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渡汉江阅读答案(集锦14篇)

渡汉江阅读答案(集锦14篇)

朱*** 23-01-08 答案

渡汉江阅读答案(1)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作者贬谪岭南逃归途中。

《渡汉江》是唐代诗人宋之问(一说李频)创作的一首五绝。这是诗人久离家乡而返归途中所写的抒情诗。前两句主要写追叙久居岭外的情况,后两句抒写接近家乡时矛盾的心情。全诗表现出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挚爱之情和游子远归家乡时不安、畏怯的复杂心理。

前两句中的外、断、复从哪三个角度写作者贬居之苦,有什么表达作用?

答:从空间的隔离,联络的断绝,时间的久远三个角度来写,强化和加深了作者贬居期间的孤苦情绪.

一般人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但本诗的后两句不同,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心理?简要分析。

答:表达作者因等待团聚过久,在团聚即将来临之际,突发不祥之感,深怕出现意外而团聚不得的复杂心理。

诗歌前两句里的断和复反映诗人怎样的贬谪生活?

答:作者贬居岭外,思念亲人,又长期得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精神极为痛苦。

按常理说后两句似乎写作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更恰当,这里的怯和不敢反映了怎样的心理?

答:因为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却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这种抒写,更显真切、耐人咀嚼。

【词句注释】

⑴汉江:汉水。长江最大支流,源出陕西,经湖北流入长江。

⑵岭外:五岭以南的广东省广大地区,通常称岭南。唐代常作罪臣的流放地。书:信。

⑶来人:渡汉江时遇到的从家乡来的人。

【白话译文】

流放岭南与亲人断绝了音信,熬过了冬天又经历一个新春。

越走近故乡心里就越是胆怯,不敢打听从家那边过来的人。

【鉴赏】

《渡汉江》诗意在写思乡情切,真实地刻画了诗人久别还乡,即将到家时的激动而又复杂的心情。语极浅近,意颇深邃;描摹心理,熨贴入微;不矫揉造作,自然至美。

前两句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贬斥蛮荒,本就够悲苦的了,何况又和家人音讯隔绝,彼此未卜存亡,更何况又是在这种情况下经冬历春,捱过漫长的时间。诗人没有平列空间的悬隔、音书的断绝、时间的久远这三层意思,而是依次层递,逐步加以展示,这就强化和加深了贬居遐荒期间孤孑、苦闷的感情,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断字复字,似不着力,却很见作意。此诗人困居贬所时那种与世隔绝的处境,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以及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都历历可见,鲜明可触。这两句平平叙起,从容承接,没有什么惊人之笔,往往容易为读者轻易放过。其实,它在全篇中的地位、作用很重要。有了这个背景,下两句出色的抒情才字字有根。

第三、四两句描写诗人逃归途中的心理变化。近乡交代诗人因长期不知家人消息而逃离贬地,走近家乡。所谓情更怯,即愈接近故乡,离家人愈近,担忧也愈厉害,简直变成了一种害怕,怕到不敢问来人。按照常情,这两句似乎应该写成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诗人笔下所写的却完全出乎常情: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仔细寻味,又觉得只有这样,才合乎前两句所揭示的规定情景。因为诗人贬居岭外,又长期没有家人的任何音讯,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家人由于诗人的牵累而遭到不幸。音书断复历春这种思念随着担心同时的到来,形成急切盼回家,又怕到家里的矛盾心理状态。这种矛盾心理,在逃归的路上,特别是渡过汉江,接近家乡之后,有了进一步的戏剧性发展:原先的担心、忧虑和模糊的不祥预感,此刻似乎马上就会被路上所遇到的某个熟人所证实,变成活生生的残酷现实;而长期来梦寐以求的与家人团聚的愿望则立即会被无情的现实所粉碎。因此,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这是在岭外音书断这种特殊情况下心理矛盾发展的必然。情更怯与不敢问更能体现诗人此际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愈接近重逢,诗人便会愈发忧虑,发展到极端,这种忧虑就会变成一种恐惧、战栗,使之不敢面对现实。

诗人正是这样逼真地再现了特殊境遇下,对家人的入骨关爱,吟咏出入类心灵的良善韵律,从而引起了千古的共鸣。只是这种境遇的造成,诗人不能辞其咎。在这一点上,后来杜甫的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述怀》)写战乱中担忧家人,至于不敢面对吉凶未卜的消息。则更有时代感,更耐人寻味。

此诗不仅有巧妙的抒情艺术,而且有更深刻的体会。作者用逐层递进的追述,交代了背景之后,立即直抒胸臆,不加保留地倾诉出矛盾心理和痛苦心情。但是,读者却必需经过一番认真的咀嚼,才能感受到这种特殊的心理状态,达到与作者的心灵沟通。这种高度简洁的抒情手法,使作品用最省略的语言,获取了极为深远的艺术效果。


渡汉江阅读答案(2)

宋之问从泷州贬所逃回家乡,经过汉江(也就是汉水)时,写了这首诗。宋之问的家在巩县,汉水离巩县,虽然还有不少路,但较之岭外的泷州,毕竟要近得多,所以诗里说"近乡"。诗的语言,极为浅近通俗,但乍一读,仍不免会有疑惑。一个离开家乡已逾半年的游子,能踏上归途,自当心情欢悦,而且这种欣喜之情,也会随着家乡的越来越近而越来越强烈。宋之问却偏说"近乡情更怯",乃至不敢向碰到的人询问家人的消息,这岂非有点不合情理?

要解开这一疑团,必须重视诗的前两句,它们提供了必要的线索。诗人在到达贬所后,即与家人断绝了联系,且已持续了半年以上。在这种情况下,诗人的心境如何呢?诗中似未明言,其实不然。"近乡情更怯",说明诗人早巳"情怯"。对家中情况的一无所知,使诗人的思虑中,增加了不安和疑惧:亲人们是否遭遇到什么不幸呢?空间的阻隔,时间的推移,使这种不安和疑惧,日趋沉重地郁结在诗人的心头。渡过汉水,离乡日近,但心中的恐惧也越来越沉重,因为不祥的猜测,有可能即将被证实。"不敢问",不是"不想问",诗人也想能尽早知道家人的消息。不过,假如能听到好消息,固然会无限欣喜,但万一相反呢?那么,期待着与家人团聚的喜悦,岂不将被这无情的消息一下子所粉碎?与其如此,不如听任这模糊不明再持续下去,因为毕竟还存在着一切皆好的希望啊。这种想问而又不敢问的矛盾心理,反映了诗人焦虑痛苦的心情。大诗人杜甫在战乱中与亲人分离,又音信不通,在《述怀》一诗中,写了这样几句;"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尽管诗人的身份不同,造成音书惭绝的原因不同,但矛盾痛苦的心情却完全相同。当然,这种独特的生活体验,不会人人都有;但这种特殊微妙的心理状态。却是大家都能理解,真实可信的。看似不合情理,其实只是情况特殊而已。

以上这一思索,理解的过程,可以使我们对这首诗巧妙的抒情艺术,有更深刻的体会。诗人在用逐层递进的追述,交代了背景之后,立即直抒胸臆,不加保留地倾诉出矛盾心理和痛苦心情。但是,读者却必需经过一番认真的咀嚼,才能感受到这种特殊的心理状态,达到与作者的心灵沟通。这种高度简洁的抒情手法,使作品用最省略的语言,获取了极为深远的艺术效果。



渡汉江阅读答案(3)

(1)有人评价此诗前两句中“断”“复”两字,似不着力,却耐人寻味,请结合诗句说明,这两字有怎样的意味?

(2)后两句,按常情应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行人”,作者笔下所写却与常情相悖,作者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谈谈你的理解。

(3)有人曾经将后两句改为“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来进行比较。你认为哪种表达更好?请具体说明理由

(4)前两句中的“外”、“断”、“复”从哪三个角度写作者贬居之苦,有什么表达作用?

(5)一般人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但本诗的后两句不同,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心理?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答:一个“断”字将作者困居贬所时那种与世隔绝的处境,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真实地再现出来。(一个“断”字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现实,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切。)被贬蛮荒,本就够悲苦的了,何况又和家人音讯隔绝,彼此未卜存亡。这种情况下经冬历春,捱过漫长的时间,一个“复”字又将作者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表现出来。这两个字可以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2)答:作者贬居岭外,又长期接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这种担心越近家乡的时候,越加强烈,他忧惧自己长期以来梦寐以求的与家人团聚的愿望则立即会被无情的现实所粉碎。因此,“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通过这两句诗,读者可以强烈感触到诗人此际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这种抒写,是真切、富于情致和耐人咀嚼的。(简洁答案:诗人因为自己被贬谪又逃归的特殊身份不敢向从家乡来的人问讯;表现了诗人想问又不敢问的矛盾而焦虑复杂的心情。)

(3)答:原诗更好。作者被贬岭外,远离家乡,很长时间没有家人的音讯,不知道家里是否会受自己的牵连而发生变故。原来还只是思念和担心,现在来到家乡附近,更怕这种担心变成现实。所以“情更怯”和“不敢问”更能表达诗人此时的精神痛苦,更加贴切和富于情致。而“情更切”和“急欲问”则显得平淡和一般化。

(4)答:从空间的隔离,联络的断绝,时间的久远三个角度来写,强化和加深了作者贬居期间的孤苦情绪.

(5)答;表达作者因等待团聚过久,在团聚即将来临之际,突发不祥之感,深怕出现意外而团聚不得的复杂心理。


渡汉江阅读答案(4)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作者贬谪岭南逃归途中。汉江:汉水。长江最大支流,源出陕西,经湖北流入长江。

岭外:五岭以南的广东省广大地区,通常称岭南。唐代常作罪臣的流放地。书:信。来人:渡汉江时遇到的从家乡来的人。

《渡汉江》是唐代诗人宋之问(一说李频)创作的一首五绝。这是诗人久离家乡而返归途中所写的抒情诗。前两句主要写追叙久居岭外的情况,后两句抒写接近家乡时矛盾的心情。全诗表现出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挚爱之情和游子远归家乡时不安、畏怯的复杂心理。


渡汉江阅读答案(5)

前两句中的外、断、复从哪三个角度写作者贬居之苦,有什么表达作用?

答:从空间的隔离,联络的断绝,时间的久远三个角度来写,强化和加深了作者贬居期间的孤苦情绪.

一般人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但本诗的后两句不同,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心理?简要分析。

答:表达作者因等待团聚过久,在团聚即将来临之际,突发不祥之感,深怕出现意外而团聚不得的复杂心理。

诗歌前两句里的断和复反映诗人怎样的贬谪生活?

答:作者贬居岭外,思念亲人,又长期得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精神极为痛苦。

按常理说后两句似乎写作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更恰当,这里的怯和不敢反映了怎样的心理?

答:因为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却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这种抒写,更显真切、耐人咀嚼。


渡汉江阅读答案(6)

译文

客居岭外与家里音信断绝,经过了冬天又到了春天。

离故乡越近心中越胆怯,不敢询问从家那边过来的人。

赏析

《渡汉江》诗意在写思乡情切,真实地刻画了诗人久别还乡,即将到家时的激动而又复杂的心情。语极浅近,意颇深邃;描摹心理,熨贴入微;不矫揉造作,自然至美。

前两句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贬斥蛮荒,本就够悲苦的了,何况又和家人音讯隔绝,彼此未卜存亡,更何况又是在这种情况下经冬历春,捱过漫长的时间。诗人没有平列空间的悬隔、音书的断绝、时间的久远这三层意思,而是依次层递,逐步加以展示,这就强化和加深了贬居遐荒期间孤孑、苦闷的感情,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断”字“复”字,似不着力,却很见作意。此诗人困居贬所时那种与世隔绝的处境,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以及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都历历可见,鲜明可触。这两句平平叙起,从容承接,没有什么惊人之笔,往往容易为读者轻易放过。其实,它在全篇中的地位、作用很重要。有了这个背景,下两句出色的抒情才字字有根。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两句描写诗人逃归途中的心理变化。“近乡”交代诗人因长期不知家人消息而逃离贬地,走近家乡。所谓“情更怯”,即愈接近故乡,离家人愈近,担忧也愈厉害,简直变成了一种害怕,怕到“不敢问来人”。按照常情,这两句似乎应该写成“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诗人笔下所写的却完全出乎常情:“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仔细寻味,又觉得只有这样,才合乎前两句所揭示的“规定情景”。因为诗人贬居岭外,又长期没有家人的任何音讯,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家人由于诗人的牵累而遭到不幸。“音书断”“复历春”这种思念随着担心同时的到来,形成急切盼回家,又怕到家里的矛盾心理状态。这种矛盾心理,在逃归的路上,特别是渡过汉江,接近家乡之后,有了进一步的戏剧性发展:原先的担心、忧虑和模糊的不祥预感,此刻似乎马上就会被路上所遇到的某个熟人所证实,变成活生生的残酷现实;而长期来梦寐以求的与家人团聚的愿望则立即会被无情的现实所粉碎。因此,“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这是在“岭外音书断”这种特殊情况下心理矛盾发展的必然。“情更怯”与“不敢问”更能体现诗人此际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愈接近重逢,诗人便会愈发忧虑,发展到极端,这种忧虑就会变成一种恐惧、战栗,使之不敢面对现实。

宋之问这次被贬泷州,是因为他媚附武后的男宠张易之,可以说罪有应得。但这首诗的读者,却往往引起感情上的某种共鸣。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作者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已经舍去了一切与自己的特殊经历、特殊身份有关的生活素材,所表现的仅仅是一个长期客居异乡、久无家中音信的人,在行近家乡时所产生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感情,却具有极大的典型性和普遍性。形象大于思维的现象,似乎往往和作品的典型性、概括性联结在一起。这首诗便是一例。

此诗不仅有巧妙的抒情艺术,而且有更深刻的体会。作者用逐层递进的追述,交代了背景之后,立即直抒胸臆,不加保留地倾诉出矛盾心理和痛苦心情。但是,读者却必需经过一番认真的咀嚼,才能感受到这种特殊的心理状态,达到与作者的心灵沟通。这种高度简洁的抒情手法,使作品用最省略的语言,获取了极为深远的艺术效果。



渡汉江阅读答案(7)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作者贬谪岭南逃归途中。

《渡汉江》是唐代诗人宋之问(一说李频)创作的一首五绝。这是诗人久离家乡而返归途中所写的抒情诗。前两句主要写追叙久居岭外的情况,后两句抒写接近家乡时矛盾的心情。全诗表现出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挚爱之情和游子远归家乡时不安、畏怯的复杂心理。

前两句中的外、断、复从哪三个角度写作者贬居之苦,有什么表达作用?

答:从空间的隔离,联络的断绝,时间的久远三个角度来写,强化和加深了作者贬居期间的孤苦情绪.

一般人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但本诗的后两句不同,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心理?简要分析。

答:表达作者因等待团聚过久,在团聚即将来临之际,突发不祥之感,深怕出现意外而团聚不得的复杂心理。

诗歌前两句里的断和复反映诗人怎样的贬谪生活?

答:作者贬居岭外,思念亲人,又长期得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精神极为痛苦。

按常理说后两句似乎写作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更恰当,这里的怯和不敢反映了怎样的心理?

答:因为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却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这种抒写,更显真切、耐人咀嚼。

【词句注释】

⑴汉江:汉水。长江最大支流,源出陕西,经湖北流入长江。

⑵岭外:五岭以南的广东省广大地区,通常称岭南。唐代常作罪臣的流放地。书:信。

⑶来人:渡汉江时遇到的从家乡来的人。

【白话译文】

流放岭南与亲人断绝了音信,熬过了冬天又经历一个新春。

越走近故乡心里就越是胆怯,不敢打听从家那边过来的人。

【鉴赏】

《渡汉江》诗意在写思乡情切,真实地刻画了诗人久别还乡,即将到家时的激动而又复杂的心情。语极浅近,意颇深邃;描摹心理,熨贴入微;不矫揉造作,自然至美。

前两句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贬斥蛮荒,本就够悲苦的了,何况又和家人音讯隔绝,彼此未卜存亡,更何况又是在这种情况下经冬历春,捱过漫长的时间。诗人没有平列空间的悬隔、音书的断绝、时间的久远这三层意思,而是依次层递,逐步加以展示,这就强化和加深了贬居遐荒期间孤孑、苦闷的感情,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断字复字,似不着力,却很见作意。此诗人困居贬所时那种与世隔绝的处境,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以及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都历历可见,鲜明可触。这两句平平叙起,从容承接,没有什么惊人之笔,往往容易为读者轻易放过。其实,它在全篇中的地位、作用很重要。有了这个背景,下两句出色的抒情才字字有根。

第三、四两句描写诗人逃归途中的心理变化。近乡交代诗人因长期不知家人消息而逃离贬地,走近家乡。所谓情更怯,即愈接近故乡,离家人愈近,担忧也愈厉害,简直变成了一种害怕,怕到不敢问来人。按照常情,这两句似乎应该写成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诗人笔下所写的却完全出乎常情: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仔细寻味,又觉得只有这样,才合乎前两句所揭示的规定情景。因为诗人贬居岭外,又长期没有家人的任何音讯,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家人由于诗人的牵累而遭到不幸。音书断复历春这种思念随着担心同时的到来,形成急切盼回家,又怕到家里的矛盾心理状态。这种矛盾心理,在逃归的路上,特别是渡过汉江,接近家乡之后,有了进一步的戏剧性发展:原先的担心、忧虑和模糊的不祥预感,此刻似乎马上就会被路上所遇到的某个熟人所证实,变成活生生的残酷现实;而长期来梦寐以求的与家人团聚的愿望则立即会被无情的现实所粉碎。因此,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这是在岭外音书断这种特殊情况下心理矛盾发展的必然。情更怯与不敢问更能体现诗人此际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愈接近重逢,诗人便会愈发忧虑,发展到极端,这种忧虑就会变成一种恐惧、战栗,使之不敢面对现实。

诗人正是这样逼真地再现了特殊境遇下,对家人的入骨关爱,吟咏出入类心灵的良善韵律,从而引起了千古的共鸣。只是这种境遇的造成,诗人不能辞其咎。在这一点上,后来杜甫的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述怀》)写战乱中担忧家人,至于不敢面对吉凶未卜的消息。则更有时代感,更耐人寻味。

此诗不仅有巧妙的抒情艺术,而且有更深刻的体会。作者用逐层递进的追述,交代了背景之后,立即直抒胸臆,不加保留地倾诉出矛盾心理和痛苦心情。但是,读者却必需经过一番认真的咀嚼,才能感受到这种特殊的心理状态,达到与作者的心灵沟通。这种高度简洁的抒情手法,使作品用最省略的语言,获取了极为深远的艺术效果。


渡汉江阅读答案(8)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作者贬谪岭南逃归途中。汉江:汉水。长江最大支流,源出陕西,经湖北流入长江。

岭外:五岭以南的广东省广大地区,通常称岭南。唐代常作罪臣的流放地。书:信。来人:渡汉江时遇到的从家乡来的人。

《渡汉江》是唐代诗人宋之问(一说李频)创作的一首五绝。这是诗人久离家乡而返归途中所写的抒情诗。前两句主要写追叙久居岭外的情况,后两句抒写接近家乡时矛盾的心情。全诗表现出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挚爱之情和游子远归家乡时不安、畏怯的复杂心理。


渡汉江阅读答案(9)

(1)有人评价此诗前两句中“断”“复”两字,似不着力,却耐人寻味,请结合诗句说明,这两字有怎样的意味?

(2)后两句,按常情应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行人”,作者笔下所写却与常情相悖,作者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谈谈你的理解。

(3)有人曾经将后两句改为“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来进行比较。你认为哪种表达更好?请具体说明理由

(4)前两句中的“外”、“断”、“复”从哪三个角度写作者贬居之苦,有什么表达作用?

(5)一般人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但本诗的后两句不同,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心理?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答:一个“断”字将作者困居贬所时那种与世隔绝的处境,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真实地再现出来。(一个“断”字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现实,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切。)被贬蛮荒,本就够悲苦的了,何况又和家人音讯隔绝,彼此未卜存亡。这种情况下经冬历春,捱过漫长的时间,一个“复”字又将作者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表现出来。这两个字可以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2)答:作者贬居岭外,又长期接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这种担心越近家乡的时候,越加强烈,他忧惧自己长期以来梦寐以求的与家人团聚的愿望则立即会被无情的现实所粉碎。因此,“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通过这两句诗,读者可以强烈感触到诗人此际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这种抒写,是真切、富于情致和耐人咀嚼的。(简洁答案:诗人因为自己被贬谪又逃归的特殊身份不敢向从家乡来的人问讯;表现了诗人想问又不敢问的矛盾而焦虑复杂的心情。)

(3)答:原诗更好。作者被贬岭外,远离家乡,很长时间没有家人的音讯,不知道家里是否会受自己的牵连而发生变故。原来还只是思念和担心,现在来到家乡附近,更怕这种担心变成现实。所以“情更怯”和“不敢问”更能表达诗人此时的精神痛苦,更加贴切和富于情致。而“情更切”和“急欲问”则显得平淡和一般化。

(4)答:从空间的隔离,联络的断绝,时间的久远三个角度来写,强化和加深了作者贬居期间的孤苦情绪.

(5)答;表达作者因等待团聚过久,在团聚即将来临之际,突发不祥之感,深怕出现意外而团聚不得的复杂心理。


渡汉江阅读答案(10)

译文

客居岭外与家里音信断绝,经过了冬天又到了春天。

离故乡越近心中越胆怯,不敢询问从家那边过来的人。

赏析

《渡汉江》诗意在写思乡情切,真实地刻画了诗人久别还乡,即将到家时的激动而又复杂的心情。语极浅近,意颇深邃;描摹心理,熨贴入微;不矫揉造作,自然至美。

前两句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贬斥蛮荒,本就够悲苦的了,何况又和家人音讯隔绝,彼此未卜存亡,更何况又是在这种情况下经冬历春,捱过漫长的时间。诗人没有平列空间的悬隔、音书的断绝、时间的久远这三层意思,而是依次层递,逐步加以展示,这就强化和加深了贬居遐荒期间孤孑、苦闷的感情,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断”字“复”字,似不着力,却很见作意。此诗人困居贬所时那种与世隔绝的处境,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以及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都历历可见,鲜明可触。这两句平平叙起,从容承接,没有什么惊人之笔,往往容易为读者轻易放过。其实,它在全篇中的地位、作用很重要。有了这个背景,下两句出色的抒情才字字有根。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两句描写诗人逃归途中的心理变化。“近乡”交代诗人因长期不知家人消息而逃离贬地,走近家乡。所谓“情更怯”,即愈接近故乡,离家人愈近,担忧也愈厉害,简直变成了一种害怕,怕到“不敢问来人”。按照常情,这两句似乎应该写成“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诗人笔下所写的却完全出乎常情:“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仔细寻味,又觉得只有这样,才合乎前两句所揭示的“规定情景”。因为诗人贬居岭外,又长期没有家人的任何音讯,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家人由于诗人的牵累而遭到不幸。“音书断”“复历春”这种思念随着担心同时的到来,形成急切盼回家,又怕到家里的矛盾心理状态。这种矛盾心理,在逃归的路上,特别是渡过汉江,接近家乡之后,有了进一步的戏剧性发展:原先的担心、忧虑和模糊的不祥预感,此刻似乎马上就会被路上所遇到的某个熟人所证实,变成活生生的残酷现实;而长期来梦寐以求的与家人团聚的愿望则立即会被无情的现实所粉碎。因此,“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这是在“岭外音书断”这种特殊情况下心理矛盾发展的必然。“情更怯”与“不敢问”更能体现诗人此际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愈接近重逢,诗人便会愈发忧虑,发展到极端,这种忧虑就会变成一种恐惧、战栗,使之不敢面对现实。

宋之问这次被贬泷州,是因为他媚附武后的男宠张易之,可以说罪有应得。但这首诗的读者,却往往引起感情上的某种共鸣。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作者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已经舍去了一切与自己的特殊经历、特殊身份有关的生活素材,所表现的仅仅是一个长期客居异乡、久无家中音信的人,在行近家乡时所产生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感情,却具有极大的典型性和普遍性。形象大于思维的现象,似乎往往和作品的典型性、概括性联结在一起。这首诗便是一例。

此诗不仅有巧妙的抒情艺术,而且有更深刻的体会。作者用逐层递进的追述,交代了背景之后,立即直抒胸臆,不加保留地倾诉出矛盾心理和痛苦心情。但是,读者却必需经过一番认真的咀嚼,才能感受到这种特殊的心理状态,达到与作者的心灵沟通。这种高度简洁的抒情手法,使作品用最省略的语言,获取了极为深远的艺术效果。



渡汉江阅读答案(11)

宋之问从泷州贬所逃回家乡,经过汉江(也就是汉水)时,写了这首诗。宋之问的家在巩县,汉水离巩县,虽然还有不少路,但较之岭外的泷州,毕竟要近得多,所以诗里说"近乡"。诗的语言,极为浅近通俗,但乍一读,仍不免会有疑惑。一个离开家乡已逾半年的游子,能踏上归途,自当心情欢悦,而且这种欣喜之情,也会随着家乡的越来越近而越来越强烈。宋之问却偏说"近乡情更怯",乃至不敢向碰到的人询问家人的消息,这岂非有点不合情理?

要解开这一疑团,必须重视诗的前两句,它们提供了必要的线索。诗人在到达贬所后,即与家人断绝了联系,且已持续了半年以上。在这种情况下,诗人的心境如何呢?诗中似未明言,其实不然。"近乡情更怯",说明诗人早巳"情怯"。对家中情况的一无所知,使诗人的思虑中,增加了不安和疑惧:亲人们是否遭遇到什么不幸呢?空间的阻隔,时间的推移,使这种不安和疑惧,日趋沉重地郁结在诗人的心头。渡过汉水,离乡日近,但心中的恐惧也越来越沉重,因为不祥的猜测,有可能即将被证实。"不敢问",不是"不想问",诗人也想能尽早知道家人的消息。不过,假如能听到好消息,固然会无限欣喜,但万一相反呢?那么,期待着与家人团聚的喜悦,岂不将被这无情的消息一下子所粉碎?与其如此,不如听任这模糊不明再持续下去,因为毕竟还存在着一切皆好的希望啊。这种想问而又不敢问的矛盾心理,反映了诗人焦虑痛苦的心情。大诗人杜甫在战乱中与亲人分离,又音信不通,在《述怀》一诗中,写了这样几句;"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尽管诗人的身份不同,造成音书惭绝的原因不同,但矛盾痛苦的心情却完全相同。当然,这种独特的生活体验,不会人人都有;但这种特殊微妙的心理状态。却是大家都能理解,真实可信的。看似不合情理,其实只是情况特殊而已。

以上这一思索,理解的过程,可以使我们对这首诗巧妙的抒情艺术,有更深刻的体会。诗人在用逐层递进的追述,交代了背景之后,立即直抒胸臆,不加保留地倾诉出矛盾心理和痛苦心情。但是,读者却必需经过一番认真的咀嚼,才能感受到这种特殊的心理状态,达到与作者的心灵沟通。这种高度简洁的抒情手法,使作品用最省略的语言,获取了极为深远的艺术效果。



渡汉江阅读答案(12)

《渡汉江》和《示三子》诗歌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渡汉江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示三子

(宋)陈师道

去远即相忘,归近不可忍。儿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

喜极不得语,泪尽方一哂。了知不是梦,忽忽心未稳。

注:第一首诗是诗人从泷州(今广东罗定县)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写的。第二首诗写于元祐二年(1087),当时诗人得任徐州教授,生计稍微好转,即从岳家接回妻儿,一家得以团聚。这首《示三子》即作于妻儿们刚回来的时候。

(1)第一首诗的前两句,哪两个词用得好?为什么?(3分)

(2)这两首诗都以以反常之笔见深情(所谓反常之笔,就是看似有悖于常情其实却符合情理的笔法),请结合两首诗的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断”和“复”用得好。(1分)“断”写出诗人与家人音问不通,彼此生死未卜的处境;(1分)“复”字写诗人谪放时间之长,表现了诗人度日如年、孤独苦闷的心境。(1分)

(2):第一首“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即是以反常之笔写深情,因为作者贬居岭外,又长期接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情更怯”与“不敢问”,正表现了诗人这种矛盾的心理。(2分)

后一首,①前两句即是以反常之笔写深情。“去远即相忘,归近不可忍。”“即相忘”只是无奈而已,其实并不曾忘却,不然何以家人团聚的日子近了却又兴奋难抑呢?“不可忍”正说明诗人对亲人怀着一腔不可抑制的思念。

②三、四两句写儿女已回到眼前,诗人却记不清他们的容貌,恍惚难以相认,似乎无情,但是,正是因为别时儿女正小,见面时儿女形貌已非,这正说明离别的`时间已久,正可见分离时惦念之苦,相忆之深。

③最后两句写与亲人们团聚,自知不是梦,可心里却恍惚不定,怀疑眼前的情景不是真的。“了知”,是明了、知道的意思。既然“了知”重逢“不是梦”,心里应踏实安定,却又说“忽忽心未稳”,这一反常之笔,委婉含蓄地反映了诗人深怨别离之苦,反映了他对妻子和儿女们的真挚深切的爱。(2分,后一首诗只要答对一点就可以给两分)


渡汉江阅读答案(13)

宋之问《渡汉江》的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释】本诗系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中汉江时所作。

(1)有人评价此诗前两句中“断”“复”两字,似不着力,却耐人寻味,请结合诗句说明,这两字有怎样的意味?

(2)后两句,按常情应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行人”,作者笔下所写却与常情相悖,作者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谈谈你的理解。

(3)有人曾经将后两句改为“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来进行比较。你认为哪种表达更好?请具体说明理由

答案:

(1)一个“断”字将作者困居贬所时那种与世隔绝的处境,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真实地再现出来。(一个“断”字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现实,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切。)被贬蛮荒,本就够悲苦的了,何况又和家人音讯隔绝,彼此未卜存亡。这种情况下经冬历春,捱过漫长的时间,一个“复”字又将作者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表现出来。这两个字可以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2)作者贬居岭外,又长期接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这种担心越近家乡的时候,越加强烈,他忧惧自己长期以来梦寐以求的与家人团聚的愿望则立即会被无情的现实所粉碎。【宋之问《渡汉江》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宋之问《渡汉江》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因此,“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通过这两句诗,读者可以强烈感触到诗人此际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这种抒写,是真切、富于情致和耐人咀嚼的。(简洁答案:诗人因为自己被贬谪又逃归的特殊身份不敢向从家乡来的人问讯;表现了诗人想问又不敢问的矛盾而焦虑复杂的心情。)

(3)原诗更好。(第一步)作者被贬岭外,远离家乡,很长时间没有家人的音讯,不知道家里是否会受自己的牵连而发生变故。原来还只是思念和担心,现在来到家乡附近,更怕这种担心变成现实。(第二步)所以“情更怯”和“不敢问”更能表达诗人此时的精神痛苦,更加贴切和富于情致。而“情更切”和“急欲问”则显得平淡和一般化。(第三步)

二:

(1)前两句中的“外”、“断”、“复”从哪三个角度写作者贬居之苦,有什么表达作用?

(2)一般人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但本诗的后两句不同,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心理?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答:从空间的隔离,联络的断绝,时间的久远三个角度来写,强化和加深了作者贬居期间的孤苦情绪.

(2)答:表达作者因等待团聚过久,在团聚即将来临之际,突发不祥之感,深怕出现意外而团聚不得的'复杂心理。

1.答:“外”指的是岭南,在当时是蛮荒之地,穷僻之所。“断”指诗人被贬岭南,跟家人的联系就中断了,与家人隔绝,寂寞落魄之苦可想而知,“复”诗人被贬岭南,一年又是一年,在荒无人迹的地方,诗人独自忍受着思乡之苦,一年年熬过来。

2.答:“怯”“不敢”将欲问又不敢问,复杂微妙的心理极真切地表达了出来,离家越近,越想早点知道家乡事,但又怕听不到好消息

【解释】

客居岭外与家里音信断绝,经过了冬天又到了春天。离故乡越近心中越胆怯,不敢询问遇到的家乡来人。

【赏析】

这是宋之问从泷州(今广东罗定县)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写的一首诗。诗人记述了还乡之情,描写了一个长期在外,得不到家里的书信的人,回乡途中担心家里出事,遇到熟人也不敢相问的情景,主要突出了人物的心态。这首诗曲折含蓄,真切细致。

此诗前两句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贬斥蛮荒,又和家人音讯隔绝,彼此未卜存亡,又是在这种情况下经冬历春,挨过漫长的时间。作者依次层递,逐步加以展示,强化和加深了贬居遐荒期间孤孑、苦闷的感情,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按照常情,后两句似乎应该写成“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作者笔下所写的却完全出乎常情:“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作者贬居岭外,又长期接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在由贬所逃归的路上,特别是渡过汉江,接近家乡之后,有了进一步的戏剧性发展:原先的担心、忧虑和模糊的不祥预感,此刻似乎马上就会被路上所遇到的某个熟人所证实,变成活生生的残酷现实;而长期来梦寐以求的与家人团聚的愿望则立即会被无情的现实所粉碎。因此,“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这种抒写,是真切、富于情致和耐人咀嚼的。


渡汉江阅读答案(14)

《渡汉江》阅读答案

[注]这是宋之问从泷州(今广东罗定县)贬所远归,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一段汉水)时写的一首诗。

1.有人评价此诗前两句中断复两字,似不着力,却耐人寻味,请结合诗句说明,这两字有怎样的意味?(3分)

答:

2.后两句,按常情应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行人,作者笔下所写却与常情相悖,作者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谈谈你的理解。(4分)

答:

阅读【答案】

1.断字将作者困居贬所时那种与世隔绝的处境,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真实地再现出来。复字又将作者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表现出来。这两个字可以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3分)

2.作者贬居岭外,又长期接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一方面日夜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这种担心越近家乡的时候,越加强烈。因此,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通过这两句诗,读者可以强烈感触到诗人此时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4分)

【解析】

1.试题分析:贬斥蛮荒,非常悲苦,何况又和家人音讯隔绝,彼此未卜存亡,更何况又是在这种情况下经冬历春,捱过漫长的时间。作者没有平列空间的悬隔、音书的断绝、时间的久远这三层意思,而是依次层递,逐步加以展示,这就强化和加深了贬居遐荒期间孤孑、苦闷的感情,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断字复字,似不着力,却很见作意。作者困居贬所时那种与世隔绝的处境,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以及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都历历可见,鲜明可触。这两句平平叙起,从容承接,没有什么惊人之笔,往往容易为读者轻易放过。其实,它在全篇中的地位、作用很重要。有了这个背景,下两句出色的抒情才字字有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点评: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要把这个字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本题型的答题思路为: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试题分析:宋之问的家乡一说在汾州(今山西汾阳附近),一说在弘农(今河南灵宝西南),离诗中的汉江都比较远。所谓近乡,只是从心理习惯而言,正像今天家居北京的人,一过了黄河就感到近乡一样(宋之问这次也并未逃归家乡,而是匿居洛阳)。按照常情,这两句似乎应该写成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作者笔下所写的却完全出乎常情: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仔细寻味,又觉得只有这样,才合乎前两句所揭示的规定情景。因为作者贬居岭外,又长期接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音书断的时间越长,这种思念和担心也越向两极发展,形成既切盼音书,又怕音书到来的矛盾心理状态。这种矛盾心理,在由贬所逃归的路上,特别是渡过汉江,接近家乡之后,有了进一步的戏剧性发展:原先的担心、忧虑和模糊的不祥预感,此刻似乎马上就会被路上所遇到的某个熟人所证实,变成活生生的残酷现实;而长期来梦寐以求的.与家人团聚的愿望则立即会被无情的现实所粉碎。因此,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这是在岭外音书断这种特殊情况下心理矛盾发展的必然。透过情更怯与不敢问,读者可以强烈感触到诗人此际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这种抒写,是真切、富于情致和耐人咀嚼的。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点评:诗歌借助具体的语言描写,来表现诗人的感情,传达诗人的思想,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们所说的思想内容。无论是忧国忧民之情、国破家亡之痛,还是游子逐客之悲、征夫思妇之怨,无不感人至深。对于古典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果稍微细致地加以归类,我们不难发现,有忧愁、寂寞、伤感、孤独、恬淡、闲适、热爱、赞美、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各种类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