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中国传统面食

首页

中国传统面食

如馒头  包子  烧麦    年糕等等   有多少来多少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08-31 01:58:16
  •   饺子史话 饺子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民族食品之一,中国人中,没有不知道饺子的,如今大年三十吃饺子已经成为很多中国家庭的传统习俗,俗话说,饺子饺子,交在子时,取其辞旧迎新之意。饺子之名,也由此而来,另据古籍记载,饺子的前身是馄饨,馄饨之名,取其圆润浑沌之形。
      以面裹馅搓为圆形即成。後有人一改馄饨惯常圆形,做成月牙形,称之为"粉角",而北方人谈话"角""关系"不分,叫来叫去,粉角就叫成了饺子。馄饨与饺子从此各行其是,各使其形留传後世。後人不知饺子与馄饨其实是亲如母子的一家人,还当是截然不同的两种食品呢。
      现在饺子作为代表中华民族的食品之一,已经走出国门,风靡 东南亚、欧美等国。国内天津御膳楼饭庄的饺子宴,品种达四十种之多,选型精美,风味浓郁,更是被人们传为美食。 面条史话 我们都知道面条是一种再普遍不过的面食,但是一说到"汤饼""不托""溥饪"等词时,恐怕就不是人人都知道的了。
      其实这几个词都是面条的古称,指的是同一种东西。据史书记载,唐朝时,人们开始把面条称作"不托",意思是用刀把面饼或面片直接切成条状之後再煮食,不用手掌托著,用以区别在此以前直接用手掌压而成的薄片"汤饼"。并且自唐时起就已风行过生日吃寿面的习俗,到宋代时,民间又好称"汤饼""不托"为"溥饪"。
      孩子出生後三天,还要请亲朋好友去吃面条,开"汤饼宴"以示庆贺。 馒头史话 古时"馒头"一词,源出三国时诸葛亮。以面包肉食供示神之用,类似今人的包子,并非现代的馒头。古时称馒头为"蒸饼",这在晋朝史书中已有记载 包子史话 包子作为一种面食,在魏时已出现,但不称包子,而叫"馒头"。
      直到宋代时,才有"包子"一词,如"绿荷包子"之类。

    你***

    2018-08-31 01:58:16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