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英家三兄弟是亲兄弟吗?

首页

英家三兄弟是亲兄弟吗?

英达、英壮、英宁,是三个亲兄弟吗?他们都是有名的导演。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9-09-07 10:39:41
    他 们 是 堂 兄 弟 关 系 !
    英达是英若诚的儿子。 英 若 成 在 中 扮 演 胡 学 范 .
    英壮是英若诚四弟的儿子。 
    英宁是英若诚五弟之子。
    

    2009-09-07 10:39:41

其他答案

    2018-11-07 14:01:56
  • 英达是英若诚的儿子。 英壮是英若诚四弟的儿子。几年来,英壮先后导演和主演了《候车大厅》、《候车室的故事》等不少情景喜剧。 英宁是英若诚五弟之子。在几部由英达、英壮执导的电视剧中,英宁担任了制片人。赵明明是他的夫人,他们1992年结婚。《蝴蝶兰》里赵明明的无赖哥哥就是英宁演的。

    李***

    2018-11-07 14:01:56

  • 2009-09-06 21:48:21
  •   英达是英若诚的儿子。
    英壮是英若诚四弟的儿子。几年来,英壮先后导演和主演了《候车大厅》、《候车室的故事》等不少情景喜剧。 
        英宁是英若诚五弟之子。在几部由英达、英壮执导的电视剧中,英宁担任了制片人。赵明明是他的夫人,他们1992年结婚。
      《蝴蝶兰》里赵明明的无赖哥哥就是英宁演的。 由此可知,他们是堂兄弟。 英若诚(1929—2003),我国著名表演艺术家、翻译家。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剧协理事,曾任文化部副部长,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艺委会副主任,剧本室主任。   先后主演了《骆驼祥子》、《茶馆》、《推销员之死》等经典名剧。
      同时英若诚在影视表演方面,也取得了蜚声中外的成就,是中国老一辈演员中唯一堪称“国际明星”的艺术家。英若诚先生同时还是一位优秀的话剧导演、也是中国当代最著名的翻译家之一。    1929年6月21日生于北京,满族。少年时就读于天津圣路易教会中学。
      1945年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在学生时代,他就开始投身于钟爱一生的舞台艺术活动。    英若诚先生于1950年考入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在几十年的舞台生涯中,他塑造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艺术形象,先后在话剧《龙须沟》、《雷雨》、《明朗的天》、《悭吝人》、《茶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等剧中扮演重要角色,充分展示了英若诚丰富的知识面和作为演员的可塑性。
         文革结束后,随着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拓宽,英若诚在中外戏剧交流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1979年,他把老舍名著《茶馆》译成英文在国外出版,为《茶馆》成功地访问西欧作了准备。1980年春,英若诚随曹禺赴英国进行戏剧交流,随后又与英国导演合作,为北京人艺排演了莎翁名剧《请君入瓮》。
         1983年,英若诚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副部长。   1983年,他又将美国当代著名作家阿瑟·米勒的代表作《推销员之死》译成中文,并与米勒合作搬上北京人艺舞台,同时在剧中成功塑造了主角威利·洛曼。1982年8月,美国斯诺基金会、富布莱特基金会和美国中部、西部各大学向英若诚发出联合邀请,请他作为客座教授为密苏里大学戏剧系讲授表演课,英若诚结合教学实践为学生们排演了中国话剧《家》,该剧在美国演出产生了轰动效应。
      1984年8月,英若诚作为密苏里大学常任教授再度赴美讲学,为学生们排演了根据中国昆曲《十五贯》改编的话剧,对中国传统戏曲与现代话剧的结合,做了有益的探索。   1987年,出演意大利导演 贝纳尔多·贝托鲁奇的名作《末代皇帝》中的男二号。   1998年,由于其在中外文化交流和戏剧事业上的杰出贡献,英若诚荣获被称为“亚洲诺贝尔奖”的菲律宾“麦格塞塞新闻文化奖”。
         2003年12月27日凌晨1时35分,英若诚因患肝病导致的呼吸和循环系统衰竭,在协和医院辞世,享年74岁。   著作:《水流云在——英若诚自传》,由美国塔夫茨大学戏剧学教授康开丽(Claire Conceison)女士根据英若诚在病榻上的英文口述整理而成。
      2008年首先在美国出版。其中文版由张放翻译,英达审译,2009年由中信出版社出版。   家庭   英若诚的祖父英敛之是满洲正红旗人,祖母爱新觉罗·淑仲则是皇族。《大公报》及辅仁大学都是英敛之创立的。   英千里是英若诚的父亲,是英氏家族的第二代名人。
      12岁便到英国剑桥大学留学。学成回国后,到辅仁大学任教授。英千里的英文水平颇高,钱钟书曾回忆说:“蒋介石曾说要找两个国内英文讲得最好的人给他做翻译,一个是我,一个就是英千里。”   英若诚之母蔡葆真出身宦门,其父蔡儒楷是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山东省长。
      解放后蔡葆真曾任北京儿童图书馆馆长。   英氏家族第一位走上演艺之路的是英若诚的姑姑英茵。她原名英凤珍,是当时明星电影公司二厂的演员,曾演过《压岁钱》和《十字街头》等片,后因故自杀。据说,曹禺先生《日出》中陈白露的形象就是以英茵为原型的。   英若诚之妻吴世良同样也是一位表演艺术家和翻译家。
      与英若诚是清华同学。毕业后他们结成伴侣,共同分配到了北京人艺。因为出色的英语水平,吴世良女士还担任过曹禺先生的秘书并为周总理做过翻译。   英达是英若诚的儿子。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到美国学习导演专业,回国后在《最后的贵族》、《围城》中的出色表现让他声名鹊起。
      他导演的《我爱我家》、《东北一家人》等情景喜剧红遍了大江南北,开创了一个中国情景喜剧的时代。

    大***

    2009-09-06 21:48:21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家庭关系 相关知识

  • 烦恼
  • 心理咨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