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鸡蛋吃多会有心血管问题么?

比如说天天吃年年坚持的话对身体不好,因为胆固醇很高对心血管不好有这么回事么?
爱*** | 2005-09-28 14:45:56

全部答案(共4个回答)

    2005-10-13 13:13:51
  • 你一定听过相生相克吧,危害心脏的和舒缓心脏的物质都在鸡蛋里。多少取决于总的摄入量,人体每日必须多少,就多少,自己控制摄入量。
    j*** | 2005-10-13 13:13:51 72 36 评论
    0/300
  • 2005-09-28 15:43:59
  • 如果你没有心血管类疾病的话,天天吃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要注意每天不能吃过量,最多就两个,鸡蛋里含有很多丰富的营养物质,只要食用合理是有益无害的.
    j*** | 2005-09-28 15:43:59 70 35 评论
    0/300
  • 2005-09-28 14:59:31
  • 鸡蛋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物,含丰富优质蛋白和营养素.人们说的吃鸡蛋对心血管不好,就是指蛋黄含有的胆固醇,胆固醇摄入过多的确是和动脉粥样硬化有密切的关系,但是蛋黄中还含有丰富的其他营养素,一直以来争论不休,但是一个鸡蛋里的胆固醇含量在300mg以下,这是对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限制胆固醇的量,所以每天吃一个鸡蛋还是可以的.(^-^)
    秀*** | 2005-09-28 14:59:31 89 33 评论
    0/300
  • 2005-09-28 14:56:37
  • 鸡蛋的健康吃法大揭秘 
    
    --------------------------------------------------------------------------------
    
        2005-05-30 15:34:06 
    
    
    鸡蛋好吃、有营养, 是一种老少皆宜,人人爱吃的食品,但以下几个关于鸡蛋的说法你都知道吗? 
    
      鸡蛋的健康新说 
    
      1.健脑益智。鸡蛋黄中的卵磷脂、甘...

    查看全部>>

    鸡蛋的健康吃法大揭秘 
    
    --------------------------------------------------------------------------------
    
        2005-05-30 15:34:06 
    
    
    鸡蛋好吃、有营养, 是一种老少皆宜,人人爱吃的食品,但以下几个关于鸡蛋的说法你都知道吗? 
    
      鸡蛋的健康新说 
    
      1.健脑益智。鸡蛋黄中的卵磷脂、甘油三脂、胆固醇和卵黄素,对神经系统和身体发育有很大的作用,可避免老年人的智力衰退,并可改善各个年龄组的记忆力。 
    
      2.保护肝脏。鸡蛋中的蛋白质对肝脏组织损伤有修复作用。蛋黄中的卵磷脂可促进肝细胞的再生,还可提高人体血浆蛋白量,增强肌体的代谢功能和免疫功能。 
    
      3.防治动脉硬化。美国营养学家和医学工作者用鸡蛋来防治动脉粥样硬化,获得了出人意料的惊人效果。 
    
      4.预防癌症。鸡蛋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B2,可以分解和氧化人体内的致癌物质。鸡蛋中的微量元素,如硒、锌等也都具有防癌作用。 
    
      5.延缓衰老。鸡蛋含有人体几乎所有需要的营养物质,故被人们称做“理想的营养库”。营养学家称之为“完全蛋白质模式”,是不少长寿者的延年经验之一。 
    
      最营养的烹饪方法: 
    
      鸡蛋吃法多种多样,就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率来讲,煮蛋为100%,炒蛋为97%,嫩炸为98%,老炸为81.1%,开水、牛奶冲蛋为92.5%,生吃为30%~50%。由此来说,煮鸡蛋是最佳的吃法,但要注意细嚼慢咽,否则会影响吸收和消化。不过,对儿童来说,还是蒸蛋羹、蛋花汤最适合,因为这两种做法能使蛋白质松解,极易被儿童消化吸收。 
    
      营养学专家认为,鸡蛋以沸水煮 5-7分钟为宜。油煎鸡蛋过老,边缘会被烤焦,鸡蛋清所含的高分子蛋白质会变成低分子氨基酸,这种氨基酸在高温下常可形成有毒的化学物质。 
    
      注意:茶叶蛋应少吃,因为茶叶中含酸化物质,与鸡蛋中的铁元素结合,对胃起刺激作用,影响胃肠的消化功能。 
    
      一天吃多少 
    
      鸡蛋是高蛋白食品,如果食用过多,可导致代谢产物增多,同时也增加肾脏的负担,一般来说,孩子和老人每天一个,青少年及成人每天两个比较适宜。 
    
      蛋白好还是蛋黄好? 
    
      正确的吃法应该是吃整个鸡蛋,蛋白中的蛋白质含量较多,而其他营养成分则是蛋黄中含得更多。 
    
      鸡蛋误区ABC 
    
      误区A:产妇吃鸡蛋越多越好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体力消耗大,消化吸收功能减弱,肝脏解毒功能降低,大量食用后会导致肝、肾的负担加重,引起不良后果。食入过多蛋白质,还会在肠道产生大量的氨、羟、酚等化学物质,对人体的毒害很大,容易出现腹部胀闷,头晕目眩、四肢乏力、昏迷等症状,导致“蛋白质中毒综合征”。 
    
      蛋白质的摄入应根据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功能来计算。一般情况下,产妇每天吃3个左右的鸡蛋就足够了。 
    
      误区B:常吃鸡蛋导致胆固醇偏高 
    
      不会,因为蛋黄中含有较丰富的卵磷脂,是一种强有力的乳化剂,能使胆固醇和脂肪颗粒变得极细,顺利通过血管壁而被细胞充分利用,从而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而且蛋黄中的卵磷脂消化后可释放出胆碱,进入血液中进而合成乙酰胆碱,是神经递质的主要物质,可提高脑功能,增强记忆力。 
    
      其实,每个人都是需要胆固醇的。只有当你每天摄入的胆固醇过量形成高胆固醇血症时,它才会危害你的健康。事实上,“适量摄取”才是关键。任何营养成分,只要你摄入过量,就会对你造成危害;摄入不足,同样会对你造成危害。 
    
      误区C:生鸡蛋更有营养 
    
      生吃鸡蛋不仅不卫生,容易引起细菌感染,而且也不营养。生鸡蛋里含有抗生物素蛋白,影响食物中生物素的吸收,导致食欲不振、全身无力、肌肉疼痛等“生物素缺乏症”。另外,生鸡蛋内含有“抗胰蛋白酶”,会破坏人体的消化功能。至于那些经过孵化、但还没有孵出小鸡的“毛鸡蛋”,就更不卫生了。 
    
      烹饪技巧,各式解密 
    
      摊鸡蛋:忌用大火,否则会损失大量营养。因为温度过高时,鸡蛋中的蛋白质会被破坏分解。尤其是颜色深,炸得焦脆的鸡蛋,营养损失就更厉害。但是火太小了也不行,时间相对长,水分丢失较多,摊出的鸡蛋发干,影响质感。因此,摊鸡蛋最好用中火。 
    
      蒸鸡蛋羹:鸡蛋羹是否能蒸得好,除放适量的水之外,主要决定于蛋液是否搅拌得好。搅拌时,应使空气均匀混入,且时间不能过长。气温对于搅好蛋液也有直接关系,如气温在20℃以下时,搅蛋的时间应长一点(约5分钟),这样蒸后有肉眼看不见的大小不等的孔眼;气温在20℃以上时,时间要适当短一些。 
    
      不要在搅蛋的最初放入油盐,这样易使蛋胶质受到破坏,蒸出来的鸡蛋羹粗硬;若搅匀蛋液后再加入油盐,略搅几下就入蒸锅,出锅时的鸡蛋羹将会很松软。 
    
      打蛋花汤:在汤滚之际加几滴醋,则蛋汁入水即呈现漂亮的蛋花了。 
    
      煮鸡蛋:重在掌握好时间,一般以8分钟~10分钟为宜。若煮得太生,蛋白质没有松解,不易消化吸收。若煮得太老,蛋白质结构由松变得紧密,同样不易被消化吸收。 
    
    
    微*** | 2005-09-28 14:56:37 91 34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