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三国演义的细节

首页

三国演义的细节

什麽的都可以,详细点,多点.. 
不要太出名的. 
我们老师要提问,认为会提问到的就可以了..
能說多少說多少啦~
謝謝.. 
随便说,想到一点说一点..
故事情节的那种细节..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8-02-10 16:09:05
      《杨修之死》写军旅之中进退两难之际,正啃鸡肋的曹操恰以“鸡肋”为口令,透射出曹操的烦恼,又预写出杨修的才智。这个极富深度的细节描写,成为表现人物形象性格内涵的一个焦点窗口。 
    《失街亭》中,写马谡的三次“笑曰”(笑孔明“多心”;笑王平“真女子之见”;笑司马懿“彼若有命,不来围山!”)这个细节,表现了马谡狂妄自大、麻痹轻敌的性格。
       孙策当政时常常霸气有余而策略不足,想不到他倒还有些识人之能,前者信任太史慈回城招降众人,临死时还给孙权留下了这样的忠告,深刻看出了两人的处事风格。事实也验证了他的准确性,张昭主外事时主张投降曹操;周瑜主内事时把孙权的妹子糊里糊涂地嫁给了刘备。
      而二人各行其事时却做得近乎完美。 但我看书知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中九十九个细节不同 1·曾经和关羽,张飞兄弟两人打的不分上下的第一武将为? 吕布 2·黄巾贼程志远为何人所杀? 关羽 3·赤壁之战中,谁献策诈降曹操? 黄盖 4·曹操因人进献一吉祥物,劳师动众的搭建了一座巨台,其名为? 铜雀台 5·「洛神赋」其中洛神是意指谁的妻子? 曹丕 6·孔明最后一次北伐时病死在哪里? 五丈原 7·在作战中眼睛被流箭射中,说:「父精母血不可弃」而把眼睛吃掉的是? 夏侯敦 8·孙权称帝后,下列何者被任命丞相? 顾雍 9·曹操谓曰「将军在匆忙之中,能整兵坚垒,任谤任劳,使之反败为胜虽古之名将,何以加兹者!」为何人? 于禁 10·三国时期,从未得到过汉玉玺的是谁? 刘备 11·孔明征南蛮时曾七擒七纵孟获,当孟获第七次被马岱抓住时,他对马岱说什么话? 能不能换张新面孔丫 12·关羽的养子是谁? 关平 13·那一位君主,刘备没有去投靠? 孙坚 14·七步成诗的是? 曹植 15·歇后语--刘备的江山是? 哭出来的 16·当曹操擒得吕布想收为义子时,刘备建了什么言使吕布被宰? 他专杀义父 17·是谁向曹操报告孙策袭取许都之心,后被孙策所杀? 许贡 18·使张辽及赵云成名的战役各是什么? 逍遥津之役,长板桥之役 19·孙坚得大汉玉玺,其上有「受命于天,即寿永昌」四字,为何人所写? 李斯<==不确定 20·诸葛亮隐居时常把自己比作? 管仲 21·请问曾经当过刘备军师的「单福」其实是何人? 徐庶 22·三国歇后语,「周瑜打黄盖」?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23·夏侯敦被何人射去一眼? 曹性 24·请问赤壁之战谁行苦肉计诈降曹操? 黄盖 25·周瑜娶的小乔是谁的女儿? 乔国公 26·称蜀中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但是到最后还是投降张飞的将领是? 严颜 27·是谁替刘备说降了马超? 走进“三国”知识竞赛题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804 走进“三国”知识竞赛题 第一部分:了解题 1、填空: (1)《三国演义》的作者是____,是____朝人。
       (2)《三国演义》共有___回。 (3)关羽又被称为____。 (4)《三国演义》中的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叫____。 (5)《三国演义》中的三国是哪三国?____ (6)《三国演义》总共描写了____个人物。 (7)公元____年,三国又合而为一。
       (8)诸葛亮对孟获是__擒__纵,才使他心服口服。 2、简答: (1)关羽的坐骑和使用的兵器分别叫什么? (2)被封为蜀国五虎上将的分别是哪五位? (3)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卧龙先生”和“凤雏先生”的分别是哪两位? (4)“孙子兵法”中的三十六计在《三国演义》中运用非常普遍,说说在赤壁之战中运用的三十六计,只要说出一条就得分。
       第二部分:邮票中的三国 收集三国系列邮票,用一两句话说出该张邮票的主要情节。 (《白帝托孤》、《秋风五丈原》、《孔明班师》、《三分归晋》) 第三部分:抢答题 计分办法:至少说出五个,否则不得分。 1、《三国演义》中的十大战争。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关羽失荆州、汉巴之战、夷陵之战、诸葛亮北伐、关东联军伐董卓、淮南之争、曹魏灭蜀、西晋统一中国) 2、说说《三国演义》中三国人物的名字。 (蜀国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魏延;东吴孙权、周瑜、程普、甘宁、黄盖; 魏国曹操、张辽、许褚、于禁、司马懿) 第四部分:讲三国故事 每队派一个代表上台讲《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讲解生动精彩者得分。
       第五部分:说三国歇后语 1、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2、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3、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4、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5、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6、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7、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8、周瑜打黄盖――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第六部分:表演课本剧 根据《赤壁之战》的内容进行表演,每队派三人分别扮演曹操、周瑜、黄盖,其他人演士兵。
      根据表演情况打分。 第七部分:三国对联 给出上联,请对下联 1、合祖孙,父子,兄弟,君臣,辅翼在人纲,百代存亡争正统 历齐,楚,幽,燕,越,吴,秦,蜀,艰难留庙祀,一堂上下共千秋 2、三顾频烦天下计 一番晤对古今情 3、志见出师表 好为梁父吟 4、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 仰风流于遗迹,万古清高 5、鞠躬尽瘁兮,诸葛武侯诚哉武 公忠体国兮,出师两表留楷模 6、只手挽残局,常归谈笑 鞠躬悲尽瘁,剩有讴歌 7、三分割拒迂帱策 万古云霄一羽毛 8、亲贤臣,国乃兴,当年三顾频烦,始延得汉家正统 济大事,人为本,今日四方靡骋,愿佑兹蜀部遗黎 第八部分:三国文化(加分题) 1、“三曹”介绍:人物名称及相互关系、文学代表作名称 2、背诵诸葛亮《出师表》 前出师表 诸葛亮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依、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穆,优劣得所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依、允等之咎,以彰其慢。
      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3、说出五个三国成语。(望梅止渴、言过其实、乐不思蜀、作奸犯科、扇火止沸) 但我看书知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中九十九个细节不同 1.桃源结义:正史并无写到三人有结拜只提到情若兄弟(年龄:关羽>刘备>张飞)        2.温酒斩华雄:实华雄死于江东猛虎孙坚刀下,三演反把孙坚写成是华雄的手下败将,这对孙坚太不公平了     3.三英战吕布︰吕布实被孙坚击退(公孙瓒没有参加讨董联盟,所以刘、关、张三也未曾参加,也就不会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
      )        4.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只有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邮,衮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广陵太守张超,长沙太守孙坚和曹操,只有这十三家.孔融当时正忙于对付黄巾贼,不可能分身去讨董,陶谦当时只有贡献一些金钱,并无参加战役,马腾当时尚未接受招安,怎可以参加讨董行列,当时公孙瓒正要对付乌桓,亦不可能参加讨董行列,至于张杨当时和刘备一样,只是义勇军,而刘备当时亦只是跟随出征。
              5.关公斩颜良,诛文丑:斩颜良确有其事,诛文丑的却是曹操的部下所为。        6.张飞鞭督邮︰实乃刘备所为        7.徐州诛车?佟⒐懦钦恫萄簦捍四肆醣杆?        8.土山约三事:那次战役关羽是战败被擒,并非有“土山约三事”如此堂皇之事。
              9.曹操献刀杀董卓:曹操认为卓终必败,不领董卓情~逃归乡里。。曹操献刀,不见正史虚构的        10.连环计︰载有貂蝉之人吕布与董卓争夺一婢女而起并无指出是有人用计        11.关羽降曹︰无特别记载应为自愿(在三演所编造的关羽投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保护二皇嫂”,但这是与史实不符的。
      根据史书记载︰刘备到徐州后,屯兵小沛,命关羽守下邳。刘备的妻子应该随刘备住在小沛,而不是住在下邳。曹兵进攻小沛时,刘备战败逃走,妻子在小沛被俘,而不是随关羽在下邳投降的。也就是说,关羽在投降时,身边并没有什么“二皇嫂”。)        12.过五关斩六将︰此五关相距甚远也无联系虚构剧情(关羽离开曹操后,直接从许昌南下往汝南投奔刘备,并未发生过五关、斩六将之事。
      )        13.被斩的六将︰三演说被斩的六将是孔秀、孟坦、韩福、卞喜、王植和秦琪,而这几个人都不见史书记载,连名字也是虚构的。他们的出场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挨关老爷一刀。        14.孙坚之死︰孙坚死于砚山。。。由于单骑轻出,只带几名随从遭黄祖设伏以落死及流矢射死        15.孙策之死︰实乃遭刺客暗算伤重不治(在攻打陈登的途中亦是单骑轻出,不过更夸张…只有自己一个人去打猎。
      。。无巧不巧被许贡的三名家客给盯上(许贡死于孙策之手)即使孙策骁勇,但脸上一箭,受创极深虽有黄盖等人后来极力抢救但仍回天乏术)        16.徐庶之智︰徐庶在正史上记载太少。。。无名过客而已        17.徐庶进曹营:曹操南征,刘备和诸葛亮、徐庶等南逃,乱军中,徐母被俘,于是徐庶告别刘备,进曹营        18.火烧博望坡:非诸葛实乃刘备手笔。
      发生在建安七年,而建安十二年,诸葛亮才出山。        19.糜夫人伤重跳井自杀、超云推倒土墙盖井︰正史记载。。甘夫人和糜夫人在当阳皆安然无恙。。故也没有超云推倒土墙盖井的事情啦^^        20.长板坡七进七出︰赵云护送家小撤退十分平淡(赵云只是三义写成实则战功平平五虎将?苦果苦吧--凸)        21.怒吼长板桥︰曹军夏侯杰因此肝胆俱裂被吓死==||是小说的夸张手法。
      。(人死点解马又唔死牙)        23.舌战群儒︰无此事诸葛面见孙权而已。。诸如舌战群儒、群英会、苦肉计、连环计等均为虚构。        24.孙夫人投江︰孙夫人与刘备的婚事,本来只是历史上无数次政治性联姻之一。是孙夫人去荆州。
      。并没有刘备跑到东吴去娶亲。这里并没有多少男欢女爱的色彩。        二人成婚之时,刘备已年近半百,而孙夫人不过二十上下,年龄相差约三十多岁。。一个是贪图皇位的枭雄,另一个是任性而为的骄女,彼此互不信任,何来欢爱?所以,刘备入益州不久,孙权就「大遣舟船迎妹」,而孙夫人也毫不犹豫地回了娘家,还差点带走了刘备的宝贝儿子阿斗。
      从此,她一去不返,杳无音信,与刘备恩断情绝。        后孙夫人投江自尽是假,没有此事。。刘备呢?占据益州之后便娶了寡居的吴氏(吴懿之妹,刘璋之嫂),也看不出对孙夫人有什么留恋。正因为这样,在《三国志.蜀书.二主妃子传》中竟没有一句话提到孙夫人!史书上没有记载孙夫人的最后结局,但可以肯定,她是绝不会为了刘备而殉情自尽的。
              25.此诗(锁二乔)出于曹植之手。。。当时还未出现        26.周瑜智算蒋干︰实蒋干赤壁后游说周瑜不成(历史上的蒋干没有说服周瑜,就回来了,称赞周瑜雅量高致,并没有中计,而且这件事发生在赤壁之战几年以前。)        27.庞统连环︰记载连环是曹操之决策,庞统未曾参与过赤壁之战。
              28.草"船"借箭︰无此事,此乃孙坚、孙权父子所为,分别发生在跨江击刘表和濡须之战。(三国演义之祖【三国志平话】中借箭的是公瑾。)        29.草"船借箭︰在唐代时张巡在安史之乱中。曾在夜间用草人垂下城墙赚了几十万只箭←(这是补充。
      。^^)综合(20)(21)就变成草船借箭哩一?一        30.孔明借东风︰纯属虚构     31.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这是作者为丑化曹操,树立关羽的高大形象而虚构的。在华容道拦截曹操的是刘备,但是他去晚了,所以被曹操跑掉了。
              32.战长沙:刘备南征荆南四郡,四郡守望风而降,黄忠便随长沙太守韩玄同降,并未发生战斗。        33.刮骨疗伤:此时华佗已经死了两年,因此并非华佗所为,似乎只是一般的军医所为。        34.诸葛三气周瑜︰周瑜当时并未注意过诸葛亮。
      。。极少碰面…从赤壁之战结束到周瑜病逝的两年间,诸葛亮正在零陵一带搞后勤工作,根本没有和周瑜见过面。至于周瑜病逝后,蜀国吊唁的代表是庞统,而不是诸葛亮。        35.征汉中:征汉中时的前线总指挥是刘备,诸葛亮留守成都搞后勤工作。
              36.赔了夫人又折兵︰单纯的政治婚姻。。。。。无他        37.周瑜之死︰周瑜死于巴丘操劳过度        38.计借荆州︰实乃鲁肃之计以刘抵曹        39.马腾讨董卓︰马腾和董卓等是一路人马,不但没有参加讨董联盟,而且还帮助董卓镇守长安。
              40.马超兴兵︰实乃背父叛乱(至于马腾之死,并非马腾谋诛曹操被杀,马超起兵报仇,而是马超起兵反曹,所以马腾被杀。)(--大家明架la~虽然我好爱马超)        41.取蜀攻略︰由法正庞统完成        42.张松献地图︰刘备入蜀后,拉拢法正与张松,并询问蜀中的兵马粮钱等情况,于是张松绘制了《西蜀地形图》。
              43。乔国老应是"桥国老",还有和乔玄并不是同一人        44。貂蝉︰存在置疑…但王允的确有个导致董卓与吕布反目的侍女        45。刘岱︰正史有两个刘岱,反董卓联盟的刘岱和曹操手下的刘岱并不是同一人        46。
      韩遂几岁︰演义中,曹操问韩遂几岁,韩逐答四十,此处错误,此时韩遂已经七十多岁了        47。关羽单刀会︰按照《三国志?鲁肃传》和韦曜《吴书》的记载,并不是关羽到鲁肃那里去赴会,而是鲁肃到关羽那里去赴会,“单刀赴会”的孤胆英雄不是关羽,而是鲁肃。
      而三演本末倒置,“单刀”乃军士之兵器佩刀,而非大刀。        48。关羽与同僚︰关羽与同僚的关系很不和谐        (1)马超︰听说马超归附,对其不服,写信给诸葛亮,问“马超的才能可与什么人相比?”(《三国志?马超传》)        (2)黄忠︰听说黄忠为后将军,愤怒地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三国志?费诗传》)        (3)糜芳︰“为南郡太守,与关羽共事,而私好携贰(私人关系不和),叛迎孙权。
      ”(《三国志?麋竺传》)        (4)傅士仁︰“与羽有隙,叛迎孙权。”(《三国志?杨戏传》)        (5)刘封、孟达︰二人镇守上庸,关羽在襄樊之战中请二人发兵相救,二人坐视不救。        (6)廖立︰在丞相掾李邵、蒋琬面前评论关羽“怙恃勇名,作军无法,直以意突耳(凭恃英勇的名声,带兵没有章法,简直是主观蛮干。
      ”)(《三国志?廖立传》)        (7)潘︰“亦与关羽不穆(不和)。”(《三国志杨戏传》)        49。关公好女色:曹公与刘备围吕布与于下邳,关羽启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许之。临破,又屡启公。公疑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
      如此看来,关圣大帝也有七情六欲﹔关于貂蝉,正史上没有记载。        《三国演义》在吕布死了以后,也未对貂蝉作交代。关公月下斩貂蝉,大多史学家认为是虚构。如果是真事,关羽也太不配做男人了。        50。关羽麦城凛然拒降:孙权使人劝降,关羽诈降,在城头虚插旌旗,从别门撤退,被吕蒙算到,半路截杀之。
              51。关羽亡命:《三国志?关羽传》说关羽“亡命奔涿郡(郡治涿县,今河北涿州市)”那么,他作为山西人,为什么亡命到了河北呢?史书并没有交待。三演中,关羽自述说︰“因本处势豪仗势凌人,被吾杀了。”        52。
      五虎将:刘备并没封什么【五虎大将】,只不过上面五人的军职是最高的,关羽(前将军),张飞(车骑),马超(骠骑),黄忠(后将军),赵云(翊军将军,最低),而且自从关羽伐魏,建安二十四年到章武二年短短四年间,关张马黄都死了。。。        53。
      《后出师表》:乃后人伪托,并非诸葛亮所作;        54。追命吕蒙,玉泉显圣:不用说也知道是子虚乌有,不多说。        55。八阵图石伏陆逊︰置疑,未见于正史        56。七擒孟获︰虚构并无此事(历史上确有诸葛亮南征之事,也确有孟获其人。
      但七擒孟获《三国志》上没有记载,只是在裴松之引注《汉晋春秋》时说了一句“七擒七纵”,但具体过程没有记载。孟获后在蜀国任御史中丞,是文官。        57。孔明伐魏︰并无七次实伍次输的没演义那么漂亮        58。火烧上方谷︰即是孔明差点烧死司马懿和魏延那回,纯熟虚构        59。
      六出祁山:诸葛亮伐魏五次,只有第一次和第四次到了祁山。        60。木牛流马:其实,木牛就是独轮车,流马就是今天很常见的四轮小拉车。一说木牛是四轮车,流马是一种头部比较尖的船。        6。

    龙***

    2008-02-10 16:09:0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