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关于中日甲午战争的问题,反思.

首页

关于中日甲午战争的问题,反思.

李鸿章统帅的北洋一隅与日本全国对抗,而全国其他地区的总督巡抚都不派兵,仅仅依靠3-5万军队去对抗日本军队,当年中国有35-40万的军队,而海军方面除北洋水师外,只有广东水师的战舰参加了战斗,其他的海军如福建船政水师根本没有搭理这个事,抗日变汉奸,不抗日反成爱国.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11-05 21:15:20
      简单说说我的感觉。
    手头没有详细资料,全是凭记忆说的。但数据大概不会差很远。
    第一个原因是腐败,这是最大的原因。简单的举个例子,当时老婆娘平日看戏(不是那个臭名昭著的六十大寿)搭个凉棚的费用是30万两白银,而实际上用得到的满打满算只有5万两,其他的就被贪污了。
      而当时一艘吉野巡洋舰的造价也就是30万两,也就是说,老婆娘看场戏就看掉了一艘巡洋舰。 而那个老婆娘60大寿的花费是一万万两白银。她搜刮的私房钱这时是二万万两,但是她自己一个子都没出,而是挤占挪用了海军的军费,而同时李鸿章报请20万两白银购置20门克虏伯快炮却没有批准,最后李只有自己拼凑了12万两买了12门二手的旧炮。
       其他的就不说了,腐败是甲午战争失败的最大原因。 二是生产能力不行。 中国虽然添置了重舰,但是相关的配套设施并不齐全,大连船坞只能应付小规模的维护,而且只能一艘一艘的维护,其他的船只能在外等候。相关的技术工人也不足够,战争开始后很多非军队的工人都跑掉了,跑掉的理由很简单,就是不愿为满洲人送死,这也成为这场大战失败的一个客观原因,而临时征调的工人又迟迟不到位,(这时日本的军舰都已经全部维护好并开到中国家门口了)不但工人不到位,连炮弹都造不出来,造出来的还在发送时弄错了地方,后来勉强弄了一些,又有大量残次品。
       第三个原因是军事制度极端落后。也就是满地调兵,从全国各地抽兵,抽来了后又分散在战场各地,兵也是临时征召的新兵居多,技术不熟练,意志不坚强,其中有一个兵当了俘虏本想自杀,日本人一番简单的劝说后就透露的重要的军事机密,而且陆军武器装备整体而言还是比日军有很大的差距。
       简单的说这些吧,反正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腐败。 腐败不但毁了清朝,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王朝的覆没腐败都是最主要的原因。一个腐败的政权,也是不可能巩固的。想要巩固政权,想要凝聚国力,没有廉洁的政治,没有有作为的官员,没有大量的投资(而不是把钱都用到寿筵、赔款、看戏、养八旗子弟)又怎么能够凝聚民心,聚集国力。
      事情是一件一件做的,而绝对不是唱个高调,谁都知道政权要稳固,国家要稳定,但这绝对不是只唱一个高调那么简单,而是要一件一件的做实事,并且不能计较个人得失和一时的得失的。信心源与实力,实力可以努力获得。
      中国历史关心的是中国人打了多少胜仗,开辟了多少疆土,而绝对不会关心一个老女人(或老男人)的寿筵过得是否排场,和一个女人是不是打入冷宫!如果一面喊着团结巩固的高调,一面却进行着腐败堕落、杀害亲人(光绪,野史)、欺骗国民(欺骗义和团)之实,又怎么能团结! 腐败是中华民族的一大毒瘤,古代是,现代也是, 将来很久还会是!它已经摧毁了无数中国历史上的王朝,这个是一定一定要以史为鉴的。

    小***

    2007-11-05 21:15:20

其他答案

    2007-11-06 10:46:43
  •   个人感觉,腐败和战术并不是导致这场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虽然本人一直认为,慈喜是中国历史上最祸国殃民的臭皮囊。但在这里我个人认为,这场战争的失败其根本原因不在慈喜、不在腐败更不在战术。。。。。。
    个人认为,导致这场战争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当时中国的统治阶层的政治危机。
       早在慈喜之前,清王朝的统治能力就已经衰败不堪了,只是到慈喜这里已经是摇摇欲坠了。设身处地的站在慈喜的角度想想,如果她不夺权,那么等待她的最好待遇就是冷宫,更甚是死亡。她别无选择必须夺权。。。。。。 女子当政自古不得中国人的民心,慈喜必须拉拢在当时非常有势力的政治集团,而女不干政是当时中国的“正派清流”所统认的观点,那么她只有依靠那些当朝的“小人”。
      腐败自然无法避免,但至少比她被推翻,万劫不复要强。。。。。。 人们都说伴君如伴虎,事实上御人臣也同御群狼,何况慈喜驾御的是一群贪婪的狼。因此,她必须在各个方面都要提防,并且要更加夸张的显示其独尊的,至高无上的皇权。搜刮钱财,培养党徒那对她来讲不是必然的而是必须的。
      。。。。。 这样看来,我们就可以清楚的逆向推得一个逻辑。。。。。。 甲午战败,初败于战力,次败于战资,再败于内患,终败于王权。 正是由于清皇室的统治能力的衰落,才导致政治内患的加剧。 政治内患的加剧,导致了制度腐败与内斗争权的升级。 制度的腐败与当朝各势力间的内斗与争权,消耗掉了大量的民力与财力。
       最终导致了甲午海战的失败。 因此,我认为,对中日甲午海战的反思不应当只从政治制度、军事理论以及国家间实力的对比进行反思,更应当从政权是否巩固这方面进行思考。 在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时候,英法联军在圆明园一个皇帝的私人密室内发现了当时的中国皇帝所收藏的各种西洋火炮和火枪,其先进程度甚至超过了当时英法联军所装备的武器,这些都是西洋人送给中国皇帝的礼品。
      但当时中国的军队还是主要使用长矛和弓箭。 这到底是为什么? 我个人认为,这是当时的中国统治者没有自信能统领这样的军队的心理反映。他们选择了逃避。。。。。。 慈喜没有自信能靠自己的力量树立强大的皇权,她只有逃避。。。。。。 一个没有自信的执政集团是无法将一个国家带向光明的。
       所以,通过甲午海战的失败,我们应当吸取的最根本的教训就是无论何时都要相信自己。这样我们才有成功的希望。 。

    苑***

    2007-11-06 10:46:43

  • 2007-11-05 15:52:35
  • 补充一下楼上的,除了政治的腐败和军事的腐败,更要命的是人的思想腐败。特别是那老太婆和身边的腌狗、走狗。把亚洲第一的舰队弄成世界最糟的舰队。

    小***

    2007-11-05 15:52:35

  • 2007-11-04 11:54:12
  • 中日甲午战争是近代史以至现代史上中国军队与入侵外敌交战时武器装备差距最小的一次战争。它又是近代史以至现代史上中国军队败得最惨的一次战争。多种资料表明,北洋海军在一片承平的中后期,军风被各种习气严重毒化。舰队腐败风气的发展很快发展为训练中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应该说舰队广大官兵作战异常英勇,其宁死不退、誓与军舰共存亡之气概对今人仍是极大的激励。甲午战争中最令人铭心刻骨的结局莫过于庞大的北洋舰队整体覆灭的同时,对方舰队竟然一艘未沉。甲午之败,归纳起来是腐败造成的,有政治的腐败,更有军事的腐败。
    

    沙***

    2007-11-04 11:54:12

  • 2007-11-04 09:10:50
  • 中日甲午战争不是只有海战,那是全面战争,陆上惨败影响最大,本来胜算很大的,不需要增兵,武器很先进,训练也很好,可惜出了叶,海军也出了一个方,最大的失误是轻敌,以及用人不当,查查《清史稿》就明白了,那是民国根据《清实录》编的。

    冰***

    2007-11-04 09:10:50

  • 2007-11-04 07:17:13
  • 以中国的军力完全有实力打胜的.可中国当时就象国民党政府一样,跟洋人斗的没好下场,所以谁也不主动上前,因为象林则徐这样的前车之鉴了.

    青***

    2007-11-04 07:17:1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