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语文字词问题

首页

语文字词问题

帮忙总结一下易错字谢谢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5-09-22 10:05:19
      学习文言虚词的注意点 
    1。分清虚实
        文言虚词和实词的分类大体上和现代汉语相同,所不同的是代词一般也归入虚词一类。特别要注意的是,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借用或实词虚化而来的,因而某个词可以同时兼有实、虚两种用法的情形极为常见,学习时必须分清哪是实词,哪是虚词。
      如,《鸿门宴》中“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中,前一个“为”是介词,义为“替”、“给”;后一个“为”是动词,义为“作出”、“制定”。分清词意的虚实要根据语境作具体分析。 2。辨明用法 有些虚词不仅兼有实词的用法,而且在虚词范围内又大都有多种用法,这要根据它在句子里的作用来确定。
      如,《师说》中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前一个“其”是代词,代上文的“君子”;后一个“其”是副词,相当于“难道”,加强反诘语气。 另一种情况是词虽不同,但却都可以表示相同的用法。如“乎”和“于”都可以有介词的用法。
       3。通晓古今 要确切了解文言虚词的用法,还应常与现代汉语进行比较,弄清一些常见虚词的古今变化,准确掌握这些词与现代汉语中那些词相当。 虚词古今变化的情况大致有以下四种:少数沿用下来;有的完全消失;有的用法发生了变化;有时改用了别的词。
       4。注意特殊现象 文言虚词中还有一些特殊现象,学习时要特别注意。 (1) 兼词。兼词是指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的单音词,它所兼的两个词属于两个不同的词类。 (2) 虚词的连用。虚词的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较多的是两个虚词的连用,也有三个连用的。
       (3) 双音异义。文言中原为两个单音词(有的两个都是虚词,有的一个是虚词,一个是实词),发展到现代汉语变为一个双音虚词,而二者的意义有很大差异。 常见文言虚词对译 而:你,你的; 并且,而且,来,可是,地,如果; 就,才。 何:多么;哪里,什么,为什么,怎么。
       乎:于,在;吗,呢,吧。 乃:才,却,竟,甚至;你,你的。 其:大概,或许,难道,还是,应该;是……还是……;他(他们),他(他们)的,我(的)其中的,这(个),那(个)。 且:暂且,姑且;将要;况且,尚且,而且,并且。 然:然而;这样;……的样子;地。
       若:如果;你,你的。 所:……的人,……的事,……的地方,处所。 为:被,替,因为;呢。 焉:它,哪里;不译,呢,……的样子,……的声音;于此,于之。 也:用于句末、句中,不译。 以:通“已”;因为,而且,来,着;因为,在……时候,凭,把,用。
       矣:了。 因: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于是,便。 于:从,比,对,和,与,向,在。 与:和,跟,同;呢,啊。 则:就,却;那么,如果。 者:句中不译;的人、的东西、的事情,个,样,项;……时候。 之:的,主谓之间,提宾标志,词尾均不译;他,我,这(些、个、样)。
       常见文言固定结构对译 诚……则……,如果……那么(就)……。 得以:能够。 俄而:不久,一会儿。 而况:何况,况且。 而已:罢了。 否则:如果不……就……。 何乃:何况是,岂只是;为什么竟。 何其:为什么那么,怎么这样;多么。
       既而:随后,不久。 既……且……:又……又……。 见……于……:被。 可得:可以,可能。 可以:可以用来,足以用来;可以,能够。 乃尔:居然如此,竟然如此,这样。 且夫:再说,而且。 然而:这样却;但是;(既然)这样,那么。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如果这样,那么。 是故:所以,因此。 是以:所以,因此,因而。 庶几:或许,可能;差不多;但愿,希望。 虽然:虽然如此,(但),即使如此。 所谓:所说的,所认为。 所以:……的原因,之所以……,为什么……;用来……的方法,用来……的东西,是用来……的,用来……的地方,用来……的人(事),靠它来……的。
       往往:处处,到处;常常。 唯……是……:只。 为……所……:被。 未尝:从来没有。 谓……曰……:对……说,告诉……说;把……叫做……。 谓之:称他是,说他是;称为,叫做。 无几何:没有多久,不久,一会儿。 无虑:大约,大致。
       毋宁,无宁:宁肯,宁愿;莫不是,不是。 无所:没有……什么人(或物),没有什么……;没有什么地方……,没有什么办法,没有条件……。 无以……为:用不着。 无以:没有用来……的东西、办法,没有什么用来,没有办法;不能,无法。 无庸:不用,无须。
       无由:不可能,无法,无从。 相率:竟相,一起。 相与:互相,相互,彼此。;同你;一起,共同;相处,相交。 向使:假如,如果。 一何:多么;为什么……那么……。 一切:一律,一概;权宜,暂且。 以故:所以。 以……故……:因为……所以……。
       以是:因此。 以……为……认为……是……,把……当作……;让……作……,任用……为……;用……做……,把……作(为)……。 以为:认为他(它)是,认为;用它来。 以至于:一直到;结果。 因而:据此而,借此而,因此而;因而。
       有所:有……的人(或物),有什么……;有……的地方,有……的原因,有……的办法。 有以:有条件,有办法,有机会,能够。 于是:这时候,在这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这个原因。 之谓:叫做,就是,才算;这就叫做;就是,说的就是。 之于:对待,对……的态度(做法);同,对于;同……相比。
       至于:到了,一直到;竟至于,结果。 自非:如果不是,除非是。 何以……?根据什么……?凭什么……? 何所……?所……的是什么? 奈何……?……怎么办?……为什么? 如……何?奈……何?拿……怎么样呢? 孰与……?与……相比,哪个……? 安……乎?怎么……呢? 独……耶?难道……吗? 何为……?为什么……? 何……哉?怎么能……呢? 何……为?……干什么呢? 何……之有?有什么……呢? 如之何……?怎么能……呢? 独……哉?难道……吗? 何其……也!怎么那么……啊! 直……耳!只不过……罢了! ……何如哉?该是怎么样的呢? 无乃……乎?恐怕……吧? 得无……乎?该不是……吧? ……庶几……欤?或许……吧? 与其……孰若……?与其……,哪如……? 其……其……也……?是……还是……呢? 常见文言倒装句对译 定语后置句:中心词+定语+者=定语+之+中心词。
       求人可使报秦者=求可使报秦之人=寻找可以出使通报秦国的人。 宾语前置句:主语+宾语(疑问代词)+谓语(介词)=主语+谓语+宾语。 子何恃而往?=子恃何而往?=您凭什么而前往? 主语+否定词+宾语+谓语=主语+否定词+谓语+宾语。
       时人莫之许也=时人莫许之=当时人没有谁赞同他这种说法。 。

    l***

    2005-09-22 10:05:19

其他答案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