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如何评价诸葛亮???

首页

如何评价诸葛亮???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9-02-02 12:18:12
      我认为:对诸葛亮的评价应该秉承着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一分为二看待。纵观诸葛亮一生,应该说,他是光辉的,但是人非圣贤,当然,他有很多缺点。
    首先,他的功绩应该肯定。
    四川今天北称为:天府之国。究其根源,来自于诸葛亮治蜀之功。大家知道在刘备入主西蜀之前,西蜀乃蛮荒之地。
      人民蒙昧,野兽出没,生产力极其落后、低下。经过诸葛亮的治理,生产力跃居全国前茅。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治安空前良好,做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境地。蜀地开始成为中国富庶、繁华的地区之一。诸葛亮还发明了很多农耕器具,以利于农业生产。所以,至今蜀地老百姓还怀念诸葛亮的功绩。
      这是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有人会说,诸葛亮逆历史潮流,扶持一个没落的汉王朝,是历史退步,是倒行逆施。这对不对呢?值得商榷!在当时哪个历史背景,诸葛亮的选择无可厚非。按一些学者所言,诸葛亮应该帮助曹操完成统一大业,而不是怂恿刘备三分天下。我觉得不是这么简单。
      第一,曹操值不值得贤士们帮助统一华夏。我们看看曹操所作所为,尽管算是个英雄,但是残暴不仁,冷酷多变,并不是天下福祉。况且曹操出身宦官,让好多士人看不起,也没有统一华夏的号召力。诸葛亮选择刘备是多方面的:一是,刘备礼贤下士,诚心招纳贤士。二是,刘备汉室宗亲,有号召力。
      古人特讲究门第。要说,西汉末年比刘秀出色的人难道没有吗?还不是他室汉室宗亲,有号召力,又有谋略,才有许多贤士去帮他打天下。三是,在刘备处,知识分子完全有了用武之地。刘备放手诸葛亮去干,言听计从。让古代知识分子的梦想得到实现。拥有一个开明、信任的君主,有一个施展报复的舞台!这是多少代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理想。
      再者,刘备宽仁,爱民,有作为明主的先决条件。得民心者得天下,诸葛亮的选择是对的。 另外,诸葛亮也不是提倡分裂。他在隆中对曾说得很明白:联吴抗曹,以待时机,灭吴统一华夏。只是出师未捷身先死,才长使英雄泪满襟!时势让满腹才华的诸葛亮没办法。 况且,我们知道,直到唐以后,士族势力才逐渐消亡。
      那时,正处反动的士族势力猖狂的时候,诸葛亮尽管雄才伟略,但是挡不住这股逆流。(注:曹操和孙权也曾努力消除士族势力,但是没成功,却成为士族势力的维护者) 再者,诸葛亮极大的促进了西蜀的文化。经济建设。似的西蜀数百年后,人才辈出,文星璀璨,产生了如苏东坡、李白等大文豪。
      经济上人民富裕,蜀地富庶。 诸葛亮还注意搞好民族团结,“七擒孟获",让西南少数民族归化汉文明。起到了融合民族,传播汉文明的作用。 对国内,诸葛亮依法治国,奖罚分明,让蜀国成为三国中唯一的“文明之邦”。对外,诸葛亮联合东吴,抗击曹魏,努力实现统一大业。
       但是,诸葛亮的确有缺点。 首先,他不注重人才的培养,致使“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足可见蜀国人才严重断层,后继无人。 再者,他没有制定选贤纳士的好政策。致使好多英雄豪杰游离在政权之外。 第三,他自己本来士倡导民主、任人唯贤的。但最终走上了反面,他自己独断专行,不能听取别人的宝贵意见。
      如,他多次伐魏,有大臣提出,多年征战,国库空虚,人民得不到休养生息。这是多么远见卓识的建议,但是诸葛亮端出刘备先主,执意伐魏。结果劳民伤财,最终被司马氏所灭。 最重要的是,他分不清指责范畴,竟然“亲校薄册”。这种小吏所作之事,一个堂堂丞相作,可见他分不清主次。
      最后被累死也是咎由自取。

    卦***

    2019-02-02 12:18:12

其他答案

    2019-02-02 12:50:35
  • 军师,为部上出谋划策等用到诸葛亮此人上面是不为过的
    以草人代替肉身使对方防不胜防等等都可以用来评价诸葛亮
    我们要学习诸葛亮的精神啊哈哈

    梦***

    2019-02-02 12:50:35

  • 2019-02-02 12:40:44
  • 诸葛亮功高盖主,甘心为刘氏家族牺牲自己的青春,甚至是生命。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未出茅庐便已知天下三分,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后人称之为:卧龙诸葛。当之不愧。及至辅佐刘备,草船借箭,巧设八阵图,七擒孟获,六出祁山,一生功劳至伟,非他人能及。

    阎***

    2019-02-02 12:40:44

  • 2019-02-02 12:05:57
  •   范文: (来自网络)
        衰叹诸葛亮   诸葛孔明,你,在世人的心目中,永远是历史的一颗璀璨的明星,总在高空引照。你的一生总是与智慧交结着,你的一生总是与忠良伴随。对!你是智慧的,你无愧是忠良的代表!但是我要说,你在关键时刻不够明智。   你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既显示你的雄韬大略。
      你这天卧龙一出山,首战—火烧博望坡,杀得夏侯墩闻风丧胆,慌不择路。此后你的才智便如一江春水向东流,似那火山爆发而一发不可收拾。 你手持羽扇,犹如一把利剑,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火烧新野,草船借箭,智取汉中,尽显你的风采;江东舌战群儒,三气周渝,骂死王朗,更显你的大智;七擒孟获,平定西南,空城计,再显你的英杰。
       你不仅是智慧的化身,而且对刘备也是忠心耿耿。 刘备三顾茅庐,恭你出山,你为报刘备知遇之恩,毕生效犬马之劳。你为蜀汉政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你不愧是一代忠良,不愧为人臣的楷模! 但,你在关键时刻又不明智! 刘备白帝城托孤,将辅国的重担托付在你肩上,你毅然地抗起这个包袱,报答刘备,兴富汉室,就是你毕生的职责,你的信念,你的追求。
       你辅佐刘禅,兢兢业业,十年如一日,丝毫不敢怠慢。你弘扬先帝刘备的遗志,对刘禅正确教导,为此白发可否多了几根?但是你可知道刘禅可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啊!刘禅乃无能之辈,无论丞相你进多少忠言,呕多少心肺之血,都是徒劳无功,于是无补的牙! 你可曾记得,刘备在临终前对你说:若此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材,君可自为成都之主。
      ”刘禅,昏庸无能,正天声色犬马,不理朝政,宠幸宦官,他病入膏肓,无药可救,难道这样的人“可辅之”?不可辅牙,但是国家还要继续生存和发展,百姓还要过太平生活,你就不能废刘禅而成帝业? 不,没有,你丝毫没有这么想过,你太忠心了,太“迂腐”了,你太不明智了。
      六出祁山,本想兴富汉室,成就霸业,可结果却因刘禅的几句区区戏言而以失败告终;前后出师表感人肺腑,可这对昏庸无能的刘禅来说,是再也普通不过的两份表文罢了!刘禅,是国家的累赘,是人民的罪人,难道你就不能执政当权,即位称帝? 但,你始终没有这么做,你仍是扮演臣子的角色。
      最后,你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丞相呀!倘若你继承皇位,则汉室兴盛,指日可待,天下兴旺是为期不远,人民生活也是否极泰来。思索一下,如果你这样做,不正是对国家,对天下苍生的最大厚赐吗? 但丞相你终究没有这么做,你只为人臣,为摇摇欲坠的蜀汉政权做最后的挣扎。
      你没有忘记刘备的那句话,你可曾知道,就因你的不明智,蜀汉最终以灭亡的命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历史已经过去,不管后人如何评价丞相你,但在我看来,丞相你的一生,既是辉煌的,又是悲哀的,衰叹你的不明智! 。

    朱***

    2019-02-02 12:05:57

  • 2019-02-02 12:00:00
  • 陈寿些《三国志》时,把他的前《出师表》附上了,司马光编《资治通鉴》时,把他的后《出师表》附上了,这是古代史家对诸葛亮的评价。

    肆***

    2019-02-02 12:00:00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