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大家进来看看

首页 >
商业/理财
创业投资

大家进来看看

发表时间: 2006-08-02 14:45:13 <点数:578>  
 
 
 
下半年基金投资策略 

★★★问题的来由 
最近,随着股市“秧歌行情”的形成,好多基民表现惶恐不安,好多1700点以上入市的投资者看着净值跌破自己的买入价(如果与股市同步,估计少数基金从7月12日以来最高跌幅可达10%左右),本身就有浮躁倾向的基民,特别是股民“转世”而来的基民渐渐有点耐不住寂寞,来函( )中纷纷流露出悲观情绪。对下半年的股市应该有什么样的基本判断?基金投资策略是否应该有所调整?在这里综合各种市场看法做一个简单分析。 


★★★下半年股市的总体格局:强势震荡 
●影响市场的动力总是正反方向运动的。从2005年7月末牛市行情确立以来,除了2005年9月至12月有一个较长时间调整以外,一直到今年5月份股市基本上维持单边上扬的态势,今年6月下旬更是发生了1992年以来11日连阳的奇迹。但随后却出现了三次大跌。从内因看是股市调整的必然要求,从诱因看主要来自于两大因素:扩容和宏观经济紧缩预期。他们已经对大盘产生了显著影响。可以肯定,这两大因素对今后股市走势仍然将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但辨证地看,这种影响是“双边”的。 
●从扩容的影响来看:如果市场的趋势是越来越成熟的话,那么,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作为头号大利空的扩容,应该主要对绩差股或价值高估的股票造成压力,在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驱使不同股票“性价比”趋于一致的情况下,优质股并不会受到实质性的影响。事实上,从已发行的新股的发行市盈率看,大都在15倍以上,最高的达到26倍,这种较高的发行市盈率对目前市场的估值已形成一定的支撑。加上虽然经过牛市“洗礼”,市场整体较低的估值和部分股票严重偏低估值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总的来看,优质股的估值仍然不高,更何况许多股票具有高成长的趋势。事实上,从深层次看,IPO的开闸,使得一批优质上市公司即将上市,股市的上市公司结构会发生变化,新的投资机会也因而产生,这客观上也为股市上涨提供条件。因此,没有任何理由对扩容谈虎色变。 
●从宏观经济运行来看,上半年宏观经济的运行出现GDP增长过快,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偏大,信贷增速偏高的情况,下半年,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收缩银行体系货币流动性是政府下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但因为目前经济尚未从“过快”真正发展到“过热”的程度,因此,一方面,宏观调控手段仍将以温和措施为主。有保有压的调控原则决定了部分行业在调控中将得到优先发展,如自主创新、扩大内需和新农村建设等。另一方面,政府调控经济水平日益提高,宏观调控客观上不会主观上也不愿意导致中国经济大幅度波动,只能是放慢脚步,更不可能下滑。第三,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虽然会给出口企业带来不利影响,但与此同时却给A股带来持续价值重估和整个市场增强内需的动力。第四,目前市场流动性依然充裕,且股改后股权激励的实施将成为上市公司努力做好业绩的动力。第五,并购、重组以及战略投资者参与定向增发促使上市公司重新定位和价值重估等众多有利于股市上涨的利好因素占了主导地位。 
●综上所述,没有理由不认为,下半年的牛市特征没有改变,市场将维持震荡盘升的格局。 


★★★下半年基金投资策略 
●首先,切忌浮躁、惊慌失措,从投资概念上,中长期大势研判上继续乐观看好后市。 
●震荡行情是对基金管理公司的严峻考验,基金有可能出现两级分化的局面,强烈建议对累计净值前20名的基金进行战略观察。发现优秀的基金,作为投资储备项目。 
●继续保持较高的基金仓位,除非资金流动性需要,原则上不做减仓行为。 
●在股指相对低位的情况下做适当的货币、债券基金到股票、混合型基金的转换。 
●既然市场将维持震荡盘升的格局,记住“牛市市场中每一次急跌都是入市的好机会”,强烈建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在上证综指1600点附近或以下坚决补仓。 
●谨慎建议:在补仓以后有10%左右赢利的情况下适当淡出。 
●除非必要,不做或少做“定投”业务。 
(纯属个人观点。椐此入市风险自担,赢利分成) 
 
 
 
 

 

 
 
 

好评回答

其他答案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