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什么是博客?

首页

什么是博客?

什么是博客?怎么才能有自己的博客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8-04-04 12:46:41
    你好:博客就是“网络日志”,你可以在网上(博客)写出自己的日子文章和大家分享。
    你现在已经获取了新浪通行证,不管是来爱问注册或是注册新浪邮箱、申请了新浪博客。。。这些都算是注册了新浪通行证。 
    新浪通行证是使用新浪全部互动产品的快速登录钥匙,一经登录您便可在新浪各互动产品间自由穿行、无需二次登录。 
    如果你还未开通新浪博客,用你的这个登录号登陆后,到达新浪博客首页,按步骤填写完资料后,即可完成注册,就可以拥有你自己的免费新浪博客了。 
    也可以点击博主首页上的“注册”。。发表文章 ,点击注册可以直接进入到博客注册首页注册,你可以选择: 
    1、我不是新浪会员,直接开通新浪BLOG。 
    2、我是新浪会员,开通新浪BLOG。 (输入你这个登录名即可) 
    新浪博客首页  
    祝你顺利开通新浪博客!

    唐***

    2018-04-04 12:46:41

其他答案

    2018-04-04 09:46:41
  •   1。 blog(=部落格)=Weblog=网络日志(=网志);
    2。 blogger,就是写blog的人。
    博客(Blog),是一种简易的个人信息发布方式。任何人都可以注册, 完成个人网页的创建、发布和更新。博客充分利用网络互动、更新即时的特点, 让你最快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与资源; 你可以发挥无限的表达力, 及时记录和发布个人的生活故事、闪现的灵感等;更可以文会友, 结识和汇聚朋友,进行深度交流沟通。
       什么是博客? 中文“博客”一词,源于英文单词Blog/Blogger。Blog,是Weblog的简称。Weblog,其实是Web 和Log的组合词。Web,指World Wide Web,当然是指互联网了;Log的原义则是“航海日志”,后指任何类型的流水记录。
      合在一起来理解,Weblog就是在网络上的一种流水记录形式或者简称“网络日志”。Blogger或Weblogger,是指习惯于日常记录并使用Weblog工具的人。虽然在大陆早些时候或者台湾等地,对此概念的译名不尽相同(有的称为“网志”,有的称之为“网录”等等),但目前已基本统一到“博客”一词上来。
      该词最早是在2002年8月8日由著名的网络评论家王俊秀和方兴东共同撰文提出来的。博客也好,网志也罢,仅仅是一种名称而已,它的本义还是逃不过Weblog的范围。只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博客”,既可用作名词Blogger或weblogger——指具有博客行为的一类人;也可以作动词用(相当于英文中的Weblog或blog),指博客采取的具有博客行为反映、是第三方可以用视觉感受到的行为,即博客们所撰写的Blog。
      因此,“他/她是一位博客,他/她天天在博客”及“博客博什么客?”在中文语法与逻辑上都是正确。只是不同场合的用法不同罢了。   Blog究竟是什么?说了半天,其实一个Blog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帖子(Post)所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倒序排列。
      Blog的内容和目的有很大的不同,Blog的内容和目的有很大的不同,从对其他网站的超级链接和评论,有关公司、个人、构想的新闻到日记、照片、诗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说的发表或张贴都有。许多Blogs记录着blog个人所见、所闻、所想,还有一些Blogs则是一群人基于某个特定主题或共同利益领域的集体创作。
      撰写这些Weblog或Blog的人就叫做Blogger或Blog writer。   博客存在的方式,一般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托管博客,无须自己注册域名、租用空间和编制网页,博客们只要去免费注册申请即可拥有自己的博客空间,是最“多快好省”的方式。
      二是自建独立网站的博客,有自己的域名、空间和页面风格,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方兴东建立的;三是附属博客,将自己的博客作为某一个网站的一部分(如一个栏目、一个频道或者一个地址)。这三类之间可以演变,甚至可以兼得,一人拥有多种博客网站。 博客与黑客的区别   博客一词的创始人方兴东先生对于博客与黑客的区别有这样一段论述:①博客与黑客一样,也是“知识工人”的一种类型(注:这里所说的黑客,是指像Linux社区成员那样的生产性而非破坏性黑客)。
      黑客的力量与其说来自于他本人作为“知识个体户”的智力,不如说来自于一种组织机制。而这种组织机制——开放性、自组织、自我优化,恰恰是由知识的充分共享——源代码的开放——来保证的。在这个意义上,黑客与其说是指人,不如说是指一种全新的知识的生产方式和交流方式。
      与黑客不一样的是,博客从一开始首先就是指一种网络交流方式——继Email、BBS、IM(即时通讯)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一种媒体形式——自媒体(we media,或者叫“个人媒体”)。换言之,仅从字面上讲,博客首先是指一群人,其次才是指某个人,首先是指“我们”,其次才是指“我”——通过多链接的、“序曲——导言”式的网络日志,使“我”成为“我们”,并让更多的人汇入到“我们”中来的“我”。
      知识共同体”是他们共同的血缘。在博客和黑客的世界里,借用邓恩的诗句来说,“没有人是孤岛”,每个人都是同一个大地的一部分。单个的博客不是一个自足的点,而是一个知识网络上的节点。相对而言,博客比黑客更明显地表现出“节点”的性质来。②与黑客相比,博客的知识门槛低得多。
      任何人都可以在几分钟之类迅速成长为一名博客——只要他有这个兴趣即可。博客的文本提供了不少信息,但博客本人往往可能不是作者(版权所有者),他所做的,可能仅仅是提供了一些链接而已。另外,博客的读者也可以加上自己的链接。因此,与传统媒体不一样,博客往往不是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向自己,而是通过已有或潜在(有可能被其他人加上)的链接,把注意力引向一个个“他者”。
      最重要的是,博客通过把读者引向读者自己,让读者逐渐成为作者。从知识和信息的消费者变成提供者。 什么是博客服务供应商 博客服务供应商Blog Service Provider(BSP) 为博客作者和读者提供服务,将博文呈现给博客读者,是博客内容的载体。
      BSP的服务质量影响着博客用户的使用状况,并影响着随之而来的一些增值服务应用。因此BSP们需要提高博客平台的服务质量,提升博客作者和博客读者的满意度。 目前国内的BSP市场基本呈现三类并存的形式。 一类是独立运营的BSP,比如Blogcn, Blogbus等; 一类是基于传统的门户网站而建立起来的BSP,比如新浪博客、搜狐博客等; 一类是借助关联产品建立起来的BSP, 比如网易空间、QQ空间、MSN Space等。
       就目前的市场占有率来看,腾讯QQ空间、新浪博客、网易、搜狐等占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从功能来看,有文字博客,如新浪博客、博客中国等;图片博客,如拉风网、fotoblog等;移动博客,如万蝶移动博客;视频博客,如酷6网、土豆网等。 博客的发展历史 博客的发展史漫长而曲折,从因特网出现伊始博客即以某种形式存在。
      事实上,有一个早期的网页和博客的形式很类似——站长提姆•李博纳(Tim Berners-Lee,因特网发明人)定期更新该网站及其他一系列的网站(当时的数目仅为10个)。 后来,博客演变成一种分享个人心得及其他一些个人认为是有用信息的方式。
      从发展之初,博客就带有双重功能,一方面它是很棒的在线写日志的工具,另一方面也是绝佳的交流工具。 而后的1993到1996年间,NCSA和网景的“What’s New”栏目,也有着博客网站的雏形。博客真正的历史可以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 1998年Jesse James Garrett发表在Camworld的网络旅行日记,是点燃博客社区之火的导火索,从此博客成为一种新的潮流。
      1999年8月,Para(就是现在 的前身)在网上免费发布了Blogger软件。而此前,算得上博客的人大概还只有几打而已。结果,这样一来,如同干柴碰上烈火,许多人利用这个软件作为武器,进入博客队伍。博客队伍开始迅速繁衍开来。 到2000年,博客开始成千上万涌现,并成为一个热门概念。
      2001年9月11日:世贸大楼遭遇恐怖袭击,博客成为重要信息和灾难亲身体验的重要来源。从此,博客正式步入主流社会的视野。正是这场恐怖的袭击,使人们对于生命的脆弱、人与人沟通的重要、最即时最有效的信息传递方式,有了全新的认识。 2004年是博客发展的关键一年,企业思想先驱,如管理大师汤姆•彼得斯(Tom Peters)、创业家盖川崎(Guy Kawaski)等人都开始体验到博客的威力,事实上,如今的经济类读者都必须为作品开设博客才算完整,《财富》、《商业2。
      0》等全球性商业杂志也纷纷感受到博客的效用,全世界的企业都开始关注这个领域。 到2005年全球已有5000万以上的人加入写博客的行列。到2007年,全球博客数量突破一亿。虽然与13亿以上的网民相比,还显得微不足道。但是这些博客的影响力,却早已超出了他作为个人、甚至作为自己所在行业的原有范围。
      开始引起主流的媒体的强烈关注,并明显感受到博客崛起对传统媒体的冲击。 除了美国,英国、匈牙利、德国等欧洲国家的博客也形成声势。亚洲,包括中国也开始感受到博客的脉动。2002 年,博客的概念被引入中国并得到快速发展,2005 年,博客得到规模性增长;2006 年,中国网民注册的博客空间更是超过3300 万个。
      截止到2007年11月底,中国博客空间已达7282万个,博客作者人数达4700万,平均近每4个网民中就有一个博客作者。 伴随着注册数量的增多,博客以极快的速度融入到社会生活中,逐步大众化,成为基于互联网的基础服务。并随之带来一系列新的应用,诸如博客广告、博客搜索、企业博客、移动博客、博客出版、独立域名博客等创新商业模式,在未来几年内,作为一种新的媒体现象,博客的影响力有可能超越传统媒体。
       博客和传统网站有什么不同? 从实用的角度来说,博客比传统的静态网站更加吸引人。博客在你每次访问的时候都会提供可读、可视、可听到新内容,也会使在线联系更加方便和快捷。可以预言者不久的将来,博客或者类似博客的事物将会取代类似宣传册的传统网页。
       博客和传统网站不同,是因为博客: 1。 互动性更强 2。 内容更口语化 3。 使用快速发布(instant-publishing)软件创作,不需要技术经验,也不必有专家或IT技术人员支持。 4。 快速把更新内容传递给相关读者——而不需要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 5。
       和静态网站相比,频繁的更新令博客在搜索引擎上的排名更高。 可见,作为一种营销策略,博客会比传统网站更有效率。 博客订阅服务 相较于传统上对订阅的理解,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新闻订阅博客订阅越来越深入日常生活,现在大多数的新闻网站和博客网站都提供RSS订阅的功能更。
      RSS 是在线共享内容的一种简易方式(也叫聚合内容,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通常在时效性比较强的内容上使用RSS订阅能更快速获取信息,网站提供RSS输出,有利于让用户获取网站内容的最新更新。网络用户可以在客户端借助于支持RSS的聚合工具软件,在不打开网站内容页面的情况下阅读支持RSS输出的网站内容。
      您一般需要下载和安装一个RSS阅读器来管理这些新闻,在线方式是现在更加流行的方式,不用安装附加的软件,在任何上网的地方就能够获得你想知道的内容而无需做任何的数据迁移工作,订阅后,您将会及时获得所订阅的最新内容 关于博客的一些说法和比喻   我搜索了一下,对于博客的说法,网上有如下一些论调和比喻,列举出来,对大家理解博客是有好处的:   ——博客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
         ——博客是网络时代的个人“读者文摘”。   ——博客是以超级链接为武器的网络日记。   ——博客是信息时代的麦哲伦。   ——博客代表着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工作方式,更代表着新的学习方式。通过博客,让自己学到很多,让别人学到更多。
         ——博客代表着“新闻媒体3。0版”:旧媒体(old media)→ 新媒体(new media)→ 自媒体(we media)。   总之,博客是一个正处于快速发展和快速演变中的互联网新应用。在《市场术语》中对博客的定义为:一种表达个人思想和网络链接,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
      Pyra创始人EvanWilliams认为博客概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频繁更新(Frequency)、简洁明了(Brevity)和个性化(Personality)。佩姬?努南的解释是:博客是每周7天,每天24时运转的言论网站,这种网站以其率真、野性、无保留、富于思想而奇怪的方式提供无拘无束的言论。
      其他说法还有:博客是一个“快捷易用的知识管理系统”(Dylan Tweney),博客是新型的“协同媒体”,博客是“不停息的网上旅程”,是“个人网上出版物(社区)”,是“网络中的信息雷达系统”,是“人工搜索引擎”,是“专家过滤器”,是“自组织网络生态”,是“草根记者”……   成为一名博客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
      只要你原意,任何人都可以在几分钟之内成长为一名博客。 博客与Web 2。0 博客已经扩展出了几种应用,如播客等。博客可以作为个人在互联网上的内容中心,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代表和展现自己的地方。博客也应成为现在非常流行的“个人空间”的核心应用。
       博客搜索 博客搜索,是搜索引擎针对博客内容所提供的搜索服务。随着博客的兴起,各大搜索引擎纷纷推出了博客搜索功能。如果你的博客能被抓取到各大搜索引擎博客搜索的索引库中的话,那将会给你的博客带来更多的访问量。那么首先你要做的就是让搜索引擎收录你的博客。
       各大搜索引擎博客网站登录入口>> 博客营销的概念 博客营销的概念可以说并没有严格的定义,简单来说,就是利用博客这种网络应用形式开展网络营销。要说明什么是博客营销,首先要从什么是博客说起。现在关于博客概念的介绍已经非常多了,对博客概念的描述大同小异,简单来说,博客就是网络日志(网络日记),英文单词为BLOG(WEB LOG的缩写)[网络营销教学网站对于博客概念的解释:什么是博客,博客及其发展简史]。
       博客这种网络日记的内容通常是公开的,自己可以发表自己的网络日记,也可以阅读别人的网络日记,因此可以理解为一种个人思想、观点、知识等在互联网上的共享。由此可见,博客具有知识性、自主性、共享性等基本特征,正是博客这种性质决定了博客营销是一种基于个人知识资源(包括思想、体验等表现形式)的网络信息传递形式。
      因此,开展博客营销的基础问题是对某个领域知识的掌握、学习和有效利用,并通过对知识的传播达到营销信息传递的目的。 与博客营销相关的概念还有企业博客、营销博客等,这些也都是从博客具体应用的角度来界描述,主要区别那些出于个人兴趣甚至个人隐私为内容的个人博客。
      其实无论叫企业博客也好还是营销博客也好,一般来说博客都是个人行为(当然也不排除有某个公司集体写作同一博客主题的可能),只不过在写作内容和出发点方面有所区别:企业博客或者营销博客具有明确的企业营销目的,博客文章中或多或少会带有企业营销的色彩。 二、 博客兴起的传播学思考 博客的兴起和发展显示出博客的巨大传播力量和极强的生命力,并在传播学者和媒介管理者中引发了一系列的思考。
       (一)、博客:真正平民化的媒体 有人把博客叫做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因为它的信息搜集、整理、制作、传播的全过程完全由个人来完成,其内容涉及的是与个人相关的信息,如个人作品、个人日程安排、每日阅读心得、个人推荐网站链接等等。博客内容只跟博客自己的喜好有关系,而不受政府,党派、和任何社会组织的影响,博客的更新没有时间限制,形式也不拘泥于传统的媒体报道形式,可以是图片、文本,也可以是影音文件等等。
      博客的内容、形式、更新时间完全由博客自己决定。 博客推崇“零编辑、零技术、零体制、零成本、零形式”的低门槛进入模式,“任何人都可以博客,任何事情都可以博客,任何方式都可以博客”。⑦博客没有上司领导,没有公司束缚,没有内容主题的要求,也没有文体限制,甚至没有工作时间要求,成为博客纯粹是一个自由状态的人的自发行为。
      个性的思想、个性的爱好和兴趣能在博客中充分展示,这正是博客能够吸引博客本人和读者的力量源泉,使博客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平民媒体。 (二)、博客对传统传播模式的革命 传统的媒体传播模式是自上而下的集中式传播模式,有史以来,大众传播一直奉行的是少数人制作、多数人消费的信息传播模式,传统的传播模式不仅限制了公众的信息传播权,而且控制了公众的信息占有规模。
      网络出现后,虽然公众与传媒组织共享了相同的信息通道,但是这种共享是极其有限的。博客的传播模式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开放式传播模式:大多数人发言、大多数人消费。博客给更多的人提供了一个参与搜集信息、发布信息的平台,博客之间通过相互共享和交流,可以从多角度、多方位的对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报道,从而使报道更加全面真实。
      博客的出现使新闻业再也不是媒体公司和专业记者自上而下的传播过程,而越来越成为一种受众、编辑、记者互动的自下而上的传播过程,受众也不再是被动的角色,而是新闻信息的参与者,主动的参与到新闻信息的收集、报道和传播的全过程。⑧ 1947年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卢因提出了“把关人“理论,他认为在信息转播的过程中,充满了“把关人”。
      但是,在传统的大众传播中“把关人”只是少数的媒体从业人员,信息是否被允许进入传播渠道或者在渠道中继续流动只能由这些少数人来决定。在博客中每个人都可以相对独立地完成信息搜集、整理、制作、传播的全过程,在信息取舍过程中,也当然地充当着“把关人”角色。
      于是,在传统传播环境下由少数传播组织控制把关权的状况,就被庞大的博客“把关人”阵容彻底颠覆。⑨ (三) 博客使新闻报道更加及时、全面、完整 虽然博客不是专业的新闻记者,但是博客随时可以将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及时的发布到自己的博客网上,并且不需要任何部门的审查,不受任何机构和团体利益的影响,这就保证了新闻信息传播的及时性和公正性。
      而且博客分布在社会的各个行业和部门,有的博客甚至是各行业部门的专业人才,他们发布的新闻有的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因此掌握的信息有可能要比专业的记者要全面、真实的多。2001年美国“9。11事件”发生后,许多现场的博客把自己亲生经历和感受登载在博客网上,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传统媒体也争相刊登来自博客的信息。
      目前,世界上许多传统的媒体都非常重视来自博客的新闻,从中挖掘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并对其信息进行跟踪和深入报道,博客新闻已经成为专业媒体的重要信息来源。 有些新闻事件的发生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博客能够通过高强度的交互报道、多角度的信息披露把新闻全过程不断呈现出来,有些博客网站甚至还专门将各大专业媒体的报道汇总后制成链接群,对专业媒体报道的信息进行整合,使报道主题进一步地延展,从而使新闻报道更加全面、完整。
       (四)、博客真正实现传播的小众化、专业化 博客按照个人的欣赏标准和评价尺度选择、收集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并在博客网上推荐给他人,他们将小部分有共同兴趣爱好的群体视为目标读者。在博客社区中,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读者群,每个博客又是这个群体的忠实的读者,从而形成一种规模宏大的多对多互动传播的小众化传播模式。
       博客按内容不同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以发布时效性内容为主的博客,如过滤各类新闻的博客;一类以发布专业性知识为主的博客,他们专注于某一特定领域,对专业知识进行过滤和积累;一类是以个性的交流为主的博客,如记录个人生活日记的博客。有共同兴趣的博客可以组成一个博客社区,在这些社区里汇集了一批有专业技术、乐于共享的博客,他们把日常看到和想到的思想精华及时发布在自己的博客上,使得社区成员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接触最鲜活的思想,浏览全世界最新的专业信息、评论与报告,准确把握最新的专业热点、专业动态和趋势。
       (五) 博客和传统媒体的融合 博客作为新的媒体形式,它是传统媒体的延伸和发展。一方面他具有传统媒体的所不具有的优势,另外一方面它又脱胎于传统的媒体(如互联网),需要借助传统的媒体力量来发展自己。正如在“克林顿拉链门丑闻事件”中如果没有《新闻周刊》,德拉吉不可能捕捉到这一轰动世界的新闻线索,没有传统媒体的报道,这一新闻也许会淹没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之中而不为人们所注意。
       传统的媒体同样也需要博客来扩大自己信息的来源和群众基础。目前许多网站开始把博客融入到自己的运作模式中,有的网站甚至把知名的博客网站收购到自己的麾下,把它作为自身媒体的补充和延伸,借以吸引更多的读者。随着博客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它将会和传统媒体形成一定的互补,甚至双方在很多方面还会有进一步的进融合趋势。
       三、 博客:如何生存 博客是否能生存发展下去关系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加强自身的管理,二是如何选择一种适合自身发展的运营模式。有人担心,每个人都可以在博客中发言,会不会因此而失控?博客报道的大量的信息,会不会使博客变成新的信息垃圾场?低成本运作模式还能让博客支撑多久? 博客能不能很好的发展自己,自身的自律机制在其中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博客就象一个个开放的私人的房间,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房间整洁有序而不是乌烟瘴气。所以博客虽然显得很自由,但是它的有序性和内容的原创性远远高于过去的论坛。至今为止,博客世界都表现出惊人的有序和自律,他所具有的公信力甚至超过有些传统的媒体。⑩当然,有些博客报道的新闻信息中也存在虚假的信息,但是博客世界的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最终将会把一声誉不好的博客网站淘汰出局。
       博客从其诞生起就显示出其反商业性的本性。博客网站基本都是低成本运作,甚至是零成本运作,博客中国在成立初期就曾经提出网站运营的三不原则:不刊登商业性内容、不刊登商业性广告,不对内容商业化收费。这种运营模式能否使博客继续生存发展下去?优秀的博客拥有很多的读者,拥有很高的知名度,这是博客发展的动力。
      但是对于博客托管站来说,他们需要更多的资金来满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用“博客中国”创始人方兴东的话来说博客中国“就是一个网民在网上的家”,如何让这个“家”能生存和发展下去?笔者认为一方面优秀的博客托管站可以吸引一些商业广告和企业赞助,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和一些商业网站开展合作,商业网站利用博客来吸引读者,博客也可以利用商业网站的资源使自己生存下去。
      但是,无论是吸引商业广告和赞助还是和商业网站合作,博客都应该避免因商业化而带来的鱼龙混杂,失去博客原有的本色。 。

    簸***

    2018-04-04 09:46:41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