      也有人认为,敬牛之传统可追溯到更为久远的古代,古老的《梨俱吠陀》里有许多赞美牛的颂歌。在古代梵文中,“战争”一词有“求牛”之意。古代印度的王侯将相中,有不少人自称是“牛主”或是“牛的保护人”o据传说,印度教大神湿婆的坐骑南提就是一头威武高大的神牛。
      所以,在印度教的神庙里,经常有神牛的尊位,甚至还有专门的南提庙,前往顶礼膜拜的人络绎不绝。在印度的工艺品商店,神牛的雕像更是众多,紫檀木的、黄杨木的、玉石的、陶瓷的,姿态各异,不胜枚举。牛的画像也是无处不在,最有色彩的要数画在五颜六色大篷车上的牛了,一般是画一个大大的牛头。
      印度卡车的驾驶室里也经常供有一尊佛像和一尊牛像;中间摆一个焚香用的小香炉,人们一看便知,这是驾驶员在求佛、求神牛保佑出入平安o 19世纪中叶,印度曾爆发了一次以牛为导线的大规模民族起义,原因是驻印英军用牛油来涂抹炮弹。在世界历史上,由牛而引发的战争也许这是独一无二的了。
       当代的印度共和国独立之后,虽然倡导建立一个世俗国家,神牛在人们的心月中仍然十分崇高。印度宪法规定,对神牛要加以保护。印度中央邦甚至规定,杀牛是违法行为,杀牛者要被处以3年监禁或重罚。甘地曾经说过:“对待乳牛要像对待母亲一样”。有人甚至说,当今印度的地图就形似一滴牛奶。
      牛在印度人心目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印度是多牛之国,据说,平均每三个人就有一头牛,全国现在有3亿多头牛。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牛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尽管印度农村已有了现代化的机械设备,但农民利用牛犁耕作的现象仍然十分普遍。牛车是农村的重要交通工具,牛粪可以用作烧饭和取暖的燃料,还可以 和泥抹墙。
      就是牛尿,印度医典中也认为可以治病。牛奶的作用就更大了,不管是在城乡,也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鲜牛奶和奶制品是人们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印度在70年代大力发展牛奶业,人称“白色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目前,印度的牛奶产量已居世界前列。当然这是普通的牛的作用。
       而神牛可就不同了,它们是被人买去还愿而放生的牛。在印度,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总会看到神牛的踪影。它们或结群游荡,或踽踽独行,优哉游哉,好似一个谁都比不上的严特权阶层”。就是在首都德里,神牛也往往堂而皇之地任走东南西北。在拥挤的十字路口,神牛可以大模大样地闲庭信步,或是干脆卧躺不动,闭目养神,好像是在向人们示威,“看你能把我怎么样?” 神牛实在是“牛气十足”,别说红绿灯对它们毫无约束力,就是手持警棍的警察也奈何它们不得。
      它们与人并肩游逛,兴之所至,在菜摊上、水果摊上,甚至小吃摊上“顺嘴牵食”的事也经常发生。摊主至多把它们吆喝走了事,有时还要奉送一棵莱或几只香蕉。它们边走边嚼,一脸,心安理得的神情。人们管它们叫“不带钱包的顾客”。更有意思的是,有时从商店出来,一只脚刚跨出门槛,便尴尬地和正探头探脑的牛打个照面。
      这时你得先给它让路,等它晃动着庞大身躯先进来后,你才能出得去。所以,许多小店便用一根粗绳拦在门口。 印度城市中的大街上小巷中闲逛的牛并不都是神牛,其中有不少属于“流浪牛”。这些牛有的是主人故意放出来,让它们揩神牛的光,然后回到主人家产奶。
      有的则是因老而无用,主人索性给它们自由,让其自谋生路。牛多当然也有牛多的问题,牛多了,城市交通就会受到影响,太多的牛粪更会造成环境污染。德里的牛据说有数万头之多,有人惊呼“神牛成灾了”。牛多成灾就要加以控制,但如何解决,在印度往往会导致教派分歧,甚至激发政治冲突。
      因为印度教教徒虽然占全印人口的80%以上,可仍然有1亿多食牛肉的穆斯林。所以,牛的问题在印度是一个大问题,也是一个不易解决的问题。 神猴的传说及“待遇” 印度的神牛多,神猴也是不少。在印度,不管在路旁、神庙里,还是在树上、建筑物上经常可以看到可爱的猴子或蹲或立,或跳来跳去,根本不把过往行人车辆放在眼里。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们在.印度教教徒的心目中是神。 猴何以成为神,这还要从史诗《罗摩衍那》说起。这部史诗中有一个了不起的角色是神猴哈努曼。哈努曼的故园是一个十分美丽的地方,有碧波荡漾的湖泊、茂密的树林、繁盛的花果。哈努曼帮助罗摩战胜魔王,夺回爱妻,恢复王位。
      它勇敢善战,神通广大,会变化,能隐形,还能纵身跃过大海,只手托起高山。哈努曼的伟大还不只这些,它还被认为是忠实的象征。因为哈努曼答应帮助罗摩,忠于誓言,虽遇种种艰难险阻,始终不改初衷。 看到如上描述,我们中国人一定会觉得有些似曾相识,那就是孙悟空。
      一部《西游记》不知曾迷倒过多少读者,多少年来,一直备受中国人民的喜爱。有不少专家认为,《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就取自于印度神猴哈努曼,至少可以说,受过很重要的影响。 印度教教徒十分崇敬神猴哈努曼,在印度三大节日之一的十胜节中,人们在赞美罗摩的同时,也歌颂哈努曼。
      哈努曼还被认为是印度教三大神之一的湿婆的化身口德里、孟买等不少城市都有敬奉神猴哈努曼的神庙。 所以,现在猴子也就沾了它们老祖宗哈努曼的光,备受人们的喜爱和崇敬。好多印度教寺庙收养着不少猴子,由教徒给它们供食。闻名世界的泰姬陵以及斋普尔的琥珀城堡经常可以看到三五成群的猴子。
      在游人面前,它们毫无惧色。当人们给食物时,它们会坦然而受,有时还挑肥拣瘦。 当然,猴子毕竟是猴子,尽管被尊为神,但它们也经常给人们造成麻烦。它们会偷居民家中的食物、衣服,也会破坏某些家中设备,甚至会把人家屋顶的电视天线弄坏。但不管怎样,印度教徒仍然爱猴、敬猴。
       神蛇的现在及“表演” 蛇本是人们害怕的东西,可在印度却是印度教教徒所崇拜的神。这种信仰与宗教有很大的关系。印度教大神毗湿奴的形象就是他躺在一条多头蛇的身上,在大海上浮游。湿婆神的形象是他脖子上盘着几条吐着芯舌的眼镜蛇。所以,蛇既然是大神毗湿奴和湿婆的卫士,当然也就成了神。
       最能反映印度教教徒敬蛇之风的是蛇节。这是一个全国性的节日,各地的日子不大统一,大多是在7月至9月间举行。每逢蛇节,人们一般要在家里画上蛇的形象,或是挂上一幅蛇画,在蛇像前供上米饭、牛奶及其他食品。在农村,蛇节比较热闹,有的人亲吻毒蛇,有的人脖子上 缠着毒蛇、大蟒走街串巷以示勇敢。
      有的村子里,会在房外的整堵墙上画上巨大的蛇像,或是塑起高大的蛇神雕像,让人们前来敬献供品,顶礼膜拜。 印度还有闻名世界的耍蛇人,其中不少出自驯蛇世家,祖祖辈辈以此为业。蛇节期间是他们最开心的日子,他们会带着驯好的眼镜蛇到各家各户表演和接受膜拜,同时也能收到不少膜拜者敬献的食品和钱。
      平素里,这些驯蛇者并没有这么幸运。在城市,经常可以在货摊前、商店门口看到一两个耍蛇人。他们大多是上了年纪的人,面前放一小篓,认真地吹着笛子。在悠扬的笛子声中,只见那凶狠的眼镜蛇慢慢地从篓中探出头来,升直了身子,有一尺多高。口中吐着红红的芯舌,不能不让人倒抽凉气。
      可笛声起,蛇身动;笛声止,蛇身停。有趣的表演又让人驻足观看,不肯离去。不过,印度人可能是见多了,给钱的也就没有几个。只有来自异国他乡的人们才对耍蛇者们的表演惊叹不已,同时也短不了给上几个小费。 神鸟的自由及“崇拜” 印度教、佛教和耆那教教徒都崇尚不杀生,因而印度一向有动物的乐园、鸟的天国之称。
      到了印度,即使在嘈杂的城市里,你也会发现各种各样的鸟儿安然自得地在树上栖息、呜叫,松鼠自由自在地窜来窜去,这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写照。印度人不仅爱鸟,而且认为有些鸟就是神。 孔雀是印度的国鸟,也是印度人心目中的神鸟。关于这一点,我们在第一章中已有叙述。
      乌鸦也是神鸟,印度人认为,出门遇到乌鸦,那是吉兆。乌鸦在印度并不遭人驱赶,更不会有人敢掠杀,所以印度的乌鸦特别多。 印度人对鸟的崇拜也可追溯到久远的古代,史诗《罗摩衍那》就讲到过金翅鸟王的故事。大神罗摩的妻子悉多被恶魔罗波那劫去的途中,金翅鸟王路见不平,怒斥罗波那,并奋力苦战罗波那,以图救出悉多,只可惜罗波那太过凶恶,金翅鸟王斗不过他,结果被打成重伤。
       几千年来,金翅鸟王一直为印度人民所歌颂、所崇拜。因此,印度人心目中不仅对孔雀、乌鸦这样的神鸟崇拜有加,对其他种类的鸟也是特别喜爱。现在印度建有一些保护鸟类的国家公园以及保护虎、大象等的野生动物园,在某些城市还有专门为鸟类看病的鸟医院。
       。

    王***

    2006-09-19 09:36:31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