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阅读下面的曲子,完成题目。长亭送别【端正好】王实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

首页

阅读下面的曲子,完成题目。长亭送别【端正好】王实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

阅读下面的曲子,完成题目。(7分)
长亭送别【端正好】
王实甫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1.这支曲子描写了一个怎样的情景?(3分)
2.“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两句中有两个字用得极有分量,请指出来并加以简析。( 4分)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12-26 01:34:01
  •   1。飘云的蓝天,萎积的黄花,南飞的大雁,如丹的枫叶,这些深秋的景物通过意象的组合在凄清萧瑟的西风中融成一体,渲染出寥廓凄凉、令人黯然神伤的凄凉气氛。
    2。“染”“醉”两字用得极有分量。两字均用拟人手法,前者不仅把所见景物的感受化为具有动态的心理过程,而且令人宛然如见离人的涟涟别泪;后者既写出了枫林的色彩,更写出了离人在离愁的重压下不能自持的情态。
      (指出“染”“醉”1分,答出拟人手法1分,两个字的分析各1分)
    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意境型的题目。第一步要抓住“碧云”“蓝天”“黄花”“大地”“西风”“大雁”“红叶”,同时要抓住景物的特点;第二步营造的氛围,一般是四字词语,可选择“凄清冷落”“萧瑟凄冷”“萧条凄凉”等;第三步,体现的情感。
      (意象和景物分析2分,情感和氛围分析1分)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炼字题。首先要点出字,一般是动词、活用为动词的形容词、副词,然后解释并指出活用或修辞,第三步代入句中描述,第四步写景效果和表达感情效果(指出“染”“醉”1分,答出拟人手法1分,两个字的分析各1分)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韩***

    2018-12-26 01:34:01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