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五官科
眼科

假性近视的形成机制及防治有哪些?

假性近视的形成机制及防治有哪些?
刘*** | 2016-10-04 16:49:19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6-10-04 18:14:19
  • 假性近视是由于持续地睫状肌紧张致使眼睛看远时调节不能 松弛或松弛迟缓的屈光状况。假性近视的临床表现:远视力低常,近视力正常,经睫状肌 麻痹后检影呈现正视或远视屈光状态,眼底正常,眼超声波测量眼轴未见延长,通过雾视法或睫状肌麻痹剂放松调节后,远视力 恢复正常。假性近视与近视眼是本质不同的两个概念。前者是在正视或 远视基础上调节不能放松而形成的暂时性近视现象,其实质属于调节痉挛,而近视眼是真正的静态的...

    查看全部>>

    假性近视是由于持续地睫状肌紧张致使眼睛看远时调节不能 松弛或松弛迟缓的屈光状况。假性近视的临床表现:远视力低常,近视力正常,经睫状肌 麻痹后检影呈现正视或远视屈光状态,眼底正常,眼超声波测量眼轴未见延长,通过雾视法或睫状肌麻痹剂放松调节后,远视力 恢复正常。假性近视与近视眼是本质不同的两个概念。前者是在正视或 远视基础上调节不能放松而形成的暂时性近视现象,其实质属于调节痉挛,而近视眼是真正的静态的屈光不正。无调节参与时, 其远点在眼前有限距离内。全国第一届屈光学交流会议(1986)提出根据远近视力及调节麻痹后检影情况将近视分为真性近视、假性近视及混合性近视 三类。旨在为有效合理的防治工作提供可供参考的依据。胡诞宁 (1988)对255名青少年进行阿托品松弛调节后的检影验光结果 显示:真性近视118只眼(46.3%),假性近视12只眼(4.7%), 混合性近视125只眼(49.9%)。证实了假性近视虽然少,但确实存在,混合性近视所占比例最大。在青少年近视中,约半数以 上存在明显的调节因素。并且年龄愈小,病程愈短,近视度数愈 低,调节所起的作用愈大,发生假性近视或混合近视中的假近视成分也愈多。许多学者认为在青少年近视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假性近视一 混合性近视一真性近视的演变过程。并认为是由于长期从事近视作业而引起的调节负担持续增加,进而发生睫状肌过度紧张(或 痉挛)。因此也有人称之为调节性近视。在这一时期如果进行合理的治疗,放松调节,假性近视的变化是可逆转的,混合性近视 也可以降低屈光度数。否则,时间一久,有向器质性近视移行的 趋向。日本有人证实,长期过度使用调节后。晶体的可塑形性减退,即使再使用睫状肌麻痹剂也不能使之恢复,成为屈光性近 视。因此认为,从长期的预防医学观点看,治疗假性近视,防止 其向真性近视发展,和防止轻度的真性近视向重度近视发展是有其必要性和积极作用的。但是,近年来也有学者提出:调节在近 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是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单从调节 着手难以解决近视眼问题,因此对过分强调近视眼的真假之分是否有其必要性提出了质疑。在假性近视和混合性近视的治疗上,目前有人从如下几方面 着手进行:(1) 提高视中枢的兴奋性,达到改善视觉功能:包括各种直 流电疗、穴位导电、气功、耳针等,其疗效的可靠性及稳定性尚 有异议。(2) 放松调节:① 药物疗法: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阿托品类药物点眼。它能使 紧张的睫状肌松弛,因而有较明显的治疗效果。但是一旦停药,还会复发,长期用药会影响视近工作所以不可能坚持,降低药物 浓度又使疗效有所折扣。② 雾视疗法:通过眼前增加凸透镜使调节逐渐放松,视力缓 慢增加。这种方法较为简单易行,但是并不能将全部调节紧张放松。③ 双眼合像法:通过合像训练将视线吸引向远方,使两眼视 线平行,调节随之放松,起到了防治近视的作用。
    我*** | 2016-10-04 18:14:19 49 4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 眼科相关知识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