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古人避讳主要有哪些方法?

首页

古人避讳主要有哪些方法?

古人避讳主要有哪些方法?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3-29 09:51:33
  •   避讳字,是指中国古代回避君主和尊长的名字而改写的字。避讳的对象通常有四类:帝王、长官、圣贤、长辈。避讳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	用同义字或义近字代替。秦始皇名政,秦代避讳“政”字,便把阴历一月由“政月”改为“正月”;汉高祖名邦,汉代人便以“国”代替“邦”;东汉光武帝名秀,避讳“秀”字,于是把“秀才”改为“茂才”。
       (2) 用同音字或音近字代替。南朝宋范晔的父亲名泰,故范晔作《后汉书》时改称郭泰为郭太,郑泰为郑太。清圣祖名玄婢,清代人便以“元”代“玄”,以“煜”代“烨,,。 (3) 缺笔。唐太宗名李世民,唐代人就把“世”(古代为“世”)缺笔写作“卅”。
       (4) 拆字。一个汉字是由几个部件组 成的,为了不犯君主的讳,便只取字的某一部分以避开原字。五代晋君主是石敬瑭,姓敬的人便改姓“文”。 (5) 删字。有的人是双名,如果其中一字犯了讳,便把它删去变为单名。如南朝齐开国帝王叫萧道成,一个叫萧道渊的人便把名字里的“道”去掉,改为萧渊。
       (6) 用形似字代替。五代后周君主名郭威,一个叫郭彦威的人用“成”代“威”。 (7) 改读。除了写文章时遇到君主或尊亲的名字不能直接写出外,说话时也不能直接说出。孔子名丘,因此,过去读书人便把“丘”读成“某”的读音。 (8) 增加偏旁,构成新字。
      如,为了避孔子的讳,凡是“丘”作地名或姓氏,一律改为“邱”,以与孔子名讳区别。 。

    刘***

    2016-03-29 09:51:3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