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中医名家有哪些
一、清朝著名的中医名家有哪些
乾隆的御医有:陈莲舫、黄元御、吴谦、任锡庚、刘裕铎等。
1、陈莲舫
陈莲舫,名秉钧,清末上海名医,我国近代著名的中医学家。生于1840年,卒于1914年,享年74岁。陈家世代业医,至莲舫已第十九代。
陈氏精通内、外、妇、儿各科,光绪中叶悬壶于清浦珠溪镇(今上海市朱家角镇)。因医术高超,四方求治者甚众。光绪年间,曾五次奉诏入京为皇帝和太后诊病,疗效颇佳,被封为御医。
老年辞官设诊于上海,曾任上海广仁堂医务总裁及各善堂施诊所懂事等职。因其医术精湛、见解独到而有“国手”之誉。同时,积极创办“上海医会”,举办中医学校,对中医教育事业作出卓越贡献。
2、黄元御
黄元御,名玉璐,字元御,一字坤载,号研农,别号玉楸子。清代著名医学家;尊经派的代表人物;乾隆皇帝的御医,乾隆皇帝亲书“妙悟岐黄”褒奖其学识,亲书“仁道药济”概括其一生。
他继承和发展了博大精深的祖国医学理论,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被誉为“黄药师”、“一代宗师”,清军四川军医馆——久真堂的祖师爷。
3、吴谦
吴谦(1689~1748年),字六吉,清朝安徽歙县人。宫廷御医,乾隆时为太医院院判。《医宗金鉴》是乾隆御制钦定的一部综合性医书,全书90卷,是我国综合性中医医书最完善简要的一种。
4、任锡庚
任锡庚,清代医家,字修如,北京人,尝任太医院掌印御医,兼上药房值宿供奉官。其所著有《难经笔记》、《医宗简要》,另有《太医院志》一卷,均有刊本行世。任锡庚,20岁入清内务府太医院,为光、宣两朝御医。
5、刘裕铎
刘裕铎,字铺仁,回族,约生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卒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享年70多岁。刘裕铎是清雍正、乾隆年间的御医。
他为宫廷服务了20多年,在雍正年间历任太医院吏目、御医,在乾隆年间升任右院判、院使。他医术精湛,受到雍正帝的信任,被誉为“第一医官”。乾隆四年,奉朝廷之命,与吴谦共同担任了《医宗金鉴》的总修官。
刘裕铎医术水平颇高,他治病善于应用古方,随证化裁而不拘泥,药味精当药量轻灵而疗效颇佳。他为皇帝、王公、大臣等看病,屡受皇帝嘉奖。雍正帝称他为“京中第一好医官”。
二、清朝有名的中医
王清任,字勋臣,是清代直隶玉田(今属河北)人,出生于1768年,卒于1831年,是清代名医,也是位富有革新精神的解剖学家,后人称他为“中医解剖第一人”。
三、清朝最厉害的中医是谁
尤德众是清代御医中医术最厉害的中医。尤德众沂州府人,出生于咸丰5年(1855年-1953年)。尤德众17岁跟随名师学艺,他学识渊博,技术精湛,中医药知识丰富,精通针灸,常常针药并重。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得知府举荐,进入了太医院,他把《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中的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相结合,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看诊方式,并治好了多位达官贵人的病症,获众人称赞、信服,成为太医院中的最厉害的中医,深得皇后宠爱。他创办的医药老字号:国顺药铺。以题字顺正义、立正身、扬正气、起正念、行正道、做正事、卖正品、得正果、国正天下顺,来教导后人要正当做人,正当做事,只有国家繁荣昌盛、平安了,天下才顺利。
四、清朝中医大家
清朝地方名医有:许思文、李茂盛、王三祝、叶天士、薛生白等等。
1、许思文
许思文,清代同治到光绪年间,歙北许村人,他幼读轩黄之书,克承家传,立志济世活人。成年后,长期行医于长淮之间,是一个能使染上霍乱的病人起死回生的名医。
2、李茂盛
李莪华(1722~1795),原名李茂盛,山东寿光侯镇李家官庄人,后定居于寿光九巷。生于清康熙末世,自幼无意仕途而立志为民造福。随父精研岐黄之术,医术精湛,尤长外科。尤其令人敬仰的是他医德高尚,口碑留芳于民间。
李莪华先生凭高尚的医德、精妙的医术行医民间,不知救活了多少濒临死亡的伤病者,所以他名垂千古,迄今人们还怀念他,尊之为神仙,世代祭祀,香火不绝。
3、叶天士
叶桂(公元1666年~公元1745年),字天士,号香岩,别号南阳先生。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叶桂是清代著名医学家,四大温病学家之一。
祖籍安徽歙县,其高祖叶封山从安徽歙县蓝田村迁居苏州,居上津桥畔,故叶桂晚年又号上津老人。
4、薛生白
薛生白,别名雪;字生白,号一瓢,以字行。清代吴县人,生于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卒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享年90岁。与叶天士同时而齐名。早年游于名儒叶燮之门,诗文俱佳,又工书画,善拳技。后因母患湿热之病,乃肆力于医学,技艺日精。薛雪一生为人,豪迈而复淡泊,年九十岁卒。
5、王三祝
王三祝(1798——1882年),字道馨,号贞一子,安宁区孔家崖真乐庄人。清代兰州名医、诗人。
13岁中秀才,熟读四书五经,此后,废举业而致医道,以行医为生。他为人豪爽,重义气,轻财物,医德高尚,为人治病不受谢,乡里敬如父母。他不仅是著名的中医,而且是爱祖国、爱家乡的诗人和书法家。他先后著有《达雅堂诗》、《验方集》等数卷。
他一生笃信理学,以理为贵,倡孔孟之“正学”,以“仁”为本。一生清贫,为人耿直,不求权贵,勤于著述,医术精,医德高尚,深受后人推崇。
五、清朝中医名家有哪些名字
张誉、王清任、邹润安、陈莲舫、黄元御、吴谦、任锡庚、刘裕铎、叶桂、薛雪、吴瑭、王士雄、许思文、李茂盛、王三祝、尤德众、薛生白、叶天士、彭子益、尤在泾等。
六、清朝中医四大名医
叶桂、薛雪、吴瑭、王士雄,后人称之为温病四大家。
1、叶桂(1667~1746):字天士,号香岩,江苏吴县人。祖父叶时是当地的名医,父叶朝采也精通医术,叶桂幼时就跟随家人学医。他孜孜好学,闻有医术高明者,即前往拜师求教,十年中先后从师17人。他善于吸收其他医家的理论与经验,擅长治疗时疫与痧痘,著作有《温热论》等。在温病学的基础上,起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为温病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薛雪(1681~1770):字生白,号一瓢,江苏长洲(吴县)人。青年时练过武术,擅于诗画,擅长治湿热病,撰有《湿热条辨》一卷。在我国医学史上,对湿热病专篇进行论说,薛雪是第一人。他在《湿热条辨》中对发病机理、症候演变、审证要点及有关疾病的鉴别等均作出了较全面和深刻的阐述。他不仅继承了张仲景伤寒理论,融贯历代医家学说,而且以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作为基础,对温病学说作出重要贡献。
3、吴瑭(约1785~1836):字鞠通,江苏淮阴人。19岁因父病逝而立志学医。受到吴又可《瘟疫论》和叶桂的启发,所以继承叶天士对温病的研究,于四十岁写成《温病条辨》。他首先提出九种温病,创立三焦辨证,总结温病治疗原则,有效方剂及危险阶段的药物使用,直到现在医界仍有将三焦辨证和卫气营血辩证结合运用的主张。吴瑭在温病学上做的贡献使温病学说获得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4、王士雄(1808~1868):字孟英,晚字梦隐,号半痴山人,浙江钱塘人。著有《霍乱论》《温热经纬》等。其中《温热经纬》一书中将温病分为新感和伏气两大类,并就其病源、症候及诊治等进行阐述,既是温病学论述的汇编又是温病诊治参考书,流传颇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