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如何提高背诵能力?

首页

如何提高背诵能力?

我对背东西很头疼,常常前背后忘,就拿新概念来说吧,背了后面的课文,前面的就会忘记,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提高一下我的记忆能力啊?: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05-07-28 12:05:54
  •   文言文怎样背得更快? 
      “所谓文言文,是和白话文相对而言的,它是以先秦典籍所反映的古代语言为基础,至秦汉以后逐渐形成的一种定型化的古代书面语言。”文言文是先人们创造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它记录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化,蕴藏了祖先们的聪明才智。
      但这对现在的初中生来讲,在语言上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隔膜。其实,文言文中有许多美好的东西。我觉得作为我们学生来说,首先要要明确文言文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意义。 首先,培养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可以为我们进一步阅读古籍打下良好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留传下来的古籍数不胜数,不仅包括文学、史学,还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医药、地理……这丰富的文化遗产无不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珍贵资料和宝贵经验,如果不能充分利用这些文化遗产,那无疑是一种浪费。
      如果我们不具备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将来无论是参加工作还是继续深造,势必要受到一定影响。而且我国的古籍数量之多,举世罕见,根本不可能把它们全部翻译成现代汉语。因此,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其次,培养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提高我们的现代汉语水平。
      文言文语言精练,言简意赅,布局谋篇,巧妙得体,我们完全可以取其精华,加以借鉴,以提高现代汉语的读写能力。 再次,培养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可以开扩我们的视野,培养我们高尚的情操。选入教材的文言文虽然有限,但它也能反映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这些文言文的学习,我们可以学到丰富的知识,可以开阔眼界,可以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例如,学习《曹刿论战》可以得到“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军事知识。再如学习周敦熙的《爱莲说》,莲花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贵品质至今还能激起我们心灵的涟漪。
       既然文言文有如此重要的意义,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学好文言文呢? 文言文学习的第一步是“读”。这里的“读”是指出声朗读。“读”是文言文学习的立足点。“读”可以培养我们的语感,可以培养我们对文言词语、文言句式的敏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
      诵读时一定要做到读准字词,读清句读。因为文言文中有许多生僻字、通假字、多音字……,万一读错,对文章的理解就会出现偏差。例如:如果把“为学”中的“为wéi”(动词)读成“为wèi”(介词),意思可就变了,词性也变了。一般情况下,课下注释对这些字都注了音,我们完全可以读准。
      但读清句读就不那么容易了。所谓句读,句是语意完整的一小段,读是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的更小段落。换句话说,句读就是句子中的停顿和句子间的停顿。能正确读清句读,对文言文的理解就会更进一步。此外,还要注意重音,读出语气,读出感情,读出气势,这样才能获得一个全面的直观的认识,才能激起读的欲望。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书读熟了,意思自然就理解了。实践证明,通过上述方法反复朗读,对文章中的大部分语句都能读懂。 这时就可进行文言文教学的第二步──理解。理解首先要整体挨近,“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字字落实,而且还要能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003年中考文言文阅读也将向课外延伸,那么掌握这种学习方法是非常迫切也非常必要的。 在理解的基础上还要学会积累。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就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虽然我们现在不写文言文了,便还需要阅读文言文。
      在学习时,作为“例子”的就是课文中的词语、古文化知识等。只有将这些词语、古文化知识积累下来,才能为“举一反三”打下基础。因此,要准备一个笔记本,本中又分若干类,如:通假字、古今异义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代官职等等,而且每一个词语后面必跟着一个例句。
      这样一课课地积累,一册册地积累,长此以往,积少成多,不等总复习,手中就积累了一本厚厚的复习资料了。 文言文学习的第三步是“背”。“背”不是死记硬背,而是理解记忆。俄国生理学家谢切诺夫说:“一切智慧的根源都在于记忆,记忆是整个心理生活的基本条件。
      ”然而对于现在的中学生来说,背诵是最头疼的事。其实,掌握一定的方法,背诵就不难了。培根说:“关于方法的知识是世界上最宝贵的知识。”笔者在实践中总结了几种记忆的方法,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A。比赛记忆法,也就是将竞争机制引入记忆,以比赛的形式来快速背诵文言文。
      比赛时,同学们的神经高度紧张,精神高度集中,背诵速度自然就快了。 B。限时记忆法,就是限定时间记忆的方法,规定在一定的时间内必须背下一定的内容。例如背诵《〈论语〉十则》,限定半分钟背一则,虽然时间短,但效率高。 C。故事记忆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故事性比较强的文言文。
      这类文章人物形象鲜明,对话生动,可读性强,完全可以把它编成一个白话故事讲出来,加深印象,便于理解记忆。比如《愚公移山》一文,人物很多,情节曲折,把它编成个故事,自编自讲,效果比死记硬背强多了。 俗话说:文无定法。记忆的方法也因人而异,不同的文言文可按不同的方法来记忆,也可将以上几种方法配合使用。
      文言文中有许多对偶句、排比句,完全可以抓住句子的特点来记忆。

    洁***

    2005-07-28 12:05:54

  • 2005-07-16 20:56:11
  • 不要觉得是为了什么而背,不要在心理上有什么负担
    调整心情,但一定要一心一意!!!很专心的,最后一边读一边背
    效果很不错,还有就是一定要经常的复习背的内容
    想想古人说:温故而知新.     努力啊要

    叮***

    2005-07-16 20:56:11

  • 2005-07-15 10:12:32
  • 默写

    e***

    2005-07-15 10:12:32

  • 2005-07-14 21:29:31
  • 联想记忆很好.将要背诵的东西与周围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就OK啦!

    5***

    2005-07-14 21:29:31

  • 2005-07-14 19:16:22
  • 先通读,反复朗读直到领略了意思,在脑子里有一个概念.
    这样背起来效率会快点的
    要选择好时间,对每个人何时间段学习是不一样的.
    不要一直坐在那一直背,要利用好时间.
    还要进行大脑调节

    v***

    2005-07-14 19:16:22

  • 2005-07-14 18:34:55
  • 先理解,再背诵,这样就好背啦,而且不容易忘.

    喵***

    2005-07-14 18:34:55

  • 2005-07-14 17:01:43
  • 根据课文想象场景,就象看电影一样,记住每个关联词,刚背完后,可以在睡觉前冥想,加深印象

    j***

    2005-07-14 17:01:43

  • 2005-07-14 15:34:59
  • 先要理解课文的意思,再熟读

    陶***

    2005-07-14 15:34:59

  • 2005-07-14 14:15:31
  • 读熟了
    在强加点有利于记忆的,即使是很离谱的东西也行
    只要对自己记忆有用

    笨***

    2005-07-14 14:15:31

  • 2005-07-14 13:48:19
  • 反复背,今天1.2课,明天3.4课同时复习1.2课,以此类推,每周都要复习,每月也应当回顾

    田***

    2005-07-14 13:48:19

  • 2005-07-14 13:29:26
  •      最好早上起来背书,选个安静空气清新的地方~~~~~~~~因为背书心境最重要,关键看你自己,很多时候人的记忆力差不会很多  比如你平常就记的很多明星的名字啊什么的,其实是你的心态``````多读多背,调整你 的心态,你不要来认为背书很困难~~~~~祝你成功

    按***

    2005-07-14 13:29:26

  • 2005-07-14 13:12:09
  • 多读就可以了。。读多就是技巧
    

    w***

    2005-07-14 13:12:0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