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金鱼有哪些特点

首页

金鱼有哪些特点

头、颜色、眼睛。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1-08-05 21:08:11
      1、金鱼的头型:平头型、高头型、狮头型、虎头型。
       平头型:指头顶部皮肤薄而平滑,无肉瘤,有窄平头和宽平头之分。   
       高头型:指头部肉瘤局限在头顶,俗称:鹅头、帽子、皇冠(一般用于珍珠鳞金鱼)。 
       狮头型:指文种金鱼(即有背鳍金鱼),头顶部的肉瘤很发达,并向下延伸到眼部以下乃至鳃盖处。
       虎头型:指蛋种金鱼(即无背绍金鱼),头顶部的肉瘤很发达,并向下延伸到眼部以下乃至鳃盖处。 2、金鱼的眼睛:正常眼、龙 睛、望天眼、水泡眼。 正常眼:指眼睛和鲫鱼眼相似,不凸出,有些品种两边眼睛的颜色不相同。 龙睛:指眼球较大,向两侧凸出眼眶之外,似中国古代传说中“龙”的眼睛。
       望天眼:指眼球凸出眼眶之外并向上翻转约90度,两眼朝向天空,亦称朝天眼。 水泡眼:指两侧眼球下方,各长出一大水泡,内藏半透明液体,呈水泡状。(水泡细小而不能颤动者称为蛙头。有些品种两边眼睛的颜色不相同,两水泡的颜色亦不相同。
       3、金鱼的鼻:何为绒球? 绒球:鼻孔中间有一皮肤褶,称鼻间隔,它把鼻孔分成前后两部分。鼻间隔特别发达的品种,在鼻部长出2个或4个肉质褶皱,称为绒球。 4、金鱼的鳃盖:金鱼的鳃盖可分为3种…… 硬骨鱼类的鳃,外面有骨质的鳃盖保护着,鳃盖是由前鳃盖骨、主鳃盖骨、下鳃盖骨、间鳃盖骨组成的。
      在鳃盖的后缘有一游离的膜,称为鳃盖膜。 金鱼的鳃盖可分为3种: 正常鳃盖:鳃盖骨没有大的变异,大多数金鱼的鳃盖属正常鳃盖。 翻鳃:主鳃盖骨和下鳃盖骨的后缘由内向外卷曲,使部分鳃丝裸露在外,习惯称为翻鳃(实际上鳃并不卷曲,而鳃盖骨是卷曲的。
       透明鳃盖:金鱼的某些种类鳃盖骨的骨片较薄,鳃盖内外表皮是半透明的,能从外面观察到部分鳃丝,使鳃盖显出鳃丝的血红色,称透明鳃。 5、金鱼的鳞片:金鱼的鳞片变异有以下四种类型…… 金鱼的鳞片变异有以下四种类型: 正常鳞:鳞片正常。
      基本无变异,大多数金鱼的鳞片属正常鳞。 珍珠鳞:鳞片的中央部分向外凸起,且颜色较浅,似粒粒珍珠镶在鳞片上。 透明鳞:鳞片中没有色素细胞和反光体,看起来犹如一片玻璃。 半透明鳞:鳞片以透明鳞为主,夹杂少量具反光体的正常鳞片。
       6、金鱼的鳍:鳍是鱼类的主要运动器官和平衡身体器官…… 鳍是鱼类的主要运动器官和平衡身体器官。一般鱼类的背鳍、臀鳍和尾鳍位于身体两侧的正中,不成对为单叶,它们合称为奇鳍(单个的意思);胸鳍和腹鳍位于身体的两侧,每侧各一个,是成对的,它们合称为偶鳍(成对的意思)。
      金鱼除色泽变化最大外,就是鳍的变化,它们的鳍大多变为宽、长或退化或短小,或分裂成双叶、四叶等,臀鳍则有单、双之分,也有无臀鳍的。鳍的变化是区别金鱼品种的主要特征之一: (1)背鳍:鱼类背鳍的作用是维持身体直立的平衡器官,使鱼身不易左右倾斜。
      金鱼分为有背鳍的种类和无背鳍的种类: 有背鳍种类——一般文种金鱼、草金鱼、部分龙睛、高头、狮头等均有背鳍,且背鳍较宽大。 无背鳍种类——这样的品种称蛋种金鱼。蛋种金鱼的背部圆滑,虽无背鳞,但其身短,略呈蛋形,尾鳍分成左右相等的两叶,同样能维持身体的平衡。
       有残缺背鳍的种类——即背鳍没有完全退化掉,还存在几根鳍条,这种金鱼,一般在幼鱼时就被淘汰了。 (2)胸鳍:靠近鳃盖处长有一对胸鳍,主要的作用是转换方向及划水,在繁殖季节也可做为辨别雌雄的标志,雄鱼鳍条上会出现追星,而雌鱼则不出现。
       (3)腹鳍:在胸鳍与臀鳍之间长有一对腹鳍,虽然起不到游泳的作用,却可以用来做出准确的机动动作,鱼健康时,腹鳍向外伸展,当腹鳍收缩靠近腹部时,说明此鱼的健康状况出现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4)臀鳍:臀鳍的作用和背鳍大致相同。
      金鱼的臀鳍位于肛门之后,有的种类具有单臀鳍(例如草金鱼),在其它各品种中,不同的个体有双臀鳍的,也有单臀鳍或无臀鳍的,一般人认为、有双臀鳍的为优良性状,但具单臀鳍的个体并不受到淘汰,没有臀鳍的个体一般在幼鱼时就被淘汰了。 (5)尾鳍:鱼类的尾鳍有推进和转向的作用。
       金鱼的尾鳍变化多端,尾鳍是否对称、优美与否,基本能决定这尾金鱼的优劣位置。金鱼的尾鳍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单尾鳍——有长尾和短尾之分,例如草金鱼的尾鳍是短尾单尾,燕尾金鱼的尾鳍是长尾单尾。 双层鳍——又称开放尾。
      在胚胎期,肛门后的皮肤分叉,发育成开放尾,根据分叉的多少,开放尾又分为两种: 三叶尾——上面两片尾叶相连,下面两叶分开,形成三叶尾。 四叶尾———上、下两片尾叶都分开,形成四叶尾。 金鱼的尾鳍形状可分为以下8种: 长尾一一尾鳍约为鱼体全长的2/3。
       短尾——尾鳍约为鱼体全长的1/3。 燕尾——层鳍单叶,尾鳍开叉较深,外观似燕子尾。 蝶尾——尾鳍左右两叶,呈“大”字形张开,外观似蝴蝶的翅膀。 宽尾——尾鳍展幅宽大,呈扇形,又称扇尾。
       凤尾——尾鳍既长又大,外观似传说中的凤凰尾,特指文种中文鱼、龙睛金鱼。 孔雀尾一一尾鳍向左右伸展,与鱼体略呈“T”字型,似开屏的孔雀尾羽,特指日本产地金类。 翻转尾——尾鳍三叶,下面两片尾叶两端向前翻转,特指日本产土佐金类。
       7、金鱼的颜色:鱼类的体色为什么那么丰富多彩呢? 鱼类的体色为什么那么丰富多彩呢?那是由于鱼类体内具有多种色素细胞所致,鱼类的色素细胞主要分布在真皮层中。 鱼类的基本色素细胞有三种:即黑色素细胞(Melanophore),红色素细胞(Erythrophore)和黄色素细胞(Xanthophore)。
       黑色素细胞呈星状,并有很多突起,细胞本身内,亦含有棕色的、黑色的或灰黑色的色素颗粒,鱼类色彩的浓淡是与这些色素颗粒的移动,集中与扩散有关。 黄色素细胞其结构和黑色素细胞大同小异,但有二核,色素颗粒小,在光线透射下呈橙黄色或深橙色。
       红色素细胞在一般鱼类中比较罕见,但在热带鱼中较常见,其分布也是局部的,细胞结构类似黑色素细胞,红色素细胞中的色素颗粒在瞬息之间即能集中与扩散。另外还有一种光彩细胞(1ridocyte)或称反光体,它是一种有强烈反光作用的白色结晶体。
       鱼类的颜色均系由基本色素细胞相互配合而成,但还需有反光体的配合。家养金鱼鲜艳多变的体色,只不过是以上几种细胞重新组合分布及强度、密度的变化,或消失了其中一种或两种成分而形成的。例如红色金鱼缺少黑色素细胞,黑色金鱼黑色素细胞很浓密,白色金鱼黑色素细胞和黄色素细胞全部消失,紫色金鱼黄色素细胞浓密而黑色素细胞稀疏,蓝色金鱼缺少黄色素细胞。
       鱼类的色素细胞和反光体的种类与含量的多寡,不仅每种鱼不同,即使在同一鱼体中的各部分亦不尽相同,色素细胞多集中在鱼体—上部,而光彩细胞多集中在鱼体的下部。鱼体色素细胞的多或少,与分布的区域,色素的配合情况及反光体的反光能力强弱等,决定了整个鱼体的颜色和斑纹,例如:普通鲫鱼,背部为灰黑色,两侧为上黑下白,腹部为银白色,该现象可解释为色素细胞集中在背部及两侧的上半部,愈往下愈少,至腹部已灰白、纯白,是色素甚少所致。
       鱼类的色泽并非固定不变的,可因环境、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和情感冲动而有变动,有时变化于瞬息之间。 金鱼的颜色可有以下几大类: 青-白-红-黑-蓝-紫-红白-红黑-黑白-蓝白-紫白-紫红-紫蓝-红黑白-紫红白-红蓝白-紫蓝白,五花依次排列。
      

    欧***

    2011-08-05 21:08:11

其他答案

    2011-08-07 18:25:53
  •   平头型、高头型、狮头型、虎头型。
    饲养水泡眼金鱼的方法  
    在各种金鱼特征变异中,尤以眼睛的变异最为丰富,龙睛、望天、水泡都是以眼睛的奇特而著称的金鱼品种,这其中又以水泡眼最为独特。水泡眼在京津两地,旧时的叫法是轱辘线眼、托眼。在金鱼的眼球下方,与眼眶连接处,各着生一个半透明的水泡,水泡的外部由皮质薄膜包裹着淋巴液,随着鱼龄的增长,水泡会逐渐变大,如同金鱼的头部顶着两只圆圆的气球。
      并且水泡迫使眼球向上转。形成望天的形状,犹如受到委屈的表情,讨人怜爱,别具情趣。品种由来:水泡金鱼又名水泡眼金鱼,是出现较晚的一个品种。无论是明代的《朱砂鱼谱》、《金鱼品》还是清代《竹叶亭杂记》中的《金鱼饲养法》卷都未见有其记载。水泡金鱼最早于 1908年在蛋种金鱼中被发现。
      初始的水泡并不明显,泡体很小。著名语言学家林汉达先生在四十年代所著《金鱼饲养法》一书中,曾有这样的描述:“其实眼眶下端生了一个水泡,好像人的下眼沿被黄蜂蜇了一下,浮肿起来有什么好看。。。”,在广东、香港地区,因为水泡的泡体容易破裂,认为有“破财”的兆头,多不愿意饲养。
       。

    2***

    2011-08-07 18:25:53

  • 2011-08-07 13:04:02
  • 青-白-红-黑-蓝-紫-红白-红黑-黑白-蓝白-紫白-紫红-紫蓝-红黑白-紫红白-红蓝白-紫蓝白

    圆***

    2011-08-07 13:04:02

  • 2011-08-05 11:30:59
  • 是我国的国粹 不怕冷 温度适应性好 卵生鱼
      有你要的

    2011-08-05 11:30:59

  • 2011-08-04 16:52:38
  • 金鱼的外部形态,与鲫鱼有极大的不同,几乎没有一个单一性状没有发生变异。其体态变异包括体色、体形、鳞片数目、鳞片形态、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尾鳍、头形、眼睛、鳃盖、鼻隔膜等变异。这里主要举出体色变异、头形的变异和眼睛的变异。

    1***

    2011-08-04 16:52:3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花鸟鱼虫 相关知识

  • 吃喝玩乐
  • 娱乐休闲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