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龙和马为什么并论

首页

龙和马为什么并论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08-28 22:54:52
      一般辞典里,都把"龙马"解释为"骏马"。说"龙马精神",就是像骏马一样的精神。我觉得"龙马"还可以有一解,就是龙和马。那么,"龙马精神",就是喻指人身体好、体质强、魂魄健--精神得像龙和马一样。
    那么,为什么龙和马在一起就"精神"了呢?
    龙是古人运用多元集合的方式创造出来的一种神物,马是龙的一个很重要的集合对象。
      龙头就多取材于马头。甲骨文中的某些龙字,头部窄长,很像马的头。汉代的王充言"世俗画龙之像,马首蛇尾",由此推断,龙乃"马、蛇之类"。后世关于龙形状的"九似说",言龙"头似驼"--驼头即马头。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日本童话》里,也认为龙,在它那蛇的身体上"长着一个马脑袋一样的头"。
       不光龙头,龙身也有"似马形"者。《论衡》载,曾有两条身长十余丈的"黄龙",在去泉陵城七里的湘水中出现,好似画中龙的样子,附近的居民都去观看。在距龙数十步的地方,又见到六条小"龙子",在陵上嬉戏,这龙子的形状,就很像马驹。《录异记》记,有群龙出入汉江水上,大者长数丈,小者也有丈余,都"如马、驴之形"。
       在古人心目中,马是具有龙性的,龙和马是可以互变的。《周礼》言"马八尺以上为龙";《山海经·图赞》说"马实龙精,爰出水类";《吴承恩诗文集》讲"马有三分龙性";《西游记》里的白龙马,真实身份是一条龙。一些史籍还载称,修弥国有马如龙,"腾虚逐日";汉宣帝时,使臣至大宛,"得名马像龙而还";天宝年间,"有马生龙驹……身有鳞而不生毛";唐明皇时,曾得到过生着龙鳞的异马一匹。
      后来,明皇西幸,这匹马在咸阳西跳入渭水化为龙,泳游而去;贵州有一个养龙坑,泓阔渊深,潜藏灵物。初春时,云雾晦冥,有物蜿蜒,若与牝马交接,"必产龙驹";等等。 战国的燕下都双龙纹半瓦和北朝时的马龙画像砖,是马成为龙的模特儿之一的重要的实物之证。
      前者的龙头,差不多就是马头:长长的,吊吊的,大口对张,鬃发上扬;后者除头上挺一龙角外,几乎就是奔马的形状:头抬着,鬃飘着,胸挺着,蹄奋着,气宇轩昂,线条流畅。 按我的考察,龙是以多元兼容、综合创新、开拓奋进、造福众生、与天和谐的精神底蕴,成为中华民族的图徽和象征的。
      而其中的"开拓奋进"及"造福众生",就很适合马,尤其是骏马、千里马。可以这样说,龙的精神汲取、蕴含着马的精神,马的精神是龙的精神的一部分。龙马精神就是以强健的姿态开拓奋进,从而造福众生的精神。

    夜***

    2007-08-28 22:54:52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