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妇科
注射疗法治痔疮

如何用发疱疗法治痛经?

如何用发疱疗法治痛经?
周*** | 2016-09-25 09:43:35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6-09-25 10:21:35
  • 
    发疱疗法治痛经的方法如下:
    
    取穴:中极、关元、次髎、归来。
    
    (1)大蒜乳没饼天灸:大蒜瓣20克,乳香、没药各15克,黄酒少许。先将乳香、没药共研为细末,次将大蒜捣烂如泥。于月经来潮前5天,取药末10克,大蒜泥5〜10克,混合调黄酒少许,制成2个药饼如五分硬币稍厚大,贴敷在上述2个穴位上,外用胶布固定。各穴交替使用。2天换药1次。贴药后局部有灼热、辣痛感,务须极力忍耐。皮肤出现小水疱,可按常...

    查看全部>>

    
    发疱疗法治痛经的方法如下:
    
    取穴:中极、关元、次髎、归来。
    
    (1)大蒜乳没饼天灸:大蒜瓣20克,乳香、没药各15克,黄酒少许。先将乳香、没药共研为细末,次将大蒜捣烂如泥。于月经来潮前5天,取药末10克,大蒜泥5〜10克,混合调黄酒少许,制成2个药饼如五分硬币稍厚大,贴敷在上述2个穴位上,外用胶布固定。各穴交替使用。2天换药1次。贴药后局部有灼热、辣痛感,务须极力忍耐。皮肤出现小水疱,可按常规处理。
    
    (2)朝天椒天灸:朝天椒(如无朝天椒时,可用小辣椒代之)1〜2个(大者)。将朝天椒捣烂如泥膏分为2份,分别贴在1〜2个穴位上。上述穴位交替使用。贴药后盖以纱布,胶布固定。24小时后局部有烧灼感、发疱,即揭去。局部出现小水疱,按常规处理。隔日贴药1次,痛止停药。
    
    (3)白芥子敷灸:白芥子适量研末,敷神阙穴(脐),用胶布固定,上置热水袋,每次30分钟,亦可用白芥子适量,研末酒调(醋调亦可),敷少腹部(气海、关元之处),烧灼疼痛时取掉。
    
    (4)复方白芥子发疱灸:白芥子、吴茱萸、熟附片各等量。诸药混合粉碎成极细末,过筛后盛人瓶中,封闭贮存备用。临用时取药末5〜10克,加黄酒适量调和,软硬适度,捏成圆形药饼一个,贴敷于中极穴上,外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之。贴药5〜6小时后局部发赤,随之发疱,由小变大,3〜4天水疱自然吸收结痂,每月敷一次,于每次月经来潮前敷药。本方发疱力较强,如水疱过大,可用消毒银针挑破,排尽黄水,再以紫药水涂之,以防感染。
    
    (5)子午效灵膏:皂角100克,白芥子20克,白芷10克,桃仁10克,甘遂10克,川乌10克,草乌10克,细辛5克,山梔子20克,芦荟10克,杏仁10克,白胡椒5克,使君子10克,草决明10克,冰片2克,红花10克。诸药共研细末,密封干燥处保存,用时取适量,用鲜生姜汁调成膏状,摊于方形硬纸上,每块5〜8克,每次取6〜8块,贴于穴位,胶布固定。每次贴48〜72小时,贴3次为1个疗程,于经前3〜5天贴治或痛时贴。贴药处可有热、红、痛、痒,起水疱,为有效征象。水疱按常规处理。
    
    (6)发疱膏:取斑蝥、白芥子各20克,研极细末,以50%二甲基亚砜调成软膏状。敷时取麦粒大小一团,置于2厘米2厘米的胶布中心,贴于穴位。每于经前5天贴第一次,月经始或始觉腹痛贴第二次。两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一般贴3小时揭去药膏,当时或稍后即出现水疱,逐渐增大隆起,常2〜3天逐渐干瘡结痴。
    
    发疱疗法治疗痛经有较好的止痛作用,对各种证型均有效果,其中对因寒凝经脉引起的病例效果尤佳。本法对原发性痛经治疗效果颇为满意,但对继发性痛经则疗效较差。关于灸治的时间,宜于每次月经来潮前3〜5天开始治疗,根据发疱情况,每日1次,或隔日1次。
    殷*** | 2016-09-25 10:21:35 47 4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 妇科相关知识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