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山水画教案(必备12篇)

山水画教案(必备12篇)

K*** 23-03-20 教案

山水画教案(1)

一、教材分析

《山水画的意境》节选自当代著名画家李可染先生的《漫谈山水画》一文。文章探讨了山水画的历史、山水画创作中的意境和意匠问题,课文节选的是作者集中探讨意境的部分。本文处于统编教材9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所选课文是一篇较为标准的文艺论文,从语文素养的培育上看,这篇文章有四个方面的学习价值:其一,把握“意境”的内涵。学以致用。其二,学习、借鉴作者的论述思路。其三,构建文艺论文的阅读策略。其四,拓展阅读,质疑反思,形成自己的见解。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既要引导学生圈点勾画出关键词句,引导帮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结合的方式,用图表形式梳理出文章的论述思路,还要引导学生分析体会作者论述观点所用的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契合性,以及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并从中借鉴学习作者分析实例的方式。另外还要引导学生适当拓展阅读,提升对意境的认识,形成自己具有批判性的看法。

二、学情分析

初中生首次接触文艺论文,文章内容涉及一定的专业知识,学生阅读时有较大难度,尤其对于基础较差及艺术审美能力不足的学生会觉得晦涩难懂,甚至难以产生兴趣进行深入阅读。因此教学应该把理解性阅读放在首位,教师要将之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三、教学目标

1、识记并积累生字、生词,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

2、把握文章的核心概念,了解概念间的关系,理解作者的观点。

3、梳理文章的论述思路,分析作者所举实例,体会实例与作者观点的关系。

4、借鉴文中的理论方法,学习鉴赏文学作品和山水画作。

5、拓展阅读,质疑反思,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四、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的核心概念,了解概念间的关系,理解作者的观点。

2、梳理文章的论述思路,分析作者所举实例,体会实例与作者观点的关系。

3、借鉴文中的理论方法,学习鉴赏文学作品和山水画作。

4、拓展阅读,质疑反思,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五、教学难点

1、借鉴文中的理论方法,学习鉴赏文学作品和山水画作。

2、拓展阅读,质疑反思,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六、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一些山水画名作,认真观摩欣赏,同学间交流,分享对山水画审美追求、技法特点等的初步认识。

2、教师印发资料:袁行霈《论意境》、颜景龙的《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和李可染《谈学山水画》。

七、教学时数

2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多媒体投影的《江山如此多娇》)

师:这幅画是关山月、傅抱石他们共同合作专门为装饰人民大会堂而绘制的大型山水画。

问:看画面你能想到哪首古诗词?

生回答。

全班齐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师:结合词,再看画面,你有什么感受?

生回答。

师:同学们对画面的这种感受属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即“意境”。关于“意境”,

当代山水画大家李可染先生曾做过专业论述,同学们想不想跟随他去了解一下呢?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山水画的意境》。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任务一:初读课文,抓核心要素

【出示任务】

默读文章,在阅读中圈点勾画,注意圈画出以下要素:

1、核心概念;

2、主要观点;

3、所用实例;

4、所做结论。

【反馈指导】

本文是一篇文艺论文,同学们第一次接触这种类型的文章,但其实文艺论文作为议论性文章的一种,阅读的方法和一般议论文一样,只要抓取了以上几个要素,一篇文艺论文的基本内容就基本理解了。

任务二:再读课文,把握结构

【出示任务】

1、再读课文,勾画出每段关键句。

学生读课文,完成任务。

2、分小组合作探究,梳理出文章的论述思路,每组以提纲示意图的形式呈现。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并展示。

【反馈指导】

每段关键句和提纲示例:

教师小结:

从提纲图示中可清晰看出,文章层次分明,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写作思路进行论述。这既是议论文的常用思路,也符合人类认识问题的一般思路。在议论文写作时,也可以借鉴这种思路来组织文章。

任务三:细读文本,研究实例

【出示任务】

1、本文探讨山水画的意境,为阐明观点多处引入实例,请分别找出来,并说说它们和作者观点的关系。

2、根据第3段的观点,请你再举一个古诗的例子,模仿课文的写法,写一段文字作为补充的论据。

学生回答、写作。

教师点评。

【反馈指导】

实例分析是论述观点的重要辅助,分析中要紧扣观点关键词,希望作者分析实例的方式能给同学们的议论文写作予以启发。

(三)课后作业

阅读课前下发的三篇

山水画教案(2)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山水画是中国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初步学习山水画的艺术特点。

2、学习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用笔、用墨、用色方法,能用生宣纸画出一副表现近、中景和远景的中国山水画。

3、通过学生的探究、表现和感悟,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学习简单的笔墨绘画技巧,引导学生关注山水画的近景、中景和远景。 教学难点:

墨色的浓淡、虚实的变化,笔墨水分的控制,空间的表现。

教学准备:

中国画颜料、生宣纸、毛笔、调色盘、墨汁、画毡或报纸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搜集中国山水画中有近景、中景、远景的作品资料。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二、引入新课

展示有近景、中景和远景的一副色彩照片和一副中国山水画。问题:

说说两古作品有什么不同?欣赏比较后回答问题。彩照再现了生活中的景色。中国山水画用中国人传统的工具和材料——生宣纸、毛笔、墨、水、色表现了生活中的景色,同时融入了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欣赏评述、研究、分析问题的能力。体现小组合作学习。

三、授新课

欣赏教材中画家的作品,并进一步深入分析和研究。对画家沈周和齐白石做简单介绍后,布置学生欣赏《吴中山水图》和《柳桥独步》。分组讨论问题:

(1)这两古作品表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沈周的作品描绘的是冬天的景色,齐白石的作品表现的是春天。

相同点:

两幅作品都是中国山水画,都有近景、中景、远景,都画有树、山、桥、房屋和人。

不同点:

沈周的作品是水墨表现,齐白石的作品是用墨表现后又着色。沈周作品用淡墨画水和天空,齐白石作品的水和天空是留白处理。沈周作品除近景有树,中景也有树,房屋也有7间之多,齐白石作品中景没有画树,房屋只有1间。沈周的作品有点苔,齐白石作品没有。

(2)这两副作品中哪些地方是中锋表现的?哪些地方用的是侧锋?两幅作品中的树、房、桥、船、及沈周作品的远山都是用中锋表现的。山石的擦染及齐白石的近景土坡,远山,染墨、色用侧锋表现。

(3)这两副作品你喜欢哪一副?说说喜欢的理由。

喜欢沈周作品的古朴典雅,喜欢齐白石作品的生动鲜活。

(4)作品中描绘的景色在你生活中是否见到过?

说说自己旅游时见到过的美景。

布置学生分组讨论后,选代表总结发言。

五、继续在实践中创新,绘中景:

(1)强调在浓墨中加水。

(2)强调水分多少与画面的效果有着很重要的关系。

(3)强调笔上水分要少,才会控制自如。

(4)布置学生选择与近景不同的内容和墨色画中景。

(5)把重墨再加一倍至两倍的清水调成淡墨,画远山或其他的景色。

六、学生创作

七、展示作品:组织学生展示交流

八、小结

教学反思:

在本课学生的实践过程中,墨色的浓淡和毛笔的干湿是学生难于掌握的。要让学生了解近实远虚、近浓远淡,再分析墨汁的成分中有骨胶,浓墨时不洇,稀释后要特别控制水分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由于班级的孩子比较多,中国画所需的工具又很多,生宣纸又不能太小,因此,桌子显得不够大。学生作画时显得非常局促。对于个别有困难的同学,可以让他们参考教材中的作品或学生作业临摹、组合。教师也要多加强示范。


山水画教案(3)

教材思路:

用中国画水墨形式绘制的`以大自然景物为主体的画称做山水画,做为独立题材的山水画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其间产生了众多杰出的画家与精湛的作品,文化内涵更是博大精深,是一门技术性、艺术性极强的专业。短暂的一节课只能使学生对山水画的部分常识有一些最基本的了解,激发对继承传统文化的欲望,本节课试图通过课件图片的赏析,提高审美素养,达成情感、认知目标,通过教师示范简略学习一点点叶树的画法,以达成操作目标。

课时:

1—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历史和主要艺术特点。

2、了解和学习山水的笔墨技法,运用山水画的表现形式进行尝试练习,创作出一幅自己理想中的山水画。

3、学习和继承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优良传统,通过山水画的鉴赏和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中国山水画的程式化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山水画的核心是创造意境,创造意境离不开空间,塑造是创作山水画不可缺少的特殊造型手段。

教学准备:

教师:共同收集中国古代和现代山水画图片资料和自己喜欢的绘画作品。

学生:山水画工具材料,如毛笔、墨汁、宣纸、颜料。

教学过程:

课前,在教室前面挂出写意山水画二至三幅。

1、导入:

先欣赏挂在墙上的几幅山水画,由此引入新课,并介绍树木是山水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祖国的传统艺术,我们要十分珍爱并发扬光大。

2、树木的结构:

树木的种类繁多,形状也千差万别,但每株树都是由枝、干、根、叶构成,它们的生长规律是:主干粗、枝干细,枝干越分越细。

3、树干、树枝的画法:画树的顺序是:先立干,后分枝,最后点叶。

古人有“树分四枝”之说。意思是指画树要四面出枝,才能表现出一棵树的立体感。再则,画树枝要注意取舍、概括,以达到简化,同时在画面的树干时,多用浓墨,画后面的枝干时,多用淡墨来表现,使其具有远近关系和层次。古人经过长期的观察、提炼,把各种树木的种类和各种树枝的生长规律和形态概括为两种基本形态。

即:“鹿角法”和“蟹爪法”。

鹿角法:枝条上挺如鹿角状,两枝交接处的内角多为锐角,也有成钝角的,但不宜取直角,因直角太呆板。

蟹爪法:枝条下屈,如蟹爪。(枣、柿等树,大体属于这一类。)

4、树叶的画法:树叶的表现法虽很多,但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即:点染法和双勾法。

点染法:

(1)、胡椒法:为密集的圆形小点。最好用微秃的毛笔画,落笔时笔锋直擢纸面,有节

奏地点下去。注意墨色的浓淡变化。

梅花点与鼠足点:由五点聚成一个小单位,其形状如梅花和鼠足,然后由许多小单位交错排列而成。梅花点下笔重;收笔轻;鼠足点下笔轻,收笔重。

松叶点:松叶又叫松针,由八、九笔或更多的笔画组成上仰的扇形,一般由中间一笔画起,先左后右,每个小单位参差交叠构成一大片树叶。

介字点与个字点:叶形下垂,每个小单位形如“介”字或“个”字。要注意参差交叠与浓淡变化。

(2)、双勾法:双勾法,就是用勾线的方法画树叶。其组织排列规律也与点染法相似。根据树叶的形状特征,可采用象征形的。如:三角形、圆形、菱形等。也可采用写实形的,如实的勾勒描绘树叶的形状。如梧桐叶、槐叶、棕叶等。

采用双勾法,可以使丛林有变化,防止画面的单调和沉闷感。作业要求临摹一棵树或多棵树。


山水画教案(4)

教材分析:

水墨画作为我国的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本课是小学第一次接触水墨画,所以本课的教学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接触水墨画的工具,初步感悟水墨的特性,通过听一听、看一看、试一试、玩一玩,掌握水墨工具的性能,初步尝试用笔、用水的技巧,从而培养学生对水墨艺术的兴趣。

因为面临的对象是一年级的小朋友,所以本课是以游戏的方式呈现,主要内容是用笔和用墨两个方面,以及文房四宝和中国画的相关基础知识,在用笔这方面又分直线运笔、侧锋、滚笔和点笔等多个层次,力争从简到繁,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到知识。为了让学生更好、有序地进行游戏,根据本课使用的相关材料和中国传统文房四宝的知识,我分别把四组分成云纸组、香墨组、清水组、神笔组进行组织和教学。

教学目标:

1.了解体验中国画的绘画特点和工具的使用。

2.通过尝试练习,体验中国画用笔和用水的特性。

3.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画的工具和尝试水墨的特性。

教学难点:毛笔、水份的控制。

教学准备:

教具:毛笔、 墨汁 、宣纸及其他各种纸影视文件、脸盆、范画等 。学具:毛笔 墨汁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检查工具。

二、导入新课:

小朋友都喜欢玩游戏,老师也喜欢玩游戏,今天这节课就是游戏课,今天的游戏不光是你、我,老师还带来了几个新朋友——毛笔、墨水、宣纸、水,这

些朋友虽然不会说话,但都很有本领,大家在游戏中要仔细观察并记住它们的本领。老师一一介绍墨水、毛笔、碟子、宣纸等材料。游戏有游戏的规则,为了看看那个组在游戏中最遵守游戏的规则,老师把我们四个组分成云纸组、香墨组、清水组、神笔组,老师将表扬好的组。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以游戏的方式,贴近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游戏中要仔细观察并记住它们的本领”,提出学习内容,让学生带着目的学习。为了让学生更好、有序地进行游戏,根据本课使用的相关材料和中国传统文房四宝的知识,我分别把四组分成云纸组、香墨组、清水组、神笔组进行组织和教学)

师生探究:

1、老师示范蘸墨技巧。取出毛笔,轻轻放入墨水中,取出、再在碟子边添一添,画不同的线,让学生观察画出的线有哪些变化?(粗细、干湿的变化)教师示范,试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毛笔先竖直了画,画出的线很细,用力按下去,毛笔接触纸面面积变大,所以就变粗;毛笔越画笔里含的墨越来越少,所以就越来越干)学生练习。

2、毛笔除了可以竖直了画线外,还可以斜着画、滚着画、点着画……教师示范不同运笔,学生练习。

(设计意图:给学生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究,观察老师的示范,将新授的内容在自主探究的过程得以体现,从蘸墨——添笔——画线——再蘸墨——侧着、点着、滚着、逆着画,有简单的直线到“斜着画、滚着画、点着画……”尝试不同运笔,这也是本课的重要内容,有简到繁,层层递进。)

3、出示图片:学生观察,与我们刚才画的图片有什么不同?墨的颜色有深浅的变化,那么这种变化又是这样出来的呢?(加水)

4、教师示范:在毛笔中加水、再加水画线、画点……甚至可以在原来不同墨色上重复着画,一层又一层,学生练习,感受水墨变化。

(设计意图:在单色用笔的基础上,学习加水后的用笔变化,拓宽和丰富内容,有层次、有变化,把专业的中国画用笔、用墨、用水、积墨、破墨等的知识分解开来,让学生容易接受,进一步感受水墨画的神奇)

5、教师试问:刚才我们了解了毛笔、墨水、水的本领,你觉得宣纸有什

么本领?柔软、吸水……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对毛笔、墨水、水、宣纸功能的总结,让学生归纳、总结,既是本课内容的小结,又是导入环节的呼应。始终让学生处于自主、主导的地位)

6、学生练习:运用不同的方法,充分发挥宣纸、毛笔、墨水、水的本领,分小组自由练习,看看谁最有创意。

(设计意图:有了前面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被调动起来,前面是老师引导学生练习,而这一环节是让学生自己放手创作,学生的练习,是对这课内容的小结,又是创作激情和情感的迸发)

7、宣纸、毛笔、墨水、水的本领很大,其中笔墨纸砚是传统水墨画的文房四宝。

(设计意图:有了前面的练习、总结铺垫,自然引出文房四宝的知识,新鲜而不突兀,容易接受,符合低年级学生特点)

8、今天的游戏结束,谁来给今天的游戏取个名字?——水墨游戏。谁能用学过的拼音把这四字写出来。学生写过后,老师用汉字楷书揭示课题。并小结:水墨不仅可以画画,还可以用来写字,这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书法。

(设计意图:给游戏取名字,进一步提高学生积极性,也是本课知识的回顾和总结,先先让学生尝试用拼音写课题,老师再示范书写,既新鲜又能自然引出书法的内容,层层铺垫,引起学生极大兴趣)

9、欣赏水墨作品,水墨不仅可以画线,还可以进行造型。鼓励学生课后尝试。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内容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学的重要环节,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又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等方面的评价,激励学生,发现和挖掘学生的潜能。)

教学反思:

本课是以游戏的方式,将传统的水墨技巧情趣化,让学生在游戏中初步接触水墨画的工具,初步感悟水墨的特性,本课的设计主旨接近儿童的审美特征和心理特征,通过听一听、看一看、试一试、玩一玩,掌握水墨工具的特性,初步尝试用笔、用水的技巧,从而培养学生对水墨艺术的兴趣。注重兴趣的培养,情

趣的形成,让学生在快乐和自由的活动中自由表达和体验。特别是给课题取名字、师生分别用拼音和汉字书写课题,符合、贴近一年级学生的实际,学生兴趣高涨,把书本知识进行很好延伸和拓展,效果很好。所有的知识、体验都让学生自己发现和完成,让学生形成浓厚的水墨新趣,大胆表达,在活动中体现出愉悦的情境,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成功。


山水画教案(5)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创作山水画,提高学生的绘画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想象力。

2、用绘画的表现形式,抒发自己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平时从多种传播媒介接受和贮存的视觉审美信息和各种知识,创作一幅山水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山水画的创作步骤。

2、难点:勾、皴、染、点的运用。

三、教具和学具的准备

1、教具:几种山石的皴法挂图一幅。山水画创作步骤图一幅。

2、学具:国画工具-------笔、墨、纸、砚。

四、 教学步骤

1、导言:山水是离不开树、山、石的。上堂课我们已学过树木画法,本堂课我们将学习山石画法,并结合上堂课学的知识,创作一幅山水画。画山先画石,那么我们就从画古一讲起。

2、石头的画法:古人画石起手有:石分三面“之说。(边讲边示范)所谓”三面“无非是说,画石开始勾勒轮廓,就要分出它的阴阳向背,凹深凸浅的基本形态,即石头的体积感。(示范画石,要画群石。石的穿插在于大小高低,聚散得宜。)

3、介绍几种山石的皴法。(将几种山石和皴法的挂图挂出讲解)(1)斧劈皴:如刀砍斧劈,故称为斧劈皴。这种皴法宜于表现质地坚硬,棱角分明的岩石。作画时,常用中锋勾勒山石轮廓,而以侧锋横刮之笔画出皴纹,再用淡墨渲染。斧劈皴图片折带皴图片荷叶皴图片(2)折带皴: 用侧锋卧笔向右行,再转折横刮;向左行可逆锋向前,再转折向下。画出的墨线如“折带”,故以名之。(3)荷叶皴: 皴笔从峰头向下屈曲纷披,形如荷叶的筋脉,故名。

4、 创作步骤(1)构思、构图。以平时见过的山水风景(影视、画页等都可以)大胆构思,运用学得的画尖技法和皴法,加以变通和发挥,创作一幅全新的山水画。(2)勾线:(在上幅石头示范画的上面加山、作主体。)凡能用线概括的地方,要分出主次先后。用重墨(相对于整体来看)线尽量明确、肯定地勾出来。遇到有部分败笔也不要怕,不要中途怯场退却,要一直把整体画面的线都勾完后,再根据整体进行调整。(3)皴擦:皴擦要在大的线的骨架基础之上加以补充,以进一步表现山石的脉络、转折,使画面逐步丰富起来。“皴”和“擦“是一个意思,只是笔触的大小与轻重略有差别。(4)点染:在勾、皴的基础上进一步以不同笔法的点加以充实、丰富,逐渐形成画面的整体效果。染,放在最后进行。染,是以水分较多的笔触去画,但不可大面积地瞎涂。当留出的空白,要留出来,不可统统堵死。

五、作业要求

1、作业用纸,最好用生宣纸或毛边纸。

2、提倡自己运用“勾、皴、染、点”的画法去变通表现,创作一幅山水画。(不定题)


山水画教案(6)

一、教学对象

初中二年级八班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对中国山水画有一定的了解,能进行简单的欣赏。

2、技能目标:让学生尝试着山水画的画法,掌握一定的笔墨技巧。

3、情感目标: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感悟中国山水画的能力。

三、教学对象分析

1、学生有一定的欣赏能力和想象能力,有利于学生在观赏作品时体会作品的内涵。

2、学生在审美和造型方面有一定的能力,思维上有一定的逻辑性,有利于在作品欣赏过程中有自己独特的体会,并通过自我实践感受山水画。

四、教学时间

一节课(40分钟)

五、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1、教学内容:

(1)通过作品展示激发学生兴趣。

(2)通过现实的景物与图片对比分析,感悟山水画家的内心思想。(3)通过不同画家的画面,学会画家的绘画技巧。

2、重点:如何分析山水画的构图、笔墨技巧、体会意境

3 难点:如何进行山石、树的画法。

六、教学学具

山水画作品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先欣赏屏幕的山水画,由此引入新课,

1、中国画介绍

2、中国画的分类

3、中国画的发展

二、了解山水画

三、欣赏山水画

1、《江山如此多娇》《万山红遍》《富春山居图》《千里江山图》

观赏屏幕上的山水画图片,对画家简单的介绍,体会画家感情。

四、学画山水画

(一)、山石画法步骤

介绍山石绘画是中国画的基础,必须掌握山石画的基本绘画过程:勾、皴、擦、染、点。

(二)、树的画法步骤:

介绍树木是山水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画好山水画要学会画树。(1)树木的结构:

树木的种类繁多,形状也千差万别,但每株树都是由枝、干、根、叶构成,

它们的生长规律是:主干粗、枝干细,枝干越分越细。(2)树干、树枝的画法:

画树的顺序是:先立干,后分枝,最后点叶。

作画步骤:

以一棵树为例,边画边讲解。

画主干。由上起笔向下用中锋画主干(也可先下后上,个人决定)运笔要加强顿挫转折,用墨宜稍淡,画成之后,用浓墨在背阴处略加破醒,树的精神就出来了。画枝干

画枝干,一要注意穿插关系,树枝交叉的最小单位是三根枝条,这三条枝构成的状态以不等边三角形最美。落笔时,从主枝上生出小枝,小枝上又生出小枝,层层生发开去自可收到“齐而不齐,乱而不乱”的效果。二要掌握疏密关系,有收有放,才有风致。

用墨要前枝浓,后枝淡,适当地把空间距离拉开。(3)画树叶

树叶的表现法虽很多,但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即:点染法和双沟法。点叶。

点叶从树端点起,注意疏密、浓淡及树冠的.造型。画完后,还可在后面添加丛树和远树。

五、学生作品欣赏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六、作业要求

临摹一棵树或多棵树。

要求线条流畅,墨色有浓淡变化,以体现前后关系。

八、教学策略及设计思路

教学策略: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充分地进行图画展示来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好奇心,通过集作品、山石、树的图片和现场示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中国山水画有一定的了解,掌握了画山石、画树的技巧。

九、教学总结反思:

本课通过讲解,达到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使其对中国山水画有一定的了解,并体会树的塑造。考虑到中国山水画并不是一下就能学会,所以教师在上课时不能着急,对于学生意象思维的开发重在培养,过度的干涉、强迫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轻松的课堂会让学生的学习更具主动性,通过作品图片引导,老师示范会更容易接受。教学中,要求教师必须有耐心和较强的专业技能。


山水画教案(7)

一、教材分析

《山水画的意境》节选自当代著名画家李可染先生的《漫谈山水画》一文。文章探讨了山水画的历史、山水画创作中的意境和意匠问题,课文节选的是作者集中探讨意境的部分。本文处于统编教材9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所选课文是一篇较为标准的文艺论文,从语文素养的培育上看,这篇文章有四个方面的学习价值:其一,把握“意境”的内涵。学以致用。其二,学习、借鉴作者的论述思路。其三,构建文艺论文的阅读策略。其四,拓展阅读,质疑反思,形成自己的见解。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既要引导学生圈点勾画出关键词句,引导帮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结合的方式,用图表形式梳理出文章的论述思路,还要引导学生分析体会作者论述观点所用的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契合性,以及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并从中借鉴学习作者分析实例的方式。另外还要引导学生适当拓展阅读,提升对意境的认识,形成自己具有批判性的看法。

二、学情分析

初中生首次接触文艺论文,文章内容涉及一定的专业知识,学生阅读时有较大难度,尤其对于基础较差及艺术审美能力不足的学生会觉得晦涩难懂,甚至难以产生兴趣进行深入阅读。因此教学应该把理解性阅读放在首位,教师要将之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三、教学目标

1、识记并积累生字、生词,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

2、把握文章的核心概念,了解概念间的关系,理解作者的观点。

3、梳理文章的论述思路,分析作者所举实例,体会实例与作者观点的关系。

4、借鉴文中的理论方法,学习鉴赏文学作品和山水画作。

5、拓展阅读,质疑反思,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四、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的核心概念,了解概念间的关系,理解作者的观点。

2、梳理文章的论述思路,分析作者所举实例,体会实例与作者观点的关系。

3、借鉴文中的理论方法,学习鉴赏文学作品和山水画作。

4、拓展阅读,质疑反思,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五、教学难点

1、借鉴文中的理论方法,学习鉴赏文学作品和山水画作。

2、拓展阅读,质疑反思,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六、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一些山水画名作,认真观摩欣赏,同学间交流,分享对山水画审美追求、技法特点等的初步认识。

2、教师印发资料:袁行霈《论意境》、颜景龙的《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和李可染《谈学山水画》。

七、教学时数

2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多媒体投影的《江山如此多娇》)

师:这幅画是关山月、傅抱石他们共同合作专门为装饰人民大会堂而绘制的大型山水画。

问:看画面你能想到哪首古诗词?

生回答。

全班齐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师:结合词,再看画面,你有什么感受?

生回答。

师:同学们对画面的这种感受属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即“意境”。关于“意境”,

当代山水画大家李可染先生曾做过专业论述,同学们想不想跟随他去了解一下呢?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山水画的意境》。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任务一:初读课文,抓核心要素

【出示任务】

默读文章,在阅读中圈点勾画,注意圈画出以下要素:

1、核心概念;

2、主要观点;

3、所用实例;

4、所做结论。

【反馈指导】

本文是一篇文艺论文,同学们第一次接触这种类型的文章,但其实文艺论文作为议论性文章的一种,阅读的方法和一般议论文一样,只要抓取了以上几个要素,一篇文艺论文的基本内容就基本理解了。

任务二:再读课文,把握结构

【出示任务】

1、再读课文,勾画出每段关键句。

学生读课文,完成任务。

2、分小组合作探究,梳理出文章的论述思路,每组以提纲示意图的形式呈现。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并展示。

【反馈指导】

每段关键句和提纲示例:

教师小结:

从提纲图示中可清晰看出,文章层次分明,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写作思路进行论述。这既是议论文的常用思路,也符合人类认识问题的一般思路。在议论文写作时,也可以借鉴这种思路来组织文章。

任务三:细读文本,研究实例

【出示任务】

1、本文探讨山水画的意境,为阐明观点多处引入实例,请分别找出来,并说说它们和作者观点的关系。

2、根据第3段的观点,请你再举一个古诗的例子,模仿课文的写法,写一段文字作为补充的论据。

学生回答、写作。

教师点评。

【反馈指导】

实例分析是论述观点的重要辅助,分析中要紧扣观点关键词,希望作者分析实例的方式能给同学们的议论文写作予以启发。

(三)课后作业

阅读课前下发的三篇

山水画教案(8)

一、产生根源—精神自由(老庄) 二、中国山水画透视的特点: 三、中国山水画的几种透视法。 关于透视原理,在我国文献上很早就提出来了。战国时荀况在《荀子解蔽》篇中有一句话:“从山上望牛者若羊,而求羊者不下牵也,远蔽其大也------”就把大小远近的原则讲出来了。而直接论述到与绘画创作有关系的透视法,较先谈到的是南北朝时宗炳的《画山水序》:“且夫昆仑之大,瞳子之小,迫目以才,则其形莫睹,迥以数里,则可围于寸眸------”把透视上的远近、大小、长短、高低的基本法规都阐述到。在署名为唐代王维撰的《山水论》中,也提到不少有关透视的道理,例如“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隐隐如眉,远水无波,高与云齐。”讲到对象因透视关系给予人的感觉。到了宋代,山水画技法高度成熟,著名画家兼理论家郭熙在他的《林泉高致集》中提出“高远”、“深远”、“平远”的“三远”透视法,以及韩拙提出了“阔远”、“迷远”和“幽远”的三远论。使山水画的透视法完善起来。后来元代黄公望,明代沈周等,以及清代费汉源等对透视都有论述,不过只言片语,都不出这“六远”。有的画论谈透视,说得很玄乎,让人感到是一种神秘的东西,就不作多说。下面分点叙述: 1.高远 《林泉高致》中提到:“自山下而仰山之巅谓之高远”。高远就山而言,主要表出山川的雄伟高大,给人一种崇高大气的美感,一定程度上易于引起人的情绪之激动和企望。如宋 范宽《溪山行旅》就是表现高远的典型名作。主山耸立气势宏伟,有排山倒海之势扑面而来。这类高远山水画用笔刀劈斧砍一般,用墨非常浓重。但在古代这不太合乎隐士们“清淡”为宗的性格。古语云“登高必自卑”,就如到了太行山,虎跳峡,面对高耸入云的悬崖绝壁,让人觉得自己太渺小。所以北宋时期范宽的名气没有李成大。 2.深远 《林泉高致》中提到,“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深远所表现的景物,既有深度又有远的感觉。黄宾虹说“境深要能曲”,说明深远之景,变化较多,层层递进,深远无比,显得天宽地远。 画深远须从几方面着眼:(1)俯视、把景物尽收眼底。所以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2)移动视点:(看图片)讲:就传统说法与表现方法看,确实自前而窥其后,效果是“重山复水”,显然用焦点透视去观察和表现是无法达到这种效果。就在一个地方俯视也是无法达到。这就需要作者从这山转到那山,一路看一路画,“步步看”,“面面观”,“前顾后盼”,左看右看“,“把所看到的景物集中在一个画面上。 (3)远视距:近大远小的透视差别,在“深远”透视中表现不很悬殊,而是大小比较接近,就需要“以大观小”和以小观大“了。 但古代画家很少评“深远”,因为“深远”一般不能单独成立,都依附于高远或平远。五代董源《笼袖郊民图》是依附于平远的深远的作品。李成《晴峦萧寺图》是一件依附于高远的.深远的作品。 3平远:《林泉高致》中提到:“自近山而望远山之谓平远”。郭熙还说:“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平远给人以“冲融”“冲淡”的感觉不会给人的精神带来压迫,“平远”用墨较淡,在平和淡中,把人引向“远”和“淡”的境地。这更符合隐士的精神境界,“平淡天真”也是山水画更成熟的境界,元明清的文人士大夫所作山水画,几乎全都是“平远”“淡远”。让我们来看中国山水画第二个顶峰时期最具有代表的画家之一的《倪赞画集》,基本上都是平远。(讲“平远”接近于焦点透视,近大远小的差距比“深远”厉害,在画面上将视平线放得很高,有的在画外,如五代董源的《寒林重汀图》就把视频线推出画外。 平远所看到的对象,一般是不十分高的,如用俯视来表现对象,多会成为一种深远山水。 4迷远:“迷远”是宋韩拙在《山水纯全集》中提出的。他说“迷远”“是烟雾暝漠,野水隔而仿佛不见者”。如同“王维诗”“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在古代的山水作品中,凡要表现“无尽”或“幽深的境界,往往用迷远法。如宋王诜《烟江叠幛图》就是用拟远的手法表现。绘画上的“迷远”这个“迷”字很有意思。在透视关系上,它能表示很远,在艺术上,则表示含蓄。 5,阔远幽远。宋韩拙《山水纯全集》中提出:“近岸广水旷阔,遥山山者谓之阔远”,黄公望说“阔远”是“从近隔间相对谓之阔远”。阔远包含平远,幽远相近于迷远。 四散点透视 形成散点透视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下列几点观察方法。 1 步步看,2面面观,3近推远—以大观小,4远拉近—以小观大,5结合例一(构图和章法)。 五水的透视(基本上就两种) (1)于画边平行的波浪  (2)大波纹线于画面成角的 六  中国山水画对透视处理的几种手法 1、利用水墨层次与点染的办 2、利用树遮云隔 3、利用跳跃的方法。注意:初学国画的人外出写生,常常看到什么画什么,每主次,没秩序,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千里之山,不能尽奇,万里之水,岂能尽秀——一概画之版图何异。”所以山水画不是地图,要有主次,要有节奏—— 4、利用空白。(1)虚中有实;(2)实中有虚;(3)边角处理。


山水画教案(9)

中国写意山水画教案(上)

第一节中国山水画源流

一、教学目的:

通过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史,使学生对山水画在中国绘画史中的重要地位有所感悟,体会山水画悠久的历史,中华民族丰富的智慧和情感和崇高的审美理想、艺术追求,以及历朝历代涌现出伟大的画家,创造的难以数计的辉煌灿烂的艺术珍品,积累的无比丰富的创作理论和技法。

二、教学内容:

山水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在东方绘画中成为富有特色的艺术。据文献记载,早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战国时期,山水画就已经出现在丝织品和壁画上。从北魏壁画和东晋顾恺之的传世摹本《女史箴图》,《洛神赋图》来看,这时期的山水画只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山水画的技法还比较简单粗拙,往往"人大于山""水不容泛"。正如唐张彦远所说的:"其画山水,则群峰之势,若细饰犀栉,列植之状,则若伸臂布指。"可见这时期的山水画还很不成熟,是中国山水画形成的孕育期。中国山水画,经东晋顾恺之发端,历南北朝至隋唐,才逐渐摆脱作为人物画的背景,而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科。传为隋展子虔的《游春图》是现存最早的一幅山水画真迹,画中人物只不过是点景而已。它一变六朝墨勾色晕法为勾线填色、重彩青绿法,开青绿山水之先河。它标志着中国山水画的形成和进步。

到了唐代,由于经济的发达,社会的安定,以及宗教绘画的世俗化,中国山水画走向成熟并进入了繁荣昌盛的时期,因而有各种风格竞相出现的局面。总的说来,唐代山水画开创了两大流派:一派是青绿山水,它继承了隋代展子虔的传统表现技法,发展成为工细巧整、金碧辉映的风格,此即后世所称的"北宗山水",它以李思训、李昭道父子为代表。李思训的传世作品有《江帆楼阁图》,画以勾勒廓填为主,山石已略有皴斫。另一派是以吴道子为代表的水墨山水。相传唐明皇李隆基曾令李思训、吴道子各以嘉陵江为题在大同殿内描绘壁画。"李思训数月之功,吴道子一日之迹,皆极其妙。"可见吴道子独到的奔放笔法,超妙出群。从另一角度看,画家能集三百里风景于丈许壁画之内,突破时空限制,得心应手地表现自己的感受,这种能力的具备,本身就是山水画成熟的标志。所以张彦远得出"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的结论。这个"变",标志着山水画已进入成熟期。继吴而起,王维是在唐代山水画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画家。他是著名的抒情诗人,由于政治上的挫折,他在艺术上寄托了恬淡闲适的思想。他发展了水墨山水画,描绘富于诗意的田园景色,融诗、画为一体,开始了中国绘画的文学化。从传为他作品的《辋川图》、《雪溪图》来看,山石画法已有渲染,尚无明显皴法。唐代另一位山水画家张躁,其作品已失传,他的著名论点"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却流传至今,总括了古代绘画创作方面的最根本原则,言简意赅地阐明了中国画的主客观关系。他的破墨法和王维的泼墨法,把线扩展到面,以墨代彩,突出了墨色的作用,使表现空间等方法有了进展,行笔也有了新的变化,大大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力。这一流派,后世称为"南宗山水",吴道子后来以人物画而著称,王维则被奉为南宗画的始祖。

五代的代表画家为荆浩,他第一个将勾填、勾染法变成了"皴法",这是中国山水画技法的重大变革。他的《匡庐图》是一幅大型全景式构图的山水画,层次分明,皴染兼备,气势雄浑。滕固在《唐宋绘画史》中说道:"盛唐以后山水画上长时期的努力与酝酿,它的成果终于在荆浩的作品中显现了。他是集了众长,他是诱起宋代山水画特别发达者之中的一人。"

山水画至宋代,已达到完全的成熟,是山水画空前兴旺鼎盛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山水画坛名家辈出,灿若群星,画坛最有影响力的人物首推董源、巨然、李成、范宽与郭熙。在风格上,董源与巨然一体,李成与范宽相近,是宋初山水画的两大流派,即"北方派"和"南方派"。北方派雄强挺拔,得秦陇山水之骨法,以李成、范宽、郭熙为代表。南方派"淡墨轻岚"得江南山水之神气,以董源、巨然为领袖,后世认为是南宗山水之正传。董源、李成、范宽被历史上并称为"北宋三大家"。到了南宋,李唐、刘松年、马远、夏珪崛起,号称"南宋四家",创水墨苍劲的新画风,把北派雄强挺拔的笔法与南派清润浑厚的墨法融为一体。

两宋的山水画犹如山花怒放,绚丽多彩,表现出画家们极大的创造才能。山水画的许多表现方法都创始于宋代。以皴法而言,董、巨创披麻皴,范宽创雨点皴,米芾创米点皴,李唐创大斧劈皴,均为后世所习用;以笔墨言,则干笔、湿笔、破墨、积墨、泼墨,诸法俱备;以布局言,则全景、边角都用。所以汤垕在《画筌》中说:"唐画山水,至宋始备。"

山水画的理论在宋代也十分发达。荆浩通过自己的艺术实践,总结前人的理论,写了《笔法记》,为水墨山水建立了完整的理论体系。郭熙的《林泉高致》、刘道醇的《山水纯》,补充了荆浩理论,使之日臻完备。文人画理论的兴起,认为"画是无声诗,诗是有声画",提倡山水画重意境、重神韵。这对于宋代及以后水墨山水的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元代是山水画的重大转变期。从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来看,表现形式由五代以前色彩为主,经过两宋色彩、水墨交相辉映时期,至元代则水墨占了画坛的统治地位。元初的赵孟頫强调书法入画,趋向于以单纯的墨色体现色彩的效果。这一提倡,大大丰富了山水画的笔意,使山水画向文人画的方向更前进了一步。代表元代山水画的"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从实践中体现和发展了当时文人中普遍出现的重法轻意的美学思想,提倡作画以意为上、形为次,轻视理法,重视意趣,强调借绘画抒发个人的情怀,从师造化到法心源,这样就从思想理论上冲击了两宋以来相沿成风的旧画坛。从此,画风大变,不求形似,追求画中见我,并极力讲究笔墨情趣、诗书画印结合等等,由此而形成的文人派写意山水画,雄踞画坛先后达几百年之久,至今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

明代山水画从形式上看风格多样,出现复杂纷繁的流派,显示出山水画坛的兴旺;但从内容上看,却日益空泛,画家趋向于摹仿古人笔墨,因袭成风,有创造性的不多。明代前期,以戴进为代表的浙派势力最大,继承的是南宋马远、夏硅画风而无所创新;明代中期,以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明四家"为代表的吴门画派,统领山水画坛,上师董源、巨然,下接"元四家"的衣钵,所画姑苏山水,一派古风,特别到了明代晚期,经董其昌等人从理论到实践系统地提倡复古,以临摹前人为能事,中国山水画艺术陷入步履古人的.圈子而少有创造。影响所及,直到清初的四王(王晕、王时敏、王鉴、王原祁)也都是如此,"摹古逼真便是佳"。他们虽有泥古之弊,但在摹古之中也总结了前人在笔墨方面的不少经验心得,对于绘画遗产的整理与研究,不能说是毫无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清初以"四画僧"弘仁、髡残、八大山人、石涛为代表的在野派画家。他们以新安江流域和黄山为据地,一扫临古之风,而开创写生之新径。他们不拘一格的画风使清代山水又出现新的高峰.他们强烈的个性及其精深理论,对近代画坛影响极大。特别是石涛,既采前人之长,又写生活之真,画了许多与众不同的山水画。他在所著的《石涛画语录》中,提出"太古无法"、"笔墨当随时代"、"借古开今"、"一画"说、"搜尽奇峰打草稿"等一系列创见,有力地冲击了几百年山水画坛的沉闷气氛,别开一条新路。

近代山水画坛,北京、上海、广东各地相继出现不少优秀的山水画家,如胡佩衡、贺天健、高奇峰、赵望云等,都曾作过程度不同的技法革新。至于黄宾虹、齐白石、傅抱石几位大师的成就,更为众人所熟知。这三位山水画家都是博学艺高而有创造精神的艺术家。黄画笔辣墨厚,傅画一派新趣,他们的作品不胫而走,四海同赞。而齐白石所作山水虽不多,但构图笔墨异常洗练,充满生活情趣,另有妙处。

近半个世纪以来,山水画更有长足的发展,一大批新老山水画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生活之中,以不同的风格对山水画创作有着新的开拓、新的发展、新的突破,创造出无数反映时代精神的画卷。例如刘海粟的《黄山天门坎风云》,傅抱石、关山月的《江山如此多娇》,张大千的《长江万里图》,李可染的《漓江揽胜》,石鲁的《东方欲晓》,钱松嵒的《红岩》,陆俨少的《九州生气》,等等,以及几乎被埋没的陈子庄、黄秋园、黄叶村三位画家令人震撼的作品。凡此种种各具特色的画作,使中国的山水画坛呈现出一派百花竞开、姹紫嫣红的新局面。

当今的时代,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为明朗宽松的空间,使人们对中国画的发展能够多方位、多渠道地自由探索。中国山水画理应出现更为繁荣昌盛的新景象。我们寄望于植根在中国泥土中的、与人民气息相通的、与时代脉搏一致的美术家,惟有在深入研究民族的传统的基础上,开阔视野,确立现代的审美观念,在艺术实践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才能逐步形成自己富有个性的、具有现代情趣的艺术语言,从而推动中国山水画的技法向更高更新的水平上发展,使我们祖国古老的民族绘画之树呈现出灿烂的青春光华。

中国写意山水画教案(下)

第二节中国山水画分类及特点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掌握中国山水画的分类和各类山水画具体的特点。

2、在中国山水画的特点中,通过讲解让学生用哲学的思想去感悟山水画的意象造型原则,笔墨表现形式和意境要素的生成以及对时空处理特殊性和诗书画印的完整性。

二、教学内容:

就色与墨的关系而言,中国山水画可分为青绿、浅绛和水墨三类。青绿山水是以色为主的一种山水画格式;在水墨上赋以赭石为浅绛山水;水墨山水即是以水墨为主的山水画。

青绿山水又有大青绿、小青绿和金碧山水之分。墨骨不显者为大青绿,在大青绿上填


山水画教案(10)

第一节 中国山水画源流

一、教学目的:

通过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史,使学生对山水画在中国绘 画史中的重要地位有所感悟,体会山水画悠久的历史,中华民族丰富的智慧和情感和崇高的审美理想、艺术追求,以及历朝历代涌现出伟大的画家,创造的难以数计的辉煌灿烂的艺术珍品,积累的无比丰富的创作理论和技法。

二、教学内容:

山水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在东方绘画中成为富有特色的艺术。据文献记载,早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战国时期,山水画就已经出现在丝织品和壁画上。从北魏壁画和东晋顾恺之的传世摹本《女史箴图》,《洛神赋图》来看,这时期的山水画只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山水画的技法还比较简单粗拙,往往“人大于山”“水不容泛”。正如唐张彦远所说的:“其画山水,则群峰之势,若细饰犀栉,列植之状,则若伸臂布指。”可见这时期的山水画还很不成熟,是中国山水画形成的孕育期。中国山水画,经东晋顾恺之发端,历南北朝至隋唐,才逐渐摆脱作为人物画的背景,而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科。传为隋展子虔的《游春图》是现存最早的一幅山水画真迹,画中人物只不过是点景而已。它一变六朝墨勾色晕法为勾线填色、重彩青绿法,开青绿山水之先河。它标志着中国山水画的形成和进步。

到了唐代,由于经济的发达,社会的安定,以及宗教绘画的世俗化,中国山水画走向成熟并进入了繁荣昌盛的时期,因而有各种风格竞相出现的局面。总的说来,唐代山水画开创了两大流派:一派是青绿山水,它继承了隋代展子虔的传统表现技法,发展成为工细巧整、金碧辉映的风格,此即后世所称的“北宗山水”,它以李思训、李昭道父子为代表。李思训的传世作品有《江帆楼阁图》,画以勾勒廓填为主,山石已略有皴斫。另一派是以吴道子为代表的.水墨山水。相传唐明皇李隆基曾令李思训、吴道子各以嘉陵江为题在大同殿内描绘壁画。“李思训数月之功,吴道子一日之迹,皆极其妙。”可见吴道子独到的奔放笔法,超妙出群。从另一角度看,画家能集三百里风景于丈许壁画之内,突破时空限制,得心应手地表现自己的感受,这种能力的具备,本身就是山水画成熟的标志。所以张彦远得出“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的结论。这个“变”,标志着山水画已进入成熟期。继吴而起,王维是在唐代山水画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画家。他是著名的抒情诗人,由于政治上的挫折,他在艺术上寄托了恬淡闲适的思想。他发展了水墨山水画,描绘富于诗意的田园景色,融诗、画为一体,开始了中国绘画的文学化。从传为他作品的《辋川图》、《雪溪图》来看,山石画法已有渲染,尚无明显皴法。唐代另一位山水画家张躁,其作品已失传,他的著名论点“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却流传至今,总括了古代绘画创作方面的最根本原则,言简意赅地阐明了中国画的主客观关系。他的破墨法和王维的泼墨法,把线扩展到面,以墨代彩,突出了墨色的作用,使表现空间等方法有了进展,行笔也有了新的变化,大大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力。这一流派,后世称为“南宗山水”,吴道子后来以人物画而著称,王维则被奉为南宗画的始祖。

五代的代表画家为荆浩,他第一个将勾填、勾染法变成了“皴法”,这是中国山水画技法的重大变革。他的《匡庐图》是一幅大型全景式构图的山水画,层次分明,皴染兼备,气势雄浑。滕固在《唐宋绘画史》中说道:“盛唐以后山水画上长时期的努力与酝酿,它的成果终于在荆浩的作品中显现了。他是集了众长,他是诱起宋代山水画特别发达者之中的一人。”

山水画至宋代,已达到完全的成熟,是山水画空前兴旺鼎盛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山水画坛名家辈出,灿若群星,画坛最有影响力的人物首推董源、巨然、李成、范宽与郭熙。在风格上,董源与巨然一体,李成与范宽相近,是宋初山水画的两大流派,即“北方派”和“南方派”。北方派雄强挺拔,得秦陇山水之骨法,以李成、范宽、郭熙为代表。南方派“淡墨轻岚”得江南山水之神气,以董源、巨然为领袖,后世认为是南宗山水之正传。董源、李成、范宽被历史上并称为“北宋三大家”。到了南宋,李唐、刘松年、马远、夏珪崛起,号称“南宋四家”,创水墨苍劲的新画风,把北派雄强挺拔的笔法与南派清润浑厚的墨法融为一体。

两宋的山水画犹如山花怒放,绚丽多彩,表现出画家们极大的创造才能。山水画的许多表现方法都创始于宋代。以皴法而言,董、巨创披麻皴,范宽创雨点皴,米芾创米点皴,李唐创大斧劈皴,均为后世所习用;以笔墨言,则干笔、湿笔、破墨、积墨、泼墨,诸法俱备;以布局言,则全景、边角都用。所以汤垕在《画筌》中说:“唐画山水,至宋始备。”

山水画的理论在宋代也十分发达。荆浩通过自己的艺术实践,总结前人的理论,写了《笔法记》,为水墨山水建立了完整的理论体系。郭熙的《林泉高致》、刘道醇的《山水纯》,补充了荆浩理论,使之日臻完备。文人画理论的兴起,认为“画是无声诗,诗是有声画”,提倡山水画重意境、重神韵。这对于宋代及以后水墨山水的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元代是山水画的重大转变期。从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来看,表现形式由五代以前色彩为主,经过两宋色彩、水墨交相辉映时期,至元代则水墨占了画坛的统治地位。元初的赵孟钋康魇榉ㄈ牖飨蛴谝缘ゴ康哪逑稚实男ЧU庖惶岢蟠蠓岣涣松剿谋室猓股剿蛭娜嘶姆较蚋敖艘徊健4碓剿摹霸募摇---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从实践中体现和发展了当时文人中普遍出现的重法轻意的美学思想,提倡作画以意为上、形为次,轻视理法,重视意趣,强调借绘画抒发个人的情怀,从师造化到法心源,这样就从思想理论上冲击了两宋以来相沿成风的旧画坛。从此,画风大变,不求形似,追求画中见我,并极力讲究笔墨情趣、诗书画印结合等等,由此而形成的文人派写意山水画,雄踞画坛先后达几百年之久,至今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

明代山水画从形式上看风格多样,出现复杂纷繁的流派,显示出山水画坛的兴旺;但从内容上看,却日益空泛,画家趋向于摹仿古人笔墨,因袭成风,有创造性的不多。明代前期,以戴进为代表的浙派势力最大,继承的是南宋马远、夏硅画风而无所创新;明代中期,以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明四家”为代表的吴门画派,统领山水画坛,上师董源、巨然,下接“元四家”的衣钵,所画姑苏山水,一派古风,特别到了明代晚期,经董其昌等人从理论到实践系统地提倡复古,以临摹前人为能事,中国山水画艺术陷入步履古人的圈子而少有创造。影响所及,直到清初的四王(王晕、王时敏、王鉴、王原祁)也都是如此,“摹古逼真便是佳”。他们虽有泥古之弊,但在摹古之中也总结了前人在笔墨方面的不少经验心得,对于绘画遗产的整理与研究,不能说是毫无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清初以“四画僧”弘仁、髡残、八大山人、石涛为代表的在野派画家。他们以新安江流域和黄山为据地,一扫临古之风,而开创写生之新径。他们不拘一格的画风使清代山水又出现新的高峰.他们强烈的个性及其精深理论,对近代画坛影响极大。特别是石涛,既采前人之长,又写生活之真,画了许多与众不同的山水画。他在所著的《石涛画语录》中,提出“太古无法”、“笔墨当随时代”、“借古开今”、“一画”说、“搜尽奇峰打草稿”等一系列创见,有力地冲击了几百年山水画坛的沉闷气氛,别开一条新路。

近代山水画坛,北京、上海、广东各地相继出现不少优秀的山水画家,如胡佩衡、贺天健、高奇峰、赵望云等,都曾作过程度不同的技法革新。至于黄宾虹、齐白石、傅抱石几位大师的成就,更为众人所熟知。这三位山水画家都是博学艺高而有创造精神的艺术家。黄画笔辣墨厚,傅画一派新趣,他们的作品不胫而走,四海同赞。而齐白石所作山水虽不多,但构图笔墨异常洗练,充满生活情趣,另有妙处。

近半个世纪以来,山水画更有长足的发展,一大批新老山水画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生活之中,以不同的风格对山水画创作有着新的开拓、新的发展、新的突破,创造出无数反映时代精神的画卷。例如刘海粟的《黄山天门坎风云》,傅抱石、关山月的《江山如此多娇》,张大千的《长江万里图》,李可染的《漓江揽胜》,石鲁的《东方欲晓》,钱松岩的《红岩》,陆俨少的《九州生气》,等等,以及几乎被埋没的陈子庄、黄秋园、黄叶村三位画家令人震撼的作品。凡此种种各具特色的画作,使中国的山水画坛呈现出一派百花竞开、姹紫嫣红的新局面。

当今的时代,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为明朗宽松的空间,使人们对中国画的发展能够多方位、多渠道地自由探索。中国山水画理应出现更为繁荣昌盛的新景象。我们寄望于植根在中国泥土中的、与人民气息相通的、与时代脉搏一致的美术家,惟有在深入研究民族的传统的基础上,开阔视野,确立现代的审美观念,在艺术实践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才能逐步形成自己富有个性的、具有现代情趣的艺术语言,从而推动中国山水画的技法向更高更新的水平上发展,使我们祖国古老的民族绘画之树呈现出灿烂的青春光华。

第二节 中国山水画分类及特点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掌握中国山水画的分类和各类山水画具体的特点。

2、在中国山水画的特点中,通过讲解让学生用哲学的思想去感悟山水画的意象造型原则,笔墨表现形式和意境要素的生成以及对时空处理特殊性和诗书画印的完整性。

二、教学内容:

就色与墨的关系而言,中国山水画可分为青绿、浅绛和水墨三类。青绿山水是以色为主的一种山水画格式;在水墨上赋以赭石为浅绛山水;水墨山水即是以水墨为主的山水画。

青绿山水又有大青绿、小青绿和金碧山水之分。墨骨不显者为大青绿,在大青绿上填金底、勾金线者为金碧,墨骨显现、具有一定墨趣者为小青绿。

中国山水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山水画的意象造型

中国画


山水画教案(11)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绘画,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山水画的表现特点,初步了解山水画几种常见的表现方法

[智育目标]: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热爱

[素质发展目标]:通过欣赏中国画的各种皴法,指导学生在表现过程中运用相关技法及笔墨要求,表现简单的山水景色,并根据自己的想象表现自己家乡的各种自然景色。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画的特点,掌握中国山水画一定的表现技法,表现自然景色。

[教学难点]:水墨浓淡的笔墨变化,中国画点线的技法以及山水画构图

教学准备

中国画绘画工具

学生活动设计

形式-分析绘画方法-进行绘画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欣赏导入

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历代著名山水画,初步了解我国山水悠久的历史及发展过程,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热情和学习兴趣。

与西洋画中的风景画做比较,强调中国画意境及诗书画的一体。

引导欣赏感知中国画中的三远:高远。深远。平远。

2、揭题:学画山水画

3、新授

山水画是中国画科之一,具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简称"山水"。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在魏、晋、刘朝,逐渐发展。但仍作为人物画的背景;至隋、唐,已有不少独立的山水画创作;五代、北宋而益趋成熟,作者纷起,从此成为中国画中的一大画科。主要有青绿、金碧、没骨、浅绛、水墨等形式。在艺术表现上,讲究经营位置和表达意境。

引导学生观察课本画面,思考:

A造型特点 B技巧运用 C表现手法 D感受 E 如何表现 F 绘画步骤

4、山水画作品欣赏。

《游春图》展子虔

这幅画是我国现存著名画作中最古老的一件山水画卷。这幅作品在透视关系的处理上,已开始注意客观物体之间远近、高低、大小的一般关系和深度层次,把山水画发展成较为合乎比例关系的新格局,历来被评论家视为"开青山绿水之源"的重要作品,在山水画发展史上具有奠基的意义。

5、师生共同讨论如何运用中国画材料,工具进行描画,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体验水墨交融的笔墨情趣。

6、讲授示范表现山水画技法

A 皴法B 披麻皴 C 斧劈皴 D点苔。

讲解师范在造型中线条的运用,笔墨的技巧等等。

皴法是中国山水画特殊的表现形式,和其他绘画形式表现山水有很大的不同。它是以干、湿、浓、淡的水墨,粗细、方圆、转折、长短的线条,表现不同山水的`质地、纹理和空间感。皴法是中国笔墨技巧高度发展的体现。

(1)披麻皴:分长、短披麻皴,中锋或中锋略带一点侧锋,大胆落笔,连勾带皴,一气呵成。皴笔长短相间,错错落落,或干、或湿、或浓、或淡,上轻下重,上疏下密,皴出阴阳,最忌平头齐尾,毫无变化。短披麻皴,皴笔上松下紧,笔锋按至笔肚,皴、擦并用,下笔不可迟疑。皴笔上紧下松、枯、湿、浓、淡作一笔呵成。先皴、擦,再勾山石轮廓、皴笔要沉着痛快。这是表现土山外观的主要方法,多用来画我国南方的山水。 (2)斧劈皴:斧劈皴分为大斧劈皴和小斧劈皴两种。其特点是侧锋落笔,头重尾轻。画大斧劈,一般连勾带皴,一气呵成,不可迟疑,用笔要沉着、痛快。小斧劈,一般先勾山石轮廓,再加皴擦,画出阴阳。画大斧劈,用笔尖按至毛笔腹部,小斧劈小按用锋。表现火成岩山岩崩溃的部分与突出的部分的主要方法,往往和披麻皴一起使用。

(3)点苔:中国画技法名。用毛笔作出直、横、圆、尖,或"介"字、"个"字,或"梅花"、"鼠足",或"破笔"等形状的点,有浓淡变化的墨或颜色,疏密相宜,以表现山石、地坡、树干和树根的苔藓杂草,以及峰峦上的远树等。点法也用于线条之纠结处,借以明显界限,或墨光不显、阴凹不深处,即以点苔法补之。传统山水、花鸟画中,点苔用笔宜轻,忌杂乱板滞。

7、画山石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

(1)勾。用墨勾出山石的外形和主要轮廓。

(2)皴。用墨皴出山石的脉络纹理。

(3)染。用淡膜一次或多次染出石形的凹凸。

(4)点。最后着色点苔。

点:用毛笔作出直、横、圆、尖或"破笔"或"介"字、"个"字等形状的点子,来表现山石、地坡、枝干上和树根旁的苔藓杂草,以及峰峦上的远树等,在身水画中应用较广。

染:或称"渲染"用水墨或颜色烘染物象,分出阴阳向背或前后层次,加强艺术效果。

三、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第一课时完成基本技法的练习,试创作。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引导创作

1、欣赏课本范图及其他学生的优秀山水作品。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2、小组讨论创作想法,交流练习过程中的一点成功之处,集思广益。

3、请学生讲述自己的构思及表现形式,师及时表扬及进一步启发,引导并强调构图及笔墨的用法。水墨的焦浓重淡轻干湿等等。

三、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1、以线为主的方法,也可以用大块面墨色与点,线,面相结合的手法来表现山水画。

2、师巡视。提醒学生在创作中灵活运用技法。注意构图,处理远近关系等。

3、帮助个别后进学生的造型创作。

四、作业展评

生自评、互评,选出优秀作品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五、课后拓展

1、通过观察和大胆的想象,创作有新意的作品,表现家乡的自然景色,体现创造的乐趣。

2、利用网络欣赏更多的中国画名作,了解中国艺术大师的作品风格。

教后反思

新课改提倡发展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在广泛的美术文化氛围中学习美术.在中国画教学中,我有目的的进行了实验,注意不能把学生教“死”了,没有创造性。而是让学生在学习基本的绘画技法后,鼓励学生大胆的创作,从中体会一下中国画艺术的博大精深,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情趣。简笔水墨金鱼画法并不复杂,学生教容易掌握。但我不提倡学生都只会临摹我的作品,鼓励学生大胆创作,画出有个性,有故事的作品。仍有少数学生所创作的作品,不能表现出中国画的笔墨浓淡变化,但是也有些作品表现的很大胆。很生动,如“水族奥运”,“鱼戏蚪”......我都给予及时的表扬与鼓励。


山水画教案(12)

《学画山水画》教案

一、 课题:

《学画山水画》

二、 课型:

新授课

三、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绘画,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山水画的表现特点,初步了解山水画几种常见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中国画的各种皴法,指导学生在表现过程中运用相关技法及笔墨要求,表现简单的山水景色。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山水画的热爱之情,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通过欣赏中国画作品,提高对中国画的认识,了解中国画的基本特点,掌握中国山水画一定的表现技法,并能表现一定的自然风光。

2. 难点:如何灵活的运用用笔并控制好水和墨的浓淡干湿来表现山水画。

五、 教学准备:

1. 学具ū省⒛、纸、砚等中国画的必需用品以及自己喜欢的风景图片等。

2. 教具急钢泄山水画范作、音像课件、示范用具等

六、 课时安排:

1课时

七、 教学过程

1.导入

(1)课件展示几幅中国山水画图片让学生欣赏。

(2)播放"一滴墨"的变化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同时让学生在视觉冲击中初步感知山水画的特点。

(3)用导入语创设情境:提起美丽的大自然,大家都非常的熟悉,相信大家也同老师一样,希望把美丽的风景尽收眼底。山水画就是记录这一美好形象的一种方法,今天就让老师来带大家走进意境优美,犹如人间仙境的山水画世界里。

2.新授

(1)欣赏图片,直观感知

教师用PPT展示中国山水画和西方山水画的代表作品,提出问题请学生联系实际回答:

a.中国山水画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b.西方山水画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c.你更喜欢哪一种绘画风格?

(2)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与联想:说出中国山水画和西方山水画给自己的感受,并用语言描绘出自己的想法和体会。

(3)教师总结讲解

a.中国画给人的感受——水墨效果、写意具有韵味,有一种不可描绘的意境美。

b.西方画给人的感受——色彩丰富、写实。

多媒体展示:中国山水画家展子虔的《游春图》、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郭熙的《早春图》及西方写实山水画家的作品,讲解其中不同,重点体会中国画的韵味。

(4)示范讲解

a.出示斧披皴与披麻皴等作品对比并提问: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b.教师示范皴法的`技法:笔的方向、染的层次及水墨晕染效果的变化。

c.出示不同的用皴法完成的的学生作业欣赏。

3.课堂练习

以水墨形式完成一幅山水风景画,用笔墨和八开纸作画,画面的内容不限。

4.展示与讲评

练习完成后收集全班学生作品,以长龙的形式贴在黑板上,师生共同欣赏,以学生自评、互评的方式,谈自己在作画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最后教师根据几幅代表作业对整个学习进行总结评价,并根据学生的情况给予肯定和表扬。

5.小结

用拓展思考的范式进行小结:仔细观察自己见过的山山水水、人家、田野等,大胆的运用笔、墨创作出一幅具有水墨意境的画面。

相关推荐

复活读书心得体会范文500字

高一语文
暑假,我用了几天时间读完了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所作的《复活》。书中的男女主人公分别是涅赫柳多夫和卡秋莎·玛斯洛娃。从他们的身上可以清楚地看到灵魂复活的不同轨迹。卡秋莎·玛斯洛娃是作家在小说中塑造的一
展开详情

大学生优秀英语演讲比赛稿_演讲稿

英语
Fromtheinitialtothefinalquestionnairewasfinalized,andrepeatedlyrevisedmanytimes.Togathermoreusefulin
展开详情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化学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20XX?兰州)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纳米铜的性质的组成单晶硅的结构无人机的研发2(20XX?安徽)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不涉及化学变
展开详情

基督山伯爵读书心得体会500字

九年级语文
有些书是需要细细看才会觉得好看。我想,如果不是朋友将这本书作为生日礼物送给我,即使它是传颂几百年的经典名著,我大概也不会去看的。有很多时候都是这样的,有人对你说这本书很好看,可是一旦你自己去看了,结果
展开详情

s版语文小升初试卷

六年级语文
传统的作文训练不注重情境的创设,因而写作训练过于呆板、无趣味性,不能吸引学生,学生也就不会乐意去写.。这是因为小学生受年龄特点及认识水平的制约,他们的写作往往需要教师提供一定的情境,需要老师的指导帮助
展开详情

学习数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
恭瀚喜欢用诗来形容他所热爱的数学:“好的数学解题方法就像一首优美的诗一样,每个步骤如诗中的每个字,干净利落,没有任何累赘,读来不禁让人拍手称快,暗暗叫绝。”有时,恭瀚看到优美的文章也忍不住跟数学挂上钩
展开详情

高考数学题型特点和答题技巧

高三数学
由于填空题和选择题有相似之处,所以有些解题策略是可以共用的,在此不再多讲,只针对不同的特征给几条建议:一是填空题绝大多数是计算型(尤其是推理计算型)和概念(或性质)判断性的试题,应答时必须按规则进行切
展开详情

有关大学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实践心得
春阳之下,盎然生机,年轻的莘莘学子吐露绚丽的青春年华。谁说意气风发,我们年少轻狂,经受不住暴雨的洗礼?谁说象牙塔里的我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走出校园,踏上社会,我们定能为自己书写一份满意的
展开详情

大学里的讲座大学英语作文

英语
bookisourbestcompany.italwayswas,andwillneverchange.abookisoftenthebesttreasureofalife.itintroducesu
展开详情

形势与政策实践心得体会

实践心得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新时期。当前的经济形势在波动中实现平稳增长、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现状是投资、消费和出口增长都比较稳定。中西部经济增长速度
展开详情
热点文档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描写哥哥的优秀作文大全 考试之后作文 高二温暖话题议论文800字 店长评语(推荐10篇) 五一劳动节演讲稿精彩范文(五) 轴对称教学反思(集合20篇) 精灵鼠小弟读书心得300字范文 作为机构辅导老师实践心得范文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推荐5篇) 风吹起蒲公英阅读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知识点归纳 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春暖花开500字初中作文 北京天坛故事(精选3篇) 大学生支教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关于电子厂实践心得体会 公司优秀员工评语(集合19篇) 牛肚子里旅行教学反思(必备6篇) 学习家庭教育的心得体会 苦儿流浪记读后感600字精彩范文 高一作文700字中国梦2022新范文 小鸡吃米教案(精品3篇) 交流暑期社会实践心得 伟大的悲剧读后感范文800字 古文励志名言 母亲的心阅读答案 教师节活动方案 《古井》散文阅读答案 优秀学生干部主要事迹材料 如何学好初一政治 爱是一朵无声的花阅读答案(热门5篇) 2022大学军训心得体会范文 提高高一物理分数的小技巧 有关美容的实践心得体会范文 消防安全知识竞赛方案 初二地理知识点湘教版 中考作文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800字 卖报歌教案(精编15篇) 一份特殊的教师节礼物 家庭教育经验交流 七年行程应用题及答案 唱脸谱教学设计(推荐5篇) 考试的作文 平行四边形习题(优选9篇) 美术教学心得体会(合集17篇) 道路桥梁认知实习报告 列那狐的故事读书笔记范文300字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教案(精编4篇) 初一数学兴趣提升方法与复习方法 认清自己550字七年级作文 考试之后作文 关于拟人的句子(精编9篇) 二次根式的除法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精编3篇) 环境成语(推荐4篇) 2022业务员个人实习工作总结_有关业务员实习工作总结范文 无私的爱550字九年级作文 怎样提高初二数学成绩? 法国教学设计(精编14篇) 地平线教学反思(集合6篇) 高中现代文阅读题的知识点 没交试卷检讨书(推荐8篇)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1000字 令我充满感激的记忆中考作文 2020年中考作文高分秘诀 2022高考英语作文预测 2022中考热点作文 《观潮》钱塘江观潮阅读答案 大学电子商务专业求职信 淘气包马小跳读书心得 初三英语语法填空题的做题方法 高三百日冲刺的发言稿(汇编18篇) 厉彦林《布鞋》阅读答案 你教会了我中考优秀作文 工程资料员工作职责大全(优选8篇) 爱的教育读后感800字 红楼梦读后感高一600字 绿野仙踪读后感初中_绿野仙踪初中读书笔记 美术教师实习报告例子 团员先进事迹材料 爱迪生的名言(汇编20篇) 高考数学备考方法 高一演讲稿范文800字2022 母亲无言的爱650字优秀范文 2022年寒假读《爱的教育》有感 有关七年级语文复习计划大全 《独醒杂志》阅读答案 玉兰花的诗句(精编3篇) 关于大学专业面试自我介绍范文 以考试的作文300字 阿尔卑斯山 繁星春水读书心得范文 细品生活600字精彩作文 感人的故事500字(精编3篇) 《傲慢与偏见》读书笔记 加拿大热门留学院校 教育的智慧 高中化学醛的知识点 学生军训安全方案 防溺水作文500字六年级 2022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三峡之秋优秀教学设计(实用6篇) 高二励志优秀作文范文 展望未来的诗句(集锦3篇) 落叶的句子(汇总15篇) 小鸭子音乐教案(优选8篇) 小学生观察日记:逛庙会 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 俗世奇人读书笔记500字范文 致敬护士队伍携手战胜疫情演讲稿优选 考试前作文400字 搭配中的学问教学设计(精选14篇) 高中励志作文800字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反思(集锦14篇) 读时代广场的蟋蟀有感范文 课堂教学设计模板(推荐5篇) 儿童经典故事(必备15篇)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反思(优选6篇) 地理知识高二复习归纳 大学英语作文 教学目标设计(汇集18篇) 高三数学题期中测试 关于大学英语专业求职信范文 高二、高三语文学习快速提分方法(热门5篇) 关于未来的桥小学作文 基督山伯爵读书心得感悟800字 2022学前教育专业个人实习工作总结 大学英语作文 六年级作文:母爱 生命生命读书笔记 成长的快乐话题作文800字 初三化学基础知识复习练习 考试前的感想作文 《超级笑笑鼠》读书笔记 好对联(热门7篇) 小毛虫的教学反思(推荐20篇) 2022年寒假读军神有感 买菜教案(汇集20篇) 五年级语文学习方法 微笑的故事(汇编13篇) 暑期实践心得2000字 旅游地理课件(热门5篇) 高二读后感800字 慈母情深读后感范文 描写长江的作文500字 我的语文老师作文600字 诗歌400字(优质19篇) 大学会计专业实习报告 天马教学设计(精编8篇) 《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 三年级写桃花的作文 青春记忆散文(精品19篇) 四年级学生写景300字作文 托班音乐游戏教案(甄选8篇) 六年级语文学习复习计划 期末考试作文 军训生活高中作文 高考冲刺语文时评作文常用素材 草船借箭节选阅读题答案 以考试的作文300字 满分作文大全700(甄选8篇) 关于诚信议论文范文(精品3篇) 如何写教学反思(必备15篇) 可爱的老头们白岩松阅读题答案 文科学习方法经验分享 小学一年级个人读书计划范文 我的朋友普通话考试作文范文 一句话座右铭 人教版必修一政治知识点总结(热门4篇) 高中物理光的衍射教案大全 《商战往事》读书笔记 以珍惜拥有为话题高二作文800字 关于生活中的小镜头小学生作文 音乐励志名言(优选4篇) 600字作文高二感恩 以晒朋友圈为话题作文范文 艺术欣赏教案(集合10篇) 留学新西兰注意事项 走过雨季500字初中作文 2022年教师节演讲稿 量词歌教案(通用7篇) 高考倒计时一个月复习语文的方法 三创优秀学生主要事迹材料 偷影子的人读后感范文800字 积的乘方教学反思(集合8篇)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内容 高一物理学习方法分享 小升初语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淘气包马小跳五年级读书笔记 春节对联有哪些(推荐17篇) 高三语文复习学习方法 幼儿谈话活动教案(汇集12篇) 参与实践心得 法院的实习日记 2022高考英语优秀作文 展开与折叠教学设计(合集3篇) 猫的说课稿(精编20篇) 以考试的作文300字 北京中考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