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2道历史必修2第一单元材料题

首页

2道历史必修2第一单元材料题

要有答案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09-05 01:25:30
  •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
    ——《国语•齐语》材料二 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
    ——《孟子•尽心上》材料三 苏州东城比户习,“专其业者不啻万家”,大多“雇人工织”,按件计酬
    ——清《长洲县志》请回答:
    (1)以上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手工业中哪三种主要经营形态?
    (2)材料一所反映的手工业经营形态中,主要特点是什么?
    (3)材料二反映出的经营形态的最主要特点是什么?
    (4)材料三反映出手工业部门出现了什么新的变化?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律》中……对地主官僚“占田过限”、“妄认盗卖公私田”、“在官侵夺私田”等不法行为,也定有惩治律条。
      州、县、里正地方官须依均田令进行土地还授,“若应受而不授,应还而不收”,也要依法治罪。地方官“诸差科赋役法及不均平,杖六十”,擅自加重赋敛的,以坐脏或枉法论罪。
    材料二 唐代均田令对贵族官僚业田的规定不仅全面,而且数额很高,对土地买卖的限制也比较松弛,……皇帝对贵族官僚无限制的赐田,……到玄宗时期,一方面因为商品经济空前发展,从事兼并的富商大贾愈来愈多,另一方面,官僚集团也空前膨胀。
      ……“兼并之弊,有愈于汉成(帝)、哀(帝)之间。”
    材料三 安史之乱以后,贫富分化更加悬殊,“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大地主的土地多阡陌相连,他们把相连在一块的土地组成一个生产单位,当时通称为田庄。……在唐后期,官府、皇室、官僚、豪富以至寺院,都拥有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的田庄。
      
    ——摘自《中国古代史》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唐律》为保证均田制的顺利实施作了哪些具体规定?
    (2)综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唐均田制不能长久维持的原因。
    (3)《唐律》虽然对均田制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保障,但最终均田制还是遭到了破坏,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26.(1)官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和民营手工业。
      
    (2)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3)自给自足。
    (4)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7.(1)限制地主兼并土地,严格实行土地还授的规定;严禁增加额外赋役。
      
    (2)贵族、地主占有大量土地(永业田);土地买卖频繁;皇帝无限制赐田;富商、官僚等大肆兼并土地,庄园遍布各地,政府无地可授。
    (3)《唐律》从根本上是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保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
      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和均田制的破坏都是不可避免的。

    陈***

    2018-09-05 01:25:3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