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忏悔的意义

首页

忏悔的意义

我们为什么要忏悔?对我们有什么作用?请举例说明!
我们该如何忏悔?
什么算是忏悔?历史人物,伟人,请帮忙!谢谢!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8-04-06 22:41:17
      谓悔谢罪过以请求谅解。忏,为梵语ks!ama(忏摩)之略译,乃“忍”之义,即请求他人忍罪;悔,为追悔、悔过之义,即追悔过去之罪,而于佛、菩萨、师长、大众面前告白道歉;期达灭罪之目的。据义净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十五之注谓,忏与悔具有不同之意义,忏,是请求原谅(轻微);悔,是梵语a^patti-pratides/ana(阿钵底钵喇底提舍那)之译,即自申罪状(说罪)之义(严重)。
      此外亦有异说,然概以义净之说为正确。   原始佛教教团中,当比丘犯罪时,释尊为令其行忏悔或悔过,定期每半月行布萨,并定夏安居之最终日为自恣日。复次,戒律条文中亦举有波逸提(忏悔罪)、提舍尼(悔过罪),由此可见忏悔在佛教教团中之重要性。依四分律羯磨疏卷四忏六聚法篇载,忏悔须具足五缘,即:(一)迎请十方之佛菩萨,(二)诵经咒,(三)自白罪名,(四)立誓,(五)明证教理。
      另据圆觉经略疏钞卷十二载,小乘之忏悔须具五法:(一)偏袒右肩,便于执侍作务之义。(二)右膝着地,显奋勉恳切之义。(三)合掌,表诚心不乱。(四)述罪名,说僧残、波逸提等罪,发露而不覆藏。(五)礼足,表卑下至敬之礼。大乘之忏悔则采用庄严道场、地涂香泥、设坛等方法。
      其他,亦有不依律之规制,采行礼拜、诵经或观佛菩萨之相好等;或念实相之理以行忏悔等。   忏悔之方法与性质有多种分类:(一)二种忏悔,据四分律羯磨疏卷一载,忏悔有制教忏与化教忏二种。(1)犯戒律之罪须行制教(戒律教)之忏悔,仅限于出家之五众、小乘、现行犯等。
      (2)犯业道之罪须行化教(经论之教)之忏悔,此则共通于所有者。制教之忏悔复分为三种:(1)众法忏,对四人以上之僧众行忏悔。(2)对首忏,对师家一人行忏悔。(3)心念忏,直对本尊行忏悔。又据摩诃止观卷二上载,忏悔分为事忏与理忏。藉礼拜、赞叹、诵经等行为所行之忏悔,称为事忏,又称随事分别忏悔,一般之忏悔均属此类;观实相之理以达灭罪之忏悔,称为理忏,又称观察实相忏悔。
         (二)三种忏悔,出自金光明经文句记卷三,略称三忏。即:(1)作法忏悔,略称作法忏。依律之作法而行忏悔。(2)取相忏悔,略称取相忏,又作观相忏悔。即观想佛之相好等,以为除罪之忏悔。以上两忏均属事忏。(3)无生忏悔,略作无生忏。观实相之理,念罪体无生之忏悔。
      此属理忏。   (三)五种忏悔,据观普贤菩萨经载,在家者之忏悔法有:(1)不谤三宝,乃至修六念。 (2)孝养父母,恭敬师长。(3)以正法治国,端正人心。(4)六斋日不杀生。(5)信因果,信一实道,信佛不灭。   (四)六根忏悔,即忏悔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之罪障。
      又称法华忏法。为天台宗重要之法仪,系依智?所著法华三昧忏法一卷而行。   此外,往生礼赞一书中列举广、要、略之忏悔法。(一)要忏悔,即唱颂:南无忏悔十方佛,愿灭一切诸罪状,乃至仰愿神光蒙授手,乘佛本愿生彼国等十句偈,以行忏悔。(二)略忏悔,修行忏悔、劝请、随喜、回向、发愿等五悔。
      (三)广忏悔,广于佛、法、僧三宝及同修大众之前忏悔过去或现在之罪业;并列有广忏悔之文。然一般皆唱诵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卷四十所说(大一○·八四七上):‘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之偈文,称为略忏悔。   同书又将忏悔之相分为三品:(一)从身体之毛孔与眼出血者,称为上品忏悔。
      (二)从毛孔出热汁,从眼出血者,称为中品忏悔。(三)全身微热而眼出泪者,称为下品忏悔。复次,若忏悔之心一起,立即不取造罪之念者是为上品,隔时不取念者为中品,而隔日不取念者则为下品。以上称为念时日三忏悔。   另于般舟赞一书中,以唱诵阿弥陀佛之名号为忏悔。
      
      又斋戒行礼以修忏悔,期望获得诸佛菩萨降福加持者,称为忏礼。[杂阿含经卷四十、大宝积经卷四十、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心地观经卷一、卷三、四分律卷三十七、五分律卷十、有部毗奈耶杂事卷十三、卷二十六、法苑珠林卷八十六、慈悲水忏法卷上、慧苑音义卷下] 。

    崛***

    2008-04-06 22:41:17

其他答案

    2008-04-06 08:14:07
  • 忏悔是宗教用语,也是宗教行为.
    忏悔的意义也在于宗教的教义.
    脱离宗教的忏悔是没有意义的.
    在宗教的理论体系内,人是有罪的,而忏悔是向上帝表达自己的罪过并求得原谅.
    唯物主义者是不信宗教的,所以也没有忏悔的说法.
    

    p***

    2008-04-06 08:14:07

  • 2008-04-05 21:20:13
  •   一切有情,无始劫来,由无明故,内执有我,外执有法,起惑造业,由业招果,生生死死,长堕轮回,不得出离。若欲出离,必须依法修行,忏悔业障,破我法执着,方可解脱。若不忏悔业障,破除我法执着,则终不能出世解脱。  
       
      据《佛典》记载:唐朝有悟达国师(法名知玄),因有夙业,遂于左膝生一恶疮,溃烂流脓,长久不愈,俗称“人面疮”:后来悟达国师因得神僧迦若迦尊者的指点,嘱以“三昧水”浇洗,恶疮才愈。
      但是在浇洗中这疮忽然说起话来:“西汉景帝时你为袁盎,我为晁错,我被你谋害而死,所恨累世以来,尚未雪我杀身之仇,只因你十世为高僧,严持戒律,勤修定慧,使我无穴可寻,等到这一世,你竟受宠忘忧,享受过奢,名利心起,有损至德,失却庄严,我才得到报冤的方便,令你疮生人面,痛苦难堪,才觉甘心。
      ”从这段故事可以说明:人们一旦种下了恶业,不论时间多久,只要一遇外缘的引发,因缘结合,都会受报的。《大宝积经》云: “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聚会时,果报还自受”,正是说明了这一点。佛经常云: “自作自受,共作共受,不作不受。”又云: “未作不得,作已不失。
      ”但是一般众生无始劫来,颠倒沉迷,执我执法,哪有不造世间恶业呢?既造恶业,则必感恶果。又如佛陀的弟子,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在往劫之中曾是一位捕鱼的人,由于杀害水族动物太多,致使在成道证阿罗汉这一生,而被裸体外道活活打死。因为水族动物在六道轮回中转为人身,成为裸体外道,目犍连虽已证得了无学果位的阿罗汉,但由于往昔的恶业存在,以致因缘聚会,还要受报。
      所以俗语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日子未到,日子一到,一定会报。”      从以上两则例证可以看出:悟达国师自从冤死晁错之后十世为高僧,后来竟一念贪心起,引发夙业现前而受苦果。就是圣者目犍连虽然烦恼断尽,神通具足,功行圆满,一旦夙业现前,还得受报。
      何况初学佛者,慧根浅薄,业障深重,我法执着根深蒂固、若不认真忏悔,消除罪业,怎能圆满功德,而证圣果呢?凡学佛者,在止恶修善、舍染趋净的道路上,切不可忽略或者轻视忏悔这一殊胜法门。      再举一则故事,以便进一步说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因果报应。
      据《因果录》记载:梁武帝过去生中曾为樵夫,一次雨天上山采樵,入古寺院躲雨,见屋漏水滴在佛像的头部身部,心生爱护,用雨具盖蔽佛像头身,雨停出寺院,入深山处,见一洞,中有猴啼,用石堵塞洞口,结果猴不得出,饿死洞中。因为樵夫在这一天中做了一件大善大恶的事,便在来生做了梁朝的皇帝,后来又为侯景所困,饿死台城。
      这就是善恶昭彰,因果不爽的业果实例。所以《旃檀越国王经》云: “罪福响应,如影随形,未有为善不得福,行恶不得殃者。” 。

    清***

    2008-04-05 21:20:1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人文学科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科学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