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企业年金股市如何理财

首页

企业年金股市如何理财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5-11-11 14:47:42
      企业年金股市如何理财 操作手法独特耐人寻味:
    虽然企业年金入市在即,但是其先头部队地方企业年金管理部门却已经通过券商托管等形式,在股市里活跃多时。先头部队与托管券商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协同作战,其操作手法上的一些特点也颇耐人寻味。 
    先头部队 
    实际上,在此以前,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与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就频频现身于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
       2003年中期,就已经有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成为桐君阁、东风汽车、海信电器、上海航空四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东。到2003年年末,这一数量发展到29只,但持股主体仍限于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到今年第二季度末,这一情况发生了变化,持股主体又增加了一个新面孔,即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
      最新的上市公司第三季报十大流通股东名单显示,这两个中心在9月底共计持有22只股票。其中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截至9月底共计持有7只股票;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则持有15只股票。 目前企业年金持有的22只股票中,已有17只出现了券商或基金的名字,像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便通过国信、湘财、世纪证券等进入股市。
      而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则通过银河平衡、中信平衡、华夏成长等持有A股。有专家分析认为,目前约有10家券商基金已分享了企业年金的理财蛋糕。 协同作战 从前三个季度流通股东变化情况来看,虽然大部分企业年金在运作上都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但是仍然可以发现部分企业年金与托管券商存在一定程度的协同作战。
       这里面有表现出共同进退的。比如中达股份,第三季度光大证券增持了127。73万股,而与此同时,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光大平衡第三季度末持有该股的数量达到162。46万股,从而跃居前十大流通股东的第6位。 又如宁沪高速,上海企业年金发展中心银河平衡在去年底持有宁沪高速492万股,当时该公司的第一大A股流通股股东正是银河证券。
      银河证券上半年减持宁沪高速约380万股,与此同步的是上海企业年金发展中心银河平衡也在宁沪高速的半年报股东名单中消失。 值得关注的是,协同作战并不仅仅表现在同进同退,同一只股票上,托管券商退出、年金却积极买入的也不乏其例。如太极集团和火箭股份长期以来都是华夏证券的重仓股,不过从去年以来,上海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就开始出现在两只股票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并且不断在增持,相对应的是华夏证券的持仓量持续下降。
       资料表明,上海企业年金华夏成长在2003年12月31日之前建仓160万股太极集团,今年半年报显示,年金继续加仓128万股,到了9月30日,年金又增持了28万股。至此,上海企业年金华夏成长持有317万股太极集团。但华夏证券在今年上半年却减持了18万股,在三季度又减持了225万股。
       在另一重仓股火箭股份上,企业年金华夏成长在三季度大幅增持668万股,而华夏证券却大幅减持了537万股。华夏证券和上海企业年金华夏成长现在是太极集团和火箭股份前两大流通股股东。 无独有偶,在银河证券的重仓股东风汽车上也发生了类似的现象。
      三季度基金以及QFII大幅减仓汽车股,上海企业年金银河平衡却大幅增持了1006万股东风汽车,紧随银河证券而成为该股第二大流通股股东。 手法独特 虽然,有关专家认为,与社保基金类似,企业年金也是老百姓的养命钱,所以其操作必然会定位于高度安全、适度收益,风格会比较稳健;但实际上,年金擅长的却是短促突击战,持股变动十分频繁。
       早在上半年,企业年金组合就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换股。截至上半年末,企业年金已在24家上市公司10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亮相,其中有17家上市公司属于新面孔,换股比例达到70。8%。 数据显示,第三季度末,企业年金成为22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股东;除了上海金陵持平,东风汽车、太极集团、火箭股份有所增仓以外;其余18家上市公司均为新进入,换股比例高达81。
      8%。 在选股思路上,企业年金似乎并不太看重业绩,第二季度末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持有青海明胶509。43万股,该股今年中期每股收益为-0。06元。而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上投平衡第三季度末重仓持有的太行水泥目前每股收益也仅为0。047元。
       行业选择上也是让人费解。上半年末,由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华夏成长、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中金平衡双双持有的上海航空,所处的正是受油价上涨,利润空间压缩厉害的航空业。而太行水泥,所处的也是第三季环比下降明显的水泥行业。 。

    雪***

    2005-11-11 14:47:42

其他答案

    2005-11-09 15:11:19
  • 数据显示,第三季度末,企业年金成为22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股东;除了上海金陵持平,东风汽车、太极集团、火箭股份有所增仓以外;其余18家上市公司均为新进入,换股比例高达81.8%。 
    

    a***

    2005-11-09 15:11:19

  • 2005-11-09 13:24:55
  •   企业年金股市如何理财 操作手法独特耐人寻味:
    虽然企业年金入市在即,但是其先头部队地方企业年金管理部门却已经通过券商托管等形式,在股市里活跃多时。先头部队与托管券商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协同作战,其操作手法上的一些特点也颇耐人寻味。 
    先头部队 
    实际上,在此以前,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与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就频频现身于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
       2003年中期,就已经有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成为桐君阁、东风汽车、海信电器、上海航空四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东。到2003年年末,这一数量发展到29只,但持股主体仍限于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到今年第二季度末,这一情况发生了变化,持股主体又增加了一个新面孔,即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
      最新的上市公司第三季报十大流通股东名单显示,这两个中心在9月底共计持有22只股票。其中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截至9月底共计持有7只股票;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则持有15只股票。 目前企业年金持有的22只股票中,已有17只出现了券商或基金的名字,像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便通过国信、湘财、世纪证券等进入股市。
      而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则通过银河平衡、中信平衡、华夏成长等持有A股。有专家分析认为,目前约有10家券商基金已分享了企业年金的理财蛋糕。 协同作战 从前三个季度流通股东变化情况来看,虽然大部分企业年金在运作上都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但是仍然可以发现部分企业年金与托管券商存在一定程度的协同作战。
       这里面有表现出共同进退的。比如中达股份,第三季度光大证券增持了127。73万股,而与此同时,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光大平衡第三季度末持有该股的数量达到162。46万股,从而跃居前十大流通股东的第6位。 又如宁沪高速,上海企业年金发展中心银河平衡在去年底持有宁沪高速492万股,当时该公司的第一大A股流通股股东正是银河证券。
      银河证券上半年减持宁沪高速约380万股,与此同步的是上海企业年金发展中心银河平衡也在宁沪高速的半年报股东名单中消失。 值得关注的是,协同作战并不仅仅表现在同进同退,同一只股票上,托管券商退出、年金却积极买入的也不乏其例。如太极集团和火箭股份长期以来都是华夏证券的重仓股,不过从去年以来,上海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就开始出现在两只股票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并且不断在增持,相对应的是华夏证券的持仓量持续下降。
       资料表明,上海企业年金华夏成长在2003年12月31日之前建仓160万股太极集团,今年半年报显示,年金继续加仓128万股,到了9月30日,年金又增持了28万股。至此,上海企业年金华夏成长持有317万股太极集团。但华夏证券在今年上半年却减持了18万股,在三季度又减持了225万股。
       在另一重仓股火箭股份上,企业年金华夏成长在三季度大幅增持668万股,而华夏证券却大幅减持了537万股。华夏证券和上海企业年金华夏成长现在是太极集团和火箭股份前两大流通股股东。 无独有偶,在银河证券的重仓股东风汽车上也发生了类似的现象。
      三季度基金以及QFII大幅减仓汽车股,上海企业年金银河平衡却大幅增持了1006万股东风汽车,紧随银河证券而成为该股第二大流通股股东。 手法独特 虽然,有关专家认为,与社保基金类似,企业年金也是老百姓的养命钱,所以其操作必然会定位于高度安全、适度收益,风格会比较稳健;但实际上,年金擅长的却是短促突击战,持股变动十分频繁。
       早在上半年,企业年金组合就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换股。截至上半年末,企业年金已在24家上市公司10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亮相,其中有17家上市公司属于新面孔,换股比例达到70。8%。 数据显示,第三季度末,企业年金成为22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股东;除了上海金陵持平,东风汽车、太极集团、火箭股份有所增仓以外;其余18家上市公司均为新进入,换股比例高达81。
      8%。 在选股思路上,企业年金似乎并不太看重业绩,第二季度末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持有青海明胶509。43万股,该股今年中期每股收益为-0。06元。而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上投平衡第三季度末重仓持有的太行水泥目前每股收益也仅为0。047元。
       行业选择上也是让人费解。上半年末,由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华夏成长、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中金平衡双双持有的上海航空,所处的正是受油价上涨,利润空间压缩厉害的航空业。而太行水泥,所处的也是第三季环比下降明显的水泥行业。 。

    小***

    2005-11-09 13:24:55

  • 2005-11-09 12:44:19
  • 企业年金股市如何理财 操作手法独特耐人寻味:
    虽然企业年金入市在即,但是其先头部队地方企业年金管理部门却已经通过券商托管等形式,在股市里活跃多时。先头部队与托管券商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协同作战,其操作手法上的一些特点也颇耐人寻味。 
    

    ****

    2005-11-09 12:44:19

  • 2005-11-09 12:09:44
  •   企业年金股市如何理财 操作手法独特耐人寻味:
    虽然企业年金入市在即,但是其先头部队地方企业年金管理部门却已经通过券商托管等形式,在股市里活跃多时。先头部队与托管券商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协同作战,其操作手法上的一些特点也颇耐人寻味。 
    先头部队 
    实际上,在此以前,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与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就频频现身于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
       2003年中期,就已经有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成为桐君阁、东风汽车、海信电器、上海航空四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东。到2003年年末,这一数量发展到29只,但持股主体仍限于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到今年第二季度末,这一情况发生了变化,持股主体又增加了一个新面孔,即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
      最新的上市公司第三季报十大流通股东名单显示,这两个中心在9月底共计持有22只股票。其中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截至9月底共计持有7只股票;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则持有15只股票。 目前企业年金持有的22只股票中,已有17只出现了券商或基金的名字,像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便通过国信、湘财、世纪证券等进入股市。
      而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则通过银河平衡、中信平衡、华夏成长等持有A股。有专家分析认为,目前约有10家券商基金已分享了企业年金的理财蛋糕。 协同作战 从前三个季度流通股东变化情况来看,虽然大部分企业年金在运作上都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但是仍然可以发现部分企业年金与托管券商存在一定程度的协同作战。
       这里面有表现出共同进退的。比如中达股份,第三季度光大证券增持了127。73万股,而与此同时,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光大平衡第三季度末持有该股的数量达到162。46万股,从而跃居前十大流通股东的第6位。 又如宁沪高速,上海企业年金发展中心银河平衡在去年底持有宁沪高速492万股,当时该公司的第一大A股流通股股东正是银河证券。
      银河证券上半年减持宁沪高速约380万股,与此同步的是上海企业年金发展中心银河平衡也在宁沪高速的半年报股东名单中消失。 值得关注的是,协同作战并不仅仅表现在同进同退,同一只股票上,托管券商退出、年金却积极买入的也不乏其例。如太极集团和火箭股份长期以来都是华夏证券的重仓股,不过从去年以来,上海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就开始出现在两只股票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并且不断在增持,相对应的是华夏证券的持仓量持续下降。
       资料表明,上海企业年金华夏成长在2003年12月31日之前建仓160万股太极集团,今年半年报显示,年金继续加仓128万股,到了9月30日,年金又增持了28万股。至此,上海企业年金华夏成长持有317万股太极集团。但华夏证券在今年上半年却减持了18万股,在三季度又减持了225万股。
       在另一重仓股火箭股份上,企业年金华夏成长在三季度大幅增持668万股,而华夏证券却大幅减持了537万股。华夏证券和上海企业年金华夏成长现在是太极集团和火箭股份前两大流通股股东。 无独有偶,在银河证券的重仓股东风汽车上也发生了类似的现象。
      三季度基金以及QFII大幅减仓汽车股,上海企业年金银河平衡却大幅增持了1006万股东风汽车,紧随银河证券而成为该股第二大流通股股东。 手法独特 虽然,有关专家认为,与社保基金类似,企业年金也是老百姓的养命钱,所以其操作必然会定位于高度安全、适度收益,风格会比较稳健;但实际上,年金擅长的却是短促突击战,持股变动十分频繁。
       早在上半年,企业年金组合就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换股。截至上半年末,企业年金已在24家上市公司10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亮相,其中有17家上市公司属于新面孔,换股比例达到70。8%。 数据显示,第三季度末,企业年金成为22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股东;除了上海金陵持平,东风汽车、太极集团、火箭股份有所增仓以外;其余18家上市公司均为新进入,换股比例高达81。
      8%。 在选股思路上,企业年金似乎并不太看重业绩,第二季度末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持有青海明胶509。43万股,该股今年中期每股收益为-0。06元。而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上投平衡第三季度末重仓持有的太行水泥目前每股收益也仅为0。047元。
       行业选择上也是让人费解。上半年末,由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华夏成长、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中金平衡双双持有的上海航空,所处的正是受油价上涨,利润空间压缩厉害的航空业。而太行水泥,所处的也是第三季环比下降明显的水泥行业。 。

    红***

    2005-11-09 12:09:44

  • 2005-11-09 11:51:12
  •   企业年金股市如何理财 操作手法独特耐人寻味:
    虽然企业年金入市在即,但是其先头部队地方企业年金管理部门却已经通过券商托管等形式,在股市里活跃多时。先头部队与托管券商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协同作战,其操作手法上的一些特点也颇耐人寻味。 
    先头部队 
    实际上,在此以前,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与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就频频现身于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
       2003年中期,就已经有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成为桐君阁、东风汽车、海信电器、上海航空四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东。到2003年年末,这一数量发展到29只,但持股主体仍限于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到今年第二季度末,这一情况发生了变化,持股主体又增加了一个新面孔,即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
      最新的上市公司第三季报十大流通股东名单显示,这两个中心在9月底共计持有22只股票。其中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截至9月底共计持有7只股票;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则持有15只股票。 目前企业年金持有的22只股票中,已有17只出现了券商或基金的名字,像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便通过国信、湘财、世纪证券等进入股市。
      而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则通过银河平衡、中信平衡、华夏成长等持有A股。有专家分析认为,目前约有10家券商基金已分享了企业年金的理财蛋糕。 协同作战 从前三个季度流通股东变化情况来看,虽然大部分企业年金在运作上都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但是仍然可以发现部分企业年金与托管券商存在一定程度的协同作战。
       这里面有表现出共同进退的。比如中达股份,第三季度光大证券增持了127。73万股,而与此同时,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光大平衡第三季度末持有该股的数量达到162。46万股,从而跃居前十大流通股东的第6位。 又如宁沪高速,上海企业年金发展中心银河平衡在去年底持有宁沪高速492万股,当时该公司的第一大A股流通股股东正是银河证券。
      银河证券上半年减持宁沪高速约380万股,与此同步的是上海企业年金发展中心银河平衡也在宁沪高速的半年报股东名单中消失。 值得关注的是,协同作战并不仅仅表现在同进同退,同一只股票上,托管券商退出、年金却积极买入的也不乏其例。如太极集团和火箭股份长期以来都是华夏证券的重仓股,不过从去年以来,上海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就开始出现在两只股票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并且不断在增持,相对应的是华夏证券的持仓量持续下降。
       资料表明,上海企业年金华夏成长在2003年12月31日之前建仓160万股太极集团,今年半年报显示,年金继续加仓128万股,到了9月30日,年金又增持了28万股。至此,上海企业年金华夏成长持有317万股太极集团。但华夏证券在今年上半年却减持了18万股,在三季度又减持了225万股。
       在另一重仓股火箭股份上,企业年金华夏成长在三季度大幅增持668万股,而华夏证券却大幅减持了537万股。华夏证券和上海企业年金华夏成长现在是太极集团和火箭股份前两大流通股股东。 无独有偶,在银河证券的重仓股东风汽车上也发生了类似的现象。
      三季度基金以及QFII大幅减仓汽车股,上海企业年金银河平衡却大幅增持了1006万股东风汽车,紧随银河证券而成为该股第二大流通股股东。 手法独特 虽然,有关专家认为,与社保基金类似,企业年金也是老百姓的养命钱,所以其操作必然会定位于高度安全、适度收益,风格会比较稳健;但实际上,年金擅长的却是短促突击战,持股变动十分频繁。
       早在上半年,企业年金组合就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换股。截至上半年末,企业年金已在24家上市公司10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亮相,其中有17家上市公司属于新面孔,换股比例达到70。8%。 数据显示,第三季度末,企业年金成为22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股东;除了上海金陵持平,东风汽车、太极集团、火箭股份有所增仓以外;其余18家上市公司均为新进入,换股比例高达81。
      8%。 在选股思路上,企业年金似乎并不太看重业绩,第二季度末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持有青海明胶509。43万股,该股今年中期每股收益为-0。06元。而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上投平衡第三季度末重仓持有的太行水泥目前每股收益也仅为0。047元。
       行业选择上也是让人费解。上半年末,由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华夏成长、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中金平衡双双持有的上海航空,所处的正是受油价上涨,利润空间压缩厉害的航空业。而太行水泥,所处的也是第三季环比下降明显的水泥行业。 。

    晓***

    2005-11-09 11:51:12

  • 2005-11-09 10:23:56
  • 企业年金股市如何理财 操作手法独特耐人寻味:
    虽然企业年金入市在即,但是其先头部队地方企业年金管理部门却已经通过券商托管等形式,在股市里活跃多时。先头部队与托管券商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协同作战,其操作手法上的一些特点也颇耐人寻味。 
    

    海***

    2005-11-09 10:23:56

  • 2005-11-09 09:54:54
  • 企业年金股市如何理财:定位于高度安全、适度收益,风格稳健。

    1***

    2005-11-09 09:54:54

  • 2005-11-09 09:47:59
  •   企业年金股市如何理财 操作手法独特耐人寻味:
    虽然企业年金入市在即,但是其先头部队地方企业年金管理部门却已经通过券商托管等形式,在股市里活跃多时。先头部队与托管券商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协同作战,其操作手法上的一些特点也颇耐人寻味。 
    先头部队 
    实际上,在此以前,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与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就频频现身于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
       2003年中期,就已经有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成为桐君阁、东风汽车、海信电器、上海航空四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东。到2003年年末,这一数量发展到29只,但持股主体仍限于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到今年第二季度末,这一情况发生了变化,持股主体又增加了一个新面孔,即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
      最新的上市公司第三季报十大流通股东名单显示,这两个中心在9月底共计持有22只股票。其中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截至9月底共计持有7只股票;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则持有15只股票。 目前企业年金持有的22只股票中,已有17只出现了券商或基金的名字,像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便通过国信、湘财、世纪证券等进入股市。
      而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则通过银河平衡、中信平衡、华夏成长等持有A股。有专家分析认为,目前约有10家券商基金已分享了企业年金的理财蛋糕。 协同作战 从前三个季度流通股东变化情况来看,虽然大部分企业年金在运作上都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但是仍然可以发现部分企业年金与托管券商存在一定程度的协同作战。
       这里面有表现出共同进退的。比如中达股份,第三季度光大证券增持了127。73万股,而与此同时,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光大平衡第三季度末持有该股的数量达到162。46万股,从而跃居前十大流通股东的第6位。 又如宁沪高速,上海企业年金发展中心银河平衡在去年底持有宁沪高速492万股,当时该公司的第一大A股流通股股东正是银河证券。
      银河证券上半年减持宁沪高速约380万股,与此同步的是上海企业年金发展中心银河平衡也在宁沪高速的半年报股东名单中消失。 值得关注的是,协同作战并不仅仅表现在同进同退,同一只股票上,托管券商退出、年金却积极买入的也不乏其例。如太极集团和火箭股份长期以来都是华夏证券的重仓股,不过从去年以来,上海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就开始出现在两只股票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并且不断在增持,相对应的是华夏证券的持仓量持续下降。
       资料表明,上海企业年金华夏成长在2003年12月31日之前建仓160万股太极集团,今年半年报显示,年金继续加仓128万股,到了9月30日,年金又增持了28万股。至此,上海企业年金华夏成长持有317万股太极集团。但华夏证券在今年上半年却减持了18万股,在三季度又减持了225万股。
       在另一重仓股火箭股份上,企业年金华夏成长在三季度大幅增持668万股,而华夏证券却大幅减持了537万股。华夏证券和上海企业年金华夏成长现在是太极集团和火箭股份前两大流通股股东。 无独有偶,在银河证券的重仓股东风汽车上也发生了类似的现象。
      三季度基金以及QFII大幅减仓汽车股,上海企业年金银河平衡却大幅增持了1006万股东风汽车,紧随银河证券而成为该股第二大流通股股东。 手法独特 虽然,有关专家认为,与社保基金类似,企业年金也是老百姓的养命钱,所以其操作必然会定位于高度安全、适度收益,风格会比较稳健;但实际上,年金擅长的却是短促突击战,持股变动十分频繁。
       早在上半年,企业年金组合就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换股。截至上半年末,企业年金已在24家上市公司10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亮相,其中有17家上市公司属于新面孔,换股比例达到70。8%。 数据显示,第三季度末,企业年金成为22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股东;除了上海金陵持平,东风汽车、太极集团、火箭股份有所增仓以外;其余18家上市公司均为新进入,换股比例高达81。
      8%。 在选股思路上,企业年金似乎并不太看重业绩,第二季度末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持有青海明胶509。43万股,该股今年中期每股收益为-0。06元。而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上投平衡第三季度末重仓持有的太行水泥目前每股收益也仅为0。047元。
       行业选择上也是让人费解。上半年末,由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华夏成长、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中金平衡双双持有的上海航空,所处的正是受油价上涨,利润空间压缩厉害的航空业。而太行水泥,所处的也是第三季环比下降明显的水泥行业。 。

    k***

    2005-11-09 09:47:59

  • 2005-11-09 09:35:37
  •   企业年金股市如何理财 操作手法独特耐人寻味:
    虽然企业年金入市在即,但是其先头部队地方企业年金管理部门却已经通过券商托管等形式,在股市里活跃多时。先头部队与托管券商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协同作战,其操作手法上的一些特点也颇耐人寻味。 
    先头部队 
    实际上,在此以前,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与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就频频现身于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
       2003年中期,就已经有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成为桐君阁、东风汽车、海信电器、上海航空四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东。到2003年年末,这一数量发展到29只,但持股主体仍限于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到今年第二季度末,这一情况发生了变化,持股主体又增加了一个新面孔,即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
      最新的上市公司第三季报十大流通股东名单显示,这两个中心在9月底共计持有22只股票。其中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截至9月底共计持有7只股票;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则持有15只股票。 目前企业年金持有的22只股票中,已有17只出现了券商或基金的名字,像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便通过国信、湘财、世纪证券等进入股市。
      而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则通过银河平衡、中信平衡、华夏成长等持有A股。有专家分析认为,目前约有10家券商基金已分享了企业年金的理财蛋糕。 协同作战 从前三个季度流通股东变化情况来看,虽然大部分企业年金在运作上都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但是仍然可以发现部分企业年金与托管券商存在一定程度的协同作战。
       这里面有表现出共同进退的。比如中达股份,第三季度光大证券增持了127。73万股,而与此同时,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光大平衡第三季度末持有该股的数量达到162。46万股,从而跃居前十大流通股东的第6位。 又如宁沪高速,上海企业年金发展中心银河平衡在去年底持有宁沪高速492万股,当时该公司的第一大A股流通股股东正是银河证券。
      银河证券上半年减持宁沪高速约380万股,与此同步的是上海企业年金发展中心银河平衡也在宁沪高速的半年报股东名单中消失。 值得关注的是,协同作战并不仅仅表现在同进同退,同一只股票上,托管券商退出、年金却积极买入的也不乏其例。如太极集团和火箭股份长期以来都是华夏证券的重仓股,不过从去年以来,上海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就开始出现在两只股票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并且不断在增持,相对应的是华夏证券的持仓量持续下降。
       资料表明,上海企业年金华夏成长在2003年12月31日之前建仓160万股太极集团,今年半年报显示,年金继续加仓128万股,到了9月30日,年金又增持了28万股。至此,上海企业年金华夏成长持有317万股太极集团。但华夏证券在今年上半年却减持了18万股,在三季度又减持了225万股。
       在另一重仓股火箭股份上,企业年金华夏成长在三季度大幅增持668万股,而华夏证券却大幅减持了537万股。华夏证券和上海企业年金华夏成长现在是太极集团和火箭股份前两大流通股股东。 无独有偶,在银河证券的重仓股东风汽车上也发生了类似的现象。
      三季度基金以及QFII大幅减仓汽车股,上海企业年金银河平衡却大幅增持了1006万股东风汽车,紧随银河证券而成为该股第二大流通股股东。 手法独特 虽然,有关专家认为,与社保基金类似,企业年金也是老百姓的养命钱,所以其操作必然会定位于高度安全、适度收益,风格会比较稳健;但实际上,年金擅长的却是短促突击战,持股变动十分频繁。
       早在上半年,企业年金组合就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换股。截至上半年末,企业年金已在24家上市公司10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亮相,其中有17家上市公司属于新面孔,换股比例达到70。8%。 数据显示,第三季度末,企业年金成为22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股东;除了上海金陵持平,东风汽车、太极集团、火箭股份有所增仓以外;其余18家上市公司均为新进入,换股比例高达81。
      8%。 在选股思路上,企业年金似乎并不太看重业绩,第二季度末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持有青海明胶509。43万股,该股今年中期每股收益为-0。06元。而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上投平衡第三季度末重仓持有的太行水泥目前每股收益也仅为0。047元。
       行业选择上也是让人费解。上半年末,由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华夏成长、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中金平衡双双持有的上海航空,所处的正是受油价上涨,利润空间压缩厉害的航空业。而太行水泥,所处的也是第三季环比下降明显的水泥行业。 。

    l***

    2005-11-09 09:35:37

  • 2005-11-09 08:48:42
  •   企业年金股市如何理财 操作手法独特耐人寻味:
    虽然企业年金入市在即,但是其先头部队地方企业年金管理部门却已经通过券商托管等形式,在股市里活跃多时。先头部队与托管券商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协同作战,其操作手法上的一些特点也颇耐人寻味。 
    先头部队 
    实际上,在此以前,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与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就频频现身于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
       2003年中期,就已经有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成为桐君阁、东风汽车、海信电器、上海航空四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东。到2003年年末,这一数量发展到29只,但持股主体仍限于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到今年第二季度末,这一情况发生了变化,持股主体又增加了一个新面孔,即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
      最新的上市公司第三季报十大流通股东名单显示,这两个中心在9月底共计持有22只股票。其中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截至9月底共计持有7只股票;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则持有15只股票。 目前企业年金持有的22只股票中,已有17只出现了券商或基金的名字,像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便通过国信、湘财、世纪证券等进入股市。
      而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则通过银河平衡、中信平衡、华夏成长等持有A股。有专家分析认为,目前约有10家券商基金已分享了企业年金的理财蛋糕。 协同作战 从前三个季度流通股东变化情况来看,虽然大部分企业年金在运作上都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但是仍然可以发现部分企业年金与托管券商存在一定程度的协同作战。
       这里面有表现出共同进退的。比如中达股份,第三季度光大证券增持了127。73万股,而与此同时,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光大平衡第三季度末持有该股的数量达到162。46万股,从而跃居前十大流通股东的第6位。 又如宁沪高速,上海企业年金发展中心银河平衡在去年底持有宁沪高速492万股,当时该公司的第一大A股流通股股东正是银河证券。
      银河证券上半年减持宁沪高速约380万股,与此同步的是上海企业年金发展中心银河平衡也在宁沪高速的半年报股东名单中消失。 值得关注的是,协同作战并不仅仅表现在同进同退,同一只股票上,托管券商退出、年金却积极买入的也不乏其例。如太极集团和火箭股份长期以来都是华夏证券的重仓股,不过从去年以来,上海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就开始出现在两只股票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并且不断在增持,相对应的是华夏证券的持仓量持续下降。
       资料表明,上海企业年金华夏成长在2003年12月31日之前建仓160万股太极集团,今年半年报显示,年金继续加仓128万股,到了9月30日,年金又增持了28万股。至此,上海企业年金华夏成长持有317万股太极集团。但华夏证券在今年上半年却减持了18万股,在三季度又减持了225万股。
       在另一重仓股火箭股份上,企业年金华夏成长在三季度大幅增持668万股,而华夏证券却大幅减持了537万股。华夏证券和上海企业年金华夏成长现在是太极集团和火箭股份前两大流通股股东。 无独有偶,在银河证券的重仓股东风汽车上也发生了类似的现象。
      三季度基金以及QFII大幅减仓汽车股,上海企业年金银河平衡却大幅增持了1006万股东风汽车,紧随银河证券而成为该股第二大流通股股东。 手法独特 虽然,有关专家认为,与社保基金类似,企业年金也是老百姓的养命钱,所以其操作必然会定位于高度安全、适度收益,风格会比较稳健;但实际上,年金擅长的却是短促突击战,持股变动十分频繁。
       早在上半年,企业年金组合就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换股。截至上半年末,企业年金已在24家上市公司10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亮相,其中有17家上市公司属于新面孔,换股比例达到70。8%。 数据显示,第三季度末,企业年金成为22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股东;除了上海金陵持平,东风汽车、太极集团、火箭股份有所增仓以外;其余18家上市公司均为新进入,换股比例高达81。
      8%。 在选股思路上,企业年金似乎并不太看重业绩,第二季度末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持有青海明胶509。43万股,该股今年中期每股收益为-0。06元。而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上投平衡第三季度末重仓持有的太行水泥目前每股收益也仅为0。047元。
       行业选择上也是让人费解。上半年末,由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华夏成长、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中金平衡双双持有的上海航空,所处的正是受油价上涨,利润空间压缩厉害的航空业。而太行水泥,所处的也是第三季环比下降明显的水泥行业。 。

    奇***

    2005-11-09 08:48:42

  • 2005-11-09 08:39:51
  •   企业年金股市如何理财 操作手法独特耐人寻味:
    虽然企业年金入市在即,但是其先头部队地方企业年金管理部门却已经通过券商托管等形式,在股市里活跃多时。先头部队与托管券商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协同作战,其操作手法上的一些特点也颇耐人寻味。 
    先头部队 
    实际上,在此以前,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与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就频频现身于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
       2003年中期,就已经有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成为桐君阁、东风汽车、海信电器、上海航空四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东。到2003年年末,这一数量发展到29只,但持股主体仍限于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到今年第二季度末,这一情况发生了变化,持股主体又增加了一个新面孔,即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
      最新的上市公司第三季报十大流通股东名单显示,这两个中心在9月底共计持有22只股票。其中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截至9月底共计持有7只股票;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则持有15只股票。 目前企业年金持有的22只股票中,已有17只出现了券商或基金的名字,像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便通过国信、湘财、世纪证券等进入股市。
      而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则通过银河平衡、中信平衡、华夏成长等持有A股。有专家分析认为,目前约有10家券商基金已分享了企业年金的理财蛋糕。 协同作战 从前三个季度流通股东变化情况来看,虽然大部分企业年金在运作上都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但是仍然可以发现部分企业年金与托管券商存在一定程度的协同作战。
       这里面有表现出共同进退的。比如中达股份,第三季度光大证券增持了127。73万股,而与此同时,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光大平衡第三季度末持有该股的数量达到162。46万股,从而跃居前十大流通股东的第6位。 又如宁沪高速,上海企业年金发展中心银河平衡在去年底持有宁沪高速492万股,当时该公司的第一大A股流通股股东正是银河证券。
      银河证券上半年减持宁沪高速约380万股,与此同步的是上海企业年金发展中心银河平衡也在宁沪高速的半年报股东名单中消失。 值得关注的是,协同作战并不仅仅表现在同进同退,同一只股票上,托管券商退出、年金却积极买入的也不乏其例。如太极集团和火箭股份长期以来都是华夏证券的重仓股,不过从去年以来,上海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就开始出现在两只股票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并且不断在增持,相对应的是华夏证券的持仓量持续下降。
       资料表明,上海企业年金华夏成长在2003年12月31日之前建仓160万股太极集团,今年半年报显示,年金继续加仓128万股,到了9月30日,年金又增持了28万股。至此,上海企业年金华夏成长持有317万股太极集团。但华夏证券在今年上半年却减持了18万股,在三季度又减持了225万股。
       在另一重仓股火箭股份上,企业年金华夏成长在三季度大幅增持668万股,而华夏证券却大幅减持了537万股。华夏证券和上海企业年金华夏成长现在是太极集团和火箭股份前两大流通股股东。 无独有偶,在银河证券的重仓股东风汽车上也发生了类似的现象。
      三季度基金以及QFII大幅减仓汽车股,上海企业年金银河平衡却大幅增持了1006万股东风汽车,紧随银河证券而成为该股第二大流通股股东。 手法独特 虽然,有关专家认为,与社保基金类似,企业年金也是老百姓的养命钱,所以其操作必然会定位于高度安全、适度收益,风格会比较稳健;但实际上,年金擅长的却是短促突击战,持股变动十分频繁。
       早在上半年,企业年金组合就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换股。截至上半年末,企业年金已在24家上市公司10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亮相,其中有17家上市公司属于新面孔,换股比例达到70。8%。 数据显示,第三季度末,企业年金成为22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股东;除了上海金陵持平,东风汽车、太极集团、火箭股份有所增仓以外;其余18家上市公司均为新进入,换股比例高达81。
      8%。 在选股思路上,企业年金似乎并不太看重业绩,第二季度末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持有青海明胶509。43万股,该股今年中期每股收益为-0。06元。而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上投平衡第三季度末重仓持有的太行水泥目前每股收益也仅为0。047元。
       行业选择上也是让人费解。上半年末,由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华夏成长、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中金平衡双双持有的上海航空,所处的正是受油价上涨,利润空间压缩厉害的航空业。而太行水泥,所处的也是第三季环比下降明显的水泥行业。 。

    三***

    2005-11-09 08:39:51

  • 2005-11-09 08:26:22
  •   企业年金股市如何理财 操作手法独特耐人寻味:
    虽然企业年金入市在即,但是其先头部队地方企业年金管理部门却已经通过券商托管等形式,在股市里活跃多时。先头部队与托管券商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协同作战,其操作手法上的一些特点也颇耐人寻味。 
    先头部队 
    实际上,在此以前,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与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就频频现身于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
       2003年中期,就已经有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成为桐君阁、东风汽车、海信电器、上海航空四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东。到2003年年末,这一数量发展到29只,但持股主体仍限于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到今年第二季度末,这一情况发生了变化,持股主体又增加了一个新面孔,即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
      最新的上市公司第三季报十大流通股东名单显示,这两个中心在9月底共计持有22只股票。其中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截至9月底共计持有7只股票;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则持有15只股票。 目前企业年金持有的22只股票中,已有17只出现了券商或基金的名字,像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便通过国信、湘财、世纪证券等进入股市。
      而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则通过银河平衡、中信平衡、华夏成长等持有A股。有专家分析认为,目前约有10家券商基金已分享了企业年金的理财蛋糕。 协同作战 从前三个季度流通股东变化情况来看,虽然大部分企业年金在运作上都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但是仍然可以发现部分企业年金与托管券商存在一定程度的协同作战。
       这里面有表现出共同进退的。比如中达股份,第三季度光大证券增持了127。73万股,而与此同时,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光大平衡第三季度末持有该股的数量达到162。46万股,从而跃居前十大流通股东的第6位。 又如宁沪高速,上海企业年金发展中心银河平衡在去年底持有宁沪高速492万股,当时该公司的第一大A股流通股股东正是银河证券。
      银河证券上半年减持宁沪高速约380万股,与此同步的是上海企业年金发展中心银河平衡也在宁沪高速的半年报股东名单中消失。 值得关注的是,协同作战并不仅仅表现在同进同退,同一只股票上,托管券商退出、年金却积极买入的也不乏其例。如太极集团和火箭股份长期以来都是华夏证券的重仓股,不过从去年以来,上海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就开始出现在两只股票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并且不断在增持,相对应的是华夏证券的持仓量持续下降。
       资料表明,上海企业年金华夏成长在2003年12月31日之前建仓160万股太极集团,今年半年报显示,年金继续加仓128万股,到了9月30日,年金又增持了28万股。至此,上海企业年金华夏成长持有317万股太极集团。但华夏证券在今年上半年却减持了18万股,在三季度又减持了225万股。
       在另一重仓股火箭股份上,企业年金华夏成长在三季度大幅增持668万股,而华夏证券却大幅减持了537万股。华夏证券和上海企业年金华夏成长现在是太极集团和火箭股份前两大流通股股东。 无独有偶,在银河证券的重仓股东风汽车上也发生了类似的现象。
      三季度基金以及QFII大幅减仓汽车股,上海企业年金银河平衡却大幅增持了1006万股东风汽车,紧随银河证券而成为该股第二大流通股股东。 手法独特 虽然,有关专家认为,与社保基金类似,企业年金也是老百姓的养命钱,所以其操作必然会定位于高度安全、适度收益,风格会比较稳健;但实际上,年金擅长的却是短促突击战,持股变动十分频繁。
       早在上半年,企业年金组合就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换股。截至上半年末,企业年金已在24家上市公司10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亮相,其中有17家上市公司属于新面孔,换股比例达到70。8%。 数据显示,第三季度末,企业年金成为22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股东;除了上海金陵持平,东风汽车、太极集团、火箭股份有所增仓以外;其余18家上市公司均为新进入,换股比例高达81。
      8%。 在选股思路上,企业年金似乎并不太看重业绩,第二季度末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持有青海明胶509。43万股,该股今年中期每股收益为-0。06元。而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上投平衡第三季度末重仓持有的太行水泥目前每股收益也仅为0。047元。
       行业选择上也是让人费解。上半年末,由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华夏成长、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中金平衡双双持有的上海航空,所处的正是受油价上涨,利润空间压缩厉害的航空业。而太行水泥,所处的也是第三季环比下降明显的水泥行业。 。

    撒***

    2005-11-09 08:26:22

  • 2005-11-09 08:24:45
  •   企业年金股市如何理财 操作手法独特耐人寻味:
    虽然企业年金入市在即,但是其先头部队地方企业年金管理部门却已经通过券商托管等形式,在股市里活跃多时。先头部队与托管券商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协同作战,其操作手法上的一些特点也颇耐人寻味。 
    先头部队 
    实际上,在此以前,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与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就频频现身于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
       2003年中期,就已经有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成为桐君阁、东风汽车、海信电器、上海航空四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东。到2003年年末,这一数量发展到29只,但持股主体仍限于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到今年第二季度末,这一情况发生了变化,持股主体又增加了一个新面孔,即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
      最新的上市公司第三季报十大流通股东名单显示,这两个中心在9月底共计持有22只股票。其中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截至9月底共计持有7只股票;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则持有15只股票。 目前企业年金持有的22只股票中,已有17只出现了券商或基金的名字,像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便通过国信、湘财、世纪证券等进入股市。
      而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则通过银河平衡、中信平衡、华夏成长等持有A股。有专家分析认为,目前约有10家券商基金已分享了企业年金的理财蛋糕。 协同作战 从前三个季度流通股东变化情况来看,虽然大部分企业年金在运作上都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但是仍然可以发现部分企业年金与托管券商存在一定程度的协同作战。
       这里面有表现出共同进退的。比如中达股份,第三季度光大证券增持了127。73万股,而与此同时,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光大平衡第三季度末持有该股的数量达到162。46万股,从而跃居前十大流通股东的第6位。 又如宁沪高速,上海企业年金发展中心银河平衡在去年底持有宁沪高速492万股,当时该公司的第一大A股流通股股东正是银河证券。
      银河证券上半年减持宁沪高速约380万股,与此同步的是上海企业年金发展中心银河平衡也在宁沪高速的半年报股东名单中消失。 值得关注的是,协同作战并不仅仅表现在同进同退,同一只股票上,托管券商退出、年金却积极买入的也不乏其例。如太极集团和火箭股份长期以来都是华夏证券的重仓股,不过从去年以来,上海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就开始出现在两只股票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并且不断在增持,相对应的是华夏证券的持仓量持续下降。
       资料表明,上海企业年金华夏成长在2003年12月31日之前建仓160万股太极集团,今年半年报显示,年金继续加仓128万股,到了9月30日,年金又增持了28万股。至此,上海企业年金华夏成长持有317万股太极集团。但华夏证券在今年上半年却减持了18万股,在三季度又减持了225万股。
       在另一重仓股火箭股份上,企业年金华夏成长在三季度大幅增持668万股,而华夏证券却大幅减持了537万股。华夏证券和上海企业年金华夏成长现在是太极集团和火箭股份前两大流通股股东。 无独有偶,在银河证券的重仓股东风汽车上也发生了类似的现象。
      三季度基金以及QFII大幅减仓汽车股,上海企业年金银河平衡却大幅增持了1006万股东风汽车,紧随银河证券而成为该股第二大流通股股东。 手法独特 虽然,有关专家认为,与社保基金类似,企业年金也是老百姓的养命钱,所以其操作必然会定位于高度安全、适度收益,风格会比较稳健;但实际上,年金擅长的却是短促突击战,持股变动十分频繁。
       早在上半年,企业年金组合就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换股。截至上半年末,企业年金已在24家上市公司10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亮相,其中有17家上市公司属于新面孔,换股比例达到70。8%。 数据显示,第三季度末,企业年金成为22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股东;除了上海金陵持平,东风汽车、太极集团、火箭股份有所增仓以外;其余18家上市公司均为新进入,换股比例高达81。
      8%。 在选股思路上,企业年金似乎并不太看重业绩,第二季度末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持有青海明胶509。43万股,该股今年中期每股收益为-0。06元。而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上投平衡第三季度末重仓持有的太行水泥目前每股收益也仅为0。047元。
       行业选择上也是让人费解。上半年末,由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华夏成长、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中金平衡双双持有的上海航空,所处的正是受油价上涨,利润空间压缩厉害的航空业。而太行水泥,所处的也是第三季环比下降明显的水泥行业。 。

    小***

    2005-11-09 08:24:45

  • 2005-11-09 08:05:10
  •   从前三个季度流通股东变化情况来看,虽然大部分企业年金在运作上都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但是仍然可以发现部分企业年金与托管券商存在一定程度的协同作战。 
    这里面有表现出共同进退的。比如中达股份,第三季度光大证券增持了127。73万股,而与此同时,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光大平衡第三季度末持有该股的数量达到162。
      46万股,从而跃居前十大流通股东的第6位。 又如宁沪高速,上海企业年金发展中心银河平衡在去年底持有宁沪高速492万股,当时该公司的第一大A股流通股股东正是银河证券。银河证券上半年减持宁沪高速约380万股,与此同步的是上海企业年金发展中心银河平衡也在宁沪高速的半年报股东名单中消失。
       值得关注的是,协同作战并不仅仅表现在同进同退,同一只股票上,托管券商退出、年金却积极买入的也不乏其例。如太极集团和火箭股份长期以来都是华夏证券的重仓股,不过从去年以来,上海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就开始出现在两只股票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并且不断在增持,相对应的是华夏证券的持仓量持续下降。
       资料表明,上海企业年金华夏成长在2003年12月31日之前建仓160万股太极集团,今年半年报显示,年金继续加仓128万股,到了9月30日,年金又增持了28万股。至此,上海企业年金华夏成长持有317万股太极集团。但华夏证券在今年上半年却减持了18万股,在三季度又减持了225万股。
       在另一重仓股火箭股份上,企业年金华夏成长在三季度大幅增持668万股,而华夏证券却大幅减持了537万股。华夏证券和上海企业年金华夏成长现在是太极集团和火箭股份前两大流通股股东。 无独有偶,在银河证券的重仓股东风汽车上也发生了类似的现象。
      三季度基金以及QFII大幅减仓汽车股,上海企业年金银河平衡却大幅增持了1006万股东风汽车,紧随银河证券而成为该股第二大流通股股东。 手法独特 虽然,有关专家认为,与社保基金类似,企业年金也是老百姓的养命钱,所以其操作必然会定位于高度安全、适度收益,风格会比较稳健;但实际上,年金擅长的却是短促突击战,持股变动十分频繁。
       早在上半年,企业年金组合就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换股。截至上半年末,企业年金已在24家上市公司10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亮相,其中有17家上市公司属于新面孔,换股比例达到70。8%。 数据显示,第三季度末,企业年金成为22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股东;除了上海金陵持平,东风汽车、太极集团、火箭股份有所增仓以外;其余18家上市公司均为新进入,换股比例高达81。
      8%。 在选股思路上,企业年金似乎并不太看重业绩,第二季度末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持有青海明胶509。43万股,该股今年中期每股收益为-0。06元。而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上投平衡第三季度末重仓持有的太行水泥目前每股收益也仅为0。047元。
       行业选择上也是让人费解。上半年末,由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华夏成长、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中金平衡双双持有的上海航空,所处的正是受油价上涨,利润空间压缩厉害的航空业。而太行水泥,所处的也是第三季环比下降明显的水泥行业。 。

    与***

    2005-11-09 08:05:10

  • 2005-11-09 08:01:02
  •   虽然企业年金入市在即,但是其先头部队地方企业年金管理部门却已经通过券商托管等形式,在股市里活跃多时。先头部队与托管券商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协同作战,其操作手法上的一些特点也颇耐人寻味。 
    先头部队 
    实际上,在此以前,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与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就频频现身于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
       2003年中期,就已经有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成为桐君阁、东风汽车、海信电器、上海航空四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东。到2003年年末,这一数量发展到29只,但持股主体仍限于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到今年第二季度末,这一情况发生了变化,持股主体又增加了一个新面孔,即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
      最新的上市公司第三季报十大流通股东名单显示,这两个中心在9月底共计持有22只股票。其中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截至9月底共计持有7只股票;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则持有15只股票。 目前企业年金持有的22只股票中,已有17只出现了券商或基金的名字,像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便通过国信、湘财、世纪证券等进入股市。
      而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则通过银河平衡、中信平衡、华夏成长等持有A股。有专家分析认为,目前约有10家券商基金已分享了企业年金的理财蛋糕。 协同作战 从前三个季度流通股东变化情况来看,虽然大部分企业年金在运作上都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但是仍然可以发现部分企业年金与托管券商存在一定程度的协同作战。
       这里面有表现出共同进退的。比如中达股份,第三季度光大证券增持了127。73万股,而与此同时,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光大平衡第三季度末持有该股的数量达到162。46万股,从而跃居前十大流通股东的第6位。 又如宁沪高速,上海企业年金发展中心银河平衡在去年底持有宁沪高速492万股,当时该公司的第一大A股流通股股东正是银河证券。
      银河证券上半年减持宁沪高速约380万股,与此同步的是上海企业年金发展中心银河平衡也在宁沪高速的半年报股东名单中消失。 值得关注的是,协同作战并不仅仅表现在同进同退,同一只股票上,托管券商退出、年金却积极买入的也不乏其例。如太极集团和火箭股份长期以来都是华夏证券的重仓股,不过从去年以来,上海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就开始出现在两只股票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并且不断在增持,相对应的是华夏证券的持仓量持续下降。
       资料表明,上海企业年金华夏成长在2003年12月31日之前建仓160万股太极集团,今年半年报显示,年金继续加仓128万股,到了9月30日,年金又增持了28万股。至此,上海企业年金华夏成长持有317万股太极集团。但华夏证券在今年上半年却减持了18万股,在三季度又减持了225万股。
       在另一重仓股火箭股份上,企业年金华夏成长在三季度大幅增持668万股,而华夏证券却大幅减持了537万股。华夏证券和上海企业年金华夏成长现在是太极集团和火箭股份前两大流通股股东。 无独有偶,在银河证券的重仓股东风汽车上也发生了类似的现象。
      三季度基金以及QFII大幅减仓汽车股,上海企业年金银河平衡却大幅增持了1006万股东风汽车,紧随银河证券而成为该股第二大流通股股东。 手法独特 虽然,有关专家认为,与社保基金类似,企业年金也是老百姓的养命钱,所以其操作必然会定位于高度安全、适度收益,风格会比较稳健;但实际上,年金擅长的却是短促突击战,持股变动十分频繁。
       早在上半年,企业年金组合就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换股。截至上半年末,企业年金已在24家上市公司10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亮相,其中有17家上市公司属于新面孔,换股比例达到70。8%。 数据显示,第三季度末,企业年金成为22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股东;除了上海金陵持平,东风汽车、太极集团、火箭股份有所增仓以外;其余18家上市公司均为新进入,换股比例高达81。
      8%。 在选股思路上,企业年金似乎并不太看重业绩,第二季度末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持有青海明胶509。43万股,该股今年中期每股收益为-0。06元。而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上投平衡第三季度末重仓持有的太行水泥目前每股收益也仅为0。047元。
       行业选择上也是让人费解。上半年末,由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华夏成长、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中金平衡双双持有的上海航空,所处的正是受油价上涨,利润空间压缩厉害的航空业。而太行水泥,所处的也是第三季环比下降明显的水泥行业。 。

    如***

    2005-11-09 08:01:02

  • 2005-11-09 08:00:40
  •   企业年金股市如何理财 操作手法独特耐人寻味:
    虽然企业年金入市在即,但是其先头部队地方企业年金管理部门却已经通过券商托管等形式,在股市里活跃多时。先头部队与托管券商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协同作战,其操作手法上的一些特点也颇耐人寻味。 
    先头部队 
    实际上,在此以前,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与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就频频现身于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
       2003年中期,就已经有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成为桐君阁、东风汽车、海信电器、上海航空四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东。到2003年年末,这一数量发展到29只,但持股主体仍限于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到今年第二季度末,这一情况发生了变化,持股主体又增加了一个新面孔,即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
      最新的上市公司第三季报十大流通股东名单显示,这两个中心在9月底共计持有22只股票。其中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截至9月底共计持有7只股票;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则持有15只股票。 目前企业年金持有的22只股票中,已有17只出现了券商或基金的名字,像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便通过国信、湘财、世纪证券等进入股市。
      而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则通过银河平衡、中信平衡、华夏成长等持有A股。有专家分析认为,目前约有10家券商基金已分享了企业年金的理财蛋糕。 协同作战 从前三个季度流通股东变化情况来看,虽然大部分企业年金在运作上都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但是仍然可以发现部分企业年金与托管券商存在一定程度的协同作战。
       这里面有表现出共同进退的。比如中达股份,第三季度光大证券增持了127。73万股,而与此同时,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光大平衡第三季度末持有该股的数量达到162。46万股,从而跃居前十大流通股东的第6位。 又如宁沪高速,上海企业年金发展中心银河平衡在去年底持有宁沪高速492万股,当时该公司的第一大A股流通股股东正是银河证券。
      银河证券上半年减持宁沪高速约380万股,与此同步的是上海企业年金发展中心银河平衡也在宁沪高速的半年报股东名单中消失。 值得关注的是,协同作战并不仅仅表现在同进同退,同一只股票上,托管券商退出、年金却积极买入的也不乏其例。如太极集团和火箭股份长期以来都是华夏证券的重仓股,不过从去年以来,上海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就开始出现在两只股票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并且不断在增持,相对应的是华夏证券的持仓量持续下降。
       资料表明,上海企业年金华夏成长在2003年12月31日之前建仓160万股太极集团,今年半年报显示,年金继续加仓128万股,到了9月30日,年金又增持了28万股。至此,上海企业年金华夏成长持有317万股太极集团。但华夏证券在今年上半年却减持了18万股,在三季度又减持了225万股。
       在另一重仓股火箭股份上,企业年金华夏成长在三季度大幅增持668万股,而华夏证券却大幅减持了537万股。华夏证券和上海企业年金华夏成长现在是太极集团和火箭股份前两大流通股股东。 无独有偶,在银河证券的重仓股东风汽车上也发生了类似的现象。
      三季度基金以及QFII大幅减仓汽车股,上海企业年金银河平衡却大幅增持了1006万股东风汽车,紧随银河证券而成为该股第二大流通股股东。 手法独特 虽然,有关专家认为,与社保基金类似,企业年金也是老百姓的养命钱,所以其操作必然会定位于高度安全、适度收益,风格会比较稳健;但实际上,年金擅长的却是短促突击战,持股变动十分频繁。
       早在上半年,企业年金组合就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换股。截至上半年末,企业年金已在24家上市公司10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亮相,其中有17家上市公司属于新面孔,换股比例达到70。8%。 数据显示,第三季度末,企业年金成为22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股东;除了上海金陵持平,东风汽车、太极集团、火箭股份有所增仓以外;其余18家上市公司均为新进入,换股比例高达81。
      8%。 在选股思路上,企业年金似乎并不太看重业绩,第二季度末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持有青海明胶509。43万股,该股今年中期每股收益为-0。06元。而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上投平衡第三季度末重仓持有的太行水泥目前每股收益也仅为0。047元。
       行业选择上也是让人费解。上半年末,由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华夏成长、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中金平衡双双持有的上海航空,所处的正是受油价上涨,利润空间压缩厉害的航空业。而太行水泥,所处的也是第三季环比下降明显的水泥行业。 。

    1***

    2005-11-09 08:00:40

  • 2005-11-09 07:55:37
  •   企业年金股市如何理财 操作手法独特耐人寻味:
    虽然企业年金入市在即,但是其先头部队地方企业年金管理部门却已经通过券商托管等形式,在股市里活跃多时。先头部队与托管券商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协同作战,其操作手法上的一些特点也颇耐人寻味。 
    先头部队 
    实际上,在此以前,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与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就频频现身于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
       2003年中期,就已经有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成为桐君阁、东风汽车、海信电器、上海航空四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东。到2003年年末,这一数量发展到29只,但持股主体仍限于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到今年第二季度末,这一情况发生了变化,持股主体又增加了一个新面孔,即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
      最新的上市公司第三季报十大流通股东名单显示,这两个中心在9月底共计持有22只股票。其中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截至9月底共计持有7只股票;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则持有15只股票。 目前企业年金持有的22只股票中,已有17只出现了券商或基金的名字,像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便通过国信、湘财、世纪证券等进入股市。
      而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则通过银河平衡、中信平衡、华夏成长等持有A股。有专家分析认为,目前约有10家券商基金已分享了企业年金的理财蛋糕。 协同作战 从前三个季度流通股东变化情况来看,虽然大部分企业年金在运作上都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但是仍然可以发现部分企业年金与托管券商存在一定程度的协同作战。
       这里面有表现出共同进退的。比如中达股份,第三季度光大证券增持了127。73万股,而与此同时,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光大平衡第三季度末持有该股的数量达到162。46万股,从而跃居前十大流通股东的第6位。 又如宁沪高速,上海企业年金发展中心银河平衡在去年底持有宁沪高速492万股,当时该公司的第一大A股流通股股东正是银河证券。
      银河证券上半年减持宁沪高速约380万股,与此同步的是上海企业年金发展中心银河平衡也在宁沪高速的半年报股东名单中消失。 值得关注的是,协同作战并不仅仅表现在同进同退,同一只股票上,托管券商退出、年金却积极买入的也不乏其例。如太极集团和火箭股份长期以来都是华夏证券的重仓股,不过从去年以来,上海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就开始出现在两只股票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并且不断在增持,相对应的是华夏证券的持仓量持续下降。
       资料表明,上海企业年金华夏成长在2003年12月31日之前建仓160万股太极集团,今年半年报显示,年金继续加仓128万股,到了9月30日,年金又增持了28万股。至此,上海企业年金华夏成长持有317万股太极集团。但华夏证券在今年上半年却减持了18万股,在三季度又减持了225万股。
       在另一重仓股火箭股份上,企业年金华夏成长在三季度大幅增持668万股,而华夏证券却大幅减持了537万股。华夏证券和上海企业年金华夏成长现在是太极集团和火箭股份前两大流通股股东。 无独有偶,在银河证券的重仓股东风汽车上也发生了类似的现象。
      三季度基金以及QFII大幅减仓汽车股,上海企业年金银河平衡却大幅增持了1006万股东风汽车,紧随银河证券而成为该股第二大流通股股东。 手法独特 虽然,有关专家认为,与社保基金类似,企业年金也是老百姓的养命钱,所以其操作必然会定位于高度安全、适度收益,风格会比较稳健;但实际上,年金擅长的却是短促突击战,持股变动十分频繁。
       早在上半年,企业年金组合就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换股。截至上半年末,企业年金已在24家上市公司10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亮相,其中有17家上市公司属于新面孔,换股比例达到70。8%。 数据显示,第三季度末,企业年金成为22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股东;除了上海金陵持平,东风汽车、太极集团、火箭股份有所增仓以外;其余18家上市公司均为新进入,换股比例高达81。
      8%。 在选股思路上,企业年金似乎并不太看重业绩,第二季度末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持有青海明胶509。43万股,该股今年中期每股收益为-0。06元。而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上投平衡第三季度末重仓持有的太行水泥目前每股收益也仅为0。047元。
       行业选择上也是让人费解。上半年末,由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华夏成长、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中金平衡双双持有的上海航空,所处的正是受油价上涨,利润空间压缩厉害的航空业。而太行水泥,所处的也是第三季环比下降明显的水泥行业。

    紫***

    2005-11-09 07:55:37

  • 2005-11-09 07:48:16
  •   企业年金股市如何理财 操作手法独特耐人寻味:
    虽然企业年金入市在即,但是其先头部队地方企业年金管理部门却已经通过券商托管等形式,在股市里活跃多时。先头部队与托管券商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协同作战,其操作手法上的一些特点也颇耐人寻味。 
    先头部队 
    实际上,在此以前,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与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就频频现身于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
       2003年中期,就已经有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成为桐君阁、东风汽车、海信电器、上海航空四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东。到2003年年末,这一数量发展到29只,但持股主体仍限于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到今年第二季度末,这一情况发生了变化,持股主体又增加了一个新面孔,即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
      最新的上市公司第三季报十大流通股东名单显示,这两个中心在9月底共计持有22只股票。其中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截至9月底共计持有7只股票;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则持有15只股票。 目前企业年金持有的22只股票中,已有17只出现了券商或基金的名字,像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便通过国信、湘财、世纪证券等进入股市。
      而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则通过银河平衡、中信平衡、华夏成长等持有A股。有专家分析认为,目前约有10家券商基金已分享了企业年金的理财蛋糕。 协同作战 从前三个季度流通股东变化情况来看,虽然大部分企业年金在运作上都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但是仍然可以发现部分企业年金与托管券商存在一定程度的协同作战。
       这里面有表现出共同进退的。比如中达股份,第三季度光大证券增持了127。73万股,而与此同时,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光大平衡第三季度末持有该股的数量达到162。46万股,从而跃居前十大流通股东的第6位。 又如宁沪高速,上海企业年金发展中心银河平衡在去年底持有宁沪高速492万股,当时该公司的第一大A股流通股股东正是银河证券。
      银河证券上半年减持宁沪高速约380万股,与此同步的是上海企业年金发展中心银河平衡也在宁沪高速的半年报股东名单中消失。 值得关注的是,协同作战并不仅仅表现在同进同退,同一只股票上,托管券商退出、年金却积极买入的也不乏其例。如太极集团和火箭股份长期以来都是华夏证券的重仓股,不过从去年以来,上海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就开始出现在两只股票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并且不断在增持,相对应的是华夏证券的持仓量持续下降。
       资料表明,上海企业年金华夏成长在2003年12月31日之前建仓160万股太极集团,今年半年报显示,年金继续加仓128万股,到了9月30日,年金又增持了28万股。至此,上海企业年金华夏成长持有317万股太极集团。但华夏证券在今年上半年却减持了18万股,在三季度又减持了225万股。
       在另一重仓股火箭股份上,企业年金华夏成长在三季度大幅增持668万股,而华夏证券却大幅减持了537万股。华夏证券和上海企业年金华夏成长现在是太极集团和火箭股份前两大流通股股东。 无独有偶,在银河证券的重仓股东风汽车上也发生了类似的现象。
      三季度基金以及QFII大幅减仓汽车股,上海企业年金银河平衡却大幅增持了1006万股东风汽车,紧随银河证券而成为该股第二大流通股股东。 手法独特 虽然,有关专家认为,与社保基金类似,企业年金也是老百姓的养命钱,所以其操作必然会定位于高度安全、适度收益,风格会比较稳健;但实际上,年金擅长的却是短促突击战,持股变动十分频繁。
       早在上半年,企业年金组合就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换股。截至上半年末,企业年金已在24家上市公司10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亮相,其中有17家上市公司属于新面孔,换股比例达到70。8%。 数据显示,第三季度末,企业年金成为22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股东;除了上海金陵持平,东风汽车、太极集团、火箭股份有所增仓以外;其余18家上市公司均为新进入,换股比例高达81。
      8%。 在选股思路上,企业年金似乎并不太看重业绩,第二季度末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持有青海明胶509。43万股,该股今年中期每股收益为-0。06元。而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上投平衡第三季度末重仓持有的太行水泥目前每股收益也仅为0。047元。
       行业选择上也是让人费解。上半年末,由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华夏成长、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中金平衡双双持有的上海航空,所处的正是受油价上涨,利润空间压缩厉害的航空业。而太行水泥,所处的也是第三季环比下降明显的水泥行业。 。

    h***

    2005-11-09 07:48:16

  • 2005-11-09 07:39:11
  •   企业年金股市如何理财 操作手法独特耐人寻味:
    虽然企业年金入市在即,但是其先头部队地方企业年金管理部门却已经通过券商托管等形式,在股市里活跃多时。先头部队与托管券商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协同作战,其操作手法上的一些特点也颇耐人寻味。 
    先头部队 
    实际上,在此以前,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与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就频频现身于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
       2003年中期,就已经有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成为桐君阁、东风汽车、海信电器、上海航空四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东。到2003年年末,这一数量发展到29只,但持股主体仍限于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到今年第二季度末,这一情况发生了变化,持股主体又增加了一个新面孔,即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
      最新的上市公司第三季报十大流通股东名单显示,这两个中心在9月底共计持有22只股票。其中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截至9月底共计持有7只股票;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则持有15只股票。 目前企业年金持有的22只股票中,已有17只出现了券商或基金的名字,像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便通过国信、湘财、世纪证券等进入股市。
      而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则通过银河平衡、中信平衡、华夏成长等持有A股。有专家分析认为,目前约有10家券商基金已分享了企业年金的理财蛋糕。 协同作战 从前三个季度流通股东变化情况来看,虽然大部分企业年金在运作上都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但是仍然可以发现部分企业年金与托管券商存在一定程度的协同作战。
       这里面有表现出共同进退的。比如中达股份,第三季度光大证券增持了127。73万股,而与此同时,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光大平衡第三季度末持有该股的数量达到162。46万股,从而跃居前十大流通股东的第6位。 又如宁沪高速,上海企业年金发展中心银河平衡在去年底持有宁沪高速492万股,当时该公司的第一大A股流通股股东正是银河证券。
      银河证券上半年减持宁沪高速约380万股,与此同步的是上海企业年金发展中心银河平衡也在宁沪高速的半年报股东名单中消失。 值得关注的是,协同作战并不仅仅表现在同进同退,同一只股票上,托管券商退出、年金却积极买入的也不乏其例。如太极集团和火箭股份长期以来都是华夏证券的重仓股,不过从去年以来,上海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就开始出现在两只股票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并且不断在增持,相对应的是华夏证券的持仓量持续下降。
       资料表明,上海企业年金华夏成长在2003年12月31日之前建仓160万股太极集团,今年半年报显示,年金继续加仓128万股,到了9月30日,年金又增持了28万股。至此,上海企业年金华夏成长持有317万股太极集团。但华夏证券在今年上半年却减持了18万股,在三季度又减持了225万股。
       在另一重仓股火箭股份上,企业年金华夏成长在三季度大幅增持668万股,而华夏证券却大幅减持了537万股。华夏证券和上海企业年金华夏成长现在是太极集团和火箭股份前两大流通股股东。 无独有偶,在银河证券的重仓股东风汽车上也发生了类似的现象。
      三季度基金以及QFII大幅减仓汽车股,上海企业年金银河平衡却大幅增持了1006万股东风汽车,紧随银河证券而成为该股第二大流通股股东。 手法独特 虽然,有关专家认为,与社保基金类似,企业年金也是老百姓的养命钱,所以其操作必然会定位于高度安全、适度收益,风格会比较稳健;但实际上,年金擅长的却是短促突击战,持股变动十分频繁。
       早在上半年,企业年金组合就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换股。截至上半年末,企业年金已在24家上市公司10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亮相,其中有17家上市公司属于新面孔,换股比例达到70。8%。 数据显示,第三季度末,企业年金成为22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股东;除了上海金陵持平,东风汽车、太极集团、火箭股份有所增仓以外;其余18家上市公司均为新进入,换股比例高达81。
      8%。 在选股思路上,企业年金似乎并不太看重业绩,第二季度末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持有青海明胶509。43万股,该股今年中期每股收益为-0。06元。而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上投平衡第三季度末重仓持有的太行水泥目前每股收益也仅为0。047元。
       行业选择上也是让人费解。上半年末,由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华夏成长、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中金平衡双双持有的上海航空,所处的正是受油价上涨,利润空间压缩厉害的航空业。而太行水泥,所处的也是第三季环比下降明显的水泥行业。 。

    1***

    2005-11-09 07:39:11

  • 2005-11-09 07:35:11
  •   企业年金股市如何理财 操作手法独特耐人寻味:
    虽然企业年金入市在即,但是其先头部队地方企业年金管理部门却已经通过券商托管等形式,在股市里活跃多时。先头部队与托管券商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协同作战,其操作手法上的一些特点也颇耐人寻味。 
    先头部队 
    实际上,在此以前,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与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就频频现身于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
       2003年中期,就已经有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成为桐君阁、东风汽车、海信电器、上海航空四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东。到2003年年末,这一数量发展到29只,但持股主体仍限于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到今年第二季度末,这一情况发生了变化,持股主体又增加了一个新面孔,即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
      最新的上市公司第三季报十大流通股东名单显示,这两个中心在9月底共计持有22只股票。其中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截至9月底共计持有7只股票;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则持有15只股票。 目前企业年金持有的22只股票中,已有17只出现了券商或基金的名字,像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便通过国信、湘财、世纪证券等进入股市。
      而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则通过银河平衡、中信平衡、华夏成长等持有A股。有专家分析认为,目前约有10家券商基金已分享了企业年金的理财蛋糕。 协同作战 从前三个季度流通股东变化情况来看,虽然大部分企业年金在运作上都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但是仍然可以发现部分企业年金与托管券商存在一定程度的协同作战。
       这里面有表现出共同进退的。比如中达股份,第三季度光大证券增持了127。73万股,而与此同时,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光大平衡第三季度末持有该股的数量达到162。46万股,从而跃居前十大流通股东的第6位。 又如宁沪高速,上海企业年金发展中心银河平衡在去年底持有宁沪高速492万股,当时该公司的第一大A股流通股股东正是银河证券。
      银河证券上半年减持宁沪高速约380万股,与此同步的是上海企业年金发展中心银河平衡也在宁沪高速的半年报股东名单中消失。 值得关注的是,协同作战并不仅仅表现在同进同退,同一只股票上,托管券商退出、年金却积极买入的也不乏其例。如太极集团和火箭股份长期以来都是华夏证券的重仓股,不过从去年以来,上海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就开始出现在两只股票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并且不断在增持,相对应的是华夏证券的持仓量持续下降。
       资料表明,上海企业年金华夏成长在2003年12月31日之前建仓160万股太极集团,今年半年报显示,年金继续加仓128万股,到了9月30日,年金又增持了28万股。至此,上海企业年金华夏成长持有317万股太极集团。但华夏证券在今年上半年却减持了18万股,在三季度又减持了225万股。
       在另一重仓股火箭股份上,企业年金华夏成长在三季度大幅增持668万股,而华夏证券却大幅减持了537万股。华夏证券和上海企业年金华夏成长现在是太极集团和火箭股份前两大流通股股东。 无独有偶,在银河证券的重仓股东风汽车上也发生了类似的现象。
      三季度基金以及QFII大幅减仓汽车股,上海企业年金银河平衡却大幅增持了1006万股东风汽车,紧随银河证券而成为该股第二大流通股股东。 手法独特 虽然,有关专家认为,与社保基金类似,企业年金也是老百姓的养命钱,所以其操作必然会定位于高度安全、适度收益,风格会比较稳健;但实际上,年金擅长的却是短促突击战,持股变动十分频繁。
       早在上半年,企业年金组合就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换股。截至上半年末,企业年金已在24家上市公司10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亮相,其中有17家上市公司属于新面孔,换股比例达到70。8%。 数据显示,第三季度末,企业年金成为22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股东;除了上海金陵持平,东风汽车、太极集团、火箭股份有所增仓以外;其余18家上市公司均为新进入,换股比例高达81。
      8%。 在选股思路上,企业年金似乎并不太看重业绩,第二季度末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持有青海明胶509。43万股,该股今年中期每股收益为-0。06元。而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上投平衡第三季度末重仓持有的太行水泥目前每股收益也仅为0。047元。
       行业选择上也是让人费解。上半年末,由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华夏成长、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中金平衡双双持有的上海航空,所处的正是受油价上涨,利润空间压缩厉害的航空业。而太行水泥,所处的也是第三季环比下降明显的水泥行业。 。

    2005-11-09 07:35:11

  • 2005-11-09 07:18:47
  •   企业年金股市如何理财 操作手法独特耐人寻味:
    虽然企业年金入市在即,但是其先头部队地方企业年金管理部门却已经通过券商托管等形式,在股市里活跃多时。先头部队与托管券商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协同作战,其操作手法上的一些特点也颇耐人寻味。 
    先头部队 
    实际上,在此以前,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与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就频频现身于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
       2003年中期,就已经有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成为桐君阁、东风汽车、海信电器、上海航空四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东。到2003年年末,这一数量发展到29只,但持股主体仍限于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到今年第二季度末,这一情况发生了变化,持股主体又增加了一个新面孔,即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
      最新的上市公司第三季报十大流通股东名单显示,这两个中心在9月底共计持有22只股票。其中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截至9月底共计持有7只股票;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则持有15只股票。 目前企业年金持有的22只股票中,已有17只出现了券商或基金的名字,像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便通过国信、湘财、世纪证券等进入股市。
      而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则通过银河平衡、中信平衡、华夏成长等持有A股。有专家分析认为,目前约有10家券商基金已分享了企业年金的理财蛋糕。 协同作战 从前三个季度流通股东变化情况来看,虽然大部分企业年金在运作上都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但是仍然可以发现部分企业年金与托管券商存在一定程度的协同作战。
       这里面有表现出共同进退的。比如中达股份,第三季度光大证券增持了127。73万股,而与此同时,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光大平衡第三季度末持有该股的数量达到162。46万股,从而跃居前十大流通股东的第6位。 又如宁沪高速,上海企业年金发展中心银河平衡在去年底持有宁沪高速492万股,当时该公司的第一大A股流通股股东正是银河证券。
      银河证券上半年减持宁沪高速约380万股,与此同步的是上海企业年金发展中心银河平衡也在宁沪高速的半年报股东名单中消失。 值得关注的是,协同作战并不仅仅表现在同进同退,同一只股票上,托管券商退出、年金却积极买入的也不乏其例。如太极集团和火箭股份长期以来都是华夏证券的重仓股,不过从去年以来,上海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就开始出现在两只股票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并且不断在增持,相对应的是华夏证券的持仓量持续下降。
       资料表明,上海企业年金华夏成长在2003年12月31日之前建仓160万股太极集团,今年半年报显示,年金继续加仓128万股,到了9月30日,年金又增持了28万股。至此,上海企业年金华夏成长持有317万股太极集团。但华夏证券在今年上半年却减持了18万股,在三季度又减持了225万股。
       。

    1***

    2005-11-09 07:18:47

  • 2005-11-09 05:08:50
  •   企业年金股市如何理财 操作手法独特耐人寻味:
    虽然企业年金入市在即,但是其先头部队地方企业年金管理部门却已经通过券商托管等形式,在股市里活跃多时。先头部队与托管券商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协同作战,其操作手法上的一些特点也颇耐人寻味。 
    先头部队 
    实际上,在此以前,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与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就频频现身于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
       2003年中期,就已经有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成为桐君阁、东风汽车、海信电器、上海航空四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东。到2003年年末,这一数量发展到29只,但持股主体仍限于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到今年第二季度末,这一情况发生了变化,持股主体又增加了一个新面孔,即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
      最新的上市公司第三季报十大流通股东名单显示,这两个中心在9月底共计持有22只股票。其中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截至9月底共计持有7只股票;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则持有15只股票。 目前企业年金持有的22只股票中,已有17只出现了券商或基金的名字,像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便通过国信、湘财、世纪证券等进入股市。
      而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则通过银河平衡、中信平衡、华夏成长等持有A股。有专家分析认为,目前约有10家券商基金已分享了企业年金的理财蛋糕。 协同作战 从前三个季度流通股东变化情况来看,虽然大部分企业年金在运作上都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但是仍然可以发现部分企业年金与托管券商存在一定程度的协同作战。
       这里面有表现出共同进退的。比如中达股份,第三季度光大证券增持了127。73万股,而与此同时,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光大平衡第三季度末持有该股的数量达到162。46万股,从而跃居前十大流通股东的第6位。 又如宁沪高速,上海企业年金发展中心银河平衡在去年底持有宁沪高速492万股,当时该公司的第一大A股流通股股东正是银河证券。
      银河证券上半年减持宁沪高速约380万股,与此同步的是上海企业年金发展中心银河平衡也在宁沪高速的半年报股东名单中消失。 值得关注的是,协同作战并不仅仅表现在同进同退,同一只股票上,托管券商退出、年金却积极买入的也不乏其例。如太极集团和火箭股份长期以来都是华夏证券的重仓股,不过从去年以来,上海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就开始出现在两只股票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并且不断在增持,相对应的是华夏证券的持仓量持续下降。
       资料表明,上海企业年金华夏成长在2003年12月31日之前建仓160万股太极集团,今年半年报显示,年金继续加仓128万股,到了9月30日,年金又增持了28万股。至此,上海企业年金华夏成长持有317万股太极集团。但华夏证券在今年上半年却减持了18万股,在三季度又减持了225万股。
       在另一重仓股火箭股份上,企业年金华夏成长在三季度大幅增持668万股,而华夏证券却大幅减持了537万股。华夏证券和上海企业年金华夏成长现在是太极集团和火箭股份前两大流通股股东。 无独有偶,在银河证券的重仓股东风汽车上也发生了类似的现象。
      三季度基金以及QFII大幅减仓汽车股,上海企业年金银河平衡却大幅增持了1006万股东风汽车,紧随银河证券而成为该股第二大流通股股东。 手法独特 虽然,有关专家认为,与社保基金类似,企业年金也是老百姓的养命钱,所以其操作必然会定位于高度安全、适度收益,风格会比较稳健;但实际上,年金擅长的却是短促突击战,持股变动十分频繁。
       早在上半年,企业年金组合就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换股。截至上半年末,企业年金已在24家上市公司10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亮相,其中有17家上市公司属于新面孔,换股比例达到70。8%。 数据显示,第三季度末,企业年金成为22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股东;除了上海金陵持平,东风汽车、太极集团、火箭股份有所增仓以外;其余18家上市公司均为新进入,换股比例高达81。
      8%。 在选股思路上,企业年金似乎并不太看重业绩,第二季度末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持有青海明胶509。43万股,该股今年中期每股收益为-0。06元。而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上投平衡第三季度末重仓持有的太行水泥目前每股收益也仅为0。047元。
       行业选择上也是让人费解。上半年末,由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华夏成长、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中金平衡双双持有的上海航空,所处的正是受油价上涨,利润空间压缩厉害的航空业。而太行水泥,所处的也是第三季环比下降明显的水泥行业。 。

    w***

    2005-11-09 05:08:50

  • 2005-11-09 01:54:31
  •   企业年金股市如何理财 操作手法独特耐人寻味:
    虽然企业年金入市在即,但是其先头部队地方企业年金管理部门却已经通过券商托管等形式,在股市里活跃多时。先头部队与托管券商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协同作战,其操作手法上的一些特点也颇耐人寻味。 
        先头部队 
        实际上,在此以前,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与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就频频现身于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
       2003年中期,就已经有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成为桐君阁、东风汽车、海信电器、上海航空四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东。到2003年年末,这一数量发展到29只,但持股主体仍限于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到今年第二季度末,这一情况发生了变化,持股主体又增加了一个新面孔,即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
      最新的上市公司第三季报十大流通股东名单显示,这两个中心在9月底共计持有22只股票。其中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截至9月底共计持有7只股票;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则持有15只股票。 目前企业年金持有的22只股票中,已有17只出现了券商或基金的名字,像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便通过国信、湘财、世纪证券等进入股市。
      而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则通过银河平衡、中信平衡、华夏成长等持有A股。有专家分析认为,目前约有10家券商基金已分享了企业年金的理财蛋糕。 协同作战 从前三个季度流通股东变化情况来看,虽然大部分企业年金在运作上都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但是仍然可以发现部分企业年金与托管券商存在一定程度的协同作战。
       这里面有表现出共同进退的。比如中达股份,第三季度光大证券增持了127。73万股,而与此同时,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光大平衡第三季度末持有该股的数量达到162。46万股,从而跃居前十大流通股东的第6位。 又如宁沪高速,上海企业年金发展中心银河平衡在去年底持有宁沪高速492万股,当时该公司的第一大A股流通股股东正是银河证券。
      银河证券上半年减持宁沪高速约380万股,与此同步的是上海企业年金发展中心银河平衡也在宁沪高速的半年报股东名单中消失。 值得关注的是,协同作战并不仅仅表现在同进同退,同一只股票上,托管券商退出、年金却积极买入的也不乏其例。如太极集团和火箭股份长期以来都是华夏证券的重仓股,不过从去年以来,上海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就开始出现在两只股票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并且不断在增持,相对应的是华夏证券的持仓量持续下降。
       资料表明,上海企业年金华夏成长在2003年12月31日之前建仓160万股太极集团,今年半年报显示,年金继续加仓128万股,到了9月30日,年金又增持了28万股。至此,上海企业年金华夏成长持有317万股太极集团。但华夏证券在今年上半年却减持了18万股,在三季度又减持了225万股。
       在另一重仓股火箭股份上,企业年金华夏成长在三季度大幅增持668万股,而华夏证券却大幅减持了537万股。华夏证券和上海企业年金华夏成长现在是太极集团和火箭股份前两大流通股股东。 无独有偶,在银河证券的重仓股东风汽车上也发生了类似的现象。
      三季度基金以及QFII大幅减仓汽车股,上海企业年金银河平衡却大幅增持了1006万股东风汽车,紧随银河证券而成为该股第二大流通股股东。 手法独特 虽然,有关专家认为,与社保基金类似,企业年金也是老百姓的养命钱,所以其操作必然会定位于高度安全、适度收益,风格会比较稳健;但实际上,年金擅长的却是短促突击战,持股变动十分频繁。
       早在上半年,企业年金组合就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换股。截至上半年末,企业年金已在24家上市公司10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亮相,其中有17家上市公司属于新面孔,换股比例达到70。8%。 数据显示,第三季度末,企业年金成为22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股东;除了上海金陵持平,东风汽车、太极集团、火箭股份有所增仓以外;其余18家上市公司均为新进入,换股比例高达81。
      8%。 在选股思路上,企业年金似乎并不太看重业绩,第二季度末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持有青海明胶509。43万股,该股今年中期每股收益为-0。06元。而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上投平衡第三季度末重仓持有的太行水泥目前每股收益也仅为0。
      047元。 行业选择上也是让人费解。上半年末,由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华夏成长、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中金平衡双双持有的上海航空,所处的正是受油价上涨,利润空间压缩厉害的航空业。而太行水泥,所处的也是第三季环比下降明显的水泥行业。
       。

    绿***

    2005-11-09 01:54:31

  • 个人理财 相关知识

  • 投资理财知识
  • 投资理财问题解决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