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6岁的女儿学习没记性、不认真,帮帮忙!!

首页

6岁的女儿学习没记性、不认真,帮帮忙!!

女儿以前很乖巧、聪明又讲道理,从不耍赖。可从去年起,变得很顽皮,任你吼叫得没招只能动衣架打,才能让她停下来,打完自己又心痛。今年得上小学了,发现她易分心,注意力无法集中。刚写了一页的字,你问她写什么,马上就不知道;数学总来问这个写什么,解释举例几十遍她也不理解,托着下巴盯着你看不出声。哎,急得一巴掌就打,怎么办?我知道不可以打,她很怕打,一说要打,她就打冷颤,好可怜,可上火呀!生活中你答应她的事,她可一样都不会忘,多久都能记住。帮帮我,昨天听老师说,她好胆小,我想是我老凶她、打她引起的吧,我该怎么办?用什么方式来教她?急!!!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06-04-22 01:58:33
  •     调查结果表明,在家庭中父母经常打骂孩子,带给孩子的是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对未成年犯调查显示,在犯罪前,当他们出现某些不良行为时,受到父母打骂常常不可避免。家庭暴力给他们带来的不仅是皮肉之苦,更多的是心灵的创伤和行为的扭曲。 
        一是加剧了不良行为的产生。
      调查中,当问及未成年犯“家里人对你怎么样”,选择“经常打骂”的有16。1%。相关分析表明,被家里人“经常打骂”的孩子,有不良行为的比例高于没有选择被“经常打骂”的孩子。事实上,打骂孩子不仅没有制止反而加剧了孩子的不良行为。 二是加剧了亲子冲突。
      父母打骂孩子的直接后果,不仅使未成年的孩子承受皮肉之痛,更严重的问题是使他们的心灵受到伤害,对父母产生排斥心理,并成为“离家出走”的直接原因。调查表明,未成年犯离家出走,有一半以上与父母打骂和责备有关,其中6。5%是“父母无缘无故打骂”,27。
      5%是“自己犯错误怕父母责备”,17。7%是“自己犯错误被父母打骂”。 三是经常在父母的打骂中生活的孩子,极易产生不良的性格特征。调查中,当问及未成年犯“你认为自己性格有何特点”与“家里人对你怎样”,两组数据的相关分析表明,在家里被“经常打骂”的孩子不良性格特点最为明显,有25。
      7%的孩子“自卑”;有22。1%的孩子“冷酷”;有56。5%的孩子“暴躁”。性格暴躁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内在动因,而父母的打骂则是未成年人不良性格产生的重要根源。 四是父母的暴力行为成为孩子的攻击性示范。儿童具有强烈的模仿他人行为的倾向,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他们是年幼的孩子最早模仿的主要对象,而且父母在孩子心目中越是重要、权威性越强,孩子模仿得越起劲。
      孩子长期受到父母打骂,就会模仿父母的惩罚性行为,学会粗暴、打斗、残酷,并照父母的这种示范来攻击别人。 在我国,在家庭中对孩子施以暴力的恶果早巳被清楚地认识到了,但是多少年来依然屡禁不止。而且,随着父母对子女期望值的“攀升”,对子女管教的“重视”,以及孩子的“反抗意识”增强等原因,有愈演愈烈之势。
      尽管一些法律也规定了儿童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身体自由权等基本权利,但非到打孩子致死、致伤、致残即触犯刑律的情况下,父母很难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矫治孩子的不良行为必须从改变父母的教育方式入手。 要使家教收到好的效果。关键还在于父母的以身作则,改变观念,学习提高为人父母的能力,让孩子真切感受到父母是爱她的,是她可信赖的朋友,而不能不问青红皂白就打骂,破坏了亲子关系。
      “现代父母越疼、越爱孩子,但给孩子造成最大伤害的也是父母。” (一)爱心:关键在于你的孩子能否感受到你对他的爱。“如果孩子感觉你不疼,你就是不疼。上一代父母做不出的拥抱,我们要勇敢做;再不是‘爱你在心口难开’。每天看到孩子,告诉他你喜欢你,你爱他,因为你是我的孩子。
      ”李博士建议对孩子要有大量的肢体接触,例如拥抱、摸头、拍拍肩膀等,因为人与人之间肢体上的接触,感情会比较好,特别是爸爸应该敢敢做。   (二)惩罚:惩罚的意义在于让孩子接收清楚的讯息:他的不好行为会让他“不舒服”。例如孩子打人,罚他面壁,多几次后,同样的处罚让他觉得无聊,不舒服了,从此“不要打人比较好。
      ”   “处罚不是让他感到害怕,惩罚是让他不舒服就可以了,他会不再犯会让他‘不舒服’的错误。很多家长只是严肃,却不严格,其实应该讲到就做到。”他举例,孩子要求买东西,如果不允许,就得坚持,不能经不起孩子的撒娇,改变初衷,让孩子得逞。“孩子更了解你,因为你每次都是这样。
      ”   “打骂的陷阱是,父母在最后终于狠狠把孩子修理一顿,这样的方式累积下来,你的孩子只会越打越顽强,再不然就会变成懦弱的人。”   (三)鼓励:适时的鼓励特别重要,特别是在惩罚过后,还要让孩子知道,虽然爸妈处罚了你,但还是一样爱你。“鼓励不要事先预订,而是给他事后的惊喜。
      ”李博士言道,父母常用“如果你……我就……”来当作奖励的条件。“海豚每一次都会尽全力去做最好的表演,因为它不知道训练师几时会赏它吃的。”   李博士说,孩子的任何不良行为,都有方法足以改善,任何情况都可以处理。在孩子心中,父母是他最信任的人,特别是华人父母,很少称赞孩子,别人称赞自己孩子的时候,父母却常说负面的话表示“谦虚”;“有的父母常常说自己的孩子笨,这样说久了,听进孩子耳里,会认同自己就如父母所说的人一样。
      ”   “你所说的每句话,你的孩子会成为你的代言人。”要把自己的教导的陋习在短时间内改掉,确实困难,但绝对不是不可能。做个肯学习的父母们,加油喔! 记住孩子不是父母的私人财产!必要时父母带子女共同去看心理医生,让专业人士帮助找出处理办法,千万不要再耽误孩子。
       。

    t***

    2006-04-22 01:58:33

  • 2006-04-11 09:43:22
  •       你这种教育方法可不太好呢!以暴制暴,收效甚微!而且久而久之,会令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我觉得,你首先可以带孩子看一下心理医生(不要回避这件事,其实带孩子看心理医生也不是什么不光彩的事,有病早就医,防患于未然。),看看孩子是不是有多动症的倾向,及早防治。
      再者,孩子每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特点,我的外甥和你说的情况就有些相仿。以前,大家都说他聪明、乖巧。他现在7岁多了,成了“众人烦”。学习的事好象记不到脑子里,而且我姐姐和姐夫和你的表现都差不多,动辄就或打或骂,因为嫌他太笨了!其实,你仔细想想他并不是笨得不行啊!对许多事都很明白啊!但因为姐姐和姐夫对他的态度,他如果有了不会的题也不问,你给他讲,他听不明白也不说话,就是呆呆地看你。
      我觉得和你说的情况太相象了! 我一直不赞成姐姐、姐夫教育孩子的方法。我想你应该先改变一下自己的心态,让自己面对孩子的时候心境平缓下来。要有足够的耐心。她不明白这个问题,她心里也应该是很难过、着急的。但如果你没有足够的耐心,动不动就火冒三丈,她不仅不能搞明白问题,反而会更加迷茫呢! 你也知道她很怕打啊!所以你就应该变一种策略去应对孩子。
      说实话,她现在怕打还是很好的现象。如果你打骂过于频繁,她慢慢适应了你的“硬性政策”,对你的打骂置若罔闻了,那你的教育就真彻底失败了!那时候,她就会变得软硬不吃。甚至会对你产生抵触心理,不管你说得对与不对,不管你用的什么手段。她都会觉得厌恶,对你的教育不理不睬!想想这会多可怕。
      我的外甥现在就是不肯和我姐夫在一起,尽量减少和他爸爸在一起的时间。这真是做父母的一大悲哀啊! 趁她现在还小,你真要彻底改变自己才行!不能再这样“以暴制暴”下去了!孩子总是比较听老师的话,你和她老师多交流一下。让老师和孩子多沟通,然后把孩子的想法、心理变化等情况及时反馈给你,你再慢慢引导。
       切记切记!不可以再打骂她了。这是最失败的教育方法!!!。

    修***

    2006-04-11 09:43:22

  • 2006-04-11 09:33:30
  • 一个女孩你打什么!真混!男孩都不能打,越打越傻。

    马***

    2006-04-11 09:33:3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育儿 相关知识

  • 宝宝教育
  • 育儿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