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内科
内分泌科

如何防治?磺脲类口服降糖药物的副作用有哪些?

磺脲类口服降糖药物的副作用有哪些,如何防治?
刘*** | 2016-10-11 18:28:14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6-10-11 19:22:15
  • 磺脲类口服降糖药物的副作用有:(1) 低血糖反应是磺脲类药物最常见最严重的副作用,发生率约2%。其发生与剂量 过大、饮食不配合、使用长效制剂或同时应用增强磺脲类降血糖作用的药物等有关。尤其多见于肝、肾功能不全和老年病人,并有可能在停药后低血糖反复发作。严重低血糖或反复发 作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损害或致死。老年糖尿病或肝、肾功能不全者,由于磺脲类药物在体内代谢与排泄缓慢,因此易发生持久性低血糖。...

    查看全部>>

    磺脲类口服降糖药物的副作用有:(1) 低血糖反应是磺脲类药物最常见最严重的副作用,发生率约2%。其发生与剂量 过大、饮食不配合、使用长效制剂或同时应用增强磺脲类降血糖作用的药物等有关。尤其多见于肝、肾功能不全和老年病人,并有可能在停药后低血糖反复发作。严重低血糖或反复发 作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损害或致死。老年糖尿病或肝、肾功能不全者,由于磺脲类药物在体内代谢与排泄缓慢,因此易发生持久性低血糖。老年糖尿病患者有时对低血糖识别能 力差,或服用(3-肾上腺素能阻滞剂,.致使低血糖症状被掩盖,常因低血糖昏迷或肢体瘫痪而被误诊为脑血管病。磺脲类药物与其他药物合用,如阿司匹林、磺胺类、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等,均可增加低血糖反应。此外,体力活动过度、饮酒或饮用含酒精饮料者,也可引起低血糖反应。低血糖的表现与其他药物引起的低血糖相似,但也有不同点。主要症状有饥饿、软弱无力、焦虑、紧张、心悸、出汗、面色苍白、视物模糊、头昏、反应迟钝、恶心、呕吐、四肢震颤、癫痫,直至昏迷;或出现精神症状,如定向力丧失、言语不清、幻觉、狂躁、性格变态、精神失常等。如为格列本脲引起者,可持续较长时间。各种磺脲类药物的低血糖发生率依次为格列本脲(3.4%)、格列齐特(3.1%)、格列喹酮(1.0%)、格列吡嗪(0.59%)格列波脲(0.16%)。因此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应注意选择 半衰期短和(或)其代谢产物无活性的药物,以避免低血糖的发生。(2) 其它副作用1) 消化道反应:少数病例可引起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泻等,但一般 较轻,不应因此而中断治疗。偶可能引起肝功能损害和胆汁游滞性黄疸,磺脲类药物引起中毒性肝炎者罕见。2) 血液系统反应:第一代磺脲类药物可能有暂时性白细胞、粒细胞、血小板或全血细 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溶血性贫血占极少数,而第二代磺脲类药物则更少见。3) 神经系统反应:格列本脲或氯磺丙脲用量较大时,少数病人可出现头痛、头晕、嗜 睡、视力模糊、共济失调、四肢震颤等。4) 过敏反应:偶有皮疹、荨麻疹、皮肤瘙痒和光敏性皮炎等,因磺脲类药物引起严重 过敏反应者罕见。5) 其他:氯磺丙脲可加强酒精的作用,服药期间饮酒可出现显著皮肤潮红甚而诱发心 动过速,并可导致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过多及肾小管对抗利尿激素的敏感性增强,引起低钠血症以至水中毒。甲苯磺丁脲可暂时性抑制甲状腺吸碘率,偶有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 粘液性水肿。第二代磺脲类药物则罕见。(3) 防治措施1) 为避免低血糖反应,在用磺脲类药物时应从小剂量开始,以后每4〜7天增加一次剂 量,嘱病人规律进食,发生轻微低血糖反应时应马上进食,并减少药量或改换其它制剂。2) 严重低血糖反应或出现神经精神症状或血糖<2.8mmol/L时,应立即静脉注射50% 葡萄糖40〜100ml以上,必要时持续静点5%或10%葡萄糖。待病人清醒后应让其进食米、面食物,以防再度昏迷。3) 对难以纠正的顽固性低血糖可加用氢化可的松或静脉注射胰升糖素lmg治疗。在低 血糖昏迷的第一天,可间断静滴20%甘露醇,必要时静脉注射速尿,以防止脑水肿的发生和发展。4) 严重的低血糖昏迷持续超过6小时,即可出现不可逆的脑组织损坏,病愈后可遗留 各种脑病后遗症,亦可因抢救无效而死亡,因此在治疗中应密切监测血糖,连续数日,直到低血糖完全和持久地恢复。5) 为预防低血糖反应的发生,在选择药物时要考虑病人的年龄、病情的轻重、肝肾功 能的情况等因素。有严重低血糖倾向者,应选择短效磺脲类制剂。肝、肾功能不全或老年性糖尿病患者应用磺脲类药物要慎重,尽量选择作用时间短、代谢产物无活性、经胆道排泄的 磺脲类药物,如格列喹酮。6) 格列喹酮的低血糖反应为1%左右,仅5%经肾脏排泄,因此适合于肾功能不全患 者。但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30ml/min时,则禁用任何口服降糖药,因为这样的病人不用任何降糖药物也可能出现低血糖反应。
    還*** | 2016-10-11 19:22:15 331 192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