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二战”中日苏之间日本为什么几乎是一战就败?

首页

“二战”中日苏之间日本为什么几乎是一战就败?

日俄战争日本胜了,而且可以获取更大胜利,所以东乡平八郎受到指责、但“二战”中日苏之间日本为什么几乎是一战就败?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8-02-29 14:56:45
    二战日苏之间战争主要指苏军远东部队与日关东军之间进行的解放中国东北的战争,苏军都是参加对德作战的部队为主,战斗力高;反观日军,因太平洋战争节节败退,关东军主力被逐步抽调到南方作战,苏军进攻时的二十四个师团是由预备役和在日本人到中国移民中应急征召临时组建的,就连当时的日本首相铃木贯太郎也认为战斗力不如原有的八个师团,抗不住苏军三个月的进攻.而事实的确如此.

    老***

    2008-02-29 14:56:45

其他答案

    2008-03-07 17:04:10
  •      我觉得是 编制 问题!
         当时远东的苏军  坦克已经是  独立编制  分成  装甲师
         而日军 依旧把  坦克 编入步兵     
         基本上 就是等于  配备坦克的 步兵师与 装甲师的对抗  
         怎么赢的了  而且 两军的坦克质量 火力上都存在一定差距
         日军的单兵作战能力虽然 略高过 苏军    
         但是其落后的编制 和 陈旧的 作战思想  想必 当然打不赢苏军!

    从***

    2008-03-07 17:04:10

  • 2008-03-04 23:12:49
  • 苏军对日作战是在日本在中国苦战八年之后,此时日军不论是装备还是气势都不如对手,而苏军对德作战已经取得胜利,士气正盛,其坦克部队在三江平原更是所向无敌。

    渔***

    2008-03-04 23:12:49

  • 2008-03-01 01:53:36
  • 二战后期苏军经历欧洲战场之后,大战略思想已完善成熟,日本战争思想落后于时代,又被中国打的兵无斗志,加上曾有过诺门坎灭门之灾心存余悸,所以面对苏军完善进攻手段吓破了胆一触即溃,就望风而逃了

    一***

    2008-03-01 01:53:36

  • 2008-02-29 19:18:23
  • 苏联在整个二战”期间几乎完全是和日本处于中立状态。1941年3月,苏联和日本签定中立条约,规定双方在以后和第三国的战争中彼此保持中立。苏德战争爆发以后,日本曾经陷入南下还是北上的争论,曾经举行关东军大特演,对苏联造成威胁。但是在反复权衡利弊以后,还是决定南下,发动了太平洋战争。以后关东军就成为总战略预备队,兵力逐渐减弱。到1945年,日本还企图通过苏联调停结束日美战争。当苏联对日宣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已经在日本爆炸。日本政府已经决定投降。关东军的作战意志已经不可能那么坚固了。另外苏联是突然袭击。集中了150万大军。计三个方面军,具有绝对的优势。

    1***

    2008-02-29 19:18:23

  • 2008-02-29 13:20:13
  • “二战”中日苏之间日本为什么几乎是一战就败?用自已的短处去对苏中的长处,显然会发生很明显的后果。

    1***

    2008-02-29 13:20:1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