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人中穴的总结与分析有哪些?

人中穴的总结与分析有哪些?
奋*** | 2016-02-02 14:22:29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6-02-02 14:22:29
  • 疗效影响因素总结与分析

    人中穴

    针刺人中穴治疗某些疾病疗效确切,特别是对于脑神失调类病症具有立竿见影之效,其针刺疗效除与个体体质强弱、病情轻重、病程长短等有关,还受穴位的定位与配伍、针具的规格影响,更重要的是可能存在密切的量-效关系。当然,根据不同的病症结合其他手段综合干预可提高疗效,如治疗惊厥配合口服清热熄风中药或保留灌肠,治疗急性腰扭伤辅以软组织松解手法,治疗精神神志类疾患结合...

    查看全部>>

    疗效影响因素总结与分析

    人中穴

    针刺人中穴治疗某些疾病疗效确切,特别是对于脑神失调类病症具有立竿见影之效,其针刺疗效除与个体体质强弱、病情轻重、病程长短等有关,还受穴位的定位与配伍、针具的规格影响,更重要的是可能存在密切的量-效关系。当然,根据不同的病症结合其他手段综合干预可提高疗效,如治疗惊厥配合口服清热熄风中药或保留灌肠,治疗急性腰扭伤辅以软组织松解手法,治疗精神神志类疾患结合心理疗法等能够较好地达到治疗目的。

    1穴位的定位目前,学术界公认地将人中穴定位于人中沟的上1/3与下2/3的交点处,近来有学者提出人中沟正中线上的点均为人中穴针刺点,发现针刺不同的点对不同的急症有不同的治疗效果,而且针刺不同部位的点针刺方向也不同。有研究者发现鼻唇沟正中、人中穴至上唇线1/2处的定神穴也可以治疗急性腰扭伤,3次治愈。当然,这些发现尚有待进一步地临床验证。

    2穴位的配伍针刺人中穴单穴对于晕厥、休克、昏迷及急性腰扭伤等发挥很好的疗效,然与其他穴位配伍往往可提高疗效,扩大主治范围,常用配穴多具有调督醒神、安神定志之功,如百会、神庭、内关、神门、后溪等。对于针刺人中治疗某一病症配伍哪些穴位才能达到最佳疗效,对哪些疾病有效尚无定论,故需要深入地进一步研究。

    3针具的选择一般认为,针具越粗刺激量越大,针刺人中穴所治疗疾病中所使用的针具多在26~32号之间。究竟针具的规格与疗效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尚无人研究,不同的病种各自需要多少号的针才能发挥最佳疗效尚有待探讨。

    4针刺的方向绝大多数针刺人中穴均向鼻中隔方向斜刺,但在治疗小儿惊厥时似乎多使用直刺,也有人在治疗一些急症先直刺,得气后根据不同的病症所需的针感感传方向向上斜刺或向龈交方向斜刺。针刺人中治疗各种疾病所需最适宜的针刺方向尚无专门研究,临床上多根据传统经验而取向上斜刺。

    5进针的深度人中穴进针的深度在0.3~1.0寸范围,最常见的是0.3~0.5寸,也有进针深达下颌骨者,针刺的深度与疗效是否有关以及有怎样的关系目前尚不明了。

    6针刺的强度由临床研究可以发现,在大部分的新发病、急重症针刺人中穴需要重手法、强刺激,这可能是基于“实则泻之”的治疗原则而定;对于失眠的治疗刺激强度则根据病情轻重而定。针刺的强度与疗效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每种病症各自需要多大的刺激量,如何将其进行量化尚有待研究。

    7补泻手法针刺人中穴治疗疾病时几乎全部采用泻法,治疗脑血管病体弱、病程长者用补法。最常用的是“雀啄”手法,“醒脑开窍”针刺法尤为重视此法,现也广泛应用于脑神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当中。当然、也有不少使用捻转泻法或提插捻转合用。但目前对于提插捻转的幅度、频率、捻转的角度等缺少研究,以怎样的量学标准操作才能使针刺疗效最佳亟待研究证实。

    8施术时间和留针时间针刺人中穴施术时间多有相关的效应指标,如使用雀啄手法的以眼球湿润为度,惊厥抽搐者针刺至抽搐停止,有些行针1~3min后留针,有的在留针时每5~10min行针1次。大多数留针时间为20~30min,有些留针10min,还有些不留针。施术时间和留针时间尚未有客观指标可以遵循。

    9针感的要求各种手法操作的最终目的就是力求达到所需要的针感,因为针感有无与针刺疗效的关系最为密切,故《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且得气的速度与疗效呈正相关,故<金针赋>云“气速效速,气迟效迟”,即为此意。针刺人中穴治疗相关疾病的针感要求多为眼球流泪或眼眶湿润为度,现代研究证实,流泪标志着针刺水沟达到了舒张脑微血管的刺激量。因而,醒脑开窍针法中,针刺水沟的量化指标是眼球湿润或流泪。但也有少数研究者以酸、胀、麻为准,更有甚者不进行手法操作,不要求针感,也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所以,针对这些差异尚需要进行探讨和规范。

    李*** | 2016-02-02 14:22:29 46 2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