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内科
血液科

混合型白血病(髓系与急淋T?

混合型白血病(髓系与急淋T,B)乍治疗
痛*** | 2013-07-24 14:34:36

全部答案(共2个回答)

    2013-07-24 16:00:00
  • 中医治疗不错:
    
    
        
        
    
      一是辨证治疗
    
      临床辨治白血病时,首先要依其证候辨清虚实、轻重、缓急,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施治,常采用益气养阴以扶正补虚,活血解毒以驱邪,标本兼治可获良效。
    
      1.气阴两虚
    
      主证:乏力气短,腰酸膝软,自汗盗汗,反复低热,食少纳呆,皮肤时有紫癜。脉细数,舌淡少苔。治法:益气养阴,清热解毒。
    
      方药:参芪杀白汤加减。
    
      ...

    查看全部>>

    中医治疗不错:
    
    
        
        
    
      一是辨证治疗
    
      临床辨治白血病时,首先要依其证候辨清虚实、轻重、缓急,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施治,常采用益气养阴以扶正补虚,活血解毒以驱邪,标本兼治可获良效。
    
      1.气阴两虚
    
      主证:乏力气短,腰酸膝软,自汗盗汗,反复低热,食少纳呆,皮肤时有紫癜。脉细数,舌淡少苔。治法:益气养阴,清热解毒。
    
      方药:参芪杀白汤加减。
    
      黄芪10—15g,党参10—15g,天门冬10—15g,沙参10—15g,生地黄10—15g,地骨皮10—12g,黄芩10g,甘草6g,半枝莲10—15g,白花蛇舌草30g.每日1剂,水煎服。
    
      方解:此型多由于正气不足,易致毒邪内侵伤及营阴,而致气阴不足,应以益气阴养为主,清热解毒为辅。方用黄芪、党参以补气,天门冬、沙参、生地黄、地骨皮以养阴清热,半枝莲、白花蛇舌草、黄芩、甘草清解热毒。
    
      加减:纳呆食少,加用炒白术12g、焦槟榔10g,健脾消食。紫癜,加茜草15g、仙鹤草30g,凉血止血。
    
      2.热毒炽盛
    
      主证:壮热口渴,皮肤紫癜,齿鼻衄血,血色鲜红,黑便。舌质红苔黄,脉洪数。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味。
    
      羚羊角粉1g,赤芍药12g,生地黄30g,牡丹皮10—15g,龙葵15g,生石膏30g,玄参15g,茜草15g,黄芩10g,白花蛇舌草30g,大青叶30g,白茅根30g,栀子10g,半枝莲30g.每日1剂,水煎服。
    
      方解:此型以邪实为主,为热毒炽盛,内陷营血所致。多见于本病的初期或复发时,故选用犀角地黄汤为主方。方中犀角清热凉血止血力专,但因犀牛为国家保护动物,故目前多以羚羊角粉代犀角。生地黄、玄参协同羚羊角解除血分热毒,加强止血功能,芍药清营凉血,牡丹皮清热凉血散瘀,同时加用生石膏、大青叶、龙葵、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栀子、黄芩等以加强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功效。本方应用咸寒入营,凉血苦降,能使热挫而血止、毒清而阴复。
    
      加减:舌苔黄腻者,可加用滑石30g,薏苡仁30g清热利湿。高热神昏者,加紫雪散清热开窍醒神。热毒重出血明显者,加青黛15—20g(包煎)清热解毒。
    
      3.瘀毒内蕴
    
      主证:形体消瘦,面色黯滞,颈有瘰疬,胁下痞块,按之坚硬,时有胀痛,低热盗汗。舌质黯紫,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细涩而数。
    
      治法: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方药:桃红四物汤合鳖甲煎丸加减。
    
      桃仁15g,红花10g,当归10g,川芎10g,赤芍药12g,丹参15g,鳖甲15g,大黄6g,牡蛎30g,熟地黄20g,荔枝核20g,蛇六谷15g.每日1剂,水煎服。
    
      方解:本证因毒邪积留成痰,内积脏腑,外阻经脉所致。故以活血化瘀为主,方中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川芎、当归、赤芍药、熟地黄、丹参养血活血,配合桃仁、红花活血而不伤正,鳖甲、牡蛎、大黄软坚散结。
    
      加减:气虚加党参30g,黄芪30g益气;血瘀痞块较大可重用桃仁20g,红花15g,丹参30g,三棱10g,莪术10g活血化瘀。
    
      二是其他治疗使用中成药和医院制剂等
    
      1.抗白丹:每次4—8丸,每日3次。适用于痰瘀互结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2.复方青黛片:每次5—10片,每日3次。适用于热毒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3.六神丸:每次10—30粒,每日3次。适用于瘀毒内结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4.贞芪扶正剂:每次1—2小包,日3次。益气养阴。适用于急性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表现为气阴两虚者。
    
      5.健脾益肾冲剂:每次1—2小包,日3次。具有健脾益肾扶正功能。用于急性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表现为脾肾两虚者。
    
      6.犀角地黄丸(蜜丸):每次1—2丸,日3次。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咽消肿功效。用于急性白血病热毒炽盛伴出血者。
    
      7.清开灵口服液:每次10—20ml,日3次。具有清热解毒,开窍醒神之功效。用于急性白血病热毒炽盛神昏者。
    
      8.参芪杀白散(内含人参、黄芪、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等)冲服,1—2小包/次,日3次。用于各型白血病的初期及巩固治疗证属热毒炽盛伴气虚者。
    
      9.参麦二陈冲剂(内含党参、麦门冬、五味子、法半夏等)冲服,1—2小包/次,日3次。用于化疗引起的呕吐,有健胃止呕之功效。
    
      三是选用单方验方
    
      1.蟾蜍酒:蟾蜍1只(每只重125g),黄酒1500ml.将蟾蜍剖腹去内脏洗净,与黄酒放入瓷罐中封闭,置入铝锅内加水蒸2小时,将药液过滤即可。每天服3次,成人每次服15—30ml,儿童酌减,饭后服。一般服药15天,间隔15天。连续用药直至症状完全缓解,其后维持缓解治疗。在治疗过程中不用其它抗白血病药,但需配合抗感染、输血、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支持疗法。解毒散结。适用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瘀毒结聚型。
    
      2.壁虎:壁虎适量。焙干研末为散。每服2—3只,日分3次服,开水送服。解毒散结。适用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瘀毒互结型。
    
      3.黄鱼白:黄鱼白(即黄花鱼肚里的白)适量。将黄鱼白焙干,研成细末内服,每次3g,每日3次。大补元气,调理气血。适用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气血两虚型。
    
      4.归芪三七汤:当归3g,黄芪15g,三七3g,桑叶、白茅根各6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益气补血,活血化瘀。主治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气血两虚伴血瘀。
    
      5.羊蹄根汤:羊蹄根60g,苦参60g.水煎开后入药煎15—20分钟,煎2汁,煎成200ml内服,每日1剂,分2次服。扶正抗癌,利湿解毒。主治急性白血病湿热内蕴型。
    
      6.犀角地黄汤:犀角1.5g(水牛角30g代),生地黄30g,芍药12g,牡丹皮9g.水煎,犀角磨汁冲服(若无犀角,可用水牛角30g代)。每日1剂,分2次服。凉血止血。主治急性白血病证见高热、吐衄、便血、昏谵烦躁等热入营血型。
    
      7.猪脾百合丸:猪脾(烤干研末)1.5g,野百合粉1.5g.上药末混合装入胶囊内备用。每日服3次,每次2—3粒。养阴扶正抗癌。主治急性白血病气阴两虚型。
    
      8.三草丸:马鞭草30g,白花蛇舌草30g,葵树子30g,夏枯草15g.上药共煎煮浓缩成膏,制成小丸备用。每日服3次,每次6丸。清热解毒,消肿抗癌。主治急性白血病热毒炽盛型。
    (对我的回答满意点有用)
    d*** | 2013-07-24 16:00:00 228 121 评论
    0/300
  • 2013-07-24 14:37:19
  • 如果有PH染色体阳性,融合基因肯定阳性,如果PH染色体阴性性,融合基因有可能阳性。 染色体说明有克隆性病变。 移植后主要是预防复发。希望可以帮到你!
    誓*** | 2013-07-24 14:37:19 209 124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