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宇宙演化出智能的“目的”究竟何在?

首页

宇宙演化出智能的“目的”究竟何在?

看到大家都对宇宙中除了地球人之外还有别的外星人表示信心,那么,谁能回答:宇宙中“演化”出这些智能的目的究竟何在?
或者,假如“目的”只是这些“智能”自寻烦恼的无聊无谓提问,宇宙演化出这些东西完全是出于一种好玩、偶然、本来可有可无,那么,具体到某个个体的“生命”意义,又能有什么积极的建议呢?
——不想在悲观中孤独地沉睡~~~~~~~~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5-09-27 09:09:51
    如果演化智能是有目的的,那么必须存在上帝,因为目的是意识的.如果自然法则确实倾向于演化智能,那么只能说明,宇宙是活的.

    狮***

    2005-09-27 09:09:51

其他答案

    2005-10-03 23:16:20
  • 其实..智能就是做爱的负产品...哈哈

    ****

    2005-10-03 23:16:20

  • 2005-09-29 09:29:40
  • 上帝也孤独!!!

    梦***

    2005-09-29 09:29:40

  • 2005-09-26 21:02:11
  • 凡晶说的有道理宇宙怎麽认识自己呢?可能是这样认识。

    m***

    2005-09-26 21:02:11

  • 2005-09-26 18:49:25
  • 来研究宇宙

    凡***

    2005-09-26 18:49:25

  • 2005-09-26 15:16:09
  •   古老的问题在古代以神话与童话来载负,在现代多以科幻的面目出现,因为两者分享着同样的时空与心理结构。一面看着窗外成列的车尾灯,我的手停留在小说中的星球上。想着书中监管地球的外星人将人类的下一代改造成集体心灵的新世代的场景。 
    闻名于世的天文物理学家暨科幻作家亚瑟克拉克(Arthur C。
       Clarke)在1953年出版了《童年的终结》,他讲到有一天来自船底座某处的外星人驾着太空船驾临地球上空,以远超过人类所能想象的力量慑服且监管了地球。在监管之下,地球逐渐成为一个乌托邦,所有的经济社会及与国家制度都被重新改造,面对不可对抗的超世文明力量,人类在高度的恐惧中,过着幸福和乐的日子,没有战争,没有边界,也没有恐惧,娱乐与运动成为最大宗的产业,但也至此失去创造力,黄金年代的到临也意味着童年的终结。
       殊不知这一切都只是被地球人称为 Overlords的外星监管者意图将地球人带往灭绝,同时也将所有的孩童改造成新世代的实验,被改造的新世代像受笛声迷惑而出走的孩童一般,被太空船整个接走并成为一个新兴部落。正如 13 世纪的欧洲童话《斑衣吹笛人》故事所透露的讯息一般,亚瑟克拉克的故事也存在着对于优秀的新兴部落的期待与失去孩童的焦虑之间的矛盾,以及集体存在与个体温情之间的冲突。
       由于《童年的终结》叙述的历史跨越了监管者驾临地球的百年之间,故事中基本上并没有所谓的主角人物,也没有特别着墨于描写个别的人间情爱,其中对感情显露的方式也是采取一种远观的描述,而且仅有一次。作者说一位绝望的家长葛瑞森先生在目送成千上万的儿童等待被外星人的太空船接走时,他想起大战期间撤离城市的车列与儿童:有些哭泣着、有些迷惑且紧抓着随身物品,多数则看起来象是急切地期待一场伟大的探险活动一般。
      当妻子说:「看,我可以看到杰夫,在那边的第二道门旁边。」他感觉到妻子在他手上渐增的压力。然后他们回到小女儿的房里,看着女儿没带走的玩具,妻子慢慢地转向她,把头靠在他的肩上,他搂他的肩和腰,忽然觉得曾经有过的爱意重新袭上心头,微弱但明确,像远方山丘传来的回声。
       被改造的新世代成为具有超感应力量的集体心灵,失去了个别性,因此也不再被称为 Homo sapiens(人种)。人类失去了下一代,也失去了未来。然后,就像未能完全操控肌肉与意志的幼儿玩弄玩具一般,新世代的集体心灵操弄着月球的转动以及地球的重力场,地球上的一切终于剥离,终归于星尘。
      整个地球文明的兴亡,原来都是为了要成就这终极的归化,像一颗蛹,让集体心灵在其中羽化为光之蝴蝶,飞入太空。 因此对于亚瑟克拉克而言,文明演化的方向,是朝向集体及心灵的形式发展,而人类及其文明不过是「不可尽数的雨滴终将汇入大海」,而这一切也在一个超大尺度的世界中发生。
      监管者告诉葛瑞森先生: 想象每个人的心灵是一个环绕着海洋的岛屿,看似各自孤立,事实上却是在海床部分相连结。海洋消失,也就是岛屿结束之时,他们将成为同一个大陆的一部分,但也终将失去其个体性。超感应力亦复如是。在适当的时机,心灵将融合,享有彼此的内容,当再次分离时,他们将载回原有的记忆。
      发展至最高形式时,心灵的力量将不受限于平常的时间与空间。 也就是说,演化有其不可逃避的命运,人类的物理存在将在终结之日转化为纯心灵的生命。对于这样的命运,亚瑟克拉克似乎是有所期待也有所感叹。相较于监管者及监管者之上,始于无始的超心灵族(Overminds)文明,人类的文明以及数十亿短暂倏忽明灭的人类意识,也不过是星海里的流萤一般,其中甚至没有所谓的拣选,不只个别父母,包括整个社会与政府制度,也只是孕育新世代心灵的工具,即使是监管者一族也不过是超心灵族文明搜集宇宙心灵的工具,他们甚至于不能繁衍后嗣,面对无法逃脱的命运,他们也有亘古的忧伤。
       0 对于超文明智能及生命的想象,事关人类对自身生命的与态度。另一位以《侏罗纪公园》著名的科幻作家麦克克莱顿(Michael Crichton)在《神秘惊球》(Sphere,电影中译为《地动天惊》)中曾经提及对有无外星智能生命的问题上,生物学家与物理学家的冲突。
      天文物理学家追究宇宙终始命运与奥秘的倾向,使他们遄想一个有目的性的演化世界;相对的,以天择及机率机制构建的生物学家眼中的演化则是没有方向的。麦克克莱顿的小说也反应了演化生物学家梅尔(Ernst Mayr)的说法。梅尔1988年出版《迈向生物学的新哲学》(Toward a New Philosophy of Biology)一书,在〈外星智能生命的机率〉(The Probability of Extraterrestrial Life)一文中,他认为分子决定论的物理学家及分子生物学家倾向于主张有外星智能生命,是因为他们以为既然宇宙由同样的原子组成,而生命是一连串化学反应的结果,只要给予时间,在广袤的宇宙中会产生智能生命是可能的;相对的,有机生物学家则因为了解机率与不可预测性在演化的阶段扮演的角色,而主张宇宙中产生像人类一般的外星智能生命为无稽之谈。
       自达尔文的演化理论问世以来,无目的性的生命观几乎击溃了的西方宗教以及以宗教的创造及拣选论为基础的人性观,天文学家所叙述的超目的宇宙对人性的冲击似乎也不下于前者。两者间的对比或许可以概要如下: 生物学家说:别作梦了! 天文学家说:继续作梦吧!作梦很好玩,但可能没有用。
       亚瑟克拉克对于人类及文明向来抱持着末世论的悲观论调,如他在奥迪赛四部曲之三《2061》(前两部是《2001》及《【2010】,最后一部是《3001》》中所说:「在一个几乎是无穷无尽的宇宙中,即使是再周详的计画都会被命运之神轻易地会灭掉,他们又怎能预期得到呢?」然而,作者仍然对人类的好奇心与个别心灵中不死的叛逆精神也不无眷恋与嗟叹。
       在《童年的终结》书中,尽管人类被监管者无情地操控着,仍然有部分不甘于安逸享受以及不甘于个性丧失的人们。在监管者统治地球的世纪里,他们透过抗议示威、地下组织、幼稚的仪器、乃至于碟仙一类的秘仪,以及精心规划的菁英「新雅典」岛屿社区,不时地试图去追寻、探索监管者的秘密,作者甚至安排了一位开普敦大学的年轻学生詹(Jan)偷渡到监管者的星球。
      詹在 40 光年之外的外星上目睹了宇宙其它文明的超卓远迈以及宇宙的浩瀚,在 80 个地球年后又被遣返成为最后的地球人,目的是见证地球及其文明的消亡,以及新世代心灵光化汇入宇宙的过程。 人类的叛逆外显于行动,相对而言,监管者的思维则是纯然内敛的,在改造人类文明及心灵之时,监管者透过实验以及监督,其实也孜孜不休的研习人类生灭的一切,希冀有朝一日能从学习中获取某种智能,克服那不可改变的终极枷锁。
      在书中,亚瑟克拉克试图提醒人们应注意历史里的秘示记忆,因为秘示来自于心灵对未来终结日的恐惧,而这也是监管者最为在意的部分,因为其中也许潜藏着什么未曾知悉的心灵力量。换句话说,监管者与被监管者两方其实都存在一些奥秘,学习奥秘是对命运叛逆的一种方式。
       在遥远的星际间,最后的人类詹问其中一位监管者:是否他们曾经拒绝被更高的存在当作工具使用的命运?监管者回答:「没有一种智能会拒绝必然。」詹颇不以为然的认为「人类可从未接受这样的命题。」在地球将要崩解时,监管者问他是否要一起撤离,他心里想着,他已做过所有想做的事,现在要将失去意义的生命从这空无的地球抽腿离开,岂不是不可忍受的反高潮?终于,他答应协助已经撤往距离冥王星轨道六亿公里之遥的监管者进行最后一项实验:报导在毁灭的过程的所见及所思。
      对于无从知晓人类心灵的监管者而言,后者尤其是重要的。 在目睹新世代的心灵之光飞向宇宙时,詹的终极报导与感想是:「我觉得那并不是快乐或悲伤,而是一种完成,一种成就。」虽然如此,掩卷之际谁能不叹息:人类数千年文明的成长,不过是一个童年的终结。
      至于詹所感觉到的成就,究竟是叛逆者自我的成就?或是文明成长的终极?亚瑟克拉克没有明言,我仍质疑着。 。

    c***

    2005-09-26 15:16:09

  • 2005-09-26 06:59:43
  •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我***

    2005-09-26 06:59:43

  • 2005-09-26 00:33:49
  • 不存在目的。你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

    2005-09-26 00:33:49

  • 2005-09-26 00:11:17
  • 一双鞋,套在脚上,使脚保持温暖,避免磨伤,你说这双鞋,它这么做的目的究竟何在呢?它的动机是什么?是可有可无?是为了好玩儿?还是。。。。。。。

    老***

    2005-09-26 00:11:17

  • 2005-09-25 23:30:01
  • 一种平衡

    傲***

    2005-09-25 23:30:01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天文学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