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认识米教学反思(合集16篇)

认识米教学反思(合集16篇)

张*** 23-01-15 教学反思

认识米教学反思(1)

在教学中,我们常会碰到这样让人哭笑不得的作业:“一棵大树高10厘米。”“小明的身高120米。”……学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错误,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对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鲜明的表象。长度单位这个概念,二年级的学生第一次接触,对于什么东西是厘米、米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学习以前可能是从未听说过,这样学习起来学生确实有点困难。这样的例子从另一个侧面提醒我们,对于这样的空间想象能力方面,学生还是比较薄弱,教学时应当重视计量单位观念的形成,并将这方面的要求落到实处,在教学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时,应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用自己的活动建构对新知的理解,形成自己的体验。我觉得做到以下几点比较重要。

一、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建立表象

1、体验1厘米的实际长度,可以通过下面的活动展开。

量一量。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测量课桌的长,进而产生疑问:“为什么量同一物体,而结果却不同?”使学生体验线段的长度是可以度量的,但需要相同的测量工具,认识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看一看。通过观察直尺,直观感知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刻度0到刻度1之间就是1厘米。再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加强对1厘米的感受。画一画。让学生在练习纸上画出1厘米的线段,再次直观感知1厘米。比一比。请每个学生拿一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放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然后抽掉小正方体,左手手指不要动,看一看1厘米的长度,再比出1厘米,最后用直尺量一量或把小正方体塞进去验证一下,比的长度是不是大约1厘米。估一估。给学生提供长1厘米左右的学具,让学生利用已有的1厘米表象进行估测,再让学生用尺子量一量。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记一记。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2、体验1米到底有多长,可以安排下面的活动。

看一看。直观感受1米的长度。量一量。量出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比一比。两手把米尺拉直,手的位置不动,把米尺放掉,看看1米的长度。再把眼睛闭起来想想1米的长度,最后睁开眼睛,用手再次比画出1米的长度。排一排。排1米长的队伍,每两人间保持一脚的距离,看看大约排几个人。走一走。自然、均匀地走1米长的一段路,数数大约要走几步。

这样教学,把教材上“静止状态”的学习材料转化为“动态生成”的活动情境,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对新知的体验,促进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二、在估测中认识——形成概念

1厘米、1米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容易遗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建立概念,可让学生尝试利用自己肢体上的某些大约长是1厘米、1米的部位或学习用品、生活用品中的1厘米、1米来帮助记忆。如学生大拇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小指第二个关节的长大约是1厘米;二年级学生脚到胸口的距离大约是1米,记住这些“身体尺”,对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概念或进行估测都大有益处。

估测是对事物的整体把握,是对事物数量的直觉判断。估测与数的认识、量的计量相配合,能加深学生对数的理解,增强灵活处理日常数量关系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大胆估测,比较各自的估测结果,交流各自的估测策略,展示每个学生的独特想法,相互借鉴,不断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

估测不是信口胡说。因此,估测一条线段长几厘米,一般不要让学生随便报出几厘米,而是要求他们想一想用什么工具、方法可以帮助估测。比如,引导学生通过用小手指尖到手腕的距离大约是10厘米来和这一条线段比较,从而得出更加合理的结果。教学中,教师除了注意挖掘学生身边的生活资源,如身体上的其他部位或周围的其他物品进行估计、测量,增加估测和实际测量的机会外,还要充分运用教材所提供的练习题。要把估测的结果与实际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找出估测与实际测量的误差,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意识和估测能力。

三、在应用中拓展——理解概念

学生对长度单位的理解还应与实际测量紧密结合起来。测量是教学难点。如果教师直接向学生讲解测量的方法,学生的学习可能会轻松顺利,但考虑到一些学生已经会测量物体的长度,因此可尝试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然后交流、讨论,总结测量的方法。用直尺量物体的长度,对学生来说容易出现的错误有:从尺的一端开始量,而没有用直尺上的0刻度线与所量物体的一端(起点)对齐;不会灵活使用直尺,不知道直尺上任何一个刻度都可以作为测量物体长度的起点。另外,在量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对直尺的控制不够自如。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讲解,悉心指导,让学生切实掌握测量方法。把尺的边与物体的边靠近着平行摆放,而尺的0刻度线要对齐物体边的一端。学生在进行操作性学习的过程中,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既可以丰富感性认识,又能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小学生认识事物带有很大的形象性,只要提供较多的具体事例,使他们在思维过程中积累起丰富的感性材料,就可以帮助他们逐步学会抽象出数学概念的方法。基于这种状况,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儿童观察力显得尤为重要。在培养儿童观察力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不仅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且要透过现象观察事物的本质。要指导他们逐渐懂得看问题应该从什么角度看。同时,要教会他们特别注意进行分析、比较。


认识米教学反思(2)

厘米和米是长度单位中最基础的单位,也是最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在目标中的体现建立厘米和米的表象,能根据实际情况估测生活中的物体。知道单位间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在集体备课和研课的时候,厘米和米是最易接受的,对孩子来说不难。但是在教学中高估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于是在教学中我采取慢进入的方式。所有的知识接受都需要过程,对于建立1厘米的表象找到标准:食指的宽度大约1厘米。每节课进行复习巩固,通过了两三节课的强化,发现很多孩子能够很快速的比划出1厘米长度。

对于米的教学采用活泼的课堂方式:制造矛盾冲突,探索米的长度。

1、师生比赛,引出米

师:请一位同学用直尺来测量黑板的长度(示范当直尺测量不够了如何接着量),我等到同学量到黑板中间的时候再量,让一让你们,好不好?(学生争先恐后,非常积极)

然后侯同学量的很认真,我用米尺量,我三下五除二就率先完成了。同学们都说老师欺负了侯同学,我就倍感委屈的发问:怎么欺负他了?

同学们热情高涨,呼之欲出的理由,生说老师拿的尺子长,侯同学直尺短,不公平。反复追问几次,全班达成共识:尺子的长短不一样。

师:如果让你们选,你们用哪个?

生:长一点的。

总结:直尺是用来量短一点的物体,长的就不方便了,我们需要找更长一点的尺子:米尺。今天来学习认识米。

2、建立1米表象,估测实物

米尺的长度就是1米,认真观察长度,找到实物

我发现,当孩子找到和他们息息相关的事物时非常感兴趣,都具有善于发现的眼睛。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渗入数学文化,找到感兴趣的,快乐的学习。

两个环节的节选,对本节课深有领悟:在课堂上孩子的积极性不高,问题不在学生,而在于教师的教学环节设计,精准到每句和学生的对话及过渡语。而这样巧教的功夫如何更快得到,通过大家的视频找到适合教材、适合学生、适合自己的语言和方式,就能提高很多,和名师对接,能找到知识点的教学方法和数学上的准确用语,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对以后的学习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创新——就是在懂的情况下再创造,盲目的空想是浪费时间。


认识米教学反思(3)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直观比较物体长短和高矮的方法,这是学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对厘米和米这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有过接触,但即使经历了认识、巩固、单元练习后,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仍不甚理想。究其原因,认识厘米和米是建立抽象的数学概念的过程,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再由抽象回到具体的过程,学生要通过不断的感知、体验、实践和交流反思,形成理性认识。这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二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二)抓住联系,认识“厘米”和”米”。  (三)利用比较,深化认识。 让学生对照板书或者手中的学具想一想:为什么数据都是1,它们的长度却不同?引导学生认识:单位不同引起长度的不同。使学生知道:”米”和”厘米”大小不同,”米”是高级单位,”厘米”是低级单位。测量较长的距离时用”米”做单位,测量较短的距离时用”厘米”做单位。从而使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用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习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原因是米、厘米这个长度单位是所有长度单位中最不常用的,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远,因为不常用,所以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表象是不深刻的。而这两堂课教师都已经致力于米、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表象的建立,使我感受颇深的就是: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因此,我们在教学米的时候,可以挖掘学生身边的一些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要有充分的时间给学生操作、感悟的过程。


认识米教学反思(4)

《认识厘米和米》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长度单位,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空间表象,让学生在头脑中能够明确1厘米和1米的长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都会给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空间表象,而很少有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建立10厘米的空间表象,如果教师能够在10厘米的表象上下够功夫,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用好10厘米,为米做铺垫:

二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到长度单位,并且只认识了厘米,由于在厘米的教学中,教师们都很注意对1厘米表象的建立,所以学生对1厘米的理解和掌握比较到位。认识了厘米,紧接着就认识米,众所周知,1米等于100厘米,而100厘米相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教师若把1米等于100厘米的知识直接灌输,不利于学生真正的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对10厘米的长度有个明确的表象,学生在头脑中有个10厘米的大概长度的认识后,教师引导学生用10个10厘米长的纸条在黑板上贴成一个长纸条,学生有了10个10是100的认识,他们能够认识到这个长纸条是100厘米,这是教师再揭示100厘米的长度又有个新的名称,叫做1米,学生就能够清晰的认识到100厘米构成了1米,1米就等于100厘米。这样一来,学生既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米,有掌握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学生们获取了米这个单位的形成过程。

二、用好10厘米,渗透1分米:

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看10厘米的长度、闭上眼想10厘米的长度、用手比10厘米的长度等一系列的活动后,教师注重了10厘米表象的建立,学生已经在头脑中有了10厘米的大概长度,也明白了10厘米的含义,即10个1厘米,这些活动都为了三年级时学习1分米做好了渗透,只不过此时没有揭示1分米的概念罢了,其实1分米的表象、厘米和分米的关系,学生都已经理解了。虽然分米的认识不是二年级的教学内容,但是作为教师,就应该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掌握数学知识系统性,训练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服务,而不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

三、用好10厘米,估测有标尺:

学生既然认识了厘米和米,就要对生活中的一些长度进行估测,虽然在估测的过程中,允许学生有误差,一般来说,教师也会给一个估测的取值范围,但是,我觉得学生在自己的认知基础上,应该尽量的准确一些。学生在二年级阶段,只认识了两个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由于这两个长度单位的长度相差比较大,一般的学生在估单位时不会出错,而面对生活中的一些物体的长度时,尤其是几厘米和十几厘米的物体,这时要估测它们的长度,学生们的误差就比较大,因为学生只有1厘米的表象,如果教师注重了10厘米表象的建立,学生就可以把10厘米长度当个标尺,首先去判断所给物体是比10厘米长,还是比10厘米短,判断出大概的范围后,再进行估测,这样一来,估测的准确性就会大大的提高。

由此可见,在教学厘米和米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加强对1厘米和1米表象的建立,还要注重对10厘米长度的表象建立,这正是“巧用10厘米,一举而三得”。


认识米教学反思(5)

1、本节课中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一些量物体长度的经验,在前面的学习中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通过复习旧知引新,唤醒学生已有的对长度单位的体验,激活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厘米和米”的概念,引导学生饶有兴趣地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

2、在探索新知的第一环节的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撕纸条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大胆估测,并把估测与实际测量相结合。通过在直尺上数一数、徒手比画和估计彩纸条上1分米的`长度,从借助测量工具到直接估测长度,逐渐加大了难度,有利于学生一步步加深对分米的认识,培养初步的估计能力和意识。

3、在探索新知的第二环节的教学中,我向学生提供生活中的—些实物,如利用五分的硬币使学生初步感知1毫米的实际长度,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埋下伏笔,为了使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认识,在数时不仅要数0到刻度1之间这一段,也要数数其他相邻的整厘米刻度间的小格数。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充分感受到1厘米=10毫米。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源于生活,又使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亲切感。

不足:

1、按米、厘米、分米、毫米的顺序进行教学,教学效果一般,有部分学生根本就不懂,对这几个单位的关系理不清。

2、单位换算这一难点突破得不够彻底,尖子生有喂不饱的现象。

3、学生实际测量的机会不够多。

4、板书没能充分地体现重点和难点。


认识米教学反思(6)

一人同课多轮教学《厘米的认识》一课之后,我从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两方面反思如下:

一、 教学设计时要善于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改进教学设计,尽量做到细致,使学生能够达成学习目标。例如在让学生感知1 厘米时,我们发现一部分学生用的是拇指与食指指尖之间的距离,有的学生用的是拇指与食指指肚之间的距离,而且从尺子上比量完后,当学生把尺子撤掉之后,手指位置很容易变动,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孩子对1 厘米的感知。当听课教师提出这个问题时,我意识到必须想办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最终我选择了利用学具中的小正方体,让学生把小正方体捏在手中,感觉1 厘米。结果教学效果很好,孩子们很容易借助这个棱长为1 厘米的小正方体来很好地感知1 厘米。

二、 教学过程中要适时地引导学生对发现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小结,这是突出教学重点、难点的一个基本方法。我在第一轮授课时,就出现这样一个问题:没有引导学生去发现从0 刻度量起,怎么读出物体的长度;从任意刻度量起,又怎样读出物体的长度,这样使得教学重点不够突出。但在第二轮授课时,尽管教师对这一知识重点进行小结了,但不是在孩子们的认识水到渠成之时,所以孩子们的认同度不高。所以在第三轮授课时,就让孩子们从教师的板书中充分地去观察,但因为教师总结的不够通俗易懂,这又让一小部分学生对这个重点理解得不够透彻。比如:从任意刻度量起,物体的长度就等于两个刻度之差,()应该换种说法:不是从0 刻度量起,物体的长度就等于大刻度减掉小刻度。

总之,教学设计得合不合理,我认为需要教师更好地去关注学生,做到以生为本,而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比如讨论分析之后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小结,需要在平日的教学中不断地去磨练。火车开啦教学反思活动课教学反思绘画游戏教学反思


认识米教学反思(7)

《认识米》是在学生已经认识厘米,会用厘米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基于学生已有一定的认识尺子刻度的能力和短距离的'测量经验,本节课教学就重点围绕让学生认识米、感受1米的长度、自主探究1米有多长展开,并开展多样的测量活动让学生自主操作以及合作操作。通过让学生自己观察米尺,找出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在计量单位的教学中,学生对于单位的感性认识不够深刻,因此在教学中多次比划1米,量和1米差不多长的物体来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并让学生估计物体的长度有多少米,让学生真正理解1米的含义。并联系生活,报出小朋友自己的身高,将身高的多少厘米和1米多少厘米联系起来,强化学生对于1米=100厘米的认识。

本节课的操作性也比较强,学生学习时比较感兴趣,在合作和交流中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认识米教学反思(8)

本节课在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时,由于我直接告诉学生并用自己的手势表示出1米的长度,所以在让学生用手势表示1米的长度时,很多学生都在模仿老师的.动作,不能准确表示出1米的长度。这时我马上意识到老师起了误导,学生并没真正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所以并没有急于往下讲课,而是让学生用各种方法去亲身体验1米的实际长度。虽然本节课认识米花费的时间太长,但我认为值得,因为学生已经真正建立了1米的长度观念,有效地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解决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也使我深深意识到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应该强调学生的参与性与实践性,让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全过程,在学习中不仅让学生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而且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用自己的手操作,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去真正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意识。


认识米教学反思(9)

《分米、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西飞四小迎宾校区 胡晓梅

《分米和毫米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一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学生通过使用直尺,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计量单位分米虽然不常用,但它对学生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是很有必要的,因此,在教学时间分配上有所倾向。

个性的和谐,理性的培养,情操的陶冶,身心发展的平衡等都是新课标所追求的目标。基于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除了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这个知识目标外,重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存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简单的推理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反思本节课的特点,具体表现为:

一、有效复习,引发冲突,为分米的认识作好铺垫。

在导入部分,设计了这样的几个问题:“大家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吗?你能用手比划一下1米和1厘米的长度吗?一般情况下,我们什么时候用米作单位?什么时候用厘米作单位?”,这样一来就唤起了学生对长度单位的体验,激活了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也为下面学习分米、毫米作好了知识准备。

产生学习的需要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在课堂上被体现的淋漓尽致,分米概念的引出是在复习厘米和米的知识时巧妙引出的:“文具盒长2( )”,让学生填适当的单位,这时候学生的答案就有了分歧,有说厘米,有说米,还有说分米,问题的出现为新单位的学习埋下了伏笔,让学生为需要而学习,这样的复习是有效的。本环节的设计巧妙之处就是将知识简单化,让学生在量的过程中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语言精练,使学生明白10厘米,还可以有另外一种表述方法。

二、重视认知过程,有效建立分米、毫米的长度模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本节课中就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让学生在尺子上快速找出1分米,在老师的演示下,学生能很快的找出从0刻度到10厘米处,就是1分米;这时候教师并没有得到满足,而是继续追问,你能从不同的地方找出1分米吗?学生的思维马上活跃起来了,答案多种多样。让学生试画1分米长的线段,同样也是如此,教师的思维灵活成就了学生的思维灵活,真正的让学生思维活了起来。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长度观念。紧紧围绕本节课的重点进行教学,让学生数一数、找一找、说一说、比一比,建立分米和毫米的长度模型。

在教学《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时,对于米、分米、厘米、毫米的进率关系,没有硬性灌输,而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出发对教师所讲的1小格就是1毫米,10厘米就是1分米,重新加以解释,重新建构起新的认知结构。在比较、分析、推理之后,学生形成了新的知识体系,也就是不同单位的长度: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从而真正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实际问题。

在认识毫米时,先让同学测量数学书的厚度,测量的结果是数学书1厘米不到一点,学生发现问题:如果想知道精确的长度该怎么办?因此,需要引进新的长度单位—毫米。然后让学生来数一数,得出1厘米=10毫米。教师继续问:“那么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呢?”举例说明:5角硬币、银行卡、大约1毫米。

巧妙的引导会防止学生觉得知识传授过程的做作。教师学生用已学长度单位量的活动,让学生意识到不足1厘米时,为了测量的精确,我们需要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在实际操作中逐步建立起毫米的概念。

低年级的'学生容易接受直观形象的事物,教师在引出分米和毫米的概念之后,分别让学生用手比划一下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再画出1分米和1毫米长的线段,从而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分米和毫米的表象,让学生的认知更加真实,更加清晰。联系生活,深化表象。在学生感知了1分米、1毫米的表象后,就设计这样的问题:“说说在我们周围,哪些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在我们周围有哪些事物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丰富加深1分米、1毫米的表象,同时学生能感受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体会数学与周围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注重细节处理,深化分米、毫米的认识。

“注意细节”是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把握了教学中每个细小的环节。“大约”一带而过,既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长度单位,也培养学生 对数学的严谨意识。

整个教学流程重点突出,层次清晰。教师通过量一量、画一画、数一数、找一找等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了知识,参与面广,活动量大,在活动中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并且课堂气氛融洽,学生联系生活,深化概念,过程不做作也体现了数学美、符号化,对于学生的后阶段的学习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整节课自始至终都是教师在引领学生观察、测量、研究、发现。学生在认识了分米后,教师可以引领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学习策略,这样学生在认识毫米的时候就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效仿分米认识的方法合作完成,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独立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


认识米教学反思(10)

教学片段】

师:我们认识了米和厘米,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或1厘米?

生举例。

师请上一位同学:估计一下,他的身高大约是多少?

生估计。

师:身高是指一个人身体的高度。人的腰一周的长度叫腰围(师示范)。同学们再猜猜看,他的腰围大约是多少?

学生估计的结果很多:1米多、2米多、50多厘米、20多厘米、……

师:怎样才能知道哪个估计的结果更接近实际腰围?

生:量一量就可以了。

师:请每小组选出一位同学做模特,其余同学先估计他的腰围,再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量出腰围,并量一量。

生小组活动并汇报:

生1:我们是用软尺量的。

生2:我们是用三角尺量的.。量出腰的前面和左面,前后相等,左右也相等。把前后左右相加就可以了。

生3:我们没有软尺,就先用一根细绳绕他的腰一圈,量量绳长就得到他的腰围了。

生4:我们是用“拃”来拃的。(学生示范)。我“拃”他的腰是四拃,我同桌“拃”他的腰是三拃多。

……

【赏析】细细玩味这节课的课尾,的确有许多精妙之处给我们留下太多的思考。

首先,这位教师抛弃常用的课堂收尾方法:“同学们,请大家互相说说,本节课你又学到了什么知识?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学到的?”而是让学生想想“在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或1厘米?”将学生的视野由课堂移向生活,注重知识的实用性,让学生感受知识的价值。这样的处理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联,使学生认识到知识就在生活的周围。同时帮助学生树立知识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其次,紧紧抓住知识的有效生发点,创设估计测量腰围的情境,巧妙引导,将学生思维再次推向高潮。先是估计身高,这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下是不难解决的。但由估计身高转而估计腰围,由直变曲,对学生而言,的确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学生的估计结果相差很大,这正是教学的有效生长点。教师因势利导,适时组织有效的小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估计与实际的差距,留给了学生很大的活动与探索空间。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再次进入高潮,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测量腰围的方法。伴随积极思维的活动中才是最有效的,只求表面的热闹很难有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最后,生成源自预设,精彩来自匠心。这节课的结尾竟能精彩迭出,特别是最后一个环节,学生通过活动,在合作中提出了多样化的测量腰围的方法,是执教者课前很难预料的。用软尺量和用绳绕属常规思维,而用三角尺和用拃拃,就属于创新思维了。学生的确是有富有创造性的,这些方法极具个性化和生活化,孩子们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由此看来,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实就那么简单,只要我们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和发展的空间,学生一定会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和意外!文 章


认识米教学反思(11)

二年级数学上《厘米和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学生对于厘米的的概念应该比较熟悉,如常见的学生尺,三角板等都带有厘米刻度,学生也用尺子量过简单的图形的长度。所以刚开始学习厘米的认识看起来并不难。而对于米的认识就有一定的困难,米虽然是基本的长度单位,但是学生接触的比较少,缺乏这方面的以验,尽管在课堂上我找了专门的米尺让学生反复认识,比一比,试一试 ,量一量,说一说等,了解一些简单的知识如:

1米=()厘米,500厘 米=()米等还行。

遇到稍复杂的单位如:妈妈身高1(米)60(厘 米)可以,妈妈身高160( )。

好多学生都 填米,对于米的单位长度的表象还是很模糊,所以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习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我认为要加强学生对米和厘米的认识,必须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让学生在对自己比较熟悉的物品的长度,高度等有了感性的'认识后,初步建立米和厘米的表象。

如量自己的数学课本封面的长和宽,铅笔盒面的长、宽,橡皮的一个面的长、宽,自己的身高、爹妈的身高,书包的边长,课桌面的长和宽,课桌的高,教室门的长和宽,黑板的长和宽等等,这样在学生经历了大量的感知之后,头脑中便 初步形成了米和厘米长度的表象,在使用这两个单位时就会正确无误。

尤其是在练习 过程中让学生多动动手量,多动脑想,多估一估,一开始估学生都 不敢估,知道自己可能估计得不准,我就鼓励学生大胆地估,告诉他们生活用到估计的时候比测量还要多,明白估计的重要性,甚至还放宽了要求。

要求估计的内容只要是估计的数字,不是测量的,误差大小都给算对!这对于帮助学生尽快建立米和厘米的长度单位的表象有很大帮助。

总之,学习这部分内容,不仅要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还要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多估计丰富学生的实践以验,在积累中形成以长度单位的表象。


认识米教学反思(12)

《厘米和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直观比较物体长短和高矮的方法,这是学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对厘米和米这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有过接触,但即使经历了认识、巩固、单元练习后,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仍不甚理想。究其原因,认识厘米和米是建立抽象的`数学概念的过程,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再由抽象回到具体的过程,学生要通过不断的感知、体验、实践和交流反思,形成理性认识。这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二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

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

1、猜一猜。让学生先根据头脑中已有的表象猜一猜:1厘米有多长?再请猜得准的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猜准的?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许多知识是自己从生活实践中获得的。

2、看一看。观察直尺,直观感知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就是1厘米。然后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之间也是1厘米?从0到2之间是多少?2厘米里有几个1厘米?0到5之间是几厘米?0到10之间呢?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直尺,认识1厘米和几厘米的长度。

3、画一画。让学生在纸上画出1厘米、几厘米,直观感知1厘米和几厘米。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领悟到:长度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线。

4、剪一剪。让学生用吸管剪出1厘米,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然后问学生:你怎么能肯定你剪的就是1厘米?大部分学生都是用尺子量出1厘米。那么,怎样测量呢?请一名学生演示测量过程,明确测量的方法。

5、量一量。给学生提供学具,让学生利用学到的测量方法进行实际测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6、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把数学和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7、比一比。让学生用两个手指间的距离表示出1厘米,2厘米,5厘米,10厘米,建立起长度表象。知道 2厘米里有2个1厘米,进而明确几厘米里有几个长度单位。


认识米教学反思(13)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厘米和米教学反思

《认识厘米和米》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长度单位,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空间表象,让学生在头脑中能够明确1厘米和1米的长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都会给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空间表象,而很少有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建立10厘米的空间表象,如果教师能够在10厘米的表象上下够功夫,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用好10厘米,为米做铺垫

二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到长度单位,并且只认识了厘米,由于在厘米的教学中,教师们都很注意对1厘米表象的建立,所以学生对1厘米的理解和掌握比较到位。认识了厘米,紧接着就认识米,众所周知,1米等于100厘米,而100厘米相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教师若把1米等于100厘米的知识直接灌输,不利于学生真正的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对10厘米的长度有个明确的表象,学生在头脑中有个10厘米的大概长度的认识后,教师引导学生用10个10厘米长的纸条在黑板上贴成一个长纸条,学生有了10个10是100的认识,他们能够认识到这个长纸条是100厘米,这是教师再揭示100厘米的长度又有个新的名称,叫做1米,学生就能够清晰的认识到100厘米构成了1米,1米就等于100厘米。这样一来,学生既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米,有掌握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学生们获取了米这个单位的形成过程。

二、用好10厘米,渗透1分米

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看10厘米的长度、闭上眼想10厘米的长度、用手比10厘米的长度等一系列的活动后,教师注重了10厘米表象的建立,学生已经在头脑中有了10厘米的大概长度,也明白了10厘米的含义,即10个1厘米,这些活动都为了三年级时学习1分米做好了渗透,只不过此时没有揭示1分米的概念罢了,其实1分米的表象、厘米和分米的关系,学生都已经理解了。虽然分米的认识不是二年级的教学内容,但是作为教师,就应该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掌握数学知识系统性,训练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服务,而不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

三、用好10厘米,估测有标尺

学生既然认识了厘米和米,就要对生活中的一些长度进行估测,虽然在估测的过程中,允许学生有误差,一般来说,教师也会给一个估测的取值范围,但是,我觉得学生在自己的认知基础上,应该尽量的准确一些。学生在二年级阶段,只认识了两个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由于这两个长度单位的长度相差比较大,一般的学生在估单位时不会出错,而面对生活中的一些物体的长度时,尤其是几厘米和十几厘米的物体,这时要估测它们的长度,学生们的误差就比较大,因为学生只有1厘米的表象,如果教师注重了10厘米表象的建立,学生就可以把10厘米长度当个标尺,首先去判断所给物体是比10厘米长,还是比10厘米短,判断出大概的范围后,再进行估测,这样一来,估测的准确性就会大大的提高。

由此可见,在教学厘米和米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加强对1厘米和1米表象的建立,还要注重对10厘米长度的表象建立,这正是巧用10厘米,一举而三得。


认识米教学反思(14)

《分米、毫米的认识》课程教学反思

虽然经历了好几个课时的准备,但我对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情况甚是担忧。反思自己的教学,由于受学生对长度单位的一知半解的学情的影响(开课时,为了更好把握学生的.知识水平,而且在一年级已经学习了厘米和米两个长度单位,我设问:你们知道哪些长度单位?一石激起千层浪,每个孩子都想告诉别人他所知道的,也似乎他们对长度单位有一些认识),正因为这样,在教学的处理中,我忽视了对认识和学习分米、毫米这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没有了这一个前提,学生的学习只就能处在对已有的知识的一种“翻新”,而不是理解。因此对分米和毫米这两个单位真正在脑中建立相应的表象则为比较的模糊,因此在完成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时,学生总是闹笑话。比如小朋友高12(m),课桌高70(dm ),橡皮厚5(cm)……从现在的情况可知,学生对分米和毫米的产生没有感受,导致在应用中笑话百出。对物品的长度一定要让学生与建立起的各个长度的多少个的对比.这样添合适的长度单位就减少了些许的出错.

反思教学,不能被学生特别是部分学生的表象所蒙蔽,一定拨开云雾找出实际情况,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要体会学习一个新知识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只有孩子们主动想知道某种事物或知识,那么这个事物或知识才能在他们的心中扎下根。


认识米教学反思(15)

小学二年级的数学上册厘米和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直观比较物体长短和高矮的方法,这是学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但对厘米和米这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没接触过,认识厘米和米是建立抽象的数学概念的过程,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再由抽象回到具体的过程,学生要通过不断的感知、体验、实践和交流反思,形成理性认识。这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下面就这一单元的教学谈谈我的想法和做法。

1.让学生经历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建立表象

在作业中,学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棵大树高40厘米。”“小明的身高130米。”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错误,主要原因是没有对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鲜明的表象。所以在教学时,要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1米和1厘米有多长,从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我还为每个孩子测量了身高。从而建立起米和厘米的长度概念。

2.通过联想和比较来巩固对厘米和米的'认识

厘米和米比较抽象,必须借助一定的物体来认识理解。比如说在描述树有多高时,可以让学生先想一想我们教室的门有多高,再通过比较,树要比门高多了,所以描述树的高度应用米来作单位。

3.建立初步的估计意识和估计能力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用估测的方法,来估计物体的长度高度。而估计在本单元中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难点。1厘米、1米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容易遗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建立概念,可通过让学生用自己身上的“尺”来估一估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记住这些身上的“尺”,对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概念和进行估测都很有帮助。

当然做到以上三点是远远不够的,在平时的交谈中,还可以有意无意地拿出这些知识和学生一起练习复习,也能让他们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认识米教学反思(16)

二年级数学《认识厘米、米》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们常会碰到这样让人哭笑不得的作业:“一棵大树高10厘米。”“小明的身高120米。”……学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错误,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对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鲜明的表象。长度单位这个概念,二年级的学生第一次接触,对于什么东西是厘米、米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学习以前可能是从未听说过,这样学习起来学生确实有点困难。这样的例子从另一个侧面提醒我们,对于这样的空间想象能力方面,学生还是比较薄弱,教学时应当重视计量单位观念的形成,并将这方面的要求落到实处,在教学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时,应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用自己的活动建构对新知的理解,形成自己的体验。我觉得做到以下几点比较重要。

一、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建立表象

1、体验1厘米的实际长度,可以通过下面的活动展开。

量一量。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测量课桌的长,进而产生疑问:“为什么量同一物体,而结果却不同?”使学生体验线段的长度是可以度量的,但需要相同的测量工具,认识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看一看。通过观察直尺,直观感知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刻度0到刻度1之间就是1厘米。再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加强对1厘米的感受。画一画。让学生在练习纸上画出1厘米的线段,再次直观感知1厘米。比一比。请每个学生拿一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放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然后抽掉小正方体,左手手指不要动,看一看1厘米的长度,再比出1厘米,最后用直尺量一量或把小正方体塞进去验证一下,比的长度是不是大约1厘米。估一估。给学生提供长1厘米左右的学具,让学生利用已有的1厘米表象进行估测,再让学生用尺子量一量。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记一记。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2、体验1米到底有多长,可以安排下面的活动。

看一看。直观感受1米的长度。量一量。量出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比一比。两手把米尺拉直,手的位置不动,把米尺放掉,看看1米的长度。再把眼睛闭起来想想1米的长度,最后睁开眼睛,用手再次比画出1米的长度。排一排。排1米长的队伍,每两人间保持一脚的距离,看看大约排几个人。走一走。自然、均匀地走1米长的一段路,数数大约要走几步。

这样教学,把教材上“静止状态”的学习材料转化为“动态生成”的活动情境,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对新知的体验,促进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二、在估测中认识——形成概念

1厘米、1米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容易遗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建立概念,可让学生尝试利用自己肢体上的某些大约长是1厘米、1米的部位或学习用品、生活用品中的1厘米、1米来帮助记忆。如学生大拇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小指第二个关节的长大约是1厘米;二年级学生脚到胸口的距离大约是1米,记住这些“身体尺”,对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概念或进行估测都大有益处。

估测是对事物的整体把握,是对事物数量的直觉判断。估测与数的认识、量的计量相配合,能加深学生对数的理解,增强灵活处理日常数量关系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大胆估测,比较各自的估测结果,交流各自的估测策略,展示每个学生的独特想法,相互借鉴,不断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

估测不是信口胡说。因此,估测一条线段长几厘米,一般不要让学生随便报出几厘米,而是要求他们想一想用什么工具、方法可以帮助估测。比如,引导学生通过用小手指尖到手腕的距离大约是10厘米来和这一条线段比较,从而得出更加合理的结果。教学中,教师除了注意挖掘学生身边的生活资源,如身体上的其他部位或周围的其他物品进行估计、测量,增加估测和实际测量的机会外,还要充分运用教材所提供的练习题。要把估测的结果与实际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找出估测与实际测量的误差,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意识和估测能力。

三、在应用中拓展——理解概念

学生对长度单位的理解还应与实际测量紧密结合起来。测量是教学难点。如果教师直接向学生讲解测量的方法,学生的学习可能会轻松顺利,但考虑到一些学生已经会测量物体的长度,因此可尝试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然后交流、讨论,总结测量的方法。用直尺量物体的长度,对学生来说容易出现的错误有:从尺的一端开始量,而没有用直尺上的0刻度线与所量物体的一端(起点)对齐;不会灵活使用直尺,不知道直尺上任何一个刻度都可以作为测量物体长度的起点。另外,在量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对直尺的控制不够自如。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讲解,悉心指导,让学生切实掌握测量方法。把尺的边与物体的边靠近着平行摆放,而尺的0刻度线要对齐物体边的一端。学生在进行操作性学习的过程中,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既可以丰富感性认识,又能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小学生认识事物带有很大的形象性,只要提供较多的具体事例,使他们在思维过程中积累起丰富的感性材料,就可以帮助他们逐步学会抽象出数学概念的方法。基于这种状况,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儿童观察力显得尤为重要。在培养儿童观察力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不仅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且要透过现象观察事物的本质。要指导他们逐渐懂得看问题应该从什么角度看。同时,要教会他们特别注意进行分析、比较。

相关推荐

新时代好少年简要事迹材料

事迹材料
王景浩,男,是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彭城小学四年级的一名小学生,今年11岁。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之中,他热爱集体,勤奋好学,积极进取,团结向上,乐于助人,成绩优异,爱好广泛,品学兼优,能力突出,是一名全面发
展开详情

袁隆平的故事(通用5篇)

故事
袁隆平的故事(1)大家好!2010年4月28日,中国首届心灵富豪榜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公布。中国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毫无悬念地位居中国首届心灵富豪榜之首。主办方给他的评词是: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
展开详情

小学期中考试作文300字

考试作文
期中考试结束了,我期待着自己的考试成绩,心里好像被一座大山压着,不禁感到紧张……在班主任走进教室的时候,同学们都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手中的试卷。拿到语文试卷后,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因为是一根木棒和
展开详情

2022八十天环游地球读书心得感悟

六年级语文
最近,我阅读了《八十天环游地球》一书。八十天环游地球,说了,你可能不信,但英国绅士福克却完成了这一壮举。这本书是法国的儒勒·凡尔纳所著。他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沉着冷静,聪明智慧的福克先生,
展开详情

欢欢喜喜过新年教案(精编13篇)

教案
欢欢喜喜过新年教案(1)活动设计背景新年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重大节日,过年是孩子们最向往最高兴的事,抓住这机会,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让孩子们更多的了解和感受一些我国的传统文化,民间习俗。活动目标1、了
展开详情

三年级数学课文知识点

小考辅导
一、什么是简便运算“简便运算”是一种特殊的计算,它运用了运算定律与数字的基本性质,从而使计算简便,使一个很复杂的式子变得很容易计算。二、简便运算大全(一)、交换律(带符号搬家法)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同一级
展开详情

四年级我的好朋友作文

四年级语文
我有很多的朋友,其中最要好的就数我同学王茜微了。我和她是小学二年级认识的,她个子高高的,瘦瘦的,皮肤是健康的小麦色,是我最好的朋友。我和她几乎无话不谈,每次春游、秋游,都是坐在一起的。记得有一次,我们
展开详情

关于大学英语作文

英语
Advantagethatattendstheassociationis,inparticipateactivity,canstudytoalotofmethodsthatbetheperson,th
展开详情

新疆葡萄沟旅游作文

二年级语文
暑假里的一天,爸爸带我来到了新疆的葡萄沟。汽车停在了街中心,我顾不上辨别南北,就被上上下下的葡萄吸引住了。这山沟住的人家并不十分密集,但家家户户都被果实累累的葡萄保卫着,绿的、紫的、圆的、椭圆的,各种
展开详情

关于手机的英语作文带翻译

高二英语
With thedevelopmentofscienceandtechnology,mobiletelephonebecomesmoreandmore thestudentsoncampusbegin
展开详情
热点文档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明朝那些事读后感范文500字 小学作文春天范文60字 精细的描写教学反思(合集3篇) 个人英语学习计划 分苹果教学反思(精编17篇) 小学元旦作文600字 家风家训事迹材料 四年级语文期中重点知识点 衡中学霸高三政治学习方法总结 关于学习的名言 简爱读书笔记600字 专注赢得人生高一作文议论文 《匆匆》读书笔记 政治学习方法 九年级语文学习方法技巧 昆虫记小学生读书笔记 毕业生的药店实习报告总结范文 毕业朗诵诗歌(通用17篇) 端午节议论文高二 实践心得 s版小升初语文知识点古诗七十首 让人励志的名言警句 初三数学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 高二物理苏教版知识点 恐龙世界教学设计(精编9篇) 【热门】中考满分作文 对自己的评语(集锦13篇) 最美的风景500字初中作文 四年级梦想作文大全 古代成语故事(实用19篇) 学生军训感言650字 罗丹的名言(优质5篇) 高一地理10个学习小技巧 演讲课件(甄选10篇) 峨眉山月歌优秀教案(优选6篇) 高一地理基础知识学习技巧 老人与海鸥读后感 九年级语文知识点部编版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2022高考政治复习的重点 教师节送什么礼物好 狼图腾读书笔记500字 《活着》读书笔记范文 读《森林报》有感800字优秀范文 音乐海鸥教案(合集4篇) 班主任军训个人感悟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通用5篇) 水上交通安全知识有哪些 一年级语文上册生字词组 会计事务所实习生小结 【热门】难忘的一次考试作文 青春进行曲550字五年级作文 教师节的礼物 2022军训开营演讲稿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范文 《风筝仙女》阅读答案(汇集6篇) 画眉嘴的国王读书笔记 猫武士读书笔记 英语学习心得 火烧云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汇总6篇) 倾斜的伞教学反思(实用9篇) 英语四级阅读提分技巧(汇总4篇) 考研英语真题(优质6篇) 有关中考作文 高一政治学习方法 幼师教案(优质19篇) 六年级作文找春天 班主任对班干部的评语(优选10篇) 高三学习方法指导 描写秋天古诗词(汇编6篇) 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简历自我评价 神奇的手教案(热门7篇) 学生寒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教师节礼物 身边的感人故事(合集8篇) 浮生六记读后感范文500字 高中语文的文言文知识点 溜冰圆舞曲教学反思(集合5篇) 2022年大一军训新闻稿 民间冬至的习俗 感恩节教案(集锦19篇) 2022年高考改革方案_高考改革省份及改革内容表 爱劳动教育热爱劳动演讲稿10则 睡前胎教故事(实用6篇) 与青春同行500字初中作文 历史知识的要点记忆法与复习对策及建议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范文800字 励志的名言 教师的读书笔记范文 为自己喝彩话题作文800字范文 描写珠江的文章 高三语文复习计划分享 《金银岛》读书笔记 2022年绿野仙踪读后感范文300字 高中学习数学的有效方法大全 美丽的集邮册教学设计(合集3篇) 校园交响诗教学反思(优选3篇) 小学生文明礼仪儿歌 数学教师实习报告范文 中考数学提纲知识点 鬼故事恐怖(汇编16篇) 大学专业自荐信 八十天环游地球读后感范文800字 2022年青鸟读书心得范文 描写幸福的优美句子(精品3篇) 线上家庭教育观后感 励志文章:只要自己不放弃 初二英语下册的语法知识 部编黄山奇石教学反思(汇编3篇) 笑猫日记读书心得感悟 雪阅读题及答案(推荐8篇) 高一历史知识点笔记 消防安全知识作文 句子的种类英语基础语法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读书心得感悟 老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优质5篇) 英语六级真题(精选17篇) 二年级英语复习计划 好家长的事迹材料 议论文高三800字 我喜欢的动物或植物普通话说话范文 发考试试卷了作文 考研紧张时刻应该做的事 开心的六一儿童节作文600字六年级作文_儿童节作文 设计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资料员实习个人报告 关于大学转专业申请书模板 有趣的动物说课稿(集合6篇) 高三700字议论文 2022高考时事政治备考指南 皇帝的新装续写字(必备16篇) 游山西村教案设计(实用3篇) 电阻的测量教学反思(汇总4篇) 日食和月食教案(优质4篇)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高三年级数学文科期中试题及答案 怎么学好初三政治? 英语高效学习方法 金钱的魔力读书笔记 2022年查理九世读书笔记范文 伊豆的舞女读后感范文800字 高中物理3-3气体知识点总结 高考语文作文预测范文 高考历史命题趋势与复习策略 小兔子睡前故事(汇编4篇) 小升初专家指导:家长扮演不同角色助孩子备战,让孩子轻松应对考试 实践心得作文 大学生军训通讯稿诗歌 2022元宵节灯谜及答案大全(集锦18篇) 邯郸学步的故事(集锦7篇) 高考数学指导方法:135学霸笔记分享 高一英语课文必修一原文 我与集体共成长教学反思(通用6篇) 冀中地道战教学反思(甄选6篇) 与母爱有关的名言 童年读书笔记范文 农村优秀教师事迹材料 天生我才必有用 《神笔马良》读书笔记 初中寒假作文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教案(集锦6篇) 2022八年级下册物理补充习题答案 鲁迅《祝福》读书笔记范文 向沙漠进军教案(精编7篇) 挫折的名言警句(必备7篇) 举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重大事件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高三作文专题议论文2022 座右铭作文高三800字2022 关于清明节的诗歌(汇编17篇) 小升初语文试题 高中地理南方地区知识点 2022中考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点大全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积极座右铭 优秀员工工作表现评语(合集5篇) 我的同桌作文300字 《傲慢与偏见》优秀读书笔记 二年级的暑假优秀作文 关于名人名言作文300字 高三英语作文写作提分技巧 紫藤萝瀑布读后感 学校实践心得体会 荷阅读答案(通用9篇) 优秀写人作文800字(汇编3篇) 父爱其实很简单650字精彩作文 师德故事演讲稿(汇集10篇) 数学七年级寒假作业答案2022 初中英语学习计划 初中英语的学习方法总结 高考冲刺语文成语大全 入学军训生活550字 迎七一诗歌朗诵稿(汇编3篇) 中学生交通安全知识 初中论语读书笔记800字 2022年版小学五年级英语上册解析 教学反思如何写(热门18篇) 改变一生的闪念阅读答案(集合12篇) 高考物理知识点整理 剪羊毛教学反思(精编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