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公务员

首页

公务员

人民法院的审判原则有哪些?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9-04 16:31:14
      审判原则
    根据宪法及人民法院组织法的规定,我国基本的审判原则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独立原则。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2 、公开原则。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和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外,一律公开进行。
       3 、方便原则。各族公民都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人民法院都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 语言文字的当事人,应当为他们翻译。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杂居的地区,人民法院应当用当地通用的语言进行审判,用当地通用的文字发布判决书、布告和其他文件。
       4 、协作原则。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于刑事案件,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 5 、平等原则。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对于一切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有任何特权。
       顺便把 审判制度也放上去~给你了解下~~ 审判制度 根据宪法和法律,我国基本的审判制度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辩护制度。被告人有辩护的权利。 被告人除自己进行辩护外,有权委托律师为其辩护,可以由人民团体或者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或者经人民法院许可的公民为其辩护,可以由被告人的近亲属、监护人为其辩护。
      人民法院认为必要的时候,可以指定辩护人为其辩护。 (2)回避制度。当事人如果认为审判人员对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关系不能公正审判,有权请求审判人员回避。审判人员是否应当回避,由本院院长决定。审判人员如果认为自己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关系,需要回避时,应当报告本院院长决定。
       (3)合议制度。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合议制。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进行。简单的民事案件、轻微的刑事案件和法律另有规定的案件,可以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人民法院审判上诉和抗诉的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进行。
       (4)陪审制度。人民法院在审判第一审案件时,可以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进行。人民陪审员由选举产生。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23周岁的公民,都可以被选举为人民陪审员,但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人民陪审员在人民法院执行职务期间,是其参加的审判庭的组成人员,同审判员享有同等的权利。
      人民陪审员在执行职务期间,由原单位支付工资;没有工资收入的,由人民法院给予适当补助。 (5)两审终审制度。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案件的判决和裁定,当事人可以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人民检察院可以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抗诉。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案件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在上诉期限内当事人不上诉、人民检察院不抗诉,那么就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的第二审案件的判决和裁定,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的第一审案件的判决和裁定,都是终审的判决和裁定,也就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
       (6)审判监督制度。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在认定事实上或者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必须提交审判委员会处理。最高人民法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各级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的申诉,应当认真负责处理。
       。

    c***

    2006-09-04 16:31:14

其他答案

    2006-09-04 16:30:02
  •   人民法院的审判原则有哪些? 
    1)平等原则,这就是说,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在司法上各民族一律平等,在适用法律上不允许有特权,不得有任何歧视。 
      (2)公开审判原则。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和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外,一律公开进行。
         (3)辩护原则。被告人依法有权委托他人或由自己,在审判过程中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和材料证据进行辩解。   (4)合议制。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由审判员1—3人以及人民陪审员2—4人组成合议庭。审判上诉或抗诉案件,由审判员3—5人组成合议庭。
      合议庭由院长或者庭长指定审判员1人担任审判长,成员权利平等。   (5)回避制度。如果当事人认为审判人员对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关系不能公正审判,有权请求审判人员回避,审判人员是否回避,由院长决定。另一方面,如果审判人员认为自己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关系,需要回避时,报告院长决定。
         (6)独立审判原则。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

    b***

    2006-09-04 16:30:02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