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你知道能与丝绸古道相媲美的“白兰古道”吗?

首页

你知道能与丝绸古道相媲美的“白兰古道”吗?

你知道能与丝绸古道相媲美的“白兰古道”吗?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6-18 17:36:56
  •   
    在青藏高原的东部有一条鲜为人知的古道,古道沟通漠北 •与江南,在青海北与羌中道、唐蕃古道相接,向南纵贯海南东 部贵德、贵南、同德三县,经黄南泽库、河南二县直抵四川松 潘,南北延伸近2000千米。人们曾借用驰骋高原的草原古国白 兰国的名字,将其取名白兰道。
       白兰道与白兰王国有着密切的关系。李文实在其著作《西 陲故地与羌藏文化》中认为,白兰作为一个游牧部落王国,居 无定所,但肯定活动在大致背依巴颜(谐音白兰)喀拉山,吐 谷浑以南,包括今天的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贵南、同德、黄 南泽库以及河南在内的广大地区。
       白兰道兴起于人类一次次的大迁徙。关于白兰道,最早可 追溯到“三苗迁到三危”的尧舜时代,这是民族大迁徙的重要 时期。其中的河关为今天的青海贵德县,而赐支就是阿尼玛卿 山黄河河曲的广大地区。 通过这条草原游牧部落迁徙的大通道,丁零人从东南洮岷 之地,过西倾山来到了后来的白兰地,并有幸来到穆格滩,来 到了美丽的同德巴滩草原,建立了白兰国。
      古书记载:白兰出 产黄金铜铁,逐水草放牧,以肉、奶酪为食,有自己的文字。 土地宜种植大麦,还有豆类,出产蜀马、牦牛。这里是一个文 化发达的高原特殊部落。 通过被称为草原游牧部落迁徙大通道的白兰道,一批一批 原始部落向西进入新疆,向东进入河湟,向北到达漠北草原。
       从居延海,所谓的龙城之地,南越祁连,过西倾山,入松潘, 以宗日人为代表的原始游牧部落源源不断地进入四川盆地西部 和云贵高原,甚至到达缅甸和印度东北山地,成为当地的居民。 可以说,白兰人到来之前,白兰道已成为草原牧人自由通行的 大通道,而这比丝绸之路的出现还要早数千年。
       白兰道的繁荣并被载入官方史册大概是在白兰国(即吐谷浑 时期)。《晋书》、《北史》记载,吐谷浑在西晋永嘉之乱后,迁到 洮水流域,继而向西发展,树洛干时“率所部数千家奔归莫何 川”,吐谷浑走的正是白兰道。南北朝时期,丝绸之路南移,更使 丝绸白兰道家喻户晓。
      因其在黄河以南,又称之为河南道。 据史书记载,公元420年,北魏统一了中国北方,与南方汉 族政权对峙,加之漠北柔然崛起,堵塞了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 河西走廊。此时,南方汉族政权为打通与西方的交通,使得江 南经同德或大母桥(同德县巴沟尕连峡)渡黄河,越布尔汗达 山,即苏巴巴颜(白兰)喀拉山(都兰)入柴达木向漠北或西 域的道路兴盛起来,而占据这条道路的重要政权就是吐谷浑和 白兰国。
      南北朝宋景平元年(423年),盘踞河西的北凉沮渠氏 和吐谷浑阿豺通过此道向刘宋朝贡,并接受宋的封号“沙州刺 史”,双方的使臣从此来往不绝。429年,柔然(其高车副伏罗 部为丁零人,后建立高昌政权,史称高车)使节从居延路或蒙 古草原南下,经北凉酒泉或张掖,再经吐谷浑所据的河南浇河 (贵德、同德),沿西倾山(泽库、河南)北麓,至龙涸(松 潘),顺岷江,入蜀。
      《高僧传》记载僧人法献“以宋元徽三年 (475年)发踵金陵、西游巴蜀,路出河南”。僧人慧鉴、明达、 法勇(昙元竭)、惠生、宋云等都经白兰去西域求经。前凉、西 凉、北凉等亦赖白兰道与南朝通。白兰人在这场延续数百年的 贸易活动中,逐渐肩负起作为中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 继和向导的重任。
      我们从今天青海都兰吐蕃大墓中发现的江南 丝绸与波斯织锦中还可以看到当时贸易的繁荣。高原成为东西 方文明交会之所和各民族融合之地。 白兰道最有可能成为丝绸之道、财富之道、幸福之道、和 平之道,而更加引世人瞩目。然而,吐蕃的出现,改变了这一 进程。
      吞并白兰国的吐蕃人在与唐王朝争夺中发现,他们可以 从白兰道掠夺他们梦寐以求的财宝。为了掠夺财富,他们赶走 了党项,吞并了吐谷浑和西山八国,进占松潘,虎视中原,成 为这条古道的主人。但他们从掠夺出发,最终葬送了白兰道这 条可以成为丝绸之路的和平之路。
       白兰道的出现和白兰道的衰落都是人类智慧的选择。白兰 道的出现为不同地域的不同种族完成民族融合,以及中华民族 多元文化的形成创造了条件。白兰道的衰落,除了吐蕃掠夺大 于管理的原因外,政治、经济、地理与人口的影响,是最根本 ,的原因。随着河湟经济中心地位的确立,河湟为中心的政治圈 的形成及定型,东接秦陇、西连西域的羌中道的优势最终导致 白兰道的衰落,这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白兰道过早地消 失,当然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结果。我们今天不能因为找不到 它曾经穿山越岭的痕迹,而就否定它的历史。白兰道作为4000 年前原始游牧迁徙的大通道的历史地位永远不会被抹去,同样, 白兰道作为与羌中道一唐蕃古道、丝绸之路同等重要的东西方 交通孔道的历史地位也永远不会被抹去。

    谢***

    2016-06-18 17:36:56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