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急求诗词对联论文题材`

首页

急求诗词对联论文题材`

题目是诗词对联``谁可以给我点题材啊`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09-19 01:25:12
  •   对联论文
    一、对联的起源与发展
    东汉末年,孔融将其诗中一联单独写出,悬挂于客室,它应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宅室联。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南朝梁刘孝绰罢官后,自题其门,它应是我国最早出现的门联。
    楹联的发展
    1.唐五代楹联成熟
    由于律诗的成熟和盛行,文人中联句对句的流行。
      唐代江夏王李道宗的楹联:“深山窈窕,水流花发泄天机,未许野人问渡;远树苍凉,云起鹤翔含妙理,惟偕骚客搜寄”。
    2.宋元对联的流行
    宋、元两代,是对联的发展时期。对联向各个领域延伸,应用场所逐步推广,种类增多。
      除了春联、门联、胜迹联等以外,又出现了书斋联、书院联、灯联、寿联、挽联等,还出现了以纸代桃符的对联新形式。
    3.明代对联的勃兴
    明代,统治阶级对骈体文及对联非常重视,还将其列入科举考试之中。  4.清代楹联是鼎盛期
     4、清代达到了对联的鼎盛时期。
      对联种类繁多,除原有品种外,又有婚联、行业联、装饰联、集联、课联、应制联等。
    5、近现代楹联的盛衰
    民国以后,不少文化人士和革命家,均有名联传世。关于对联的书籍继续出现。但由于教育制度、教学内容的变革,对课取消,对联创作的群众基础开始削弱。
      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风气的改变,对联创作跌入谷底。
    6.当代对联的复兴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文化事业迅速回升,对联进入振兴时期。
    二、对联的基本格律六要素:
    对联是一种讲究格律的文学形式,要欣赏与写作对联,必须了解其基本的格律要求。
      对联的基本格律可概括成六要素,即: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这六要素又可以分别从基础、语法、声律三方面来加以理解:
    1。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这是对联格律的两个基础要素。从全联来看,原则上,只要上下联字数相等,不论多少字数均可。
      如上下联各四个字,则称四言联,上下联各五个字,则称五言联,等等。
    2。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这是对联格律的两个语法要素,也是对联格律最关键的两个要素。因此,也可以称之为核心要素。所谓词性相当,指上下联相对的词语性质应当尽可能相同或相近。
      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以及连词对连词、介词对介词,等等。
    3.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这是对联格律的两个声律要素。节奏,本是一个音乐术语,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等现象。
      在联律中,则是指对联语句中有规律的停顿现象。对联行文多以二字(有时也以一字或三字以上)为一节奏。所谓节奏相应,指上下联在节奏的停顿上应当尽可能同步。
    三、对联的格律形式:
    对联的格律,比起诗词来,更复杂一点。
      因此,要想说清楚对联的格律,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从古今对联的实践来看,对联的格律可以分为三种形式:正格联,变格联和无格联。
    (一)、正格联:正格联的基本定义是以对联尾字的平仄作为基准,凡上联尾字为仄,下联尾字为平的,都称之为正格联。
      在正格联中,又分为律联、组合律、宽律三种形式。
    二)、变格联:变格联的定义很简单,就是与传统的正格联不同,上联可以平收,下联可以仄收。变格联如是五字和七字的,也可遵诗联。
    现代人受古诗的影响越来越小,离律句的规则也越来越远。
      因此,平声作上的对联在未来的日子里必然会越来越多,与正格律共同成为对联格律的主流。
    (三)、无格联
    所谓无格,也就是对联时根本不讲究平仄,随心所欲,只讲究词与意思的对仗,而不考虑平仄。
      对于无格联,现代人需慎重运用。
    四、关于平仄的解析:
    对于律联,平仄运用相当重要,那么怎么区别定义平仄声律呢?这也是困扰初学对联者的一个问题。一般是运用“古四声”,即古汉语将音调分为平、上、去、入四声,除平声外,上声、去声、入声皆为仄声。
      关于古四声的平仄,在旧的《辞海》,《辞源》都有标注,还有专门解析平仄韵的如古籍《古都平韵》等,学习古之四声也不难,只要多读古诗词就会明白。
    五、对联的鉴赏:
     对联的内涵美是指作品的思想、志向、情感、趣味,以及具体描写的人物、景观和事件。
      内涵才真正是联语的灵魂,诗言志,诗缘情,而联亦然,优秀联作能够充分地表现出作者的思想、胸襟、情操和感触并感人至深。从宏观上来看,我们可以从对联的文体特点的几个角度展开对联的鉴赏:
      1、从对联的最高境界上说,首先是一种表情达意的抒情文体,我们可以欣赏其文学性。
      
      2、从对联的一般层面上说,它又是一种服务生活的实用文体,我们可以欣赏其功用性。
      3、从对联的基础层面上说,它还是一种讲求技巧的游戏文体。

    朱***

    2018-09-19 01:25:12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