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请简要解释一下老子的七善论?

首页

请简要解释一下老子的七善论?

请简要解释一下老子的七善论?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5-09-03 21:46:25
      居善地*
    象水一样处于上善之地,这个善地也就是处下不争。时时、处处、事事要象水德一样,处于不争、无争的状态,避高趋下,顺其自然,不逆不违,保持心身的中和之境。这个地即是谦下自处、低卑中和。善地,也即是清静无争,贞洁自守,守德为本,与德为邻。
      江海之所以能成为百谷王而纳百川,就是因为善处卑下之地而无争,道性也就自在其中。谦居下位,也就自然没有忧患之事。    *心善渊* 道德修养者的心,应当效法上善的水德,似水如渊,既静又净,纯清透明,深妙不测。心似渊水容纳百川而又深沉渊默,处下空明而又湛静。
      上善之心如水在渊,既能和万物之性,又能鉴万物之形。善渊之心如水,光明涵于内,身形沉静表于外,它化物之机不可知,生物之妙不可见,这些都是水德的无心上善而身存于万物之间。道德修养者之心,应当似水德上善,静以涵养万物,渊深莫测。动以顺万物之用,变化无穷。
          *与善仁* 上善的水德施仁惠於万物而不恃,利万物而不争。它散之为雨露,滋养万物,万物因受其德泽而生生不息。水汇流为江河,荡尽污垢尘浊,纳物而不拒载物而不争。水渗透于众生体内,润物细无声,新陈代谢不求功。在人体内载血疏泄,和制魂魄,化生津液,推陈出新。
      百姓日用而不知其德,水给与众生万物的仁德,在万物之中至大无匹。道德修养者效法水德,应当似水给予万物以上善之仁德,舍身于众生万物,利济群生。道德修养达到如水一样,至善宽容,博爱柔和,能立万物,济助万物的生命,实践真实不虚的与善仁。    *言善信* 道德修养者效法上善的水德,应当象水德一样言善信,言是表述、与表达之意。
      水用其身表述的是上善的信德。水虽无人言,但是却无处不在表达它的完美的信德。它稳重处下,忠信诚实,献身不惑,能容能化,能生万物。水之处世,在世间如潮水准而有信,晦前三日准时起潮於沧海,朔后三日准时急流涌退。潮不失时信德在其中。水之身逢圆必旋而为圆,遇方必折转为方,临塞阻必自止其行,见决隙必流走不止。
      水之在于人身,运化水谷,调理百味,吸收输布,运化升清,消谷输气,默施信德而有条不紊,这些都是水的上善信德。圣人的信德与水的信德相同,不失天时地利,随缘应物,大舍心身于天下众生而不疑,其信万世而不惑。水的上善信德与圣人相同。    *政善治* 水德上善的持正治身,处于无心无为,合乎道性,都在正确的自然法则之中。
      水有身而无心,以无为治其身而身存。修养道德者效法水德,必须高度重视正治上善之心和上善之身,心和身都应早日步入无为之境,这才是根本的上善归道之途,舍此正善治之途即是旁道邪门。水德中含有上善的礼德,透明圆通,循道遵理,秉规持范,不争不燥,不惑不迷,知时达物,能化万物而不被物所拘束。
      水德的上善以道治身,身的无为合道,心的正善治是基础和前提,秉规持范,礼德圆明,是道德修养者必须遵循的法则。水德于人体内,主理人体血脉系统,调理一身气血,司理身中神明,调适体温寒热,营和荣卫。渗透于全身每个系统,正善治于一身,体中天德地慈之?湃绻ズ偷赜胩逡褐弦唬蛐纳淼恼尾荒眩杂朊脑僭煲簿椭良蛑烈住K略谏缁峄肪持校蹦臧怂瞥ぐ惨彩窃炀痛筇贫κ⒌脑蛑唬绻錾缁峄肪持兴幕肪澈腿宋幕肪扯嫉榔渑妫蛑未蠊缗胄∠省?    *事善能* 水德的上善,献身服务于万物,滋生长养万物的能力、功能和作用,如同完美的智德,不凝不滞,通达调变,润泽乾坤,养生万物,随宜妙用,应事合中,能方能圆,曲直随行。
      可隐可显, 可虚可实,可聚可散,可动可静, 可升可降,可内可外,可曲可直,可柔可坚,可容可载,可净可垢。这些都是水善事的功能。水德上善的智德,在人体内藏精濡养,调理六腑,净化九液,生?派常骼砟诨肪持械囊汉徒颉5逼溆胩斓碌卮戎?疟ズ托缘亟岷现保厝辉餐ù锉洌榛橙艄龋ο虏徽幻裕尢埃槿岷停敲艚荨5赖滦扪导撸Υ铀兴纳仙浦堑潞褪律颇艿墓δ茏饔弥校碇と妗?    *动善时* 水德上善的动善时,其中的动,顺应天时地利,遵循道性,恭顺自然,恒顺众生而动。
      其动的时机把握,是无为顺应天道、自然、万物。不违天时,不逆人事,这些特性中所含的就是上乘的的义德。水德含义德道情,善待待万物。扶生万物而不妄动,舍己利生而不私行。果断有力而顺应天时,利济群生而不误时辰,唯道是从,唯顺应众生为其时。水德在人体内的动善时,是有条不紊地调理气机,宣发肃降,化生脏精,在一动一静,一开一合的动象之中,顺应生理机能,不违内境众生需求,不妄自乱时而为。
      道德修养者效法水的上善,当体悟水的动善时的特点,身处中和,似水的夏散冬凝,顺应天时而动;温则升化而雨,冷时则凝结而冰,不违自然法则,保持中和,顺应天时地利,则内境造化自然。      。

    轩***

    2005-09-03 21:46:2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