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

首页

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24-05-17 07:00:43

    一、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标准:

    我国《交通肇事罪司法解释》第3条对交通肇事逃逸也作出了明确规定: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一是“逃逸”需对发生交通事故有明知。

    二是“逃逸”需出于逃避法律追究的目的。

    三是“逃避法律追究”应作广义理解。

    四是“逃逸”不限于在事故现场逃离。

    二、交通肇事逃逸的情形: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6、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

    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

    8、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是强行离开现场的。

    三、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

    《刑法》第133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张***

    2024-05-17 07:00:43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