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中国的第一个圣诞节是什么时候?

首页

中国的第一个圣诞节是什么时候?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其他答案

    2010-01-07 22:38:20
  • 在19世纪由国外传教士引入中国

    y***

    2010-01-07 22:38:20

  • 2010-01-07 17:28:02
  • 好像是19世纪
    圣诞节在19世纪由国外传教士引入中国

    轩***

    2010-01-07 17:28:02

  • 2010-01-07 12:45:38
  • 圣诞节在19世纪引入中国的

    1***

    2010-01-07 12:45:38

  • 2010-01-06 11:19:53
  • 与世界上他国相同

    1***

    2010-01-06 11:19:53

  • 2010-01-04 19:05:29
  • 中?氖フQ?是在19世紀引入中??

    x***

    2010-01-04 19:05:29

  • 2009-12-28 22:25:10
  • 听说是19世纪的时候!

    H***

    2009-12-28 22:25:10

  • 2009-12-27 20:14:38
  • 这个就要追述到19实世纪了。

    吉***

    2009-12-27 20:14:38

  • 2009-12-27 16:46:00
  • 好像不太长时间,还没被所有中国人认可呐.....

    上***

    2009-12-27 16:46:00

  • 2009-12-27 16:06:02
  • 圣诞节在19世纪由国外传教士引入中国。近年,圣诞节几乎巳家喻户晓。人们在自己公寓里用亮晶晶的金属小饰片,纸花,纸环,纸灯笼点缀工艺树,作成极富中国特色的圣诞树。这时,各商店也不失时机,大作商品促销策划,商店店员扮成圣诞老人散发精美小礼品和糖果。 
    中国人接触圣诞节虽是最近几年的事,全过各地的气氛也不一样,象是一些沿海地区比较有节日气氛,象是地处最南的深圳、广州一带,由于毗邻香港,开放城市,年青一辈的人虽有不同的宗教信仰,但已将圣诞节作为一个普天同庆的日子了。现在就让我们大家一起看看圣诞节的一些固定节目吧。12月25日这一天,各教会都会分别举行崇拜仪式。天主教与东正教举行圣诞弥撤,新教举行圣诞礼拜。有些教会的庆祝活动从午夜零点就开始。除崇拜仪式外,还演出圣诞剧,表演耶稣降生的故事。 
    

    a***

    2009-12-27 16:06:02

  • 2009-12-27 15:59:21
  • 1807 年马礼逊把纯正福音传入中国 那时候他们也会过圣诞节的吧 公元440年,罗马教廷定12月25日为圣诞节。公元1607年,世界各地教会领袖在伯利恒聚会,进一步予以确定,从此世界大多数的基督徒均以12月25日为圣诞节. 利玛窦(1552年10月6日—1610年5月11日)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开创者之一。他成功在北京觐见皇帝,而且在士大夫中建立良好声誉和关系,开启了日后其他传教士进入中国之门,而且也开创了日后200多年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方式:一方面用汉语传播基督教;另一方面用自然科学知识来博取中国人的好感。利玛窦等意大利传教士在中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1605年,北京已有200人信奉天主教,当中有数名更是公卿大臣。这当中最著名的,也是后来影响最大的是进士出身的翰林徐光启。 很可能那时候就有人过圣诞节哦 1807 年马礼逊把纯正福音传入中国 那时候他们也会过圣诞节的吧 

    w***

    2009-12-27 15:59:21

  • 2009-12-27 15:49:20
  • 根据考古发现,基督教曾于东汉传入我国,据说圣诞节的庆祝与基督教同时产生,那样的话,这即是中国的第一个圣诞节了。再晚唐朝景教传入时不知道过不过。再往后,不知道信基督的蒙古贵族过吧。再不济,明末肯定过了。

    五***

    2009-12-27 15:49:20

  • 2009-12-27 15:45:06
  •   中国圣诞节是啥情况 
    一、“西风压倒东风”,圣诞节为何来势渐猛 
    近年来,以圣诞节为主打菜的洋节攻势越来越猛,而中国传统节日相对于洋节则越来越冷清。特别是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年轻人一提到过圣诞就眉飞色舞,而传统的农历春节却越来越觉得“老一套、单调、冷静、越过越没意思……”。
      圣诞节这种咄咄逼人的局面的出现有其特定的原因: 1、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过圣诞节,是国家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象征。经济越发达,居民收入越高,居民的物质基础就越雄厚,对闲暇的追求也就越强,假期和节日就越多。
       2、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入和西方强势经济的作用 中国的对外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大量的欧美跨国公司进入中国,为数众多的西方人到中国工作和旅游,西方的很多传统习惯也被更为广泛的带入并产生深远影响。 圣诞节在中国日渐盛行,经济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在中国这样一个根本没有基督教传统的国家,圣诞节这么风靡,西方的经济、文化的相对强势起了微妙的作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区兴起过圣诞节的历史比中国要长,主要就是因为经济更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的扩散和传播。 3、都市居民尤其是青年人对圣诞节形成了特殊定位 春节是中国人习惯了的重温亲情的时间,讲的是团聚;十一五一是奢侈的休息时间,居民只想着举家出游,或干脆休养生息睡懒觉养精神;而对于圣诞节为代表的洋节,中国的都市居民尤其是青年人模糊了它原有的意义,已经把它变成了聚会疯狂开心狂欢的盛宴了。
      如果从民俗学的角度上说,中国的传统节日更强调团圆,因此对于很多青年人来说反倒显得是一种负担,而西方的节日大多带有狂欢的色彩,圣诞节更像是为自己过的。对于崇尚个性、追求时尚的青年人来说,洋节日更加能够张扬一种自由的心情。 4、商家和媒体推波助澜的宣传 商家和媒体从各方面推波助澜的宣传攻势引领了普通大众对节日的幻想和渴望,从而产生出波澜壮阔的圣诞节大军。
      正如现在的国庆黄金周,民众本来不一定非要出去旅游,但当大环境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行为的条件,当媒体和商家又做好这样一个“美丽的”陷阱后,民众就不得不往里面跳了。当然,让更多的人跳这种陷阱并无坏处,这也是一种节假日经济。 二、中国圣诞节消费的特征 圣诞节作为一种舶来品,在中国有其特定的适用主体和时空条件。
      从当前来看,中国的圣诞节消费存在以下特征: 1、圣诞节消费的主体是青年人 调查发现,70%过圣诞节的人为38岁以下的青年人,而他们中的45%都有相当的经济实力。 学生和一些比较开放的、直接与脑力相关的行业的从业人员是圣诞节的主要买单者。
      学生能够迅速接受新鲜事物,而一些比较开放的、直接与脑力相关的行业,比如网络、商务、教育等等,容易接触到外来的新事物,在这些行业中工作的人自然而然就被职业带进了平安夜,其中突出的是外企白领阶层。 2、发达开放城市是圣诞节消费的集中区域 一个城市是否过圣诞节,怎么过圣诞节,这与城市的文化构成、经济发展、开放程度紧密相关。
      在北京、上海、广州这种发达开放的城市,圣诞节已经成为寻常百姓都知道的洋节日,但是西北一些内地城市平安夜的热闹空气十分稀薄,尤其是一些经济并不发达的中小型城市,圣诞节形同虚设。再到城镇、农村,圣诞节更没有踪迹了。 3、圣诞节娱乐消费时间集中于平安夜 因为没有假期,所以庆祝活动100%都聚集在夜晚进行,忙碌了一天的学生、白领,这些活跃在时尚前沿的人群,都趁着这个机会好好放松一把。
      因为圣诞节也是“第二个情人节”,所以高校里的学子们最为热衷于此,尤其是那些热恋之中的情侣,都会选择在平安夜里聚众狂欢。同样因为没有假期,圣诞节完全没有阖家团聚的意义,圣诞节也就止于圣诞夜。 4、圣诞节娱乐消费强调其特有的情调 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喜欢圣诞的年轻人的理由是“因为浪漫”、“是一个快乐的借口”等等,其实他们喜欢的是的圣诞节特有的一种情调。
       消费者对西餐厅、酒吧、咖啡馆和迪厅情有独衷,据新华社报道,2002年圣诞平安夜,广州市几乎所有的西餐厅、酒吧、咖啡店都人满为患。另据统计,上海城里70%的14-30岁的年轻人在平安夜选择走出家门,狂吃狂欢,其中90%的人会选择像JJ、纽约客等可容纳千人的大型迪斯科舞厅,去参加通宵达旦的化妆舞会,发泄旺盛的精力。
      情侣中则有88。3%去排场不大的西餐馆享受一顿浪漫的西餐。年轻人向往的是在节日的气氛中,感受到他们所向往的另外一种生活方式,另外一种文化氛围。 5、圣诞节礼物不可或缺 在圣诞节互赠礼品,很有人情味,对人际关系也是一种很好的促进,因此圣诞节礼物被青年人认为是不可或缺的。
      对于圣诞贺卡,电子贺卡正在对传统贺卡发起强有力的冲击。 三、商家的圣诞节对策 针对中国圣诞节消费的特点,相关商家应该认真研究这一市场,为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做出准确的定位,以在中国的圣诞节消费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1、因人而异,为不同消费主体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学生因为没有收入而个体消费能力有限,但是由于学生数量众多,对圣诞节的认可度又相对偏高,所以学生市场庞大。
      考虑到学生的群体性,餐饮娱乐服务商家应准备较大规模场地,同时不要设置高的进入价格,内部服务可以拉开档次,但是必须以大众价格为主,薄利多销对于学生群体最为适用。针对学生的圣诞礼品则要充分考虑同学、情侣、师生等之间的互赠需求,而价格也不宜过高。 白领阶层收入水平较高,从而可以以较多的支出来获取较多的个体服务,他们是高档西餐厅、酒吧和咖啡店的主要服务对象,也是高价高质圣诞礼品的购买者,产品和服务价格不菲没有关系,但是必须要保证高的品质。
       老年人和儿童这两个群体属于潜力群体,如果商家对其市场需求有把握,可以进行试开发,家庭消费也是同样的情况。对于这些特定群体,有市无价可能是一种真实的现状,商家进行开发可能会有意外收获。 2、因地制宜,把握好市场规模 由于中国地区间发展和开放程度的差异,各地区各城市之间在圣诞节消费规模上是有差异的,商家要合理估计自身所在地的市场规模,切不可盲目求大。
       3、相时而动,重点放在圣诞平安夜 因为中国圣诞节娱乐消费时间集中于平安夜,所以商家要有目的地扩大平安夜的服务规模,增加平安夜的服务种类,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礼品经销商要注意库存问题,因为圣诞节当天后,在中国圣诞礼品很难再找到买主。 4、认真研究西方圣诞节风俗,烹饪地道“圣诞大餐” 圣诞树、圣诞大餐、圣诞Party、圣诞帽、圣诞袜、圣诞卡、报佳音、颂歌、圣诞老人以及圣诞礼物,所有这一些构成了西方圣诞节的完整风景,消费者所需要的也正是这种综合的效果,商家应该充分考虑这种需求,以地道的“圣诞大餐”满足消费者。
       。

    m***

    2009-12-27 15:45:06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