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在职场外交礼仪中如何巧妙回答记者的提问?

首页

在职场外交礼仪中如何巧妙回答记者的提问?

在职场外交礼仪中如何巧妙回答记者的提问?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04-09 04:39:01
  •   
    在我们日常工作交际活动中,常常要与新闻媒体的记者周旋。而记者的提问
    往往是毫无规律可言的。从震惊世界的国际事件,到使你脸红羞涩的生活隐私,记
    者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信息,对此职场外交人员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多数职场外交人员在面对记者时都会惶恐不安。
      记者的态度、表情、语气,再 加之某些场合下摄影器材的操作影响等,这些因素都会对被采访者的心理形成极 大的压力。因而,对于一位第一次接受采访的人来说,常常会出现一些纰漏。问题 是我们需要设法从主观上缓解或排除这种压力。遇到敏感话题时,回避易引起歧 义的话语。
      综上所述,就需要具备随机应变、巧解疑团的本领。 在答记者问时,记者掌握话语权。在更多的情况下,你是要随着记者的想法走 的。一问一答的形式,让你不可能具备一个完整而严谨的思维模式。 记者的提问往往是漫无边际的、出人意料的。一个问题和另一个问题之间可能 是毫无关系的,这使你很难摸得着头脑。
      因此,有经验的人认为,在接待记者之前,最 好是去赏赏花、听听音乐,或者做一些让自己感到心情舒畅、觉得舒服的事情。 另外,面对记者提出的问题,你应该在第一时间敏锐地给出你的答案。这就要 求你有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较为全面的知识。也就是说,迅速、准确、恰到好处 地回答提问,是征服记者必不可少的利器。
       1984年2月9日,莫斯科电 台插放古典乐曲,前苏联国防部 长乌斯季诺夫暂缓赴印度访问, 苏共最髙领导人安德罗波夫之子 从瑞典被召回……这一切,让捕 风捉影的西方人士对安德罗波夫 逝世产生了疑何。同一时刻,美 国白宫宴会上,美国高级官员和 新闻记者向苏驻美大使多勃雷宁 询问有关安德罗波夫已故的传闻是否真实。
      多勃雷宁毫不动容地答道:“如果他已 死了,我还会在这里吗?”他还说,前不久刚刚回国向安德罗波夫做过报告,见他精 神状态非常好,只是有点“感冒”,但仍然能够照常办公。最后,多勃雷宁幽默地 说:“我看,不要再谈这个问题了。否则,他听到这些也该气死了。
      ” 而实际上,安德罗波夫在前一天就病故了。克里姆林宫秘而不宣的原因是权 力移交的人事安排还没有完成。多勃雷宁紧紧守住这个秘密,面对官员、记者步步 紧逼的问话,完全没有体现出惊慌失措,而是沉着冷静地应对,谈笑风生,真是一位 优秀的外交家。

    等***

    2018-04-09 04:39:01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