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去年11月份,我国为什么拒绝美国的小鹰号行母停靠在香港?谢谢

首页

去年11月份,我国为什么拒绝美国的小鹰号行母停靠在香港?谢谢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其他答案

    2008-03-17 18:23:23
  •   这个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是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几种可能。
    1。有评论怀疑与解放军近日在华东军事演习有关
    2。亦有指可能是中国军方不满英国小报《每日邮报》藉报道解放军宋级潜艇曾潜近小鹰号的事故散播“中国威胁论”
    3。还有分析认为,10月16日,美国总统布什在白宫“私下”会晤流亡海外的西藏精神领袖达赖,这是布什第三次会见达赖。
      翌日,布什又出席美国国会为达赖颁发金质奖章的仪式,这是首次有美国总统在公开场合与达赖喇嘛共同亮相。中国对美国选择在中共极为重要的会议期间以高规格礼遇达赖,表现出极大的愤慨,可能是这次事件的导火线。(香港《亚洲周刊》) 军事评论员昭鸿认为,最有可能导致小鹰号纠纷的,应该是约一周前的美国对台售武事件(五角大楼计划向台湾出售价值9。
      4亿美元的导弹升级系统)。(香港《明报》) 以下是一些评论和分析: 美国“小鹰号”航空母舰舰队在美国感恩节之前,为了进入香港过节而与中国闹得颇不愉快。在美国和中国整体关系呈现友好情况之下,此一带有双方角力意味的意外事件很受各方关注。海外媒体认为,这是香港回归以后北京首次拒绝美国航母进港,也是中美之间自2001年以来最严重的一场外交风波。
      中国对小鹰号航母先拒后放,释放多重政治讯息,对美方没完没了利用台独、疆独、藏独问题刺激中国,进行强硬回击,体现了“软硬?站伲岬猛饨换坝锶ā钡淖屯饨弧? 一、越线挑衅中国 小鹰号引发大风波 1、拒小鹰号访港 中美军方相互叫劲   11月最后一个星期四(11月22日)是美国人一家团聚的重要节日“感恩节”,美国“小鹰”号航空母舰战斗群原定于11月21日到香港停留四天,让小鹰号上的8000名美军在香港停靠,同已抵达香港的亲人共庆感恩节。
      11月21日,中国在最后一刻决定,拒绝“小鹰”开进香港。几小时后,中国外交部以“人道主义”原因为由,允许“小鹰”停靠,但是到过香港二十多次的“小鹰”不领情,虽然天气恶劣,仍然打道回到日本横须贺基地。(美国《华盛顿观察》) 中美军方近日不乏相互较劲的传闻:据英国《每日邮报》11月10日曾报道,在最近一次美军太平洋演习中,一艘中国“宋”级潜艇成功突破美军先进的监测设备,越过至少12艘保护小鹰号的美国舰艇,到达了可向该航母发射鱼雷或导弹的射程之内,据报当潜艇浮出水面之际,在场的美军通通被吓得惊惶失措,不知如何是好。
      无论这次事件是否属实,外界有这样的传言,美军可谓是十分没面子。(美国《纽约时报》) 2、小鹰号过台海 耀武扬威挑衅中国   据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发言人在夏威夷公开披露,“小鹰号”被拒进入香港后,11月23日至24日,回航时驶过极为敏感的台湾海峡,回到日本横须贺基地。
      这是继1996年台海危机以来,美方首次公开表明军舰驶过台湾海峡。(香港《明报》)   更为严重的是,“小鹰号”在驶经台湾海峡时,曾摆出了“作战姿态”——将舰载机升空警戒,此举表明美国采取了非“无害通过”方式通过台海。日本共同社分析,美国此举“明显是在向拒绝其赴港的中国政府示威”。
      中国一直坚持其对台湾海峡所享有的主权,“小鹰号”以往一直避免驶经这一海域。(香港中评网) 3、猜测众说纷纭 风波背景颇为复杂   中国外交部何以一度拒让美国“小鹰号”来港度感恩节?原因众说纷纭,有评论怀疑与解放军近日在华东军事演习有关,亦有指可能是中国军方不满英国小报《每日邮报》藉报道解放军宋级潜艇曾潜近小鹰号的事故散播“中国威胁论”;事实上中国官方人民网上亦有作者以特约军事观察员身分,质疑上述西方报道是假新闻,?涨康髦泄讲换岫悦婪阶龀稣庵痔粜菩形奔渖嫌胄∮ズ攀录浅G珊稀#ㄈ毡尽抖绞北ā罚?   还有分析认为,10月16日,美国总统布什在白宫“私下”会晤流亡海外的西藏精神领袖达赖,这是布什第三次会见达赖。
      翌日,布什又出席美国国会为达赖颁发金质奖章的仪式,这是首次有美国总统在公开场合与达赖喇嘛共同亮相。中国对美国选择在中共极为重要的会议期间以高规格礼遇达赖,表现出极大的愤慨,可能是这次事件的导火线。(香港《亚洲周刊》)   不过,香港军事评论员昭鸿认为,最有可能导致小鹰号纠纷的,应该是约一周前的美国对台售武事件(五角大楼计划向台湾出售价值9。
      4亿美元的导弹升级系统)。(香港《明报》)   值得一提的是,小鹰号航空母舰1961年服役至今,是美国海军最后一艘常规柴油动力航空母舰。部署于日本横须贺海军基地,是美国在太平洋军事存在的象征,是唯一长期驻于海外的美国航空母舰。小鹰号战斗群有8000名空军人员及水兵。
      据悉,小鹰号的工作将于2008年8月由核动力航母华盛顿号接替。华盛顿号威力更胜小鹰号一筹,而美日之间所谓“台海有事”原则,一旦华盛顿号出现在台海,必对北京构成极大威胁。如今对小鹰号说“不”,有利于未来收紧让美国航母驶进香港这样的特殊安排。。(香港《亚洲周刊》) 二、美国倒打一耙 指责中国心态傲慢 1、美方犯错在先 无理取闹指责中国   11月27日,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基廷和海军作战部部长拉夫黑德同时指责中国,称中国日前拒绝美国“小鹰”号航母停靠香港“令人困惑”,是“不负责任的行为”,“与中国和平崛起的形象不符”。
      美军两名高官同时做出很委屈很气愤的样子给世界看,立刻煽起了媒体对中国新一轮的口诛笔伐。(北京《环球时报》)   但事实是,21日中国拒绝“小鹰”号停靠香港,此前中国曾多次拒绝美国军舰停靠,这已是美国严重伤害中国利益时中国对美国的“回敬语言”。
      由于第二天22日是感恩节,中国又宣布改为同意该航母进港,但“小鹰”号自己放弃了进入香港。美军高官隔几天以后忽然大喊大叫,装出“搞不懂”的天真样子。(泰国《世界日报》)   美国的傲慢心态,难道通过小鹰号事件还不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吗?一,协调期间稍有不如意,美国立即翻脸。
      二,负气出走,还要在最敏感的台湾海峡问题上向中国示威。三,有可能要借道台湾海峡向台独势力发出错误信号。(香港中评网) 2、可谓咎由自取 美国数次触犯中国   今年以来,由于陈水扁大搞“入联公投”,台海局势十分敏感,但美国仍售给台湾“爱国者-2”反导设备升级系统及相关附属设备,明显是给陈水扁错误信号。
      为此,中美之间很多活动都停了。(广州大洋网)   正常情况下,美国军方应主动改变军舰停靠计划,但其仍故意过来停靠,本身就是不智之举。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仍出于对美军士兵和家属的人道主义考虑,同意停靠,最终是美方决定不进港的。现在,美国军方掉过头来反把责任推向中国,显然是故意闹事。
      “小鹰”号官兵家属即使抱怨,也应该找美国政府。   事实上,中国拒绝美军舰停靠?辗鞘状危?999年美国轰炸中国驻南使馆、2001年中美撞机事件、2002年美国当局允许台“防长”汤曜明赴美出席美台军事会议后,中国都曾拒绝过。美国在严重损害中国利益的时候,还要求中国敞开胸怀来拥抱它,天底下没有这样的道理。
      (北京《环球时报》) 3、白宫自找台阶 不会采取后续行动   尽管美国部分媒体仍在对小鹰号煽风点火,但美国官方处理这场风波的调子仍然很低。美国国防部的一名高级官员更是强调此事“?詹恢匾薄K担拦⒎梦氏愀勖磕暧形迨啻危饩苤皇呛苌俚募复味选0坠⒀匀艘裁魅繁硎荆獬》绮ā耙欢ɑ嶙叱鋈ァ保蛭拔颐窃谔嗟氖虑橛胫泄献鳎谡龃蟊尘跋拢庵皇切∈乱蛔!保ㄏ愀邸睹鞅ā罚?   本来可轻可重的被拒事件,在白宫权衡再三下,还是决定“大事化小”,就此搁下不提。
      只是“小鹰号”和两艘被拒的扫雷舰在驶回日本途中穿越了台湾海峡,黎安友认为,华盛顿不会采取进一步的行动了。当然,关注中国军事战略的五角大楼?瘴捶潘删瑁窍嘈牛拦窖笏玖詈驼龊>蠢丛谟Χ灾泄耸保岣有⌒摹#拦痘⒍俟鄄臁罚? 三、发出强烈信号 中国外交更加自信 1、测试美国立场 中国外交手段高超   小鹰号航母申请停靠香港,没想到未获批准,诡异的是,拒绝不久,中国随即改变态度,但小鹰号则已掉头驶向日本横须贺港。
      中国外长杨洁箎说这是“一场误会”,有趣的是,外交部发言人却纠正这项说词,连给中美双方一个下台阶都不肯。而美方则透过国防部召见中国驻美武官,表达了不满。这你来我往之间,处处是外交机锋的较量。(台湾《联合晚报》)   中国拒绝小鹰号停靠香港,到底想传达什么不满情绪?外界揣测很多。
      倒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的谈话,点出了中美关系“总体进展顺利”,但由于美方的“错误行动”,使中美关系受到“干扰和损害”。至于是哪些错误行动,中国不明言,但美国与一般外界观察都心知肚明,但北京又显然不愿为这些事真的与美国闹翻,于是传递出的讯息是“整体顺利”但“个案冲突”,目的仍在测试美国立场,以及表达中国态度。
         美国当然也不会在这些议题上,与中国真的杠上,于是白宫发言人“巧妙的”表示,布什主动与中国外长杨洁箎提及此事,却又说由于发言人当时不在场,不清楚是否接受杨洁箎的解释。然而对于外传的那些“错误行动”,则直接表达了“吃惊”,希望中方“澄清和说明”。
         看看这些语言,就知道外交的巧妙,全在“明知怎么一回事”却偏偏“不说破”,即使强硬表了态,也一定预留对方回旋的余地。何以故呢?道理很简单,外交的目的是为国家争取最大利益,而非斗气或争无谓面子。可以预见,这场风波会很快平息,然中美双方一定在这次试探中,相互理解了对方的基本原则,而有可能藉由下次的其他议题,展现彼此诚意。
      (香港中评网) 2、?辗恰靶难闯薄薄』鼐疵拦蕴ň?   熟悉中美关系者都清楚,拒绝小鹰号绝非中国的“心血来潮”。在1999年美国轰炸中国驻南使馆、2001年中美撞机事件、2002年美国当局允许台“防长”汤曜明赴美出席美台军事会议等事件后,中国都曾拒绝美国军舰停靠香港,成为中方对美国严重伤害中国利益时的一种无声“回敬语言”。
      尽管部分美国媒体此次将美方描述成一个中国决策的“受害者”,但国际分析普遍认为事出有因,都联系到了美国此前几件“对不起中国”的事,尤其是美国拟向台湾出售9。4亿美元的爱国者II型防空导弹升级系统。(法新社)   这已是今年华盛顿第5次对台军售,其数量和价钱虽不起眼,却是台湾急需的杀手锏。
      而且选在盖茨访华一回去就宣布,此前不向北京通报,无法不激怒中南海。事实上,刘建超11月29日的公开回应,也表明的确是台海风浪拦阻了航母。难怪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基廷对风波的所谓“困惑和担忧”,被外界视为倒打一耙。(美国《侨报》) 3、发出强烈信号 中国外交政策有变   香港回归中国以后,美国舰艇平均每年访港50次,考虑到这一点,最近的事态很不同寻常,中国此次打破先外交交涉后行动的惯例,用突然方式先拒后迎“小鹰号”常规访港,意在向美国发出清晰和强烈的信息。
      (美国《洛杉矶时报》)   有专家分析,中国通过对美国军舰采取的一系列强硬措施表现出了要在国际社会加强发言权的意志。中国外交学院党委书记秦亚青表示:“中国今后将坚持‘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这两大外交思路,但是中国沉默、忍耐的外交风格将会有焕然一新的变化。
      ”(韩国《东亚日报》)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中国研究专家黎安友说,“中国正用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表现其自信。就像它发射反卫星武器,其潜艇最近屏蔽‘小鹰号’航母一样。中国军力在发展,其经济和外交力量在整个亚洲,乃至全世界都在增长。中国的决策者认为,美国的决策者有时高估了美国在两国力量对比中的优势。
      于是他们发出信号:美国不应该逼人太甚,两国关系不要过于‘一边倒’。”美国世界安全研究所中国项目主任孔哲文也认为,“这次事件可能会提醒美国,自己一些影响中国利益的行动会有后果,而中国将越来越有力量如此‘提醒’美国。”(美国《华盛顿观察》) 四、中国回击美国 无损两国军事交往 1、面对“政治航母” 中国举措无可指责   从小鹰号事件中,我们可以发现几个规律性问题:一,关于小鹰号事件,显示出中美军事部门肯定有不同看法,有纠纷、有摩擦。
      二,同时充分表明,中美军事互信基础脆弱,怀疑大于信任。三,中美的政治矛盾,常常会折射到军事事件之中。军事摩擦,也容易成为政治关系的晴雨表。   小鹰号是一艘“政治航母”,1998进驻日本横须贺港。有网友指出,近年来,它屡屡在中美关系和台海局势出现情况的关头,出现在中国领海附近,传达美国政府的政治意图。
      最典型的比如:1998年8月,李登辉发表台独言论,台海关系再度紧张,在印度洋执勤的小鹰号航母进入南中国海,与星座号航母汇合,美海军第七舰队司令多兰中将宣称,美国海军无疑将监视近期台海的局势。2000年2月,距离台湾“大选”不到一个月,小鹰号离开母港横须贺,驶向台海区域,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部说,小鹰号进行的是事先排定的出海。
      2001年4月10日,中美军机海南相撞后,美国国防部宣布,小鹰号正在南中国海海域巡弋。2002年12月初,就在美军加紧部署进攻伊拉克时,小鹰号到香港停靠维修。维修后的小鹰号,直接驶往波斯湾海域,参加对巴格达的攻击。   小鹰号本来就是针对中国、针对台湾海峡的问题航母,中国能不保有戒心吗?在台湾政局面临最敏感的关头,中国最终同意小鹰号进入香港,已是非常不容易的了,已经是负责任的了。
      (香港中评网) 2、军事互信不足 已成中美关系软肋   “小鹰号”风波再次表明,中美之间互信增加,实际内心彼此仍存疑虑,台湾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大变数——今年9月胡锦涛在悉尼与布什双边会晤,时间超过原定,而议题中不涉及台海,一度被视为中美已就此达成默契,台海问题不再是阻隔双边关系的主要因素。
      现在看来,过早乐观了。(英国《独立报》)   军事关系是中美关系最脆弱、最敏感的组成部分;两国关系趋于稳定时,两军关系好转需要滞后一段时间;两国关系有任何风吹草动,两军关系恶化却马上就会表现出来。从中美建交后中美军事交往的历史印证了这个规律。
         理解了这个定律,就不会揣着明白装糊涂,对小鹰号被拒感到迷惑和不解。小鹰号被拒只是面子问题,而对台军售和会见达赖,涉及台湾、西藏等中国核心利益的关切点。好在这场风波已经过去,双方应当向前着眼:如何加强两军战略互信? (美国《侨报》) 3、无损中美关系 亟待建立军事热线   尽管美国媒体连日来大肆报道,孔哲文认为此事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两军交往的气氛,但他不认为此事会长远影响中美军事关系。
      他说:“这不像EP3海南撞机事件,或者两国潜艇尴尬地‘面对面’,小鹰号事件对美国没有真正的军事威胁。”(美国《华盛顿观察》)   前两天揪住此事不放的五角大楼,实际上已开始放低调门。五角大楼发言人惠特曼周四说:“这是一个不幸的事情,但会过去的。
      我们期待?涨蚁M胫泄员3智烤⒌木鹿叵担舛晕颐呛退堑墓依娑贾凉刂匾!?1月28日,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伦在美国陆军作战学院演讲时承认,此事让他挠头,但他表示,这说明双方更需要接触,共同处理挑战,而不是因此关上大门。(美国《侨报》)   12月4日,在小鹰号被拒访港风波的阴影下,第九次中美防务磋商在华府落幕了。
      值得庆幸的是,在今年下半年多项中美军事交流计划未能如期实施的不利背景下,防务磋商如期、及时举行,不仅止住了两军关系继续下滑的势头,而且为两军加强交往展示了新的前景。12月5日,五角大楼新闻官怀特曼在记者会中表示,这次会议的主要共识就是持续加强两军关系,盼在明年初建立华府与北京之间的军事热线电话。
      长远来看,中美军事战略互信的建立有赖于中国真正成为全球安全体系的“利益相关者”,这不仅需要中国坚持和平发展,也需要美国真正把中国视作维护全球共同安全的合作伙伴。(香港中评网) 。

    o***

    2008-03-17 18:23:2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