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语文评课稿(推荐15篇)

语文评课稿(推荐15篇)

A*** 23-07-15 评课稿

语文评课稿(1)

《生命生命》是一篇短小精湛、富含哲理的散文。这篇课文通过捕捉飞蛾、砖缝中生长的瓜苗和倾听心跳三个事例,让我们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在课上,孙老师并没有以一个旁观者的态度从客观上去解说什么是生命;也没有以一个演讲者的身份慷慨激昂地给学生讲说着人生的哲理,而是按照语文课标提出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不温不燥地引领学生在和文本的对话中,通过读去理解,入情入境地使学生懂得了关爱生命、珍惜生命。

从教学过程看,孙老师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1、贯穿语文教学“读”的功能。

俗语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作为一篇具有较强哲理性的文章,读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教学中,孙老师采用不同形式的读,并步步推进。初读,感知文章三个事例;寻读,找到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悟读,结合句子谈理解、谈感受;背读,积累好词佳句作储备。整节课,书声朗朗,读味十足。

2、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教学不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感悟”。一味的告诉只会扼杀孩子的一切,所以孙老师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创新、去尽情地展示自己。课上让他们自己先讲一讲,同桌讨论,全班交流汇报,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和发散思维。

3、反复品读重点句段,理解感悟文章情感。反复品读文中最后一自然段,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内容,在读中感悟情感,在读中体会思想,在读中受到教育。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以读为本,注重自我感悟,是这节课的很大特点。 如,一入课,要求学生带着问题浏览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精读阶段首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默读思考,在交流个人自学体会时,引导学生品读,注重自我感悟。在这个环节中,老师注意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入情入境,直接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在感悟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在读中感,在感中悟,悟后再读;同时抓住典型语言信息(如:内容精彩之处,语言运用经典之处),领悟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之精妙,并积累语言。 例如:在“飞蛾求生”这个段落中,当学生提出:为什么飞蛾求生的欲望使作者震惊?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挣扎”、“极力鼓动双翅”等重点词,在读中品,在品中悟,悟到了作者对弱小的生命这种顽强生命力的敬意。 在“瓜子生长”这个段落中,在学生品读的过程中,老师创设了师生对话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最后老师的反诘追问:小瓜子你拼命地冲出外壳,冒出地面,可只能活几天,你这样做值吗?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生命的价值。学生进入情境,发自肺腑的感受到小瓜子顽强的生命力,领悟到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存活的时间长短,而在于是否在有限的生命中努力拼搏了,是否活得精彩。从而真切的感受到了生命的不屈与伟大。

尽管本节课有值得高兴之处,但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表现为:

1、教师有些地方的启发不到位,导致学生“知而无言”,未能最大限度的激活学生的思维。

2、教师因局限于备课时的框架,为完成教学任务而硬把学生往即定的步骤上拉,使得某些问题探讨得不够深入。

3、教学辅助手段准备不到位,未能给学生以视觉或感官上的刺激,使得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探讨有“贴标签”之嫌。

虽然教无定法,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觉得应尽量避免以上问题,准备从这几方面入手:

1、备课时除了备教材,还应备学生,并且尽可能设想课堂上会出现的状况;

2、考虑学生的实际,设置一些问题,让他们可以“跳起来摘桃子”,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激发思维。


语文评课稿(2)

这天有幸聆听了姚老师执教的《秋天的雨》这节课,我有一种如沐秋风,神清气爽的感觉。《秋天的雨》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语言美,意境美,篇章结构美,名为写秋雨,实在写秋天,把秋天的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串起来,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秀丽、丰收、欢乐的秋天。在本课教学中,姚老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欣赏画面,品读词句等方法使学生体会秋天的完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从而产生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一、创设情境,奠定情感

秋天是一幅秀丽的画卷,在上课伊始,姚老师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尽情欣赏秋天的美景,精美的图片配上优美的音乐,一下子把学生带入了秋天,为学生学习课文,奠定了很好的情感基础。

二、重视指导学生与文本对话

姚老师的课堂上实现了“以读为本”,摈弃了教师的分析讲解和问答。学生有了充足的时间在课堂上朗读,在读中感悟、理解、交流。并且让学生融入文本,在学习第四段时,教师让学生扮演文中的主角,与学生展开对话。

三、重视读的层次指导

姚老师结合课文特点,以调动学生朗读兴趣为目的,巧妙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感悟,以悟促读,以读促悟。抓住秋天的色彩、气味、声音进行教学。姚老师重点指导第二自然段:秋雨的色彩。让学生在在读中抓住两个重点句子:“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呀扇呀,

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红红的枫叶像像一枚枚邮票,飘呀飘呀,邮来了秋天的凉爽”。她抓住“扇哪扇哪”“飘呀飘呀”这二个动态词语,进行引导学生透过比较读,体会语言美,进而读出其中的韵味。同时,恰当借助多媒体课件,再现文中的秀丽景色,在美妙的音乐中,以情助读。学生在多种形式、分层次的反复朗读中,自然而然地领略到了五彩缤纷的色彩美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美,体会到了秋天的秀丽和欣赏美景的愉悦之情。

但是,课堂教学永久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有一些细节,我也有着自己的想法。如在教学“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这一部分时,读中让学生观察这两个句子并同桌讨论,再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然后拓展训练“xx像xx”的句式,这样就会加深学生比较喻句的理解。另外,三年级刚开始习作,本篇课文在每一段都有一个明显的中心句,教师在教学时也能够渗透写法的指导。以上几点只是自己听后不成熟的想法,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语文评课稿(3)

从“课堂文化”这个维度进行观察,观察老师的功力、课改水平、教学艺术的感染力(语言造势、文味营造、调控能力等)、影响力和精神辐射力;观察学生参与学习的精神状态和生命的张力,课堂的民主、和谐与平等,人人发展、全面发展的氛围等。

1、詹老师从走进课堂开始,始终面带微笑,语言亲切,有亲和力,能给学生予鼓舞,有很强的感染力,这本身就是一种课堂文化。

2、创设了4次口语交际的情境:

①学习第6自然段时,让同桌分角色扮演小松鼠和小主人,此时,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利用角色的互换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说;

②学习第16自然段时,“我们心里空落落的”,孩子们不易理解,这时创设情境“松鼠没了,奶奶、爸爸、妈妈、我可能会说些什么?”让孩子们有话可说,说得精彩纷呈。

③学习“空落落”一词时,让孩子们互相交流:自己什么时候心里也是空落落的?

④让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和养过的小动物之间发生的有趣的事儿。”

3、老师调控语言灵活多样:“谁和小松鼠打打招呼?谁来多说几句?谁会用英语打招呼?”“声音大一点就更好了!”“很自信!再读一遍!”“不少同学在书上批注,看来,同学们读书的习惯非常好!”

詹老师整节课都在努力构建鲜活多元的课堂文化:

1、充满人文关怀的精神文化:教学设计上,尽量去寻找能让全体学生参与的、有趣的活动;尊重、关怀每一个学生;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张扬,有情感的老师和有情感的学生一起交融互动,构筑了温暖如春的精神家园。

2、平等融洽的对话文化:有显性对话;有隐性对话;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情境。

3、关注课堂生成文化。

4、诗意的语言,文味的营造:老师调控灵活;以读为本,读占鳌头,文味浓浓。但整节课中关注全体学生做得还不够。


语文评课稿(4)

日前,下班级听了东老师的《巴尔扎克葬词》、蔡老师的《我有一个梦想》这两节课,十分受益,很受启发,也从中看出了执教者深厚的学养和扎实的基本

功。能够这样说,这是两节异中有同、风采照人的成功课。在那里我只重点谈谈共性的问题。

一、教学亮点。

这两节课,每节课都有自己突出的一些亮点,我仅从以下十方面进行点评。

1、从教态来观:执教者都表现出端庄自然、精神饱满的姿态,慷慨激昂的语势给学生以振奋,像老师那不时写在脸上的笑意,又极具亲和力,拉近了与学

生间的距离,利于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

2、从情境创设看:这两节课的情境创设,就应说是各具特色,如,东老师的激情创境,蔡老师的美图美语创境,东老师的发挥学生自主性创境等,既体现

出情景创设手法的多样性,又反映出执教者个性而娴熟的情境创设潜力。

3、从学科特点观:两位执教者都突出了“读”这一语文课堂教学标志性特点,采用多种形式强化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赏析,凸显了语文教学的语文

味。

4、从教学目标的确立观:执教者能从课标出发,立足教材,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既具体明确,具有针对性,又突出重、难点,使

得教学目标确立合理、落实明晰且达成度高。

5、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观: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一点在两位执教者身上都有不同的体现,如,蔡老师充分“多媒体”教学,东老师充分发

挥学生个性特征等都成为了可利用资源,体现出课堂教学资源的丰富性。

6、从问题设计观:一节课问题设计得如何,必须程度上关乎学生能否学有所获。从这两节课不难观出,执教者在问题设计上都十分用心思,做到了植根文本,深挖开去,又兼顾学生的认知特点,迁移拓展,有深度且环环相扣,如,蔡老师的“在和平年代马丁·路德·金为何有如此梦想?找出自己喜欢的有气势的段落谈感受”、东老师的“葬词、演讲稿、散文的特点”等问题设计,在落实知

识目标、潜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的同时,均体现出学习手段创设的有效性。

7、从学生活动看:执教者为学生带给了充分的参与时间,参与热情高,学

生善倾听,能合作,体现出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8、从课堂氛围观:课堂突显了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创设出一种

平等、和谐的对话环境,体现了互动的多维性。

9、从学生潜力培养观:执教者都把学生的潜力培养作为重头戏,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东老师和蔡老师都让学生课前预习、查找相关资料等环节,关注

了学生收集、整理信息潜力和自主学习潜力的养成。

10、从预设与生成观:体现了预设严谨、生成合理的特点,如,东老师渐行渐深的问题预设,蔡老师的针对问题使用比喻句或其他语句、但不可使用口语的细节要求,均体现出教者扣紧梯度目标、严谨教学的预设构想,实现了师生共同

体会成功愉悦的深度生成。

以上只是对三位执教者成功教学的概略点评。

二、教学推荐。

尽管执教者的教学或真水无香,或色彩艳丽,但也略有不足之处,就此提出

几点推荐。

1、东老师注重开发学生潜能、关注学生潜力培养的做法,十分值得提倡,

期望能就此入行尝试,使之作为一种常态化的行为实施于课堂教学中。

2、蔡老师的课堂激情澎湃,很有感染力,但还应注重调控气氛,使课堂氛

围再简单一些,这样更利于目标的达成。

3、蔡老师的传统课,很朴实,十分有借鉴价值,但也要注重以下方面的处理:导语过长,再精炼些;放开手,让学生多思、多动;可合理地利用网络设备,

既体现教学的直看性,又能节省教学时间,增大教学容量。

4、注意评价语言的多样性,充分发挥激励性评价对学生思维调控的作用。

三、一点思索。

新课改强调有效课堂,我们入行研讨课的目的,主要就是要探索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如何使有效性体现于授课的每一环节(如,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学习方式的有效性,板书的实用性,环节时间安排的合理性等)应是我们今后花气力探究并努力践行的方向。因为只有做到了环节的有效,才能使教学到达真正的有效。

相信大家会越走越好。


语文评课稿(5)

一、说教材:

《松鼠和松果》是一篇童话,叙述了两只具有环保意识的小松鼠,由吃松果想到种松树的故事。全文共有6个自然段,主要以小松鼠的情感变化为主线:高高兴兴吃松果——担心以后没有松树了——很高兴想出了一个好主意——欣喜地看到自己种的松果长成了小树——对将来充满了希望。通过用心感受这篇童话故事的语言美,以及小松鼠的情感美和行为美,使学生感受到,在向大自然索取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大自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远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

二、说学情:

低年级的学生对童话故事很感兴趣,也很喜欢小动物,所以可爱的小松鼠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到很亲切,蕴含的道理易于接受。本课的内容很适合学生。

三、说教学目标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这个童话。

3.愿意参加植树活动或树木认养活动。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生字; 难2、书写“以、后”等6个生字。

五、说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合作交流、边读边悟。

六、说教学过程

围绕本课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激情导入,展开教学。

猜谜语是学生最喜欢的一项活动。开课时,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则谜语:

树上树下采果欢,大大尾巴真好看。高高跳下不受伤,只因带了降落伞。(打一小动物)学生很快就猜出来了,一起兴趣盎然地大声喊:“松鼠!”我紧接着鼓励同学们:“真聪明!那你知道松鼠最喜欢吃什么吗?”学生马上又齐声回答:“松果!”老师随即在黑板上贴出松鼠和松果的图片。这样,很快就引出了课题。

这样的导入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下一步学习中。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老师提出希望。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长句子,圈出生字及生字组成的新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复习学过的识字方法:我们以前学过的识字方法有那些?(编儿歌、加偏旁、换偏旁、猜字谜、打招呼等)。

3.在组织交流记字方法时,我会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学生就会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大家的方法可能有利用熟字加偏旁,减偏旁来记字,音近字、形近字比较记忆,还有的用换偏旁、换部件、猜字谜的方法来记字。如小聪明,耳朵灵。会听课,总专心。(聪)还有意、忽、总的巧记:意有心,忽有心。在心底,总有心。

做动作识字:眨:让学生做眨眼睛的动作,体会“眨”跟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识字:活泼、忽然、主意

4 .小组合作识字:如、活。不要求统一方法,要激发学生的自主识字愿望。

5 .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齐读等多种形式巩固读音。

6 .逐段指名读、齐读课文,边读边校正读音。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遵循阅读教学从整体入手的原则,让学生初步整体感知故事内容,并结合识字的教学,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读中读准字音,巩固识字。)

(三)指导识记、书写“以”、“后”、“更”。

1、以,会意字,同私。到了楷书在右旁加一人字,写成以,所以,以、私同义。其后以字借声表示用来、将要等义。书写的时候注意观察“以”:哪些笔画落在竖中线上?最后一笔是一点。

2、后,会意字。其古文字是一只手放在口边,表示那人在发号施令。其本义指国君。由发号施令的人引申指尊贵者,如皇后。又作后的简化字,表示前后、先后。书写的时候注意观察“后”的两个撇:“平撇”和“竖撇”(平撇要写平,竖撇要先竖后撇)

3、更,形声字,其古文字由丙、 攴二字构成,攴形丙声。攴是手持工具,用工具劳作就可以改变事物的面貌,所以更的本义是改变,常常连称为“更改”。指导书写的时候注意观察,关键的一笔是竖撇,一定要做到先竖后撇。

4、学生描红,教师范写“以、意”。

5、写字练习,展示作品,评议。

(设计意图:在这一为环节中通过对字形的字理分析、教师的范写指导、学生的描红练写、教师的巡视提醒等手段,落实教学目标“在田字格中按笔顺规则的书写生字”。 )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引导学生联系重点词句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这几个句子作了重点指导:

1、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从“那么……那么……” 和“香、可口”谈理解和体会。)

2、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读好感叹的语气)

3、没有了松树,没有了森林,以后到处光秃秃的,小松鼠,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他们吃什么呢?到哪儿去住呢?(读好疑惑忧虑的语气,体会小松鼠的情感变化。)

4、将来,这里会是一片更茂密的松树林。(用自信的语气去读)


语文评课稿(6)

一、关注学习主体,课堂充分体现自主研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感兴趣,才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地去参与。本节课,黄老师十分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课前引导学生积极预习,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或句子,适时点拨。在识记难记生字时,还能生动点拨,引导学生运用“拆字法”来识记,形式有趣,又不生搬硬套,契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默读文本的基础上,黄老师十分重视学生的自主品读,引导学生结合文本说说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小动物。黄老师花了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快速阅读文章,捕捉重要信息。学生根据中心句,找到松鼠的特点,朗读有关句子,在交流中又适时帮助学生学会用关键词概括,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同时又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结构进行梳理,体现了有效的课堂教学。黄老师的课堂语言精练,教学环节过渡自然,过程由浅入深。

二、关注文本特点,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有效教学的关键是善于发现文本的个性特征。同样都是说明文,每篇文本有各有特色。黄老师在课前对教材进行了认真地研读,抓住这篇说明文写作上的特点展开教学,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去细细品读,作者在文中的哪些地方描写的很生动。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面容清秀”这一句,黄老师引导学生品读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再举一反三找出文本中运用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语句,体会“文艺性说明文”的艺术魅力,感受作者写法的精妙之处。此外,作者对松鼠尾巴的介绍就显得既形象,又让人喜爱。“帽缨形”等词生动地描写,让读者很容易联想到松鼠尾巴的样子和特点,同时,作者又对尾巴做了动态的描写,文章就生动起来了。

词语运用的准确性也是本文一大特色。例如作者在介绍松鼠的活动范围时,这其中“从来”、“也不”、“只”等词语,清楚明白而准确地写出松鼠的活动区域。这些词语的恰当准确的运用,说明作者的观察非常细致。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是本文写法上的重要特点。课堂上,黄老师就是紧紧把握住了文本的语言特点进行教学,扎扎实实地感受语言的准确生动,如引导学生介绍评选各类称号的推荐信时,紧扣推荐信中的关键词,体会松鼠的漂亮、乖巧和驯良的特点,进一步感受用词的准确生动,使一只乖巧、驯良的松鼠呼之欲出。

三、关注合作学习,创设情境使小组合作行之有效

布封笔下的《松鼠》是一篇艺术性说明文,其语言极富拟人化,文中的松鼠极富趣味性,让学生阅读起来就像与人在交朋友。黄老师在教学中就是关注到这一特点,结合文本特点,创设了生动有趣的“评选活动”,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高,自主地投入到学习中。学生们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中,对文本信息进行概括、整合,并积极为松鼠参加评选活动写推荐信,在写推荐信的过程中既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的有机结合,又让学生在语境学习中感悟松鼠乖巧、漂亮、驯良的特点,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让学生在互动中促进交流,在交流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引起争辩,在思辨中激活思维,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学得是那么水到渠成。在学习推荐信的过程中,黄老师还十分关注学生对一些关键词的品读,引导学生对松鼠的特点更深入地体会。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感悟。教学将三维目标有机融合在一起,以学生为主体,结构清晰,张弛有度。


语文评课稿(7)

前两天,一次全国性的课堂比赛——“我的模式我的课”在我的校园举行,作为评委,我完整地听了六堂课。

因为要评出个你高我低,听课时就不敢有一丝一毫懈怠,讲得精彩,为之颔首;讲得别扭,为之长叹。边听边记,收获不小,整理出来,既能够供自己回顾,也能够供同仁借鉴。

一、融情入境,就地取材,增强课堂的真实感。

这次参评的课题,都是早就明确了的,事先有充足的时间准备,所以对于教材的分析都不会出大问题。课也可能反复地演练过,老师一环扣一环地像根据剧本排戏,流畅中也难免机械。这种情形下,灵活机智地即兴“生成”,就显得可贵,给人以真实感、亲切感。有位老师讲《雨巷》,当天下雨,这位老师就从雨天带给人的感受说起,很自然地导入课题,这就极富生活感。另一位老师讲《归园田居》,看到教室后边墙上“不忘初心”的对联,就借此对联来结束本课,既切合课题资料,又巧妙地就地取材,显出了教学的智慧。

二、贴近学生,略施小技,增强课堂的兴奋度。

按照规定,这次参赛的老师事先与学生没有接触,这就容易带来师生隔膜,设计不好,会影响课堂气氛,而课堂缺乏了必要的兴奋,死气沉沉,是不利于学生学习的,当然也影响老师的发挥。有两位老师对于这一点处理得很好。他们的导入都别具匠心。有位老师一上来先来个猜图片,不但引出感性思维理性思维之别,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该老师还准备了“签名照”奖励那些用心发表意见的同学,这种小技如果是平时给自己的学生讲课,也许不太必要,但应对一群陌生的学生,应用得当,确实能够起到调动课堂气氛的作用。另一位老师则从去年流传极广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辞职信说起,导入陶渊明,打通古今,又饶搞笑味。又在阅读环节提出“诵读大PK”的推荐,收效也不错。

“小技”虽小,要运用好也不容易。有个老师运用分组竞赛法,按学生座次从南往北临时分为8个小组,哪一排有学生回答问题即加分。这本来是比较通用的一个办法,但是,在这个老师的课中,却几乎没有起到效果。究其原因,我以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各组成员临时由老师指定,彼此没有交流,缺乏团体认同感,也形不成团体荣誉感;二、老师为了照顾学生情绪,不论学生回答的质量如何,一律给2分,缺乏差异评价,不能调动用心性。

三、当急则急,当缓则缓,调整课堂的发展节奏。

因是事先做足了功课,授课老师不存在无话可说的困窘。相反,大多老师准备得东西太多,仿佛突然做一次远游时的旅行箱,挤得满登登的。

这样做带来的问题不少。

从老师这方面说,每个环节都预设好了时间,精确到分秒,恐怕越雷池半步,心里装着任务,急急忙忙去完成,事实上不是完成任务,而是完成“步骤”。

从学生这方面说,鼻子被老师紧紧地牵着,老师指东就向东,指西就向西,走一步算一步,无法深入思考,不能细细品味,所谓的个性阅读也只能流于形式。

这次讲课,有两个老师都讲“以诗入文”,她们都写一手好字,都有很动听的普通话,都制作了精美的幻灯片,都把握住了“以诗入文”的价值和办法,都展示了文采飞扬的下水文段,然而,两相比较,唯在一点上存在很大区别,一个步骤繁多,一样接一样,令人眼花缭乱,几无喘息之余地;最后胜出的那个老师,则设计简洁,气定神闲,个性关注学生理解、理解、掌握的程度,其效果也就好一些,于是胜出。

四、注重实效,讲求和谐,力避生搬硬凑。

这次大赛,主持者王敏勤教授再三提出“朴素”的要求,旗帜鲜明地反对花架子。总起来说,老师们做得不错。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个老师在即将结束课堂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吧。”这样的设计就很实在,很有价值。

一堂课应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前前后后各个环节和谐一致,给人一种舒服感,能集中力量较彻底地解决一个问题。

可惜还是出现了不少生搬硬凑的东西。所谓“生搬”,是指盲目模仿,把别人的做法挪过来用;所谓“硬凑”,是指不顾一堂课内在的和谐性,生硬地拼凑环节。两者都有很重的形式主义的成分,都缺乏创新意识。例如课堂开始时播放歌曲,六堂课有三堂如此,再如课堂后半场的写作训练,一节课目的明明在于欣赏诗词,非要拿出10多分钟来搞片段训练,前半是水,后半是油,不相融,很别扭。而片断训练,又总是给课文中的人物写颁奖词,仅从笔者的听课经历,自打央视《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出现,近十年来,无数的公开课、竞赛课上采用这种形式,实在难以忍受。

五、博览群书,能读能写,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一个不能朗读、不会写作的老师,在语文课堂上,是有些尴尬的。

我听课的几位老师,大多展示了自己朗读、写作的潜力。但是老师展示的文字,没有一个是当堂写就,美则美矣,现场感没有,震撼力就小些,推荐有此潜力的老师,能学学曹植、王勃,与学生同步写作,这样带给学生的示范价值更大些。朗读潜力也是语文老师很应具备的素养,有的老师讲诗词,但是自己不范读;有的老师虽范读,但是读得不如学生精彩;有的老师让学生起来读,但是不会评判优劣,不能指导门径。有两个年轻老师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他们极认真地范读,而且读得声情并茂。

对于一堂已经准备许久、演练充分的课,是不容易决定老师的人文素养尤其是学识素养的。但是如果留心,还是会有蛛丝马迹。我听这样的课,个性关注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对于学生的看法,老师的评价到不到位;对于学生的问题,老师的解答有无水平。

在这一点上,有的老师做得很好。例如,有学生在黑板上写出“物是人非是是休”一句,句子切合语境,但出现别字,老师一句“瑕不掩瑜”就很得体。再如讲《归园田居》的那个老师,概括陶渊明最后的选取时,学生有“归园田”“守园田”之争,老师评点说:“‘归’是一个客观的动作,‘守’是内心的执著。”原话记不准了,意思大致如此。这个评点就比较到位。有个学生说自己感知中的《雨巷》是青色的,这时老师跟了一句:“天青青在等雨。”引用学生们熟悉的周杰伦的歌词,又恰合诗意,这就很有味。

有的老师则做的不够好,对于学生的回答,或者一味说好,或者充耳不闻,或者点说些“这天天气哈哈哈”之类不痛不痒的话,总之,不得要领,缺乏见识,体现不出水准,暴露了语文素养的浅薄,而语文素养,是语文老师的看家本领,糊弄不得的。

还有一些问题,太琐碎,略而不谈了。


语文评课稿(8)

《生命生命》是一篇短小精湛、富含哲理的散文。这篇课文通过捕捉飞蛾、砖缝中生长的瓜苗和倾听心跳三个事例,让我们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在课上,孙老师并没有以一个旁观者的态度从客观上去解说什么是生命;也没有以一个演讲者的身份慷慨激昂地给学生讲说着人生的哲理,而是按照语文课标提出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不温不燥地引领学生在和文本的对话中,通过读去理解,入情入境地使学生懂得了关爱生命、珍惜生命。

从教学过程看,孙老师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1、贯穿语文教学“读”的功能。

俗语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作为一篇具有较强哲理性的文章,读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教学中,孙老师采用不同形式的读,并步步推进。初读,感知文章三个事例;寻读,找到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悟读,结合句子谈理解、谈感受;背读,积累好词佳句作储备。整节课,书声朗朗,读味十足。

2、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教学不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感悟”。一味的告诉只会扼杀孩子的一切,所以孙老师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创新、去尽情地展示自己。课上让他们自己先讲一讲,同桌讨论,全班交流汇报,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和发散思维。

3、反复品读重点句段,理解感悟文章情感。反复品读文中最后一自然段,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内容,在读中感悟情感,在读中体会思想,在读中受到教育。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以读为本,注重自我感悟,是这节课的很大特点。 如,一入课,要求学生带着问题浏览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精读阶段首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默读思考,在交流个人自学体会时,引导学生品读,注重自我感悟。在这个环节中,老师注意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入情入境,直接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在感悟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在读中感,在感中悟,悟后再读;同时抓住典型语言信息(如:内容精彩之处,语言运用经典之处),领悟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之精妙,并积累语言。 例如:在“飞蛾求生”这个段落中,当学生提出:为什么飞蛾求生的欲望使作者震惊?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挣扎”、“极力鼓动双翅”等重点词,在读中品,在品中悟,悟到了作者对弱小的生命这种顽强生命力的敬意。 在“瓜子生长”这个段落中,在学生品读的过程中,老师创设了师生对话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最后老师的反诘追问:小瓜子你拼命地冲出外壳,冒出地面,可只能活几天,你这样做值吗?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生命的价值。学生进入情境,发自肺腑的感受到小瓜子顽强的生命力,领悟到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存活的时间长短,而在于是否在有限的生命中努力拼搏了,是否活得精彩。从而真切的感受到了生命的不屈与伟大。

尽管本节课有值得高兴之处,但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表现为:

1、教师有些地方的启发不到位,导致学生“知而无言”,未能最大限度的激活学生的思维。

2、教师因局限于备课时的框架,为完成教学任务而硬把学生往即定的步骤上拉,使得某些问题探讨得不够深入。

3、教学辅助手段准备不到位,未能给学生以视觉或感官上的刺激,使得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探讨有“贴标签”之嫌。

虽然教无定法,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觉得应尽量避免以上问题,准备从这几方面入手:

1、备课时除了备教材,还应备学生,并且尽可能设想课堂上会出现的状况;

2、考虑学生的实际,设置一些问题,让他们可以“跳起来摘桃子”,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激发思维。


语文评课稿(9)

学习目标

①认识4个生字,学会11个生字。结合上下文体会一丝不苟、融为一体、赏心悦目等词的含义。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体会评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办法。

课前准备

描写聋哑青年外貌和他看望、画鱼的句子的投影片。

A案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提出自读要求

①鱼会在哪里游呢?今天我们学一篇课文,题目是鱼游到了纸上(板书)鱼怎么会游到了纸上呢?

②请大家带着疑问去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

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鱼游到了纸上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是什么意思?

学生充分自读后小组内交流

检查自读情况

①检查生字读音:花港清澈一丝不苟厂徽聋哑

②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全班评议,并指导读好长句子。

③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看鱼画鱼)

④说说对鱼游到了纸上的初步理解。

第二课时

回顾上节课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上节课,我们熟读了课文,这节课我们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学习一些描写人物的方法。

研读课文,体会人物品质

①默读课文,思考:你觉得聋哑青年是一位怎样的青年?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用笔画出这些句子,并把自己的体会简要写在旁边。

②同桌交流,读读画好的句子,并把自己的体会说给同桌听。

③全班交流,引导学生体会聋哑青年勤奋、专注的优秀品质,并把自己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重点引导学生从下面句子中上体会。(用投影片逐一出示句子)

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老是呆呆地静静地都说明了这个青年和其他看鱼的人不一样,入神着迷,到了忘掉自我的程度。

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这句话充分表现了青年的忘我。在围观的人赞叹议论时,他没有任何反应,除因他是聋哑人外,更重要的是他专心致志地作画,眼中所见,心里所想,笔下所画全都是鱼,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一条鱼,才把鱼画活了。

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青年看鱼、画鱼持之以恒,勤奋执著,才将鱼画得那么生动形象。

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鱼知游到了我的心里,是青年长期观察后,对金鱼特点非常熟悉,在头脑中形成了准确生动的形象,才会下笔如有神。鱼游到了纸上是女孩惊奇的赞叹,表明青年画技高超,画得鱼活灵活现,形神兼备,像活的鱼在纸上游动一样。

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一位什么样的青年?

把你的体会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指名评读。

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①聋哑青年那勤奋专注的形象,一定会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中。那么作者是怎样观察和描写,才使这个人物如此生动的呢?请同学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自己的发现。(作者不仅仔细观察,认真看、仔细听,并且与青年进行笔谈;而且在描写时注意通过外表、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来表现青年人的执著与专注)

②小结:作者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不但观察细致,抓住人物特点,而且描写细致入微,才写出这样生动感人的好文章。

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随文练笔

①(出示插图)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那么人们是怎样赞叹和议论的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插图,展开想象把它写下来。

②指名读作文,进行交流。

③课外作业:留心观察自己的同学,抓住特点,多看、多听、多问,写在自己的日记本上。

B案

第一课时

创设情境,提炼研读专题

①(板书课题:鱼游到了纸上)大胆地推测一下游字的含义。使学生体会到是对作者的赞叹,赞叹其画技高超,把鱼画得栩栩如生。

②那么让鱼游到纸上的画家又是谁呢?这句话是谁说的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去自由读课文,并尽量读正确,读流利。

自主读书

①给学生不少于15分钟的时间读书、识字和写字。可点拨学生充分自读自识,在读中批注,并做到读而有疑,然后不协同再找伙伴交流与互助。

②有针对性地指导读词、写字。注意笔画较多的港澈壶缸徽聋哑。

③尝试朗读。面向全体,由学生自主选择段落朗读。发现问题,并进行评价和助读。特别注意生字生词和长句子的朗读。

④粗说印象。一是课文主要写了聋哑青年看鱼和画鱼;二是体会作者细致观察和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第二课时

由疑入手,提炼研读专题

①将看书读书后提出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

②小组议论后将无法解决的最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如,为什么说鱼游到了纸上?为什么说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先游到我的心里和鱼游到了纸上有什么关系?

③在各组充分提出问题的基础上,确定研读专题为鱼游到了纸上与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

研读鱼游到了纸上

①找到相关段落,默读后说说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聋哑青年画技高超,画出的鱼活灵活现,如同真的金鱼游到了纸上一般,这是对他的称赞)

②反复朗读,说说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描写,使你感受到鱼游到了纸上的。

用小女孩的话直接赞叹。

细致的动作描写,写他有时工笔细描,像姑娘绣花一样耐心细致,把每个部位画得形似;有时挥笔速写,捕捉金鱼的动态,画得神似。

写围观人物的赞叹和议论。

③研讨作者所用的观察和描写方法。

观察方法;认真看,仔细听。

描写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侧面烘托。

④出示插图:作者略写了围观人们的赞叹和议论,如果让你具体描写,来表现青年画技的高超,你想怎样写?(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后,从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说一说)

研读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①默读相关段落,体会游到了心里是什么意思。(要对金鱼非常熟悉,掌握特点,做到胸有成鱼)

②快速浏览,找到相关段落,说说聋哑青年是怎样使金鱼游到自己心里去的。(结合爱鱼到忘我的境界,出神入迷地观察,持之以恒地刻苦练习,进而体会到聋哑青年的勤奋与执著)

③再次研讨作者所用的观察方法和描写方法。

长期仔细观察,并进行笔谈。

举止和神态描写。

④有感情朗读你认为描写精彩的段落。

研讨鱼游到了纸上与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因果关系)

延伸课外

①自己选择摘抄描写聋哑青年外貌、神态或动作的语句。

②多么可敬可爱的青年啊,虽然我们不能同他交谈,却对以同他进行笔谈。你想对他说什么呢?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吧。


语文评课稿(10)

日前,下班级听了东老师的《巴尔扎克葬词》、蔡老师的《我有一个梦想》这两节课,十分受益,很受启发,也从中看出了执教者深厚的学养和扎实的基本

功。能够这样说,这是两节异中有同、风采照人的成功课。在那里我只重点谈谈共性的问题。

一、教学亮点。

这两节课,每节课都有自己突出的一些亮点,我仅从以下十方面进行点评。

1、从教态来观:执教者都表现出端庄自然、精神饱满的姿态,慷慨激昂的语势给学生以振奋,像老师那不时写在脸上的笑意,又极具亲和力,拉近了与学

生间的距离,利于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

2、从情境创设看:这两节课的情境创设,就应说是各具特色,如,东老师的激情创境,蔡老师的美图美语创境,东老师的发挥学生自主性创境等,既体现

出情景创设手法的多样性,又反映出执教者个性而娴熟的情境创设潜力。

3、从学科特点观:两位执教者都突出了“读”这一语文课堂教学标志性特点,采用多种形式强化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赏析,凸显了语文教学的语文

味。

4、从教学目标的确立观:执教者能从课标出发,立足教材,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既具体明确,具有针对性,又突出重、难点,使

得教学目标确立合理、落实明晰且达成度高。

5、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观: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一点在两位执教者身上都有不同的体现,如,蔡老师充分“多媒体”教学,东老师充分发

挥学生个性特征等都成为了可利用资源,体现出课堂教学资源的丰富性。

6、从问题设计观:一节课问题设计得如何,必须程度上关乎学生能否学有所获。从这两节课不难观出,执教者在问题设计上都十分用心思,做到了植根文本,深挖开去,又兼顾学生的认知特点,迁移拓展,有深度且环环相扣,如,蔡老师的“在和平年代马丁·路德·金为何有如此梦想?找出自己喜欢的有气势的段落谈感受”、东老师的“葬词、演讲稿、散文的特点”等问题设计,在落实知

识目标、潜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的同时,均体现出学习手段创设的有效性。

7、从学生活动看:执教者为学生带给了充分的参与时间,参与热情高,学

生善倾听,能合作,体现出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8、从课堂氛围观:课堂突显了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创设出一种

平等、和谐的对话环境,体现了互动的多维性。

9、从学生潜力培养观:执教者都把学生的潜力培养作为重头戏,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东老师和蔡老师都让学生课前预习、查找相关资料等环节,关注

了学生收集、整理信息潜力和自主学习潜力的养成。

10、从预设与生成观:体现了预设严谨、生成合理的特点,如,东老师渐行渐深的问题预设,蔡老师的针对问题使用比喻句或其他语句、但不可使用口语的细节要求,均体现出教者扣紧梯度目标、严谨教学的预设构想,实现了师生共同

体会成功愉悦的深度生成。

以上只是对三位执教者成功教学的概略点评。

二、教学推荐。

尽管执教者的教学或真水无香,或色彩艳丽,但也略有不足之处,就此提出

几点推荐。

1、东老师注重开发学生潜能、关注学生潜力培养的做法,十分值得提倡,

期望能就此入行尝试,使之作为一种常态化的行为实施于课堂教学中。

2、蔡老师的课堂激情澎湃,很有感染力,但还应注重调控气氛,使课堂氛

围再简单一些,这样更利于目标的达成。

3、蔡老师的传统课,很朴实,十分有借鉴价值,但也要注重以下方面的处理:导语过长,再精炼些;放开手,让学生多思、多动;可合理地利用网络设备,

既体现教学的直看性,又能节省教学时间,增大教学容量。

4、注意评价语言的多样性,充分发挥激励性评价对学生思维调控的作用。

三、一点思索。

新课改强调有效课堂,我们入行研讨课的目的,主要就是要探索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如何使有效性体现于授课的每一环节(如,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学习方式的有效性,板书的实用性,环节时间安排的合理性等)应是我们今后花气力探究并努力践行的方向。因为只有做到了环节的有效,才能使教学到达真正的有效。

相信大家会越走越好。


语文评课稿(11)

开学以来,我听了杜主任、冒爱玉、杨正龙、张建华、孙茂洲、刘燕、周迎年、陈怀龙、顾汉吕、祁燕、周丽娟、严主任等老师共21节语文课,收获颇丰。整体来说每堂课都做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教学目标明确,并能在教学过程中鲜明地体现重点突出;课堂问题设置巧妙,环环相扣,自然流畅地引导学生理解了文本资料和情感;师生互动用心有效;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德育渗透如细雨润物无声;注重过程方法的教学,不是简单地说教而是能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推敲揣摩品味;在拓展教学方面更是趣味横生,恰当新颖,很好地加深了对文本中心资料思想感情的理解;板书涵盖了文本主要资料和主题思想,并有艺术之美感。

杜主任的课有许多光彩之处,最突出的是他本人有深厚的文化功底,并将其表此刻了课堂的许多方面。尤其是教学语言注重文学性,词汇丰富,文采飞扬,语调语气抑扬顿挫,很有吸引力。我要向他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能感受语言的魅力,在口耳相传之间掌握并运用丰富的汉语词汇,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他们的作文之中。

严主任对文本的解读十分深刻,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也很到位。在读中悟,悟中读,跳出来,走进去的读书方法也让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不是停留在表层的感官的愉悦上,而是到达了深层次的理性的思考。因此,学生自主解读文本时展示给我们的已经超越了初一学生普遍的那些稚嫩表达,而是让听课老师也啧啧称赞的精彩解读。另外多媒体的使用没有舍本逐末,只有十分精炼的四句话的方法点拨。

陈怀龙老师的课设计新颖,让学生用记者访问的形式学习课文。课堂气氛简单活跃,学生参与面广,学习用心性很高。陈老师在穿插有关背景资料诗人成就诗词知识等适时适度,似信手拈来,又恰到好处。这也与他肚里有文章,胸中有点墨有关。

冒爱玉老师教学注重对文本资料情感的分析挖掘,培养学生搜索有用信息的潜力,表述概括的潜力等等。这对学生现代文阅读的水平提高都是一个必需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激励既不程式化,又具体、诚恳。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能及时以恰当的方式指出纠正。无论是指导思想还是课的设计都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语文学习是学生个体的行为。语文阅读也是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所产生的感受也是不尽相同的。张建华老师在教学时就十分注意尊重与呵护学生的独特感受。对于学生的回答,卢老师能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同等的位置上,引导学生把内心的感受说出来,回答得好教师给予肯定,对于学生回答过程中不太明确或不合理的教师也能给予正确的导向与引导。

孙茂洲老师对教材的取舍方面有勇有谋,他的课堂既显示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同时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高效,尤其是让学生续写《安恩和奶牛》的结尾,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周迎年老师教态自然大方,语言清晰,表达潜力强,语气语调富有激情。课堂上有梯度的引导学生诵读和品读文本,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实施教学时从资料到教法到学情,都显得清新、自然,尤其是学生读书很动情,饶有兴致地读,主动地探究问题,很好。

周丽娟老师讲课有激情,善于带动学生,有个人魅力。结构严谨合理,过渡自然,全课给人一种浑然一体之感。重点突出,大多数问题设计简单易答巧妙,学生学起来简单好懂。学生答题潜力强,能够说这与老师平时的潜移默化分不开。她的语言流畅,通俗易懂,简洁明快。基本功深厚,容量虽大但节奏适宜。

顾汉吕老师教学资料适合学生的发展现状与要求,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准确的把握了教学重难点和考点,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遇到的学习困难。教学环节衔接流畅,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思路清晰,层次清楚,结构合理。教学中全体学生共同参与,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努力营造高效,和谐的课堂,整堂课情知交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亮点是说不完的,那就打住。下面说说我个人的收获:

第一、语文课要上出语文的味道,老师的“讲”是至关重要的,老师在课堂上要讲语言、讲文学、讲写作,而不是去讲思想道德、讲国际风云等等。课堂上要注重情感氛围的营造,语言要有文采,能打动学生,教学就应在简单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再有营养的饭食要好吃才能下咽,才能有助于身体健康。不好吃的饭菜不会打动人们的胃口的。所以语文课堂首先要生动。

第二、读书是感悟语文的重要途径,出声朗读更是语文课堂必不可少的手段。在众多老师的课堂上,我们都多次听到了学生饱含感情的读书声,教师还指导学生朗读的方法,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人学生自主读书、自主感悟的思想,让学生在自己的阅读体验中寻找独特的感悟。

第三、课堂上要引发学生深入的思考。授课教师透过问题的预设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抓住重点段落、句子、词语进行反复诵读,并围绕所找到的句子进行深入挖掘,启发学生多元思维,让学生走进文本,和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

第四、在传统的语文考试中,总是把“知识点”作为考试训练的重点,但是,这天这样的观点已经过时了,我们的语文训练务必从“知识点”转到“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的训练上,这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也是这天语文考试的

要点。课堂上我们就应注重学生的口头表达,让学生站起来说话,表达自己的思想,有时还应有的书面表达,这样的训练是针对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训练,是治“本”的做法,而不是我们通常的知识点训练,这是我们要深入领会的。

第五、多媒体(或者课件)的利用与处理,不宜太庞杂、太细化、太执着,宜精练、适用、有效,因为课堂是动态的。如果执着预设的课件,一会影响课堂的流畅性;二会淡化生本对话,导致学生与文本对话效果的弱化,如果不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进行有效解读,后边的事情就不好办了。

有人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课堂,是一个抒写缺憾美的地方;教师,则是创设美、发现美、创造美、欣赏美的职责人。是的,没有遗憾也就没有回味,也就不会有跌宕的精彩,雨后的彩虹。那我们就不谈遗憾,不怕遗憾,而让遗憾成为我们闪亮以后的铺陈和蓄势。


语文评课稿(12)

前两天,一次全国性的课堂比赛——“我的模式我的课”在我的校园举行,作为评委,我完整地听了六堂课。

因为要评出个你高我低,听课时就不敢有一丝一毫懈怠,讲得精彩,为之颔首;讲得别扭,为之长叹。边听边记,收获不小,整理出来,既能够供自己回顾,也能够供同仁借鉴。

一、融情入境,就地取材,增强课堂的真实感。

这次参评的课题,都是早就明确了的,事先有充足的时间准备,所以对于教材的分析都不会出大问题。课也可能反复地演练过,老师一环扣一环地像根据剧本排戏,流畅中也难免机械。这种情形下,灵活机智地即兴“生成”,就显得可贵,给人以真实感、亲切感。有位老师讲《雨巷》,当天下雨,这位老师就从雨天带给人的感受说起,很自然地导入课题,这就极富生活感。另一位老师讲《归园田居》,看到教室后边墙上“不忘初心”的对联,就借此对联来结束本课,既切合课题资料,又巧妙地就地取材,显出了教学的智慧。

二、贴近学生,略施小技,增强课堂的兴奋度。

按照规定,这次参赛的老师事先与学生没有接触,这就容易带来师生隔膜,设计不好,会影响课堂气氛,而课堂缺乏了必要的兴奋,死气沉沉,是不利于学生学习的,当然也影响老师的发挥。有两位老师对于这一点处理得很好。他们的导入都别具匠心。有位老师一上来先来个猜图片,不但引出感性思维理性思维之别,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该老师还准备了“签名照”奖励那些用心发表意见的同学,这种小技如果是平时给自己的学生讲课,也许不太必要,但应对一群陌生的学生,应用得当,确实能够起到调动课堂气氛的作用。另一位老师则从去年流传极广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辞职信说起,导入陶渊明,打通古今,又饶搞笑味。又在阅读环节提出“诵读大PK”的推荐,收效也不错。

“小技”虽小,要运用好也不容易。有个老师运用分组竞赛法,按学生座次从南往北临时分为8个小组,哪一排有学生回答问题即加分。这本来是比较通用的一个办法,但是,在这个老师的课中,却几乎没有起到效果。究其原因,我以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各组成员临时由老师指定,彼此没有交流,缺乏团体认同感,也形不成团体荣誉感;二、老师为了照顾学生情绪,不论学生回答的质量如何,一律给2分,缺乏差异评价,不能调动用心性。

三、当急则急,当缓则缓,调整课堂的发展节奏。

因是事先做足了功课,授课老师不存在无话可说的困窘。相反,大多老师准备得东西太多,仿佛突然做一次远游时的旅行箱,挤得满登登的。

这样做带来的问题不少。

从老师这方面说,每个环节都预设好了时间,精确到分秒,恐怕越雷池半步,心里装着任务,急急忙忙去完成,事实上不是完成任务,而是完成“步骤”。

从学生这方面说,鼻子被老师紧紧地牵着,老师指东就向东,指西就向西,走一步算一步,无法深入思考,不能细细品味,所谓的个性阅读也只能流于形式。

这次讲课,有两个老师都讲“以诗入文”,她们都写一手好字,都有很动听的普通话,都制作了精美的幻灯片,都把握住了“以诗入文”的价值和办法,都展示了文采飞扬的下水文段,然而,两相比较,唯在一点上存在很大区别,一个步骤繁多,一样接一样,令人眼花缭乱,几无喘息之余地;最后胜出的那个老师,则设计简洁,气定神闲,个性关注学生理解、理解、掌握的程度,其效果也就好一些,于是胜出。

四、注重实效,讲求和谐,力避生搬硬凑。

这次大赛,主持者王敏勤教授再三提出“朴素”的要求,旗帜鲜明地反对花架子。总起来说,老师们做得不错。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个老师在即将结束课堂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吧。”这样的设计就很实在,很有价值。

一堂课应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前前后后各个环节和谐一致,给人一种舒服感,能集中力量较彻底地解决一个问题。

可惜还是出现了不少生搬硬凑的东西。所谓“生搬”,是指盲目模仿,把别人的做法挪过来用;所谓“硬凑”,是指不顾一堂课内在的和谐性,生硬地拼凑环节。两者都有很重的形式主义的成分,都缺乏创新意识。例如课堂开始时播放歌曲,六堂课有三堂如此,再如课堂后半场的写作训练,一节课目的明明在于欣赏诗词,非要拿出10多分钟来搞片段训练,前半是水,后半是油,不相融,很别扭。而片断训练,又总是给课文中的人物写颁奖词,仅从笔者的听课经历,自打央视《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出现,近十年来,无数的公开课、竞赛课上采用这种形式,实在难以忍受。

五、博览群书,能读能写,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一个不能朗读、不会写作的老师,在语文课堂上,是有些尴尬的。

我听课的几位老师,大多展示了自己朗读、写作的潜力。但是老师展示的文字,没有一个是当堂写就,美则美矣,现场感没有,震撼力就小些,推荐有此潜力的老师,能学学曹植、王勃,与学生同步写作,这样带给学生的示范价值更大些。朗读潜力也是语文老师很应具备的素养,有的老师讲诗词,但是自己不范读;有的老师虽范读,但是读得不如学生精彩;有的老师让学生起来读,但是不会评判优劣,不能指导门径。有两个年轻老师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他们极认真地范读,而且读得声情并茂。

对于一堂已经准备许久、演练充分的课,是不容易决定老师的人文素养尤其是学识素养的。但是如果留心,还是会有蛛丝马迹。我听这样的课,个性关注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对于学生的看法,老师的评价到不到位;对于学生的问题,老师的解答有无水平。

在这一点上,有的老师做得很好。例如,有学生在黑板上写出“物是人非是是休”一句,句子切合语境,但出现别字,老师一句“瑕不掩瑜”就很得体。再如讲《归园田居》的那个老师,概括陶渊明最后的选取时,学生有“归园田”“守园田”之争,老师评点说:“‘归’是一个客观的动作,‘守’是内心的执著。”原话记不准了,意思大致如此。这个评点就比较到位。有个学生说自己感知中的《雨巷》是青色的,这时老师跟了一句:“天青青在等雨。”引用学生们熟悉的周杰伦的歌词,又恰合诗意,这就很有味。

有的老师则做的不够好,对于学生的回答,或者一味说好,或者充耳不闻,或者点说些“这天天气哈哈哈”之类不痛不痒的话,总之,不得要领,缺乏见识,体现不出水准,暴露了语文素养的浅薄,而语文素养,是语文老师的看家本领,糊弄不得的。

还有一些问题,太琐碎,略而不谈了。


语文评课稿(13)

这天有幸聆听了姚老师执教的《秋天的雨》这节课,我有一种如沐秋风,神清气爽的感觉。《秋天的雨》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语言美,意境美,篇章结构美,名为写秋雨,实在写秋天,把秋天的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串起来,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秀丽、丰收、欢乐的秋天。在本课教学中,姚老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欣赏画面,品读词句等方法使学生体会秋天的完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从而产生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一、创设情境,奠定情感

秋天是一幅秀丽的画卷,在上课伊始,姚老师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尽情欣赏秋天的美景,精美的图片配上优美的音乐,一下子把学生带入了秋天,为学生学习课文,奠定了很好的情感基础。

二、重视指导学生与文本对话

姚老师的课堂上实现了“以读为本”,摈弃了教师的分析讲解和问答。学生有了充足的时间在课堂上朗读,在读中感悟、理解、交流。并且让学生融入文本,在学习第四段时,教师让学生扮演文中的主角,与学生展开对话。

三、重视读的层次指导

姚老师结合课文特点,以调动学生朗读兴趣为目的,巧妙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感悟,以悟促读,以读促悟。抓住秋天的色彩、气味、声音进行教学。姚老师重点指导第二自然段:秋雨的色彩。让学生在在读中抓住两个重点句子:“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呀扇呀,

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红红的枫叶像像一枚枚邮票,飘呀飘呀,邮来了秋天的凉爽”。她抓住“扇哪扇哪”“飘呀飘呀”这二个动态词语,进行引导学生透过比较读,体会语言美,进而读出其中的韵味。同时,恰当借助多媒体课件,再现文中的秀丽景色,在美妙的音乐中,以情助读。学生在多种形式、分层次的反复朗读中,自然而然地领略到了五彩缤纷的色彩美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美,体会到了秋天的秀丽和欣赏美景的愉悦之情。

但是,课堂教学永久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有一些细节,我也有着自己的想法。如在教学“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这一部分时,读中让学生观察这两个句子并同桌讨论,再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然后拓展训练“xx像xx”的句式,这样就会加深学生比较喻句的理解。另外,三年级刚开始习作,本篇课文在每一段都有一个明显的中心句,教师在教学时也能够渗透写法的指导。以上几点只是自己听后不成熟的想法,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语文评课稿(14)

《丰碑》这篇课文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文章讲述了红军在行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文章对人物的刻画非常细腻,表现了红军将士们那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今天有幸听到徐新会老师执教这篇文章,教者在课堂中巧妙地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用情,让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教无定法,但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却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这节课中徐老师巧妙的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会思想感情:

1、情境教学法   课堂中注重创设情境,运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图片、录音等教学设备营造氛围,让学生观看红军过雪山的录相和冻僵的军需处长图片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中所描绘的鲜明形象,引起学生对课文中人物的关注,入情入境生情。

2、诵读质疑法   指导读中感悟,读中质疑,实现语感积淀,促进学生自悟自得,使学生在图、声、乐、情中自主学习。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在诵读中进一步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深刻领悟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媒体演示法   多媒体展示感人的画面,再配以柔和的音乐,把学生带入了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

朱熹曾说:“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他充分肯定了在语文学习中“读”是一个不可替代的手段。本节课还有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在徐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将课文读得充分、读得精彩,读出了课文要表达的.感情,也读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在本课教学中,学生以多种形式的读来整体感知这篇文章,即:1、大声自读,读通课文;2、分段朗读,检查自学;3、快速览读,概括内容;4、小声自读,画出最感动的语句。由品赏朗读到领悟情感自然水到渠成。

学习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创造力主要依靠求异思维。在结尾之处的教学设计也体现出教者的别具匠心。徐老师用投影出示军需处长在雪地里冻僵,像座晶莹的丰碑的画面,让学生仔细看图,并想象“当军需处长靠在树下马上要牺牲了,他会想些什么呢?他有什么心愿吗?”让学生看图想象延伸,不仅练习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发展了思维,也让孩子们进一步感受了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这种精神在战士们心中树立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在同学们的心中也树立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军需处长和晶莹的丰碑一样永垂不朽。人们常说:“文道结合”,在总结课文时,徐老师又问学生:“你从军需处长身上想到了什么?”这时学生畅所欲言纷纷把对军需处长的崇敬表达出来了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的作用不单是“信息源”,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调控器,教师应做到“导而弗牵”,为学生的学习导向、导法、导练、导学,以民主的教风和循循善诱的技巧,把学生引到一种想学、爱学、会学的境地。我认为徐老师这节课的教学正体现了这些教育理念,也值得我去好好的学习。


语文评课稿(15)

四年级语文《徐悲鸿励志学画》评课稿

《徐悲鸿励志学画》是一篇人物故事。课文讲述了年轻画师徐悲鸿留学法国时,为了回击外国学生的嘲笑,励志勤奋学画,以优异成绩为中国人争光的故事,赞扬了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可贵精神。

教学中杜老师以“励志学画”为主线,紧紧围绕课文的关键语句“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来研读课文。

上课开始,杜老师通过欣赏奔马图,回顾课文主要内容,激趣导入。接着围绕课题中“励志”一词说说意思,并思考“徐悲鸿在国外学画时,立下的志向到底是什么?”在关注学生的已知中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产生阅读冲动,形成阅读期待,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的愿望和兴趣。

精读课文时杜老师以外国学生的话外之音、徐悲鸿被激怒后的内心活动、徐悲鸿在学画过程中遇到困难时的精神动力等文章中没有直接交代的内容为突破口。杜老师抓住了这些“空白”,引导学生联想揣摩,不断丰富人物形象,从而逐步引导学生对课文内涵准确、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例如:课文第二自然段描写了外国学生说的话,“徐先生,我知道达仰很看重你,但你别以为进了达仰的`门就能当画家,你们中国人就是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外国学生的话是话中有话,掩饰不住对中国人的偏见和歧视,让人越读越气愤,杜老师抓住了作者留下的这一情感空白点,以此来激发学生们的情感,触发他们更深入地去理解课文内容。

整节课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与讨论,自读自悟、潜心会文,在杜老师悉心的启发引导下领悟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精神,与文本展开对话。教学设计实现了从: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结构,力图探求作者构造语言的方式、文本的思维结构,努力深入文本的深层意蕴,实施有效教学。学生与文本对话过程中,杜老师能把对语言意义的理解和对语言运用之妙的感悟结合起来,在咀嚼、品味、诵读语言中,领悟语言的精妙,使对话得以深入进行。

相关推荐

教师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师德是教师的职业操守,是教师在履行职责时所应遵守的思想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是教师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在影响师生关系的诸因素中,学生求德的需要能否得不到应有的满足是很关键的。学生不从
展开详情

草原的优秀导游词

导游词
尊敬的各位旅客:大家好!今天是个好日子,草原上晴空万里,阳光明媚。正是观赏呼伦贝尔大草原风光的好天气。各位请看,车窗外是一碧千里的草原。蔚蓝的天空,飘浮的白云,五颜六色的野花构成了一幅让人一眼望不到边
展开详情

银行柜员个人年终工作总结

总结
20xx是我工作的第二个年头,回想一年来,虽然辛苦但有很价值,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我努力提高业务水平,虚心向前辈及客户学习,得到了领导的赏识和支持,还被评为“行业先进工作者”,下面是我一年来的
展开详情

人生感悟散文集

散文
我曾经彷徨过,等待过,可你从来都不曾停下你急促的脚步,但我却静静站在原地思考,或许我们的步伐不相同,又或许我们的目标不同,问候如果成为牵绊你的绳索,或许我不应该对你有过多的问候;关心如果成为阻碍你无形
展开详情

逐梦青春的演讲稿

演讲稿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泪水都已起程。忽然忘了是怎样的一个开始,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如此,青春便来了,来的悄无声息。青春的我们,喜爱雨后那一抹七彩的绚丽;青春的我们,讨厌老师那粉笔背后永远也背
展开详情

暑期师范专业大学生书店社会实践报告

社会实践报告
暑假已过去十多天了,而这十几天却颇感无聊。同学们都出去打暑假工了,亦或是做兼职。我原本也打算去厂里做事,但想到去厂里做事既辛苦又与专业无关就放弃了。于是颇感无聊的我一有空就会去逛书店。一天看到书店在招
展开详情

小学一年级家长评语(精选115句)

评语
1、有了信心决心恒心,通过自己脚踏实地的奋斗,你心中的理想就一定能够实现!记住,今天的付出,一定能在明天得到报答2、你的决心,我很感动;你的行动,我也很欣赏说到一定要做到,付出总有有回报;要做就做最好
展开详情

师德岗位培训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20__年_月_日到_月_日,我有幸参加了锦屏县教育局组织的暑假教师师德全员培训。在这次声势浩大的学习活动中,我们聆听了凯里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党委书记曹庆伍所做的师德培训指导性讲话,同时也认真听取了锦屏
展开详情

小学生作业评语

评语
1、对待数学,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错过!2、每次作业,都是一个自我检查的机会!3、注意:细节往往反映一个人的数学水平!4、做数学要留心观察、思考与发现!5、数学方法要从心中出!6、学习数学,也要有一种热情
展开详情

2020年学生会干部竞选演讲稿范文

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晚上好!我很荣幸能参加这次学生会的竞选,我竞选的职务是“团委副书记”。我叫xxx,大家可不要误听为“xxx”哦!他是位影星,我是高一(x)班一名学生。为避免误会,现
展开详情
热点文档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国学教育讲座心得体会 餐饮年终工作总结1500字2022 感恩老师贺卡祝福语(通用295句) 六一联欢会发言稿400字 高一下学期备课组工作计划 简短的会计人员工作总结 2020英语优秀教师工作总结 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总结 英文签证邀请函 在建设新农村讲座上的讲话范文 导购辞职报告 大自然的怀抱中去读《秘密花园》有感 班主任四年级评语(精选120句) 会计人员年终的个人工作总结 有关读书倡议书范文 顶岗实习报告模板 笑一笑,真好 开学典礼主持词的开场白 2023年母亲节的发言稿 教师网络研修学习计划范文 万圣节主持词 毕业的留言 小学六年级家长会发言稿 《笑猫日记》读后感_650字 小学教师奉献演讲稿 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计划 教师先进事迹材料1000字 超市经理工作总结 学校庆典活动讲话稿范文 公司客服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 导购个人工作总结 西安博物院导游词 有关幼儿园幼儿教师年度工作总结 高一难忘的军训心得 文艺部下半年工作计划 班级工作计划 关于社区服务心得范文2022 幼儿园保育教师工作计划 2022服装销售导购个人工作总结 《海底两万里》读书笔记 辅导员个人工作计划( 有关助人为乐的心得作文范文 服装销售年终总结 出纳月工作总结 2022单位优秀工作总结怎么写 感动中国演讲稿 餐厅开业邀请函模板 主持婚礼简短主持词 托福阅读看文章速度太慢?这5个阅读坏习惯赶紧改 2022英文演讲稿母亲节 4s店销售个人工作总结 冬至的简单祝福语(精选55句) 中小学生班主任工作总结范文 文明旅游活动总结范文 给梦想插上翅膀演讲稿 中学副校长的竞选演讲稿范文 2022讲红色故事演讲稿 营业员一天的工作心得 如何写2022年度培训工作计划 数学教师工作总结 关于简洁辞职报告范文 2022化验员上半年工作总结 出纳实训的心得体会 部门管理工作计划 听优质课心得体会 2022幼儿园班级工作总结 活动邀请函格式及 2022年圣诞节贺卡微信祝福语(精选160句) 2022警察年度考核表个人总结 写给老婆的情书 酒店员工个人辞职报告 关于学校教师节活动总结 《行者无疆》读后感 献血活动策划书 植树节的演讲稿 有气势的团队凝聚力口号16字 小区物业公司工作总结 幼儿园的家长发言稿大全 出纳个人工作总结模板 中秋节祝福语送客户(精选75句) 大学副班长述职报告 毕业朋友圈祝福治愈文案 大学军训鉴定表个人总结 春天的周记 2022本学期教师工作总结_教师个人总结 保育员工作总结范文 数据库工程师工作的具体职责 关于迟到检讨书模板 学生会干部任命书范文 让人奋斗的话 专科学校宿舍长心得体会 学校美术教学工作计划 销售工作计划 小学历史传统文化研究讲话稿范文 伤感的句子【推荐】 高二五分钟演讲稿 2022秋季运动会开幕式主持词 春节给校长的祝福语 2022年底工程师个人工作总结 学校教师转正申请书怎么写 学校教育网络安全工作总结 大班幼儿评语汇总 激励自己梦想的句子(精选145句) 四年级学生《永生的眼睛》读后感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会计主管述职报告 乡镇干部防洪防汛应急预案 骂老师的检讨书 财务部个人的工作总结 护士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2022 关于工作疏忽自我检讨书 机械管理员年终总结 小学毕业留言 朋友圈精简好句子(通用310句) 参加学术活动情况个人总结 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范本 车间主任工作总结 小学毕业简短致辞范文 高二下学期后进生评语 小工厂的管理制度 幼儿教师个人总结 PHP高级开发工程师的基本职责说明 用电管理制度 文明演讲稿 老人过生日贺词 培训活动总结范文 简单的幼师实习证明模板 写给孩子进步的表扬信 线路工高级技师技术总结 满月酒主持开场白 读《王子与贫儿》有感 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主题演讲稿 开学典礼新生代表的演讲稿范文 银行员工述职报告书 九年级历史教学计划范文 教师寒假集训心得体会 教师节倡议书 相约冬奥健身有我主题征文 初中班主任工作总结 如何制定学校卫生监督工作计划 音乐教师教学计划范文 科研管理工作总结范文 2022年感恩节问候语短信(精选105句)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400字作文 《尘埃落定》优秀读后感范文 少年演讲稿 六一活动总结 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 物业客服部工作计划范本 县人民医院消防安全应急演练总结范文 适合儿童朗诵的文章美文 元旦心得体会范文300字 行政文员年终个人工作总结模板 幼儿园新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物业爱国卫生月总结 关于少年事迹材料范文 有关补差工作计划 猪年短信祝福语大全 小学生打架检讨书500字 大学生新学期学习计划范文 施工管理员工作职责 出纳会计工作收获 假期社会实践报告样本 新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幼儿园学期工作计划 新媒体运营专员包含哪些工作职责 下学期学期工作计划模板 员工的感言 关于人生的演讲稿 关于描写冬至的散文 关于学生家长会发言稿范文 小学英语教师个人校本研修计划 暑假生活科学规划计划 《杨家将》读书心得 运动会开幕式领导致辞 初三国旗下演讲励志 德育工作计划 秋季运动会开幕式演讲稿 炼油厂技术员个人总结 毕业实习报告 2021年课代表竞选发言稿 上半年个人工作总结范文简短2022 七夕节浪漫告白祝福语大全 优秀社团演讲稿 新员工培训工作总结 初中生写贫困申请书 适合毕业的短句子(精选300句) 最新读后感 中学教学工作计划 初中英语师德演讲稿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公司前台的实习报告 医院法制宣传日活动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及概述 后勤人员工作总结 有关施工安全承诺书模板 最新七夕活动总结 进步学生评语大全 常怀一颗感恩之心演讲稿 初三化学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