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如何理解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要性?

首页

如何理解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要性?

审计解答题:1,如何理解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要性?2,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审计证据的关系如何?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05-27 15:07:26
  •   A举例重要性会计事务所接受委托对ABC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财务报表进行审计。ABC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12月31日的资产总额为20000万元,该年度的利润总额为1000万元,在复核审计工作底稿时,发现以下需要考虑的事项: (1)该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120万,审计人员无法对其函证,但已通过实施替代审计程序证明其是真实、正确的。
       (2)该公司全部存货账面总额为12000万元,放置于邻近单位仓库内。由于此仓库倒塌尚未清理完毕,不仅无法估计损失,也无法实施监盘程序。 (3)公司2007年初开始建造厂房,2009年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交付使用,估计造价2000万元左右,可以使用20年,预计净残值率6%。
      由于该固定资产至2010年末尚未办理竣工决算手续,故2010年该项固定资产未提折旧。(4)公司虚列2010年投资收益1015万元。要求: (1)假定资产总额和利润总额的固定百分比分别为0。5%和7%。请确定ABC公司2010年财务报表层的重要性水平。
       (2)针对上述四种情况,假设被审计单位不采纳审计人员提出的处理建议,分别指出应出具何种审计意见类型,并简要说明理由。1)按照资产总额确定的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20000*0。5%=100万元 按照利润总额确定的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1000*7%=70万元, 注册会计师应该选用最小错报水平作为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即70万元(2)(1)标准无保留意见。
      虽然没有对120万元应收账款函证,但是实施替代审计程序证明其是真实、正确的,可以发表标准无保留意见。(2)无法表示意见。公司全部存货账面总额为12000万元,占资产总额的60%,注册会计师不仅无法估计损失,也无法实施监盘程序,审计范围受到严重的限制,只能发表无法表示意见。
      (3)保留意见。2010年应计提折旧=2000*(1-6%)/20=94万元,错报金额超过重要性水平70万元,发表保留意见。(4)否定意见。公司虚列2010年投资收益1015万元,这项错报使得公司的利润总额从-15万元变成1000万元,由亏损变为盈利,错报性质严重,发表否定意见。
      B认定层的重要性水平就是可容忍错报啦,它与错报金额与性质相关。那么它用来干什么呢?比方说CPA用抽样方法函证应收账款,抽取账款总额20%的样本,发现错报了10万,那么推断总体错报50万,注意这个时候就用到可容忍错报了,50低于90,在可容忍范围内,小问题而已,CPA就此打住,不作进一步的程序了。
      但如果发现样本错报了46万,那么推断总体错报230万,就是大问题了,CPA就得扩大审计范围,获得更多的审计证据来发现问题及证明其观点。 CPA应该就230万的错报提议被审计单位调整,若不调整,因为不超过报表层重要水平,仍可发表无保留意见,但附加说明或者强调事项段。
      若调整,则给标准审计报告。

    涐***

    2018-05-27 15:07:26

  • 2018-05-27 14:21:26
  •   《独立审计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可见,审计风险实质上强调的是会计报表中未被查出的重大错报或漏报对审计意见的影响,由于审计测试和内部控制的固有限制,审计人员不可能将所审计报表中所有的错报或漏报都审查出来,所以审计风险始终存在,但审计人员在审计测试过程中,又总是希望通过执行合理必要的审计程序,尽可能将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同时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这就需要充分考虑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二者之间的关系。
         在审计中,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成相互作用的反向关系。首先,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就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就越高。重要性是决定审计风险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审计人员对重要性水平的判断直接影响审计风险水平的确定。如果审计人员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较低,则审计风险就会增加;所以审计人员必须通过执行有关审计程序来降低审计风险。
      这里,重要性水平指的是金额的大小,而且是从会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来判断的。比如,一般来说4万元的重要性水平比2万元的重要性水平高,如果重要性水平是4万元,则意味着低于4万元的错报与漏报不会影响到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与决策,审计人员仅仅需要通过执行有关审计程序查出高于4万元的错报或漏报。
      如果重要性水平是2万元,则意味着金额在2万元到4万元之间的错报或漏报仍然会影响到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与判断,审计人员不仅需要执行有关审计程序查出金额在4万元以上的错报或漏报,而且还要通过执行有关审计程序查出金额在2万元至4万元之间的错报或漏报。
      可见,重要性水平是4万元的审计风险比重要性水平是2万元的审计风险低。其次,在一定程度上,审计风险水平的高低又反作用于重要性水平。审计人员在对重要性水平进行初步判断时,应当考虑审计风险这一因素。《独立审计准则第10号——审计重要性》第ll条就指出了审计人员对重要性水平做出初步判断时,应当综合考虑的重要因素,其中第3款就是考虑“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评估的结果”,如果内部控制越差,评估的审计风险越高,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就应越低;反之,如果内部控制行之有效,审计风险综合评估水平较低,则重要性水平可以确定得高一些。
         由于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反向关系,所以重要性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审计人员对其将要执行的审计程序的确定,进而影响审计工作效率和所面临的审计风险。如前例,如果原本是4万元的错报或漏报才会影响到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而审计人员将重要性水平评估为2万元,显然,重要性水平偏低,这样会使审计人员误认为审计风险较高,为了降低较高的审计风险,就会扩大审计程序的范围或追加审计程序,而实际上没有必要,只能是浪费时间和人力,降低了审计效率。
      相反,如果原本2万元的错报或漏报就会影响到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而审计人员却将重要性水平确定为4万元,重要性水平偏高,这样会使审计人员误认为审计风险较低,所执行的审计程序要比原本应当执行的审计程序少,审计范围小,收集的审计证据不充分,必然导致错误的审计结论,其结果是审计人员承受的审计风险增加。
      由此可见,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之间成反向关系,这种关系对审计人员将要执行的审计程序的时间、性质、范围有着直接影响,审计人员应当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

    拿***

    2018-05-27 14:21:26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