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土伦自沉

首页

土伦自沉

以前看的些资料都说由于法德按照停战协定,土伦军港的法军军舰都卸下了油料,所以无法出逃,被迫自沉。
但看最近出版的战研,说法军通过篡改记录暗中囤积了不少油料,足够一部分舰只逃往北非,此项说法是否可信?当年法国舰队能否逃出?如果可以,为什么没跑?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08-20 19:59:16
      虽然我知道《战争史研究》是本很好的书,但是只是在书摊上翻翻,没有一本真正仔细看过,惭愧。
    不过最近找了找,有三艘潜艇是跑到了阿尔及尔的。
    不过这个问题还是可以推断推断的。首先就是法军是否有油料的问题,我认为,法国人肯定积攒了一些油料,但是十分有限。
      虽然德国人对法国非占领区的封锁相当严密,但是为了避免刺激法国海军的剩余力量,德国人对他们还是相当尊敬的,尤其是因为法国海军在战争中没有什么大的损失,而英国人对它的夺取行动甚至还激起了法国人的反英情绪和对海军的普遍同情和赞扬。加上法国人一贯的聪明头脑,做点手脚搞点油料绝对不是没有可能。
      但是量肯定很有限,毕竟德国人不是傻子,而且在整个德国战争机器都十分需要油料,甚至无法保证意大利海军的需要的时候,法国海军是不可能得到太多油料的。即使有存货,估计也只够一些小型军舰的行动。 另外就是法国海军坐等自沉的原因,我想首先该说说达尔朗,他在法国海军中可以说拥有说一不二的地位,而这个人的态度其实反英也反德,但是他也是一个善于见风使舵的人,所以他接受了德国人的控制,但前提是德国人不得真正夺取法国海军的军舰,德国人也很清楚这一点,虽然后来的宣传中说德国人是口是心非,但是从当时的情况来看,不让法国军舰落到盟国手里,其实是德国人最好的选择,毕竟它缺乏真正控制法国军舰的能力。
       虽然达尔朗在后来的政治生涯中表现的越来越亲德,但是有一点还是应该多少肯定一下,他一直要求法国海军不能落到德国人手里(当然也不能落到英国人手里),为此他下达了秘密命令,即发现德国人有夺取法国舰队的企图,立即自沉全部军舰(理论上说对盟国这个命令也是有效的)。
      但是关键在于,1942年11月那个重要的时候,达尔朗本人不在法国,而在北非,德国人占领非占领区后,一开始在土伦周围划出了特别区域,由法国海军守卫,做出了不会夺取法国军舰的意思,这既迷惑了盟国,也迷惑了法国人。达尔朗由于再一次施展了他见风使舵的本领,遭到了维希政府不断攻击,这也使他难以直接对法国舰队下命令。
      而同时德国人在和维希政府谈判,试图和平地接收这支舰队,最好是维希政府主动送上门来。其实11月27日凌晨的时候,赖伐尔和维希政府中的一些投降派已经接受了德国人的最后通牒,发出命令:“应避免发生任何事件,所有以前的命令都完全失效。”即废除达尔朗的自沉命令,但是德国人的突击是法国人不能接受的,他们既执行了命令,也保存了最后的一点尊严,德国人的行动还是慢了那么一点。
      在这中间,不要忘了真正发挥作用的还是达尔朗的那道命令。 不过,在我看来,自沉其实是法国军舰唯一的选择。首先如我前面所说,即使有油料,也是非常有限的,而法国海军由于设计定位的问题,大都是速度快耗油高航程短的军舰,即使出港,如果开全速,那很快会没油,如果以经济航速行驶,一是也走不出多远,二是给德国空军潜艇提供了良好的靶子,更不必说盟国海空军了。
       另外,1940年英国人夺取法国军舰的行动,加上两国海军历史上的积怨,可以说让法国海军军官们本能地避免投向英国(当然他们并不反对投奔美国),航往意大利更不可能,西班牙也是他们认为的敌人(两国在北非有很大的利益冲突,加上内战中不少“遗留问题”),那么看来看去,法国海军的这点军舰只有两个选择,自沉或交给德国人,如前所述,交出军舰无论从军令还是法国海军军人的个人感情来说都是不可能的,那么就只有自沉一条路了,从这个角度说,他们在学习斯卡帕湾的德国海军,用一次震惊世界的行动来表明自己的决心,虽然这种行动是一个悲剧,但至少在我看来,这也说明了法国人不肯屈服的信念。
      他们抢在德国人之前,把自己最后的一支大舰队送入海底,一声接一声的爆炸为它引以自豪的舰艇敲响了丧钟。 最后一句有些无关的话是,虽然土伦的法国海军自沉了,但是后来德意在比塞大还是俘虏了一批小型军舰。而在土伦港口内,也有少量未及自沉的军舰(主要是辅助舰)被德意俘虏。
       美军占领后的土伦港,可见已被部分解体的“敦刻尔克”号 。

    z***

    2007-08-20 19:59:16

其他答案

    2007-08-19 12:01:20
  •   剧我所知,当时的法国海军司令达尔朗在政治立场上举棋不定,而纳粹德国和英国还有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运动都在争取他,德国人想的是如果得到了法军的军舰在“海狮计划”中登陆英国时就会减少很大的压力。而英国的想法是将这些军舰用在抵抗德国入侵上(至少也要保持中立)。
      戴高乐也要把他争取过来加入自己的领导。(这个家伙真的很吃香啊,毕竟在司令的位置上干久了,培养出了自己的山头,海军高级将领都听他的)。最后还是德国人给的条件打动了他。后来根据英国情报部门的报告,德国即将发动海狮计划登陆英国,所以丘吉尔下了最后通牒:命令逃到英国的法国舰队将军舰转交给英国。
      
      命令停泊在北非的法国舰队向驻扎在亚历山大港的英国海军投降,如果不愿意投降可以将军舰自己凿沉。但是法军拒绝了英国。于是丘吉尔下令英国的本土部队 地中海舰队不惜一切代价将法国舰队击沉。没有了舰队,那个达尔朗的家伙在德国人眼力也没有了利用价值了。为了军舰这件事,戴高乐还和丘吉尔弄的很不愉快。

    f***

    2007-08-19 12:01:2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