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森林火灾的教训

首页

森林火灾的教训

我国森林火灾频发的主要原因,一是人们防火意识不强,二是人工林也就是针叶林太多。我认为在这方面应该学学俄罗斯的经验,封山而不人造林;成林虽说慢一点,但很少虫灾,非人为火灾更少发生。虽然短期无效益,但就长远看,效益远大于目前的人造林。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06-04-05 10:07:50
  •     气象与森林火灾的关系非常密切。森林中各种可燃物的着火点取决于气象条件的变化情况,如湿度的大小、气温的高低、降水量的多少、风力的强弱等。一般认为,晴朗、高温、大风天气,常使森林中可燃物的含水量下降到百分之四十以下,这时最易发生森林火灾。
      在气象条件中,空气湿度是火险天气中的关键因素。
      当空气湿度小于百分之六十时,就有发生森林火灾的可能气温度对森林火灾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温度越高,可燃物中水分蒸发和变干的速度越快,火灾发生的可能性越大。气温影响可燃物的着燃性,高温还会促使火势更加猛烈。   降水量减少,无雨日较长,森林可燃物的含水量将不断下降,森林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也随之增大。
      一般大雨过后,三至四天之内不会出现火险。   风力的大小与森林火灾的发生关系尤为密切。风不仅能把植被吹干,有助于燃烧,而且在火灾发生后,还能使火源得到充分的氧气供应,加速燃烧,同时使火花飞溅,影响火灾的形状,延伸火灾的外形,扩大火灾面积,使地面火变为树冠火。
         森林火灾发生的次数和危害程度以春季最多,最严重,秋季次之。由于每年气象条件变化的明显差异,火险期的早晚、长短也会出现不同的情况,例如冬季降雪量偏少,春季气温回升快,大风日数多,火险期会相应提前;若雨季开始晚,春旱持续时间长,火险期则会相应延长。
      如果降水量比常年偏多,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降低,火险期则会相应推迟或缩短。   森林火灾的危害相当严重,它不仅会烧毁林木,降低木材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造成大量动植物死亡,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而且还会引起森林小气候的变化,使林区局部地区温差增大,水分蒸发增加,温度降低,无霜期缩短。
         为了保护森林资源,掌握防火的主动权,有关部门根据气象条件变化的季节特点,规定了防火期,一般分春季防火期和秋季防火期。许多地方还依据气象与森林火灾的关系,划分了森林火灾等级,并且在发布未来天气预报时。也发布森林防火预报。 。

    乐***

    2006-04-05 10:07:5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农业科学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